卷三十二易牙先得我口之所嗜者也

關燈
複事魯公,殺妻以求将;既棄魯入魏,又背魏入楚,其心殊不可測。

    況又離間楚之公族,甚非好意,乞主公防之。

    ”楚王怒道:“寡人将欲雄霸荊襄而強楚,爾何不肯削祿,必欲奪大謀而反耶!”懋春隻得退避出朝,會同家族以謀吳起。

    吳起剛出朝門,被懋春之子米骝一箭射中吳起,即拔刀斬之,衆公族追入後宮,斬了悼王,立其太子為肅王。

    後人有口号道: 乘興而來敗興去,有上稍來沒下稍。

     吳起殺妻因求将,還有易牙湊一胞。

    這易牙是甚麼樣的人呢?他也是一個吳起之流。

    那吳起因貪榮殺了那恩愛的妻子,是悖了夫婦之倫的。

    若說這易牙,也因要得齊桓公的歡心,也做了一件敗倫常的事。

    正是: 敗國俗,喪人倫。

    這易牙,是何人。

    牙乃字,巫乃名。

     家何在,雍産身。

    善調味,辨淄渑。

    是二水,能細分。

     值齊國,小白君。

    号桓公,霸主尊。

    推詳起,洵罕聞。

     卻說齊國小白,自殺了兄弟公子糾之後,入正大齊的諸侯之位,功成事完,号曰桓公。

    以後,戎馬之餘竟将那聲色貨利時時究心,日日動念,惟有那女色最甚。

    所以他的後宮中: 極多妖麗佳人,不少嬌娆美女。

    脂香粉氣,噴鼻而飄,渾似口寶鴨金爐。

    清歌妙舞,觸耳而聞,猶如動绮帷玉管。

    被纨曳縠之媵,止不過二八芳年。

    握雲擁雨之歡,尚不止三千妙會。

    朝朝夕夕,懶登殿坐理人民。

    念念心心,喜聽人談洞房事。

     所以,這桓公有了好色之心,那色上的那個酒字不消題,也是好的了,未免荒淫沉湎,不言可知。

    然而,欲心難滿,又道:幸過的女子,止不過是平常的顔色,不知世間還有甚麼絕尤之色,我若再得五六人,便家危國削,我也甘心了。

    是日,有了這點念頭,乃用厚币各處搜求絕色,于衛國中得了兩個美人,乃是嫡親姊妹,那長的叫做長衛姬,次的叫做少衛姬,兩人儀容俊媚,顔色柔妍,所謂難姊難妹。

    又道是: 一雙美玉果無瑕,進入齊宮享富華。

    隻恐夜深歡會處,休因前後要争差。

     桓公得了這長少的衛姬,是夜三人同卧,說不盡美愛嬌歡,摹不了春風淫樂。

    年往月來,桓公早有乞新嫌舊之意,況又二姬有孕,從此又起了一點心,另要尋覓處女寵用。

    随即命左右心腹侍臣探訪美人。

    不意鄭國之中,也有一個美姬,父母算其命,合做國君夫人,不肯輕字。

    其時侍臣帶了黃金彩币,聘與桓公。

    入齊之日,一笑生春,桓公即封為鄭姬。

    正在宮合卺,忽有宮人報道:“長衛姬夫人生了個公子。

    ”停一會,又有宮人報道:“少衛姬夫人也生了個公子,尚未取名,求君王令旨。

    ”桓公聽得長少二姬一時生了二子,好生快活,乃道:“寡人今日才得這一位美人,又得了一雙公子,吾心甚樂。

    ”即取大公子名為武孟,次公子名元。

    遂吩咐宮人道:“我三日後親自入宮來也。

    回複夫人,好生保重。

    ”又命随侍之人,取些金珠,賞那兩個宮人。

    宮人叩頭,稱謝而去。

    桓公随即與鄭姬開樽暢飲。

    有詩為證: 金莖美露灏澄鮮,霜落初開瀉玉筵。

    寶是麒麟原舊種,曲翻雛鳳入新弦。

     甯馨占瑞當攔月,桂樹分枝接海天。

    莫道歡情全蔔晝,掌中今有夜珠懸。

     桓公是初得寵,見了如花似玉,意蕩神搖。

    鄭姬是初添恩榮,看了令行威振,心奉顔趨。

    他兩人不覺沉醉了。

    飲酒方罷,樵樓已是一更,桓公急攜鄭姬之手說道:“今夕與卿歡娛,明歲此日,也如二姬生了個男兒,才遂吾心大願。

    ”鄭姬道:“錯蒙大王相憐,此固易事,但恐其時妾顔非舊,大王又有棄捐之悲。

    ”桓公急忙以好言安慰道:“卿宜放心,不可如此多疑。

    我小白内嬖雖多,豈是薄幸之徒哉。

    ”說畢入宮,登榻解衣,歡情似魚之得水,何待申言。

    及至三日,鄭姬催促桓公往探二姬。

    桓公入衛姬宮中,看那長公子武孟,次公子元,果然像個公子樣兒,心中大喜。

    即日開筵慶賞,那二姬因産後,反覺顔色奇豔,全無憔悴光景,這也是個尤物了。

    桓公看了且不隻聲,又将鄭姬看了一眼,想道:“隻他們三人如此美貌,吾無老矣!”便蓄一個重幸的意思。

     君王有喜近臣知,祝壽稱觞且及時。

    美色盈前誇絕代,何妨品竹更調絲。

     飲罷,桓公将欲出宮,私自對長少二姬說道:“二卿可(以下缺) 恣意會其房,貪淫如好弋。

    未有不喪身,未有不忘食。

    休題列侯作,桓公偏愛極。

     桓公自此之後,日與六個美人輪流宿歇,唯恐夜漏易完,十分恣橫。

    後來這些公子,看看長成。

    那些姬妾如長少姬、鄭姬、葛嬴并宓姬、宋華子這六人争妍取寵,無所不至。

    沒有一個不要自己兒子繼了齊公之位的。

    桓公亦因六個姬妾各生一子,盡皆鐘愛,要立太子,又不勝其多,若不立,又非國之所宜。

    六子之中武孟雖是嫡子,為人容貌不佳,恐非享國之器,便有個立庶的心腸。

    這日,桓公躊躇了半日,适值午膳之際,那進膳官兒捧了肴馔,進列桓公面前,其時桓公思慮太過,已傷其心,未及下箸。

    聞了那些肴馔之味,不覺惡心起來。

    桓公便停了手中所拿的玉箸,撫心欲嘔,膳官便走近前問道:“主公何故見了這些美味似有厭惡,敢是臣烹調不如其法?”桓公道:“寡人正欲舉箸,忽聞其氣味臭惡異常,或恐膳夫下毒,是以不覺欲嘔,汝可為我試之。

    ”膳官道:“膳夫宰吏,皆是受祿享爵之人,怎敢蒙此異念。

    臣聞白金器物投入其中,有毒則變其色,無毒則否。

    ”桓公即命膳官如言試之,毫無異色。

    桓公方才放下狐疑,又要舉箸,不覺又惡心起來,如此三四次。

    桓公向膳官道:“汝侍我已久,此膳賜汝食之。

    ”膳官叩頭稱謝,飲馔之物,他自有服役之人扛擡出去。

    桓公自此之後,飲食少進,漸有病了。

    原來這膳官一向穿宮入禁,諸姬常有重事相托。

    一日,長衛姬聞知,私自背了妹子少姬,喚那膳官問道:“聞得主公連日不喜飲食,可有之乎?”膳官不敢隐瞞,将日前桓公疑毒賜膳之事一一說明。

    長衛姬道:“既如此,公子無虧年又長成,主上尚不立為太子,且将鄭姬所生的公子昭付與管仲,到那宋國襄公處囑托他,異日以為太子,這事如何是好?萬一主上設有不諱,那時紛紛争立,汝今有何妙計,且将主上所患的病療好,随時取便,得以感悟立之。

    我與你他日富貴相共,設不然難免其難。

    ”膳官道:“夫人之言,真真有長遠之謀,但一時沒有個計策。

    ”正是: 羝羊觸藩,進退兩難。

    設有不虞,誰與為歡。

     長衛姬道:“據今日的急着,唯有誘他飲食。

    若飲食得便好延年,那時便好處了。

    ”膳官閉口無言,似有所思。

    長衛姬道:“你平常極多善策,奈何今日如愚。

    ”膳官道:“臣雖有個計策,還不知夫人以為何如?”長衛姬道:“卻是如何?”膳官道:“臣有故人,善調五味,能辨缁渑之水,使他來侍君飲馔,或有悟主之機未可知也。

    ”長衛姬聽言大喜,便道:“他姓甚名誰,住居何處?”膳官道:“雍人易巫字牙,有妻有子,素為臣之所知。

    ”長衛姬道:“如此快與我召來。

    ”膳官道:“敢不如命。

    ”即刻出宮往尋易牙,不期易牙此時恰好其妻生得一個兒子,時當周歲,正在家中置酒,待那慶賀的親朋。

    飲酒之間,忽見門上報道:“朝中膳官來訪。

    ”衆親友紛紛要避,易牙道:“此人乃吾故人,他做人極灑落的,不必回避。

    ”易牙始整冠出迎。

    膳官一見易牙,便笑道:“許久入值宮中,無法與老兄親近,罪甚罪甚。

    ”易牙道:“多蒙兄長盛情,今日為何光降?”膳官道:“有一言奉啟而來。

    ”易牙道:“請到中堂坐講。

    ”膳官應聲走進,看見賓客衆多,立住腳問道:“易兄,你家有甚貴冗?”易牙道:“今日是小犬周歲,故此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