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編後記
關燈
小
中
大
紀申
不久前偶遇某君,他突然向我發問:“你知道巴老最喜歡的東西是什麼嗎?”我順口答道:“當然是書嘛!”他立即追問一句:“那是些什麼樣的書呢?”我一時口吃,愣了一下才說:“這就難回答了,也不是三言兩語說得清楚的啊!”記得幾年前曾寫過一篇題名《巴金的情與趣》的短文,文末就較詳細地述及巴金最喜歡的是書。
他從童稚之齡到耄耋老年,對書的鐘情一直不衰,而且愈愛愈深厚。
他不單好買自己喜愛的各種書籍,還以贈送别人好書為樂,特别喜歡把自己寫的作品或是親手編輯出版的書籍送給熟人朋友。
書到得讀者手裡他就會感到心滿意足。
當然,現今他不用說不能像過去那樣到處去買書,連行動都大有困難,哪還能夠串街走巷地去逛書店,去看朋友啊! 打從“文革”以後,他反倒是在為自己的藏書謀出路而操心了。
必須把它們的去處安排妥當,讓它們能發揮其本身的作用,不負當年收集的初衷,才叫他心安。
這也算是他當前要料理的“後事”之一吧。
幾萬冊書,雖然已經分期、分批、分類地捐獻給七八個有關單位了,但留存在家的也還有不少。
盡管自己已無法親自動手,可他記性仍好,思路猶清,依然諄諄囑咐年歲輕的家人、親戚把原放在什麼地方、哪幾個書櫥内的書搬出集中在一起,好讓承受捐贈的圖書館前來運走。
這一批書全是他已往常常翻閱的、各種文字的西方文學名著的各樣版本,其中還有名家為名著作畫的插圖珍本。
半個多月前的某天下午,我照常例去醫院看望,推門進去,正逢他坐在輪椅内就案翻閱俄文原版《戰争與和平》的精美插圖。
他指着身旁立櫥的下邊櫃内,告訴我還放有托翁另外兩本名著的插圖本,要我取出來看。
這一下,又引起我們對往事的回憶來了。
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嗜好:對裝幀精美、印刷漂亮的書愛不釋手。
托爾斯泰的三大名著的插圖本,他都珍藏着。
這一套書共十大巨①庫普林著,汝龍譯,一九四八年八月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
本篇刊于該書護封。
冊,且是舊俄時代的版本。
他特囑家人帶來病房,要在便中作惜别的欣賞。
這别情,是充滿了愉快的,是實實在在可以感覺得到的。
他講起來是那麼興趣盎然,津津樂道。
隻可惜,他氣短聲弱,再無力多說了…… 說到藏書,巴金可不像他的亡友鄭振铎和唐弢那樣:目的明确,偏專版本,或線裝古籍,或現代文學。
他全憑自己所好、所喜,涉及較雜也較廣,收藏有珍本,有罕見的刊物、叢書,也有極為一般的書。
還有的書,他是為了思懷故人而購存的,如昔日商務印書館印行的“說部叢書”全套,他是珍藏以紀念二叔的。
這套叢書,開拓了他的視域,使他看到外面世界是那麼豐富多彩,了解到許多過去從來不知道的人和事,進而引起他的思考、探索和追求。
在選編這本書話時,把他的文章前後貫串,可以觀察到他思想的變化、發展與形成,以至性格的成長。
你看:他把童年比做一本書,一頁一頁地翻閱。
先是從母親講解親手抄錄的《白香詞譜》中的詞,學到“怎樣去忠實地生活,去愛人,去幫助人”。
之後“眼睛睜大了”,因小說《封神榜》而“看穿了神和鬼的謎”。
及至“五四”以後,新的思潮更給他展現出一個新世界,他隻有“敞開胸膛盡量吸收”。
慢慢地,他在書裡找到了理想,找到了為之獻身的事業,不久就“不能以‘閉門讀禁書’為滿足”,他說道:“我需要活動來散發我的熱情;需要事實來證實我的理想”,他想做點事情,還埋頭抄過兩本有關書籍,又寫信向刊物(《新青年》)的編輯求助。
他讀呀讀,滿腦子裝填了新文學運動第一個十年的大量作品。
他在一篇話書文中如是說:“我沒有走上邪路,正是靠了以魯迅先生的《狂人日記》為首的新文學作品的教育。
它們使我懂得愛祖國、愛人民、愛生活、愛文學。
”他還在許多短文中回憶道:“《忏悔錄》的作者盧梭是教我講真話的啟蒙老師”:“真話畢竟是存在的,講真話并不難。
我想起了安徒生的有名的童話《皇帝的新衣》,大家都說:“皇帝陛下的新衣真漂亮’,隻有一個小孩講出真話來:‘他什麼衣服都沒有穿。
’早在1837年丹麥作家漢斯·安徒生就提倡講真話了。
”近五十年前,他在讀“
他從童稚之齡到耄耋老年,對書的鐘情一直不衰,而且愈愛愈深厚。
他不單好買自己喜愛的各種書籍,還以贈送别人好書為樂,特别喜歡把自己寫的作品或是親手編輯出版的書籍送給熟人朋友。
書到得讀者手裡他就會感到心滿意足。
當然,現今他不用說不能像過去那樣到處去買書,連行動都大有困難,哪還能夠串街走巷地去逛書店,去看朋友啊! 打從“文革”以後,他反倒是在為自己的藏書謀出路而操心了。
必須把它們的去處安排妥當,讓它們能發揮其本身的作用,不負當年收集的初衷,才叫他心安。
這也算是他當前要料理的“後事”之一吧。
幾萬冊書,雖然已經分期、分批、分類地捐獻給七八個有關單位了,但留存在家的也還有不少。
盡管自己已無法親自動手,可他記性仍好,思路猶清,依然諄諄囑咐年歲輕的家人、親戚把原放在什麼地方、哪幾個書櫥内的書搬出集中在一起,好讓承受捐贈的圖書館前來運走。
這一批書全是他已往常常翻閱的、各種文字的西方文學名著的各樣版本,其中還有名家為名著作畫的插圖珍本。
半個多月前的某天下午,我照常例去醫院看望,推門進去,正逢他坐在輪椅内就案翻閱俄文原版《戰争與和平》的精美插圖。
他指着身旁立櫥的下邊櫃内,告訴我還放有托翁另外兩本名著的插圖本,要我取出來看。
這一下,又引起我們對往事的回憶來了。
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嗜好:對裝幀精美、印刷漂亮的書愛不釋手。
托爾斯泰的三大名著的插圖本,他都珍藏着。
這一套書共十大巨①庫普林著,汝龍譯,一九四八年八月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
本篇刊于該書護封。
冊,且是舊俄時代的版本。
他特囑家人帶來病房,要在便中作惜别的欣賞。
這别情,是充滿了愉快的,是實實在在可以感覺得到的。
他講起來是那麼興趣盎然,津津樂道。
隻可惜,他氣短聲弱,再無力多說了…… 說到藏書,巴金可不像他的亡友鄭振铎和唐弢那樣:目的明确,偏專版本,或線裝古籍,或現代文學。
他全憑自己所好、所喜,涉及較雜也較廣,收藏有珍本,有罕見的刊物、叢書,也有極為一般的書。
還有的書,他是為了思懷故人而購存的,如昔日商務印書館印行的“說部叢書”全套,他是珍藏以紀念二叔的。
這套叢書,開拓了他的視域,使他看到外面世界是那麼豐富多彩,了解到許多過去從來不知道的人和事,進而引起他的思考、探索和追求。
在選編這本書話時,把他的文章前後貫串,可以觀察到他思想的變化、發展與形成,以至性格的成長。
你看:他把童年比做一本書,一頁一頁地翻閱。
先是從母親講解親手抄錄的《白香詞譜》中的詞,學到“怎樣去忠實地生活,去愛人,去幫助人”。
之後“眼睛睜大了”,因小說《封神榜》而“看穿了神和鬼的謎”。
及至“五四”以後,新的思潮更給他展現出一個新世界,他隻有“敞開胸膛盡量吸收”。
慢慢地,他在書裡找到了理想,找到了為之獻身的事業,不久就“不能以‘閉門讀禁書’為滿足”,他說道:“我需要活動來散發我的熱情;需要事實來證實我的理想”,他想做點事情,還埋頭抄過兩本有關書籍,又寫信向刊物(《新青年》)的編輯求助。
他讀呀讀,滿腦子裝填了新文學運動第一個十年的大量作品。
他在一篇話書文中如是說:“我沒有走上邪路,正是靠了以魯迅先生的《狂人日記》為首的新文學作品的教育。
它們使我懂得愛祖國、愛人民、愛生活、愛文學。
”他還在許多短文中回憶道:“《忏悔錄》的作者盧梭是教我講真話的啟蒙老師”:“真話畢竟是存在的,講真話并不難。
我想起了安徒生的有名的童話《皇帝的新衣》,大家都說:“皇帝陛下的新衣真漂亮’,隻有一個小孩講出真話來:‘他什麼衣服都沒有穿。
’早在1837年丹麥作家漢斯·安徒生就提倡講真話了。
”近五十年前,他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