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邱處機 八思巴 愛薛
關燈
小
中
大
急,兵因民罷(疲),陛下能安此乎?”其言都得到嘉許。
他不僅是從基督教的立場反對崇奉佛、道,也是從國計民生利害的角度提出意見。
如至元五年(1268)春,元世祖大獵于保定之新安縣(今安新)境多日,人民疲于供應。
他有意在世祖面前問供給之民:“得無妨爾耕乎?”世祖悟,即日罷獵。
自蒙古征西域以來,有不少擅長天文曆法和醫藥之學的西域人才被征召來華。
中統年間,由愛薛建議設立了西域星曆、醫藥二司,即命他掌其事。
他創立了京師醫藥院,至元十年改為廣惠司(正五品機構,後升正三品),仍由愛薛兼領。
廣惠司掌管修制禦用回回藥物及和劑,為宿衛士及京城疲癃殘疾、窮而無告者療疾。
至元十三年,伯顔滅南宋班師,阿合馬以伯顔所贈禮物太薄,誣告他私取宋玉桃盞,元世祖下令審查,愛薛叩頭力谏,事得解。
時阿合馬任宰相(中書平章政事),恃寵擅權,專事聚斂,回回人(木速蠻)在經濟上和政治上勢力甚大,借機謀利,侵害國家财富和百姓。
朝中許多官員對此極為不滿,愛薛也加入了反對阿合馬和回回勢力的行列。
至元十六年,有回回商人從八裡灰、火裡(Barqu,Qori,部落名,今貝加爾湖附近)地區取海青鷹隼到大都貢納,所過之處,拒絕食用供應給他們的别人宰殺的羊,而索要活羊按伊斯蘭教規的斷喉法宰殺,因而搔擾沿途百姓。
此事觸怒了元世祖,下令回回人必須食①本傳資料主要依據程钜夫《拂林忠獻王神道碑》(《雪樓集》卷五)、《元史·愛薛傳》。
②有關列邊阿答及愛薛事迹的西文資料,參見伯希和《蒙古人與羅馬教廷》頁15&mdash66。
用任何人宰殺的羊肉,不許按伊斯蘭教規“抹殺羊”,違者處死,其奴仆首告者放出為良,并以其主人家口财物賞之。
愛薛及其下屬基督教徒,正利用這道诏令壓制回回人,誘使他們的奴仆告密,奪取他們的财富,以緻回回人一連四年不敢奉行其教法,其經商者紛紛離開漢地,不敢再來。
後來回回人用重金賄賂丞相,以商稅減少、珠寶不至為由奏請解除了禁令①。
出使遠域愛薛因通曉西域諸國語言,曾數次被派遣出使遠域。
至元二十年四月,又奉命副孛羅丞相出使伊利汗國,并充譯人(怯裡馬赤,Kelemechi)。
二十一年冬,孛羅、愛薛一行抵達伊利汗冬營地阿蘭草原(今阿塞拜疆共和國南境,阿拉斯河下遊)之滿速裡牙行宮,晉見阿魯渾汗。
大汗派出以顯貴大臣為首的高級使團在伊利汗國受到高度重視,《史集》中作為大事予以記載;在梵蒂岡檔案中有1285年阿魯渾汗緻教皇信的拉丁文本,信中提到了大汗派來的使者Iseterchiman(波斯文tarjuman,“譯人”),即愛薛怯裡馬赤。
孛羅丞相被留在伊利汗國,享有極高的地位和禮遇;愛薛則帶着阿魯渾汗獻給大汗的禮物寶裝束帶等回朝。
當時叛王海都、都哇正與元軍在西北境激戰(如至元二十二年進攻和州,二十三年戰于馬納思河,攻彰八裡、哈密力等地),愛薛途遇戰亂,與其他使團成員失散,冒矢石,出險境,路上走了兩年才回到大都。
他以阿魯渾所獻禮物進呈,報告了往返情形。
元世祖對他的歸來大加贊譽,說:“孛羅生吾土、食吾祿而安于彼,愛薛生于彼、家于彼而忠于我,相去何遠耶!”即拜平章政事,固辭不受。
二十四年六月,擢為秘書監(掌管皇家圖籍及陰陽禁書并領司天台的中央官署秘書監的長官,正三品)①。
二十六年,置崇福司,“掌領馬兒·哈昔、列班·也裡可溫、十字寺祭享等事”,以愛薛為崇福司使(從二品)。
“馬兒·哈昔”是叙利亞語Mar-Hasia的音譯、聶思脫裡教派主教的稱号(義為聖者);“列班”即長老;“也裡可溫”系波斯人對聶思脫裡教士的稱呼(erke-&rsquoun,似源于希臘文&alpha&rho&Chi&omega&nu),元代通指基督教教士和教徒;“十字寺”是元人對基督教堂的稱呼。
崇福司是掌管全國一切基督教事務的中央機構,品級次于掌管佛教的宣政院(從一品),與掌道教的集賢院相同(從二品)。
基督教在元朝境内傳播甚廣,自京城至諸路,也裡可溫為數頗多,從此開始和佛、道一樣有專門官方機構管理有關他們的各類事情,這無疑是愛薛為基督教勢力争取到的地位和權益。
愛薛及其子相繼擔任這個機構的長官。
元世祖對愛薛日益親信,時常召見,他也能提出許多利國利民的建議,如谏止遷移原燕京南城居民以實大都新城,請賜宿衛士廬舍,下令禁止獵殺懷胎鹿及幼鹿,設立廣惠司,給在京貧窮殘疾者赈濟、治病等。
秦國公之封至元三十一年,元成宗即位,加授愛薛翰林學士承旨、兼修國史榮銜,優遇益隆。
因其年老,特賜腰輿乘以出入宮廷。
大德元年(1297),遙授平①《元典章》卷五七刑部十九《禁回回抹殺羊做速納》;《史集》第2卷,漢譯本頁346&mdash347。
①據《秘書監志》卷九職官題名(作海薛)。
章政事。
大德七年以後,元成宗久病,國事多取決于皇後蔔魯罕,愛薛常數月不得一入見。
這幾年屢有災異,皇後以愛薛知天象,有時召見詢問。
他乘機進言,力陳弭變之道,辭語激切,不被采納。
十一年,元成宗死,皇後謀立安西王阿難答,遣内官到秘書監迫取僅供禦覽的秘文,愛薛厲色拒絕,表明了他在這場皇位繼承鬥争中的态度。
元仁宗母子誅滅蔔魯罕和阿難答一黨,迎海山即帝位,為元武宗。
以愛薛為忠,封秦國公。
至大元年(1308)六月,愛薛病死于上都家中。
據程钜夫撰的愛薛神道碑,有子六人:也裡牙,襲職為崇福使、領司天台事;皇慶元年封秦國公,為權臣鐵木疊兒之婿,後以貪贓罷。
天曆元年(1328),命為太醫院使。
至順元年(1330),複加秦國公,同年,以詛咒皇帝罪被誅。
腆哈,翰林學士承旨。
黑厮,光祿卿。
闊裡吉思,同知泉府院事。
魯哈,提舉廣惠司事。
咬難,為宿衛。
另據姚燧《牧庵集》所載,愛薛尚有一子名阿實克岱(原文應為阿速台),先于也裡牙任崇福使;其子蒙克特穆爾(原文忙哥鐵木兒),為元武宗侍臣,至大二年任尚書省左丞,愛薛遂以孫貴追封秦國公。
元仁宗即位後,罷尚書省,以“變亂舊章、流毒百姓”罪名懲治尚書諸臣,忙哥鐵木兒被杖流海南①。
①參見韓儒林《愛薛之再探讨》,《穹廬集》頁93&mdash108。
他不僅是從基督教的立場反對崇奉佛、道,也是從國計民生利害的角度提出意見。
如至元五年(1268)春,元世祖大獵于保定之新安縣(今安新)境多日,人民疲于供應。
他有意在世祖面前問供給之民:“得無妨爾耕乎?”世祖悟,即日罷獵。
自蒙古征西域以來,有不少擅長天文曆法和醫藥之學的西域人才被征召來華。
中統年間,由愛薛建議設立了西域星曆、醫藥二司,即命他掌其事。
他創立了京師醫藥院,至元十年改為廣惠司(正五品機構,後升正三品),仍由愛薛兼領。
廣惠司掌管修制禦用回回藥物及和劑,為宿衛士及京城疲癃殘疾、窮而無告者療疾。
至元十三年,伯顔滅南宋班師,阿合馬以伯顔所贈禮物太薄,誣告他私取宋玉桃盞,元世祖下令審查,愛薛叩頭力谏,事得解。
時阿合馬任宰相(中書平章政事),恃寵擅權,專事聚斂,回回人(木速蠻)在經濟上和政治上勢力甚大,借機謀利,侵害國家财富和百姓。
朝中許多官員對此極為不滿,愛薛也加入了反對阿合馬和回回勢力的行列。
至元十六年,有回回商人從八裡灰、火裡(Barqu,Qori,部落名,今貝加爾湖附近)地區取海青鷹隼到大都貢納,所過之處,拒絕食用供應給他們的别人宰殺的羊,而索要活羊按伊斯蘭教規的斷喉法宰殺,因而搔擾沿途百姓。
此事觸怒了元世祖,下令回回人必須食①本傳資料主要依據程钜夫《拂林忠獻王神道碑》(《雪樓集》卷五)、《元史·愛薛傳》。
②有關列邊阿答及愛薛事迹的西文資料,參見伯希和《蒙古人與羅馬教廷》頁15&mdash66。
用任何人宰殺的羊肉,不許按伊斯蘭教規“抹殺羊”,違者處死,其奴仆首告者放出為良,并以其主人家口财物賞之。
愛薛及其下屬基督教徒,正利用這道诏令壓制回回人,誘使他們的奴仆告密,奪取他們的财富,以緻回回人一連四年不敢奉行其教法,其經商者紛紛離開漢地,不敢再來。
後來回回人用重金賄賂丞相,以商稅減少、珠寶不至為由奏請解除了禁令①。
出使遠域愛薛因通曉西域諸國語言,曾數次被派遣出使遠域。
至元二十年四月,又奉命副孛羅丞相出使伊利汗國,并充譯人(怯裡馬赤,Kelemechi)。
二十一年冬,孛羅、愛薛一行抵達伊利汗冬營地阿蘭草原(今阿塞拜疆共和國南境,阿拉斯河下遊)之滿速裡牙行宮,晉見阿魯渾汗。
大汗派出以顯貴大臣為首的高級使團在伊利汗國受到高度重視,《史集》中作為大事予以記載;在梵蒂岡檔案中有1285年阿魯渾汗緻教皇信的拉丁文本,信中提到了大汗派來的使者Iseterchiman(波斯文tarjuman,“譯人”),即愛薛怯裡馬赤。
孛羅丞相被留在伊利汗國,享有極高的地位和禮遇;愛薛則帶着阿魯渾汗獻給大汗的禮物寶裝束帶等回朝。
當時叛王海都、都哇正與元軍在西北境激戰(如至元二十二年進攻和州,二十三年戰于馬納思河,攻彰八裡、哈密力等地),愛薛途遇戰亂,與其他使團成員失散,冒矢石,出險境,路上走了兩年才回到大都。
他以阿魯渾所獻禮物進呈,報告了往返情形。
元世祖對他的歸來大加贊譽,說:“孛羅生吾土、食吾祿而安于彼,愛薛生于彼、家于彼而忠于我,相去何遠耶!”即拜平章政事,固辭不受。
二十四年六月,擢為秘書監(掌管皇家圖籍及陰陽禁書并領司天台的中央官署秘書監的長官,正三品)①。
二十六年,置崇福司,“掌領馬兒·哈昔、列班·也裡可溫、十字寺祭享等事”,以愛薛為崇福司使(從二品)。
“馬兒·哈昔”是叙利亞語Mar-Hasia的音譯、聶思脫裡教派主教的稱号(義為聖者);“列班”即長老;“也裡可溫”系波斯人對聶思脫裡教士的稱呼(erke-&rsquoun,似源于希臘文&alpha&rho&Chi&omega&nu),元代通指基督教教士和教徒;“十字寺”是元人對基督教堂的稱呼。
崇福司是掌管全國一切基督教事務的中央機構,品級次于掌管佛教的宣政院(從一品),與掌道教的集賢院相同(從二品)。
基督教在元朝境内傳播甚廣,自京城至諸路,也裡可溫為數頗多,從此開始和佛、道一樣有專門官方機構管理有關他們的各類事情,這無疑是愛薛為基督教勢力争取到的地位和權益。
愛薛及其子相繼擔任這個機構的長官。
元世祖對愛薛日益親信,時常召見,他也能提出許多利國利民的建議,如谏止遷移原燕京南城居民以實大都新城,請賜宿衛士廬舍,下令禁止獵殺懷胎鹿及幼鹿,設立廣惠司,給在京貧窮殘疾者赈濟、治病等。
秦國公之封至元三十一年,元成宗即位,加授愛薛翰林學士承旨、兼修國史榮銜,優遇益隆。
因其年老,特賜腰輿乘以出入宮廷。
大德元年(1297),遙授平①《元典章》卷五七刑部十九《禁回回抹殺羊做速納》;《史集》第2卷,漢譯本頁346&mdash347。
①據《秘書監志》卷九職官題名(作海薛)。
章政事。
大德七年以後,元成宗久病,國事多取決于皇後蔔魯罕,愛薛常數月不得一入見。
這幾年屢有災異,皇後以愛薛知天象,有時召見詢問。
他乘機進言,力陳弭變之道,辭語激切,不被采納。
十一年,元成宗死,皇後謀立安西王阿難答,遣内官到秘書監迫取僅供禦覽的秘文,愛薛厲色拒絕,表明了他在這場皇位繼承鬥争中的态度。
元仁宗母子誅滅蔔魯罕和阿難答一黨,迎海山即帝位,為元武宗。
以愛薛為忠,封秦國公。
至大元年(1308)六月,愛薛病死于上都家中。
據程钜夫撰的愛薛神道碑,有子六人:也裡牙,襲職為崇福使、領司天台事;皇慶元年封秦國公,為權臣鐵木疊兒之婿,後以貪贓罷。
天曆元年(1328),命為太醫院使。
至順元年(1330),複加秦國公,同年,以詛咒皇帝罪被誅。
腆哈,翰林學士承旨。
黑厮,光祿卿。
闊裡吉思,同知泉府院事。
魯哈,提舉廣惠司事。
咬難,為宿衛。
另據姚燧《牧庵集》所載,愛薛尚有一子名阿實克岱(原文應為阿速台),先于也裡牙任崇福使;其子蒙克特穆爾(原文忙哥鐵木兒),為元武宗侍臣,至大二年任尚書省左丞,愛薛遂以孫貴追封秦國公。
元仁宗即位後,罷尚書省,以“變亂舊章、流毒百姓”罪名懲治尚書諸臣,忙哥鐵木兒被杖流海南①。
①參見韓儒林《愛薛之再探讨》,《穹廬集》頁93&mdash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