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一百裡奚自鬻于秦
關燈
小
中
大
百裡奚自鬻于秦,養牲者五羊之皮,食牛以要秦穆公。
英雄成敗渾難定,成敗英雄讵足憑。
行辱堪嗟時見阻,道違甯與世俱亨。
折磨未可論千百,衡困幾難問死生。
隻為穹蒼猶秘惜,故交賢哲愧身名。
遭逢一日酬熊夢,經濟當年拟鳳鳴。
澤沛斯民遐迩頌,功垂昭代齒牙馨。
若知世事颠和倒,亦任人間晦與明。
這一首七言排律,是說人生世上英雄,雖自有成敗,卻不可以成敗論英雄。
然自古及今顯揚的固多,埋沒的也自不少。
曾見有後生小子才出門來,便飛黃騰達,知遇隆于當世,名譽振于人寰,早早的功名成就。
正所謂: 我本無心求富貴,那堪富貴逼人來。
又見有少逢不偶,老遇奇窮至寶,雖懷空灑荊山之淚,知音罕見,徒存流水之聲,甚至一生落魄,終歸半事無成。
這卻是: 平生淪落無知己,沒齒猶懷滿面羞。
又見有家貧流落,遇合無時,廁身于颠沛流離之中,埋名于降志辱身之列。
一旦際遇相知,便可推為國土,功業燦然,勳名遂矣,那一個不羨他贊他。
卻正是: 休誇此際恩榮客,便是當初未遇人。
你看也有那少年發達,也有那終身不遇,也有那否極泰來。
所以說道:“不可以成敗論英雄也。
”但看列國中,齊桓公駕下有一臣子,姓甯名戚。
未遇之時,他懷抱經綸,數遭不偶,各國見遺不用,仍在齊國地方與人傭工,牧牛度活。
時常放牛在郊野之間,即扣牛角而歌曰: 南山燦,白石爛,中有鯉魚長尺半。
生不逢,堯與舜,禅短褐單衣才至。
鼾黃昏飯牛至夜半,長夜漫漫何時旦。
一日,桓公出遊郊外,聞得歌聲,乃問群寮。
上卿管仲答道:“此甯戚也。
賢而有才,未遇落泊。
主公若能用之,可為霸主之臣。
”桓公即時召見,進為大夫,先佐管仲,後佐隰朋,共柄齊政,威霸諸侯,名聞列國。
你看他在先樵頭犢鼻,後來衣紫腰金。
昔人有詩一首,雖然淺近,卻也貼切: 桃花三月放,菊花九月開。
一般根在土,各自等時來。
同時,還有一人,名曰百裡奚,虞國人氏,出身寒賤,家最貧窮。
腹韫經綸,胸藏豪氣。
早年喪父,隻有母妻相守,并無兄弟相依。
隻因命途乖蹇,幾次有人在虞公面前舉薦,誰想虞公隻是不用,在家株守,毫無生計,朝不保暮,甚是艱難。
你道他家裡貧得怎麼樣的光景?但見: 雖居陋巷,卻少箪瓢。
任子固貧,冬日有可披之葛。
蘇卿雖窘,炎天有可服之裘。
袁安卧雪掩柴扉,不過尋常之事。
範丹有塵生釜甑,算來未足為奇。
學韓信垂釣淮陰,誰來漂絮。
效匡衡偷光鄰壁,那個點燈。
恨無蒙正投寺之鐘,賴有買臣負薪之功。
拾來亂草堪為爨,獲得黃藜可作炊。
看他這樣貧窮,偏要出去求取功名富貴。
一日,對母、妻商議道:“我貧乏立錐,無倚無靠,度日如年,那得了卻。
意欲出遊列國,倘然湊巧,覓得一官半職也好。
不知母親意下如何?”母親道:“但你分文沒有,那得盤纏出路?”百裡奚道:“大丈夫那裡不吃些飯,愁他則甚?但母親、媳婦在家,無以自給。
”妻子道:“你出外尚不憂貧,我雖婦女,若無女工可做,替人洗衣服亦可供給兩口,不必挂心。
”百裡奚聽了,也覺歡喜道:“趁明日吉辰,便好起身。
”他妻子想道:“丈夫遠出,為妻子的也該整一物餞行。
隻是沒擺布處。
”忽然想着道:“有了,把那抱蛋的母雞宰了罷。
”即便捉雞在手,卻沒有刀,便随手一搤,雞就死了。
走到鄰居人家,讨得些火來,正要燒鍋。
原來百裡奚方才講了這些出門的說話,卻不曾拾得柴草回來,竈腳邊幹幹淨淨。
又沉吟了半晌道:“有了,且把門闩弄碎,燒了再處。
”說罷,即去取來,放在地上,又取了一塊大石頭,把那門闩打得稀碎。
破甕中還有一升多些黃藜,也即時舂熟。
便先煮了雞,然後做飯。
擺列起來,請婆婆、丈夫三人同吃。
吃飯時未免要有些家務事吩咐,這也不必絮煩。
當晚各歸安歇。
次日,百裡奚先别了母親,他妻子卻送出門外,說道:“今日一别,不知何日再得相逢,妾有短歌一首贈别,願勿相忘。
”随口歌曰: 百裡妻,惜别時,無物相将烹伏雌,無薪便把扊扅炊。
苟富貴,異日無忘此一時。
百裡奚聽歌,不覺淚下兩行,對妻子道:“我百裡奚貧窮相守,豈變初心?若得富貴,決不忘了今日。
”妻子道:“若不相忘,再晤有日也!請即早行。
”百裡奚别了妻子,單身出門,路上有一頓沒一頓,勉強支吾,到得齊國铚地,腹中饑餓,不能行走,情劇無奈,隻得向人乞食,少充餒腹。
英雄成敗渾難定,成敗英雄讵足憑。
行辱堪嗟時見阻,道違甯與世俱亨。
折磨未可論千百,衡困幾難問死生。
隻為穹蒼猶秘惜,故交賢哲愧身名。
遭逢一日酬熊夢,經濟當年拟鳳鳴。
澤沛斯民遐迩頌,功垂昭代齒牙馨。
若知世事颠和倒,亦任人間晦與明。
這一首七言排律,是說人生世上英雄,雖自有成敗,卻不可以成敗論英雄。
然自古及今顯揚的固多,埋沒的也自不少。
曾見有後生小子才出門來,便飛黃騰達,知遇隆于當世,名譽振于人寰,早早的功名成就。
正所謂: 我本無心求富貴,那堪富貴逼人來。
又見有少逢不偶,老遇奇窮至寶,雖懷空灑荊山之淚,知音罕見,徒存流水之聲,甚至一生落魄,終歸半事無成。
這卻是: 平生淪落無知己,沒齒猶懷滿面羞。
又見有家貧流落,遇合無時,廁身于颠沛流離之中,埋名于降志辱身之列。
一旦際遇相知,便可推為國土,功業燦然,勳名遂矣,那一個不羨他贊他。
卻正是: 休誇此際恩榮客,便是當初未遇人。
你看也有那少年發達,也有那終身不遇,也有那否極泰來。
所以說道:“不可以成敗論英雄也。
”但看列國中,齊桓公駕下有一臣子,姓甯名戚。
未遇之時,他懷抱經綸,數遭不偶,各國見遺不用,仍在齊國地方與人傭工,牧牛度活。
時常放牛在郊野之間,即扣牛角而歌曰: 南山燦,白石爛,中有鯉魚長尺半。
生不逢,堯與舜,禅短褐單衣才至。
鼾黃昏飯牛至夜半,長夜漫漫何時旦。
一日,桓公出遊郊外,聞得歌聲,乃問群寮。
上卿管仲答道:“此甯戚也。
賢而有才,未遇落泊。
主公若能用之,可為霸主之臣。
”桓公即時召見,進為大夫,先佐管仲,後佐隰朋,共柄齊政,威霸諸侯,名聞列國。
你看他在先樵頭犢鼻,後來衣紫腰金。
昔人有詩一首,雖然淺近,卻也貼切: 桃花三月放,菊花九月開。
一般根在土,各自等時來。
同時,還有一人,名曰百裡奚,虞國人氏,出身寒賤,家最貧窮。
腹韫經綸,胸藏豪氣。
早年喪父,隻有母妻相守,并無兄弟相依。
隻因命途乖蹇,幾次有人在虞公面前舉薦,誰想虞公隻是不用,在家株守,毫無生計,朝不保暮,甚是艱難。
你道他家裡貧得怎麼樣的光景?但見: 雖居陋巷,卻少箪瓢。
任子固貧,冬日有可披之葛。
蘇卿雖窘,炎天有可服之裘。
袁安卧雪掩柴扉,不過尋常之事。
範丹有塵生釜甑,算來未足為奇。
學韓信垂釣淮陰,誰來漂絮。
效匡衡偷光鄰壁,那個點燈。
恨無蒙正投寺之鐘,賴有買臣負薪之功。
拾來亂草堪為爨,獲得黃藜可作炊。
看他這樣貧窮,偏要出去求取功名富貴。
一日,對母、妻商議道:“我貧乏立錐,無倚無靠,度日如年,那得了卻。
意欲出遊列國,倘然湊巧,覓得一官半職也好。
不知母親意下如何?”母親道:“但你分文沒有,那得盤纏出路?”百裡奚道:“大丈夫那裡不吃些飯,愁他則甚?但母親、媳婦在家,無以自給。
”妻子道:“你出外尚不憂貧,我雖婦女,若無女工可做,替人洗衣服亦可供給兩口,不必挂心。
”百裡奚聽了,也覺歡喜道:“趁明日吉辰,便好起身。
”他妻子想道:“丈夫遠出,為妻子的也該整一物餞行。
隻是沒擺布處。
”忽然想着道:“有了,把那抱蛋的母雞宰了罷。
”即便捉雞在手,卻沒有刀,便随手一搤,雞就死了。
走到鄰居人家,讨得些火來,正要燒鍋。
原來百裡奚方才講了這些出門的說話,卻不曾拾得柴草回來,竈腳邊幹幹淨淨。
又沉吟了半晌道:“有了,且把門闩弄碎,燒了再處。
”說罷,即去取來,放在地上,又取了一塊大石頭,把那門闩打得稀碎。
破甕中還有一升多些黃藜,也即時舂熟。
便先煮了雞,然後做飯。
擺列起來,請婆婆、丈夫三人同吃。
吃飯時未免要有些家務事吩咐,這也不必絮煩。
當晚各歸安歇。
次日,百裡奚先别了母親,他妻子卻送出門外,說道:“今日一别,不知何日再得相逢,妾有短歌一首贈别,願勿相忘。
”随口歌曰: 百裡妻,惜别時,無物相将烹伏雌,無薪便把扊扅炊。
苟富貴,異日無忘此一時。
百裡奚聽歌,不覺淚下兩行,對妻子道:“我百裡奚貧窮相守,豈變初心?若得富貴,決不忘了今日。
”妻子道:“若不相忘,再晤有日也!請即早行。
”百裡奚别了妻子,單身出門,路上有一頓沒一頓,勉強支吾,到得齊國铚地,腹中饑餓,不能行走,情劇無奈,隻得向人乞食,少充餒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