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邱處機 八思巴 愛薛
關燈
小
中
大
帝師制度的沿襲八思巴是元代傑出的宗教活動家和社會活動家。
他的一生對鞏固元朝在吐蕃地方的統治,加強蒙、藏、畏兀兒、漢等民族的相互了解與團結,維護國家統一,保護佛教各派信仰自由,繁榮文化事業等方面,有過積極的貢獻。
由元世祖所确立的帝師制度也為元朝諸帝所沿襲,直至元亡。
這一制度規定:帝師由薩斯迦一派掌握;由皇帝任命,總天下釋教兼管吐蕃地方事務;薦舉宣政院及烏思藏地方行政官員;為皇帝、皇子、後妃講經說法,祈福禱壽,為護國安刹躬盡其力等。
有元一代有帝師十四人,簡介如下:(1)八思巴(hphags-pa),1260&mdash1270年任國師,1270&mdash1274年任元世祖忽必烈的帝師。
(2)亦憐真(rin-chenrgyal-mtshan,1238-1279或1282),八思巴異母弟,薩斯迦款氏家族人。
1274年八思巴前往烏思藏,以其繼任帝師,直至去世。
(3)答耳麻八剌剌吉塔(Dharmapala-rakshita,1268&mdash1287),薩斯迦款氏家族人,白蘭王恰納朵兒隻的遺腹子。
1282年任元世祖忽必烈的帝師至1286年去職。
1287年卒于朵甘思。
(4)亦攝思連真(ye-shesrin-chen,1248&mdash1294),八思巴弟子之東支,夏爾巴(Shar-pa)系統。
1286年繼答耳麻八剌剌吉塔為元世祖忽必烈的帝師,至1291年去職。
(5)乞剌斯八斡節兒(Grags-pahod-zer1246&mdash1303),八思巴弟子的康賽(khan-gsar,薩斯迦新寺)傳承,西夏王室後裔。
自1291年起先後為元世祖忽必烈、元成宗鐵穆耳的帝師,直到去世。
(6)辇真監藏(Rin-chenrgyal-mtshan,1258&mdash1305),八思巴弟子的東支傳承。
夏爾巴氏家族人,為第四任帝師亦攝思連真之弟。
1304年任元成宗鐵穆耳的帝師,次年卒。
(7)相家班(sangs-rgyasdpal,1267&mdash1314),薩斯迦康賽傳承,帝師乞剌斯八斡節兒侄,西夏王室後裔。
從1305年至1314年先後任元成宗鐵穆耳、元武宗海山及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的帝師。
(8)公哥羅古羅思監藏班藏蔔(Kun-dgahblogrosrgyalmtshandpal-bzang-po,1299&mdash1327),薩斯迦款氏家族人。
自1315年至1327年,先後任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元英宗碩德八剌及元泰定帝也孫鐵木兒的帝師。
(9)旺出兒監藏(dBang-phyugrgyal-mtshan,?&mdash1325),家族出身不詳。
自1323年至1325年先後任元英宗碩德八剌和泰定帝也孫鐵木兒的帝師。
或雲其為前任帝師公哥羅古羅思監藏班藏蔔去薩斯迦期間代理帝師。
(10)公哥列思八沖納思監藏班藏蔔(Kun-dgahlegs-pahihbyung-gnasrgyal-mtshandpal-bzang-po,1308-1330),薩斯迦款氏家族人,自1327年至1330年先後任元泰定帝也孫鐵木兒、元幼主阿裡吉八及元文宗圖帖睦爾的帝師。
(11)辇真吃剌失思(Rin-chengrags-shis),家族出身生卒年不詳。
《元史》卷三三文宗二及《元史》卷二○二均記其天曆二年(1329),任元文宗圖帖睦爾的帝師。
(12)公哥兒監藏班藏蔔(Kun-dgah-rgyal-mtshandpal-bzang-po1310&mdash1359),薩斯迦款氏家族人,帝師公哥列思八沖納思監藏班藏蔔之弟。
自1333年至1359年任元順帝妥歡帖睦爾帝師二十七年。
(13)唆南羅古羅思(bsod-namsblo-gros,1332&mdash1362),薩斯迦款氏家族人,白蘭王公哥兒列思八監藏班藏蔔之子。
1361年至1362年任元順帝妥歡帖睦爾帝師。
(14)喃加巴藏蔔(rnam-rgyaldpal-bzang-po?)據《明實錄》卷七七記,洪武五年十二月庚子(1373年1月21日,“烏思藏攝帝師喃加巴藏蔔等遣使來貢方物”,可知其曾任元順帝妥歡貼睦爾的帝師(又見《明史》卷三三一《西域傳》)。
第三節 愛薛 代父應召 愛薛(阿拉伯語名&lsquo,即歐洲語之&mdash&mdash耶稣的音譯,&mdashIsaJesus1227~1308),也稱愛薛·疊屑·怯裡馬赤,意為通事基督徒愛薛。
①西域拂林(Porum,Rom的突厥語讀法,指叙利亞地)人。
出身于基督教聶思脫裡派教徒世家。
祖不阿裡,父不魯麻失,均有名望。
窩闊台汗時,有叙利亞聶思脫裡派長老審溫&mdash列邊阿答(SimeonRabban-ata,Simeon為其名,Rabban-ata系叙利亞&mdash突厥語混合稱号,意為師父、長老)者,奉命從蒙古至西域傳诏,谕蒙古軍帥勿濫殺無辜,保護基督教徒。
大約在貴由汗即位時(1246),列邊阿答回蒙古朝觐②,并推薦不魯麻失的才能。
在汗廷極有權勢的拖雷妃唆魯禾帖尼崇信基督教聶思脫裡派,又很注重收羅人才,遂奏請遣使征召。
不魯麻失因年老“辭不能往”,以子愛薛能繼其家學,通曉西域諸國語言和星曆、醫藥之學,乃極力推薦于使者,讓他代父應召。
愛薛到蒙古後,供奉于唆魯禾帖尼母子,甚受親信,得娶唆魯禾帖尼的同族侍女(克烈氏,亦信奉基督教)為妻,夫婦一同當過蒙哥汗之女的傅父、傅母,與拖雷家族的關系十分密切。
“直言敢谏”,反對阿合馬愛薛“直言敢谏”,忽必烈即位前對他就很器重,後召侍左右,能時進善言。
中統三年(1262)春,诏命燕京于二月八日(漢地佛教以此日為佛出家日)大做佛事,臨大街結五采流蘇樓觀,集教坊百伎,備法駕迎佛。
愛薛谏曰:“方今高麗新附,李璮複叛,淮海之壖,刁鬥達旦,天下疲弊,瘡痍未瘳,糜此無益之費,非所以為社稷計也。
”二月十五日,元世祖遊燕京道觀長春宮,欲留宿,愛薛又急入谏:“國家調度方
他的一生對鞏固元朝在吐蕃地方的統治,加強蒙、藏、畏兀兒、漢等民族的相互了解與團結,維護國家統一,保護佛教各派信仰自由,繁榮文化事業等方面,有過積極的貢獻。
由元世祖所确立的帝師制度也為元朝諸帝所沿襲,直至元亡。
這一制度規定:帝師由薩斯迦一派掌握;由皇帝任命,總天下釋教兼管吐蕃地方事務;薦舉宣政院及烏思藏地方行政官員;為皇帝、皇子、後妃講經說法,祈福禱壽,為護國安刹躬盡其力等。
有元一代有帝師十四人,簡介如下:(1)八思巴(hphags-pa),1260&mdash1270年任國師,1270&mdash1274年任元世祖忽必烈的帝師。
(2)亦憐真(rin-chenrgyal-mtshan,1238-1279或1282),八思巴異母弟,薩斯迦款氏家族人。
1274年八思巴前往烏思藏,以其繼任帝師,直至去世。
(3)答耳麻八剌剌吉塔(Dharmapala-rakshita,1268&mdash1287),薩斯迦款氏家族人,白蘭王恰納朵兒隻的遺腹子。
1282年任元世祖忽必烈的帝師至1286年去職。
1287年卒于朵甘思。
(4)亦攝思連真(ye-shesrin-chen,1248&mdash1294),八思巴弟子之東支,夏爾巴(Shar-pa)系統。
1286年繼答耳麻八剌剌吉塔為元世祖忽必烈的帝師,至1291年去職。
(5)乞剌斯八斡節兒(Grags-pahod-zer1246&mdash1303),八思巴弟子的康賽(khan-gsar,薩斯迦新寺)傳承,西夏王室後裔。
自1291年起先後為元世祖忽必烈、元成宗鐵穆耳的帝師,直到去世。
(6)辇真監藏(Rin-chenrgyal-mtshan,1258&mdash1305),八思巴弟子的東支傳承。
夏爾巴氏家族人,為第四任帝師亦攝思連真之弟。
1304年任元成宗鐵穆耳的帝師,次年卒。
(7)相家班(sangs-rgyasdpal,1267&mdash1314),薩斯迦康賽傳承,帝師乞剌斯八斡節兒侄,西夏王室後裔。
從1305年至1314年先後任元成宗鐵穆耳、元武宗海山及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的帝師。
(8)公哥羅古羅思監藏班藏蔔(Kun-dgahblogrosrgyalmtshandpal-bzang-po,1299&mdash1327),薩斯迦款氏家族人。
自1315年至1327年,先後任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元英宗碩德八剌及元泰定帝也孫鐵木兒的帝師。
(9)旺出兒監藏(dBang-phyugrgyal-mtshan,?&mdash1325),家族出身不詳。
自1323年至1325年先後任元英宗碩德八剌和泰定帝也孫鐵木兒的帝師。
或雲其為前任帝師公哥羅古羅思監藏班藏蔔去薩斯迦期間代理帝師。
(10)公哥列思八沖納思監藏班藏蔔(Kun-dgahlegs-pahihbyung-gnasrgyal-mtshandpal-bzang-po,1308-1330),薩斯迦款氏家族人,自1327年至1330年先後任元泰定帝也孫鐵木兒、元幼主阿裡吉八及元文宗圖帖睦爾的帝師。
(11)辇真吃剌失思(Rin-chengrags-shis),家族出身生卒年不詳。
《元史》卷三三文宗二及《元史》卷二○二均記其天曆二年(1329),任元文宗圖帖睦爾的帝師。
(12)公哥兒監藏班藏蔔(Kun-dgah-rgyal-mtshandpal-bzang-po1310&mdash1359),薩斯迦款氏家族人,帝師公哥列思八沖納思監藏班藏蔔之弟。
自1333年至1359年任元順帝妥歡帖睦爾帝師二十七年。
(13)唆南羅古羅思(bsod-namsblo-gros,1332&mdash1362),薩斯迦款氏家族人,白蘭王公哥兒列思八監藏班藏蔔之子。
1361年至1362年任元順帝妥歡帖睦爾帝師。
(14)喃加巴藏蔔(rnam-rgyaldpal-bzang-po?)據《明實錄》卷七七記,洪武五年十二月庚子(1373年1月21日,“烏思藏攝帝師喃加巴藏蔔等遣使來貢方物”,可知其曾任元順帝妥歡貼睦爾的帝師(又見《明史》卷三三一《西域傳》)。
第三節 愛薛 代父應召 愛薛(阿拉伯語名&lsquo,即歐洲語之&mdash&mdash耶稣的音譯,&mdashIsaJesus1227~1308),也稱愛薛·疊屑·怯裡馬赤,意為通事基督徒愛薛。
①西域拂林(Porum,Rom的突厥語讀法,指叙利亞地)人。
出身于基督教聶思脫裡派教徒世家。
祖不阿裡,父不魯麻失,均有名望。
窩闊台汗時,有叙利亞聶思脫裡派長老審溫&mdash列邊阿答(SimeonRabban-ata,Simeon為其名,Rabban-ata系叙利亞&mdash突厥語混合稱号,意為師父、長老)者,奉命從蒙古至西域傳诏,谕蒙古軍帥勿濫殺無辜,保護基督教徒。
大約在貴由汗即位時(1246),列邊阿答回蒙古朝觐②,并推薦不魯麻失的才能。
在汗廷極有權勢的拖雷妃唆魯禾帖尼崇信基督教聶思脫裡派,又很注重收羅人才,遂奏請遣使征召。
不魯麻失因年老“辭不能往”,以子愛薛能繼其家學,通曉西域諸國語言和星曆、醫藥之學,乃極力推薦于使者,讓他代父應召。
愛薛到蒙古後,供奉于唆魯禾帖尼母子,甚受親信,得娶唆魯禾帖尼的同族侍女(克烈氏,亦信奉基督教)為妻,夫婦一同當過蒙哥汗之女的傅父、傅母,與拖雷家族的關系十分密切。
“直言敢谏”,反對阿合馬愛薛“直言敢谏”,忽必烈即位前對他就很器重,後召侍左右,能時進善言。
中統三年(1262)春,诏命燕京于二月八日(漢地佛教以此日為佛出家日)大做佛事,臨大街結五采流蘇樓觀,集教坊百伎,備法駕迎佛。
愛薛谏曰:“方今高麗新附,李璮複叛,淮海之壖,刁鬥達旦,天下疲弊,瘡痍未瘳,糜此無益之費,非所以為社稷計也。
”二月十五日,元世祖遊燕京道觀長春宮,欲留宿,愛薛又急入谏:“國家調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