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口例
關燈
小
中
大
項,概行點驗,載入門牌,不特婦女抛頭露面,襁負提攜,勢多格閡,間有一二不肖之員,陽為實力編查,陰則乘機擾累,亦非所以敦厚風俗之意。
是以前頒編查保甲則例内,大部将婦女開載年歲、口數一款、以事涉煩碎,議免通行在案。
卑府管見,似應一任其舊,以歸簡易。
至造報民數冊籍,應請谕令各甲,于保甲門牌之外,另行查造總數,附入冊尾,即可據以為準。
将來入奏時,似亦可将婦女小口,向遵部議,并不造入門牌。
今次查造之數,就甲長查明開報,并非門牌内所有,明白聲說,較為妥實等由到司。
據此,除批候一并核詳外,該本司布政使錢會同署按察使司事糧驿道奇會查得:閩省山海交錯,最易藏奸,編查保甲,尤為要務。
乾隆三十八年間,據原署晉江縣知縣徐之寬禀請照例編查,業經兩本司會詳通饬遵照,入于交代,永遠奉行在案。
乾隆三十九年十月,欽奉上谕,嚴饬所屬仿照直隸一體切實妥辦。
續又欽奉谕旨,造報民數,饬令按照現在編查保甲實數開造等因,欽遵各在案。
乃各屬内有已經編竣者,有僅繪具總圖并無煙戶丁口數冊,亦有造具煙戶總冊,并未開明丁口細數,甚有至今尚未編竣者。
即如浦城縣民數冊,報土著男婦大小共一十七萬一千二百二十二名口,保甲冊内隻造男丁三千六百五十九丁,所造煙戶亦隻一千餘戶,均未切實,當節劄饬各府州通饬據實查造去後。
茲據該府确查所屬各縣未能認真辦理,并酌議查辦六條,彙繕牌冊各式禀奉批示前因。
兩本司查閩省編查保甲,先經晉邑徐令條議,甚為明晰,果能實力查辦,自必見有成效。
無如各屬視為具文,以緻有名無實。
今核該府所禀,較與徐令原議尤屬簡便。
但所覆婦女小口不入門牌,俟至造報民數冊籍,谕令各甲長另行查造,附入冊尾,于請奏時明白聲叙一節,究非循名核實之意。
兩本司細加籌酌,應請每戶婦女小口,不必逐名開列,亦毋庸登注年歲,隻于門牌之末添一婦女小口共若幹名。
遇有查點,隻須出名立戶之人候驗,婦女小口概免查點。
似此則事歸簡易,既于保甲冊内不緻遺漏,又可于造報民數時互相稽核。
應将該府條冊内所議婦女小口不必開載、以省煩瑣一條,改為婦女小口不必逐名開載,亦毋庸登注年歲,隻須總寫婦女小口共若幹名,附入門牌之末,以征實數。
并于門牌内添出一條,一面發匠刊刷,每縣給與條冊一本,牌式各一張,飛饬遵照辦理。
并令捐資照式刊頒,定限一月内,先将乾隆四十年分保甲概行據實編竣,繪具圖冊送核。
嗣後凡有物故、遷移及小口成丁等項,責成甲保各長,随時報明。
候至年底換給門牌,隻須在于管收除在四柱之内,分别增減,另造清冊,遽年送核。
總以此次編查之冊為準,不必再行更張。
并嚴禁胥役人等藉名查點,緻有擾累。
倘此番嚴饬之後,仍複逾限不編,及雖編竣尚有不實不盡之處,一經查出,即将該縣具揭請參。
該管府州原有督率稽查之責,如稍姑容,亦即一并附參,以儆玩愒。
理合會詳,伏候憲台察奪批示,通饬遵照等由。
奉批:如詳通饬遵照。
仍候撫部院批示。
繳。
冊式存。
又奉巡撫部院餘批:如詳通饬遵照。
仍候督部堂批示。
繳。
批禀存。
奉此,經即移行遵照在案。
立法稽查腳夫以安行旅 一件敬陳夫弊、請設腰牌,以便行旅事。
乾隆四十一年六月二十四日,奉總督部堂鐘批本司會同臬司、糧驿道會詳:查得羅源縣禀請腳夫歸籍給領腰牌一案,奉憲批行核議等因。
遵即通饬各府州查明所屬情形,妥議詳覆去後。
茲催據福州、興化、泉州、漳州、延平、建甯、邵武、汀州、福甯九府、永春、龍岩二州,先後議覆前來。
本司道覆查閩省官民商賈往來,經由各要道雇募夫役挑擡,每有中途潛逃,多方刁掯,具有乘機掏摸遠揚,無惡不作。
自宜立法稽查,以安行旅。
先于乾隆二十四年間,經前司道會核議定各條,詳奉前憲批允通饬遵照在案。
各屬果能實力奉行,則諸弊可除,行旅安貼。
無如屬縣不肯認真遵辦,以緻有名無實。
即如前議設立夫行以端責成,近日不過于水陸馬頭向無夫行者,各就本地情形,量設夫頭數名,開張夫店,聊為塞者。
亦有至今始行議請設立者。
則其視為具文,已可概見。
今核羅源縣禀請腳夫設立腰牌,亦系前議十四條中之一。
查前議腰牌,系由縣給戳,交夫頭烙印分給,自屬簡便易行。
若如該縣所議,凡為腳夫者,各赴本籍夫頭處所造具年貌冊結,呈縣驗給腰牌,則腳夫人數衆多,往來靡定,且有他鄉外省之人,盡令歸籍給牌,不特煩瑣難行,徒滋紛擾,究于事體無裨。
應将該縣所請腳夫歸籍給牌之處,毋庸置議。
惟是稽查腳夫之法,全在行店之實力。
夫役五方雜處,為數衆多,其中奸良,難瞞行店。
若行店慮及逃夫受累,不肯容留匪人,則夫役慮及保認無人,難于謀生,自必不敢複萌故智。
是夫行之設,尤為關要。
第承充夫行三人,更須慎選殷實良民,始知自顧身家,認真查察,公平雇應,庶商民兩便。
若濫準地棍奸徒,朦混朋充,則大弊未除,而客商先受夫行之害,滋累益多。
應請嚴饬各屬。
确按地方用夫之繁簡,以定設行之多寡。
務須召募殷實良民,訊供取結存案,方準開張,以昭慎重。
并令該夫選舉夫頭數名,官給戳記,準其開張歇店。
客則投行雇夫,夫則投店住宿認雇,各遵原定規條,實力辦理。
倘敢額外橫抽把持等弊,即行斥革詳究,另募頂充。
其餘稽查之法,前議各條,已極周備,應再申饬各屬認真查辦。
如該地方官仍循怠忽,即行分别詳揭,以儆玩愒。
至各憲按行,經過各縣,向未定有章程,是以三十八年督憲經臨羅源縣轄,緻有擡夫卷箱之事。
應如福州府所請,嗣後凡遇各憲按行之期,首站縣令預先請示轎杠若幹,應用扛夫若幹,再備餘夫若幹,以防各夫在途疾病添補更換之用。
沿途下站,不許藉名添設。
仍按名各給腰牌,每扛夫二十名設夫頭一名,均令互保。
發杠之時,令夫頭查驗扛上對象,填開清單,同腰牌統交夫頭收執。
到站交卸,照單查點。
如有遺失,即可赍同牌單,赴縣查照牌面住址、姓名,嚴拿比追。
每夫頭十名,撥一妥役管束,督令沿途約束稽查。
過站之時,各差役夫頭将名下各夫所擡物件,點清交卸。
仍将腰牌清單,回縣繳銷。
如此立法既詳,稽查自易。
又有妥役夫頭,在途督率管束。
庶無頂替潛逃,遺失物件之弊。
是否允協,理合會詳!伏候憲台察奪,批示饬遵等由。
奉批:如詳饬遵。
仍候撫部院批示。
繳。
又奉巡撫部院餘批:如詳通饬遵照,寔實奉行,毋許夫行額外橫抽把持滋擾。
仍将此案摘叙簡明,刊入省例。
并候督部堂批示。
繳。
牌式存。
奉此,通饬遵照在案。
民數免造細冊 一件欽奉上谕事。
乾隆四十三年十月十九日,奉巡撫部院黃批本署司轉詳福清縣申詳:奉饬備造民數花名細冊,敢不遵辦。
惟是丁口一項,數目繁多,且系每年應辦之事,若按年造送,紙張、繕工,費用不小,該管經胥費無所出,勢必按派裡民,以為造冊之費。
況仲冬奏咨,止須确實總數,所有花名細冊,原系憲署備案,已經造有總冊為憑,可否仰邀憲恩,将花名細冊通行饬免,不特事歸簡易,而經胥亦不敢藉端滋弊,具詳示遵等由到司。
應否如請免其造送之處,合就據由轉詳察奪,批示通饬遵照等由。
奉批:查各屬向來冊報人丁民數,多不據實妥造。
乾隆四十年間,欽奉上谕,行令實力遵行,是以前院饬令造具花名細冊,以期核實辦理。
今既據該縣以冊頁繁多,恐滋派累,詳請免造,似亦防閑之道。
仰即通饬各屬,一體免其查造花名細冊。
嗣後止須按年妥造四拄簡明總冊申送,務須确實造報,不得仍前草率,緻幹未便。
繳。
奉此。
保甲通饬事件 一件抄折行知事,鹹豐元年六月初七日,奉兼署巡撫部院裕憲票:為照本兼署撫院于鹹豐元年六月初一日,恭折覆奏查明閩省現辦保甲章程并将舊例應行申明變通各條,參酌籌議緣由一折,除俟奉到朱批,另行恭錄饬知外,合先抄折行知,行司即便會同藩司查照抄折及清單内各事宜,通行各屬道、府、廳、州、縣一體遵照,實力奉行,毋稍懈忽,緻幹嚴參。
并饬将奉文遵辦緣由禀複察查,速速。
計粘抄折一紙,清單一紙,内開:奏為查明閩省現辦保甲章程并将舊例應行申明變通各條參酌籌議,開單恭折具奏,仰祈聖鑒事:竊臣于鹹豐元年二月二十日,接準戶部咨:道光三十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奉上谕:近來各省盜賊橫行,劫案累累,甚至湖南會匪滋擾,兩粵賊勢蔓延。
推原其故,皆由保甲之法不行,以緻莠民無所忌憚。
本年春間,曾經降旨通谕各直省督、撫,嚴饬該管州縣,力複舊章,實心辦理。
迄今已逾半年,各省大吏并未将現辦情形,據實覆奏。
直以通谕為虛文,視保甲為故事,無怪各省搶劫之案,層見疊出,毫無儆畏也。
盜匪一日不除,闾閻一日不靖,安良鋤暴,時廑朕懷。
各督撫府尹身任疆圻,宜如何勤思綏輯,着即遵照前奉谕旨,各将地方現辦章程,據實具奏,州縣中認真奉行、着有成效、衆所共知者,即應加以鼓勵。
其奉行不力,或虛詞欺飾,及借端擾累者,亦即指名嚴參懲辦,以肅吏治而靖盜源。
毋得以空言覆奏,緻良法美意,徒成具文。
将此通谕知之。
欽此。
仰見我皇上勤求治理,诰誡諄諄,于诘奸禁暴之中,寓正本清源之意。
下懷欽佩,莫可言宣。
伏查保甲之法,昉自周官,乃比闾族黨之遺制。
其所以曆數千百年而不變者,誠以此法一行,則牌無漏戶,戶無漏丁,是良是莠,按籍可稽,奸僞無由托足,闾閻自獲又安。
除匪安良,靖内攘外,欲法之簡而易行、切而可久者,實皆無逾于此。
閩省地處瀛壖,山海交錯,上遊則界聯江浙,下遊則攘接粵東,民貧地瘠,盜賊滋多,保甲之行,本較他省為倍切。
況現在兩粵股匪尚未蕩平,漳、泉會匪甫經懲治,杜竄越而絕根株,尤非保甲不可,向來各府州所屬廳縣,據行保甲,俱系遵照嘉慶十八年前撫臣葉紹楏奏陳規條,分别辦理。
惟延平、建甯、邵武、汀州四府所屬,因地屬山鄉,而建屬各縣又多系産茶之區,每有外來民人,搭蓋棚寮,采茶工作,該民人等散處山榖,遠近不一,村莊不連,勢難強為聯合,故于保甲之外,複增聯甲之法。
而所謂聯甲者,系合衆甲為一甲,與保甲之各清各甲者,雖稍有不同,而實相為表裡。
其沿海之福州、興化、泉州、漳州、福甯五府,民人大率以海為田,或采捕營生,或駕船度日。
凡此船戶、漁民,非寄居各澳,即住宿海濱,戶畸口零,奸民錯雜,各該廳縣亦皆仿照保甲,按澳編查。
統于每年秋後,由該地方官将各處戶口,逐一查明,按戶換給門牌,查造煙戶人丁細冊。
并将沿海各澳民居,另列一冊,随同煙戶冊呈送該管道、府、州抽查無異,轉送藩、臬兩司,核對明确,詳明督、撫。
臣于歲底彙奏一次。
是閩省現辦章程,不特城鄉煙戶悉皆遵例查編,即山村、海島,亦俱立法稽查。
各地方官果能實力奉行,認真厘剔,何患匪徒不日見斂戢,地方不日就肅清?無如日久玩生,畏事者既習于因循苟且,無能者轉目為迂闊難行。
并或因辦理不善,以安民之良法,漸成滋累之繁文。
而該管道、府,又各以積習相沿,非止一官一任,依樣葫蘆,據詳率轉,并不核實抽查,亦未從嚴參辦,以緻各屬無所顧忌,相率怠玩,幾視聖谕良法美意,徒成具文。
此時力求整頓固須端責于官,尤宜分任于
是以前頒編查保甲則例内,大部将婦女開載年歲、口數一款、以事涉煩碎,議免通行在案。
卑府管見,似應一任其舊,以歸簡易。
至造報民數冊籍,應請谕令各甲,于保甲門牌之外,另行查造總數,附入冊尾,即可據以為準。
将來入奏時,似亦可将婦女小口,向遵部議,并不造入門牌。
今次查造之數,就甲長查明開報,并非門牌内所有,明白聲說,較為妥實等由到司。
據此,除批候一并核詳外,該本司布政使錢會同署按察使司事糧驿道奇會查得:閩省山海交錯,最易藏奸,編查保甲,尤為要務。
乾隆三十八年間,據原署晉江縣知縣徐之寬禀請照例編查,業經兩本司會詳通饬遵照,入于交代,永遠奉行在案。
乾隆三十九年十月,欽奉上谕,嚴饬所屬仿照直隸一體切實妥辦。
續又欽奉谕旨,造報民數,饬令按照現在編查保甲實數開造等因,欽遵各在案。
乃各屬内有已經編竣者,有僅繪具總圖并無煙戶丁口數冊,亦有造具煙戶總冊,并未開明丁口細數,甚有至今尚未編竣者。
即如浦城縣民數冊,報土著男婦大小共一十七萬一千二百二十二名口,保甲冊内隻造男丁三千六百五十九丁,所造煙戶亦隻一千餘戶,均未切實,當節劄饬各府州通饬據實查造去後。
茲據該府确查所屬各縣未能認真辦理,并酌議查辦六條,彙繕牌冊各式禀奉批示前因。
兩本司查閩省編查保甲,先經晉邑徐令條議,甚為明晰,果能實力查辦,自必見有成效。
無如各屬視為具文,以緻有名無實。
今核該府所禀,較與徐令原議尤屬簡便。
但所覆婦女小口不入門牌,俟至造報民數冊籍,谕令各甲長另行查造,附入冊尾,于請奏時明白聲叙一節,究非循名核實之意。
兩本司細加籌酌,應請每戶婦女小口,不必逐名開列,亦毋庸登注年歲,隻于門牌之末添一婦女小口共若幹名。
遇有查點,隻須出名立戶之人候驗,婦女小口概免查點。
似此則事歸簡易,既于保甲冊内不緻遺漏,又可于造報民數時互相稽核。
應将該府條冊内所議婦女小口不必開載、以省煩瑣一條,改為婦女小口不必逐名開載,亦毋庸登注年歲,隻須總寫婦女小口共若幹名,附入門牌之末,以征實數。
并于門牌内添出一條,一面發匠刊刷,每縣給與條冊一本,牌式各一張,飛饬遵照辦理。
并令捐資照式刊頒,定限一月内,先将乾隆四十年分保甲概行據實編竣,繪具圖冊送核。
嗣後凡有物故、遷移及小口成丁等項,責成甲保各長,随時報明。
候至年底換給門牌,隻須在于管收除在四柱之内,分别增減,另造清冊,遽年送核。
總以此次編查之冊為準,不必再行更張。
并嚴禁胥役人等藉名查點,緻有擾累。
倘此番嚴饬之後,仍複逾限不編,及雖編竣尚有不實不盡之處,一經查出,即将該縣具揭請參。
該管府州原有督率稽查之責,如稍姑容,亦即一并附參,以儆玩愒。
理合會詳,伏候憲台察奪批示,通饬遵照等由。
奉批:如詳通饬遵照。
仍候撫部院批示。
繳。
冊式存。
又奉巡撫部院餘批:如詳通饬遵照。
仍候督部堂批示。
繳。
批禀存。
奉此,經即移行遵照在案。
立法稽查腳夫以安行旅 一件敬陳夫弊、請設腰牌,以便行旅事。
乾隆四十一年六月二十四日,奉總督部堂鐘批本司會同臬司、糧驿道會詳:查得羅源縣禀請腳夫歸籍給領腰牌一案,奉憲批行核議等因。
遵即通饬各府州查明所屬情形,妥議詳覆去後。
茲催據福州、興化、泉州、漳州、延平、建甯、邵武、汀州、福甯九府、永春、龍岩二州,先後議覆前來。
本司道覆查閩省官民商賈往來,經由各要道雇募夫役挑擡,每有中途潛逃,多方刁掯,具有乘機掏摸遠揚,無惡不作。
自宜立法稽查,以安行旅。
先于乾隆二十四年間,經前司道會核議定各條,詳奉前憲批允通饬遵照在案。
各屬果能實力奉行,則諸弊可除,行旅安貼。
無如屬縣不肯認真遵辦,以緻有名無實。
即如前議設立夫行以端責成,近日不過于水陸馬頭向無夫行者,各就本地情形,量設夫頭數名,開張夫店,聊為塞者。
亦有至今始行議請設立者。
則其視為具文,已可概見。
今核羅源縣禀請腳夫設立腰牌,亦系前議十四條中之一。
查前議腰牌,系由縣給戳,交夫頭烙印分給,自屬簡便易行。
若如該縣所議,凡為腳夫者,各赴本籍夫頭處所造具年貌冊結,呈縣驗給腰牌,則腳夫人數衆多,往來靡定,且有他鄉外省之人,盡令歸籍給牌,不特煩瑣難行,徒滋紛擾,究于事體無裨。
應将該縣所請腳夫歸籍給牌之處,毋庸置議。
惟是稽查腳夫之法,全在行店之實力。
夫役五方雜處,為數衆多,其中奸良,難瞞行店。
若行店慮及逃夫受累,不肯容留匪人,則夫役慮及保認無人,難于謀生,自必不敢複萌故智。
是夫行之設,尤為關要。
第承充夫行三人,更須慎選殷實良民,始知自顧身家,認真查察,公平雇應,庶商民兩便。
若濫準地棍奸徒,朦混朋充,則大弊未除,而客商先受夫行之害,滋累益多。
應請嚴饬各屬。
确按地方用夫之繁簡,以定設行之多寡。
務須召募殷實良民,訊供取結存案,方準開張,以昭慎重。
并令該夫選舉夫頭數名,官給戳記,準其開張歇店。
客則投行雇夫,夫則投店住宿認雇,各遵原定規條,實力辦理。
倘敢額外橫抽把持等弊,即行斥革詳究,另募頂充。
其餘稽查之法,前議各條,已極周備,應再申饬各屬認真查辦。
如該地方官仍循怠忽,即行分别詳揭,以儆玩愒。
至各憲按行,經過各縣,向未定有章程,是以三十八年督憲經臨羅源縣轄,緻有擡夫卷箱之事。
應如福州府所請,嗣後凡遇各憲按行之期,首站縣令預先請示轎杠若幹,應用扛夫若幹,再備餘夫若幹,以防各夫在途疾病添補更換之用。
沿途下站,不許藉名添設。
仍按名各給腰牌,每扛夫二十名設夫頭一名,均令互保。
發杠之時,令夫頭查驗扛上對象,填開清單,同腰牌統交夫頭收執。
到站交卸,照單查點。
如有遺失,即可赍同牌單,赴縣查照牌面住址、姓名,嚴拿比追。
每夫頭十名,撥一妥役管束,督令沿途約束稽查。
過站之時,各差役夫頭将名下各夫所擡物件,點清交卸。
仍将腰牌清單,回縣繳銷。
如此立法既詳,稽查自易。
又有妥役夫頭,在途督率管束。
庶無頂替潛逃,遺失物件之弊。
是否允協,理合會詳!伏候憲台察奪,批示饬遵等由。
奉批:如詳饬遵。
仍候撫部院批示。
繳。
又奉巡撫部院餘批:如詳通饬遵照,寔實奉行,毋許夫行額外橫抽把持滋擾。
仍将此案摘叙簡明,刊入省例。
并候督部堂批示。
繳。
牌式存。
奉此,通饬遵照在案。
民數免造細冊 一件欽奉上谕事。
乾隆四十三年十月十九日,奉巡撫部院黃批本署司轉詳福清縣申詳:奉饬備造民數花名細冊,敢不遵辦。
惟是丁口一項,數目繁多,且系每年應辦之事,若按年造送,紙張、繕工,費用不小,該管經胥費無所出,勢必按派裡民,以為造冊之費。
況仲冬奏咨,止須确實總數,所有花名細冊,原系憲署備案,已經造有總冊為憑,可否仰邀憲恩,将花名細冊通行饬免,不特事歸簡易,而經胥亦不敢藉端滋弊,具詳示遵等由到司。
應否如請免其造送之處,合就據由轉詳察奪,批示通饬遵照等由。
奉批:查各屬向來冊報人丁民數,多不據實妥造。
乾隆四十年間,欽奉上谕,行令實力遵行,是以前院饬令造具花名細冊,以期核實辦理。
今既據該縣以冊頁繁多,恐滋派累,詳請免造,似亦防閑之道。
仰即通饬各屬,一體免其查造花名細冊。
嗣後止須按年妥造四拄簡明總冊申送,務須确實造報,不得仍前草率,緻幹未便。
繳。
奉此。
保甲通饬事件 一件抄折行知事,鹹豐元年六月初七日,奉兼署巡撫部院裕憲票:為照本兼署撫院于鹹豐元年六月初一日,恭折覆奏查明閩省現辦保甲章程并将舊例應行申明變通各條,參酌籌議緣由一折,除俟奉到朱批,另行恭錄饬知外,合先抄折行知,行司即便會同藩司查照抄折及清單内各事宜,通行各屬道、府、廳、州、縣一體遵照,實力奉行,毋稍懈忽,緻幹嚴參。
并饬将奉文遵辦緣由禀複察查,速速。
計粘抄折一紙,清單一紙,内開:奏為查明閩省現辦保甲章程并将舊例應行申明變通各條參酌籌議,開單恭折具奏,仰祈聖鑒事:竊臣于鹹豐元年二月二十日,接準戶部咨:道光三十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奉上谕:近來各省盜賊橫行,劫案累累,甚至湖南會匪滋擾,兩粵賊勢蔓延。
推原其故,皆由保甲之法不行,以緻莠民無所忌憚。
本年春間,曾經降旨通谕各直省督、撫,嚴饬該管州縣,力複舊章,實心辦理。
迄今已逾半年,各省大吏并未将現辦情形,據實覆奏。
直以通谕為虛文,視保甲為故事,無怪各省搶劫之案,層見疊出,毫無儆畏也。
盜匪一日不除,闾閻一日不靖,安良鋤暴,時廑朕懷。
各督撫府尹身任疆圻,宜如何勤思綏輯,着即遵照前奉谕旨,各将地方現辦章程,據實具奏,州縣中認真奉行、着有成效、衆所共知者,即應加以鼓勵。
其奉行不力,或虛詞欺飾,及借端擾累者,亦即指名嚴參懲辦,以肅吏治而靖盜源。
毋得以空言覆奏,緻良法美意,徒成具文。
将此通谕知之。
欽此。
仰見我皇上勤求治理,诰誡諄諄,于诘奸禁暴之中,寓正本清源之意。
下懷欽佩,莫可言宣。
伏查保甲之法,昉自周官,乃比闾族黨之遺制。
其所以曆數千百年而不變者,誠以此法一行,則牌無漏戶,戶無漏丁,是良是莠,按籍可稽,奸僞無由托足,闾閻自獲又安。
除匪安良,靖内攘外,欲法之簡而易行、切而可久者,實皆無逾于此。
閩省地處瀛壖,山海交錯,上遊則界聯江浙,下遊則攘接粵東,民貧地瘠,盜賊滋多,保甲之行,本較他省為倍切。
況現在兩粵股匪尚未蕩平,漳、泉會匪甫經懲治,杜竄越而絕根株,尤非保甲不可,向來各府州所屬廳縣,據行保甲,俱系遵照嘉慶十八年前撫臣葉紹楏奏陳規條,分别辦理。
惟延平、建甯、邵武、汀州四府所屬,因地屬山鄉,而建屬各縣又多系産茶之區,每有外來民人,搭蓋棚寮,采茶工作,該民人等散處山榖,遠近不一,村莊不連,勢難強為聯合,故于保甲之外,複增聯甲之法。
而所謂聯甲者,系合衆甲為一甲,與保甲之各清各甲者,雖稍有不同,而實相為表裡。
其沿海之福州、興化、泉州、漳州、福甯五府,民人大率以海為田,或采捕營生,或駕船度日。
凡此船戶、漁民,非寄居各澳,即住宿海濱,戶畸口零,奸民錯雜,各該廳縣亦皆仿照保甲,按澳編查。
統于每年秋後,由該地方官将各處戶口,逐一查明,按戶換給門牌,查造煙戶人丁細冊。
并将沿海各澳民居,另列一冊,随同煙戶冊呈送該管道、府、州抽查無異,轉送藩、臬兩司,核對明确,詳明督、撫。
臣于歲底彙奏一次。
是閩省現辦章程,不特城鄉煙戶悉皆遵例查編,即山村、海島,亦俱立法稽查。
各地方官果能實力奉行,認真厘剔,何患匪徒不日見斂戢,地方不日就肅清?無如日久玩生,畏事者既習于因循苟且,無能者轉目為迂闊難行。
并或因辦理不善,以安民之良法,漸成滋累之繁文。
而該管道、府,又各以積習相沿,非止一官一任,依樣葫蘆,據詳率轉,并不核實抽查,亦未從嚴參辦,以緻各屬無所顧忌,相率怠玩,幾視聖谕良法美意,徒成具文。
此時力求整頓固須端責于官,尤宜分任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