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走江夏蔡瑁害君 躍檀溪的盧救主
關燈
小
中
大
第一回走江夏蔡瑁害君 躍檀溪的盧救主
曹操發兵攻打汝南,劉備雖有關、張、趙、三勇将,但畢竟寡不敵衆,在曹操四面圍攻之下,于建安十一年春天,劉備終究在汝南失敗了,傷亡慘重,将一萬有餘的三軍敗得隻剩下五百名左右弟兄,敗到了漢江邊。
正是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
在這種危難的處境下,有人向劉備獻計,倒不如趕去江東投靠孫權。
孫乾同劉備說,有得去江東,何不擺過漢江,到荊州投靠劉表老大王。
劉備說,不知他肯收留我否?孫乾回答,劉景升老大王一向仗義,又同你主公是漢室宗親,乃是同宗的弟兄,想必定然肯收留。
大家同意孫公侯的說話,因此叫來了很多船隻,所有人都擺渡過江。
隊伍一過漢江,直往荊州而來。
再說,劉表也是當時虎牢關上十八路諸侯中的一位英雄。
他占有荊、襄九郡四十二州,共有人馬三十萬。
今日聞聽劉備到此,要緊親自帶了衆将三軍,出荊州城來迎接劉備。
皇叔在馬上見到劉表聚衆來接,立即下馬向劉表馬前跑了過去,見老大王文左武右,親自坐在馬上,方面大耳,三绺清須,年已五十有餘。
劉皇叔要緊搶步上前,對着馬上的景升老大王雙手一拱,說:&ldquo兄王在上,小弟劉備何德何能,有勞兄王遠道來接,實是不該,我有禮了!&rdquo 劉表在馬上連聲招呼着劉備,說:&ldquo賢弟,我與你乃是同宗弟兄之情,恨未一見。
今日賢弟到此,足見你不見笑你愚兄,理當出關迎接,請賢弟上馬!&rdquo 劉備:&ldquo小弟無能,汝南一仗,又被老賊曹操打得我損兵折将,何勞兄王誇獎?&rdquo 劉表:&ldquo賢弟哪裡話來,勝敗乃兵家之常事。
何況我弟一向以漢室為重,愚兄素來佩服。
今日我弟的到來,愚兄實為高興,請上馬一同進城而去吧!&rdquo 劉備:&ldquo謝兄王!&rdquo 劉備一面上馬,一面命關、張、趙、文武衆将,一齊下馬拜見劉表。
老大王在馬上一一還禮,叫他們一齊請起上馬。
劉備等人跟着劉表進了荊州城。
大堂上設宴款待劉備等一行。
中間一席,劉表陪同劉備、雲長二人。
其他文有文陪,武有武伴。
荊襄劉表手下的文武同劉備帶到荊州來的衆人,在席間親如一家。
特别襄陽人氏姓文名聘,人稱&ldquo金槍将&rdquo,是劉表手下一位忠實的大将,今天見到趙雲,兩人一見如故,談起了槍法,真是話得投機。
兩人雖然彼此沒有說明,無形中已成了莫逆之交。
可是,就在這種場合裡,有一個人悶着吃酒,并不說話。
他便是劉表的郎舅,荊襄的水陸大都督名叫蔡瑁。
這個家夥,仗着姐姐蔡氏的淫威掌握了兵權。
因為劉表前妻陳氏生下一子名叫劉琦,如今蔡氏也生下一子,名叫劉琮,弟兄尚稱和睦。
倒是這蔡氏從中作鬼,她靠着略有三分姿色以及劉表對她的寵愛,常常想要殺害長子劉琦。
因此,今日蔡瑁見到劉備來到,更為妒忌。
但是,劉表對待劉備,卻象同胞手足一般。
他對劉備說:&ldquo賢弟,不嫌愚兄怠慢的話,在此荊州你我無分彼此!&rdquo 劉備:&ldquo多蒙兄王錯愛,小弟暫且寄身一下荊州。
&rdquo 就這樣,弟兄談談說說,一方面劉表命手下打掃公館,安置劉備等人住了下來。
當夜,蔡瑁進見劉表,對老大王說:&ldquo劉備在過去先從呂布,後去曹操處,近日投奔袁紹,結果一言殺呂布,又叛了曹操,再反了袁紹,此人反複無常。
我看他此來荊州不懷好意,日後必有并吞荊襄之心,還是早日叫他離開荊州。
&rdquo 劉表:&ldquo我弟玄德,一向忠心漢室,非呂布、曹操、袁紹所能容之。
此番來荊州,與以往完全不同,你不可對他怠慢!&rdquo 蔡瑁感到劉表對劉備此來荊州,一無防備之心。
他要想同老大王繼續說明劉備的來意。
劉表繼續回答他說:&ldquo我主見已定,你不必多言,與我退了出去!&rdquo 蔡瑁暗中向姐姐蔡氏講明劉備此人不可久留荊州,我對老大王再三勸說,大王卻不聽。
蔡氏就命兄弟蔡瑁在暗中一有機會,就将劉備處死。
正巧,在劉備來到荊州的一月,有人報來向老大主說,江夏太守被黃巾強徒殺害,城關被蟊賊占領。
蔡瑁在旁聽到這個消息,就向劉表說:&rdquo老大王。
江夏郡是個要地,怎麼能夠被強徒占領。
照本都督看來,二主公劉皇叔,他常要為你老大王效力,這是一個機會。
他手下人材也很多,何不請他帶兵前往江夏剿匪,想必二主公定然願意帶兵前往。
&rdquo 蔡瑁想乘此機會把劉備等人送到黃巾黨
正是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
在這種危難的處境下,有人向劉備獻計,倒不如趕去江東投靠孫權。
孫乾同劉備說,有得去江東,何不擺過漢江,到荊州投靠劉表老大王。
劉備說,不知他肯收留我否?孫乾回答,劉景升老大王一向仗義,又同你主公是漢室宗親,乃是同宗的弟兄,想必定然肯收留。
大家同意孫公侯的說話,因此叫來了很多船隻,所有人都擺渡過江。
隊伍一過漢江,直往荊州而來。
再說,劉表也是當時虎牢關上十八路諸侯中的一位英雄。
他占有荊、襄九郡四十二州,共有人馬三十萬。
今日聞聽劉備到此,要緊親自帶了衆将三軍,出荊州城來迎接劉備。
皇叔在馬上見到劉表聚衆來接,立即下馬向劉表馬前跑了過去,見老大王文左武右,親自坐在馬上,方面大耳,三绺清須,年已五十有餘。
劉皇叔要緊搶步上前,對着馬上的景升老大王雙手一拱,說:&ldquo兄王在上,小弟劉備何德何能,有勞兄王遠道來接,實是不該,我有禮了!&rdquo 劉表在馬上連聲招呼着劉備,說:&ldquo賢弟,我與你乃是同宗弟兄之情,恨未一見。
今日賢弟到此,足見你不見笑你愚兄,理當出關迎接,請賢弟上馬!&rdquo 劉備:&ldquo小弟無能,汝南一仗,又被老賊曹操打得我損兵折将,何勞兄王誇獎?&rdquo 劉表:&ldquo賢弟哪裡話來,勝敗乃兵家之常事。
何況我弟一向以漢室為重,愚兄素來佩服。
今日我弟的到來,愚兄實為高興,請上馬一同進城而去吧!&rdquo 劉備:&ldquo謝兄王!&rdquo 劉備一面上馬,一面命關、張、趙、文武衆将,一齊下馬拜見劉表。
老大王在馬上一一還禮,叫他們一齊請起上馬。
劉備等人跟着劉表進了荊州城。
大堂上設宴款待劉備等一行。
中間一席,劉表陪同劉備、雲長二人。
其他文有文陪,武有武伴。
荊襄劉表手下的文武同劉備帶到荊州來的衆人,在席間親如一家。
特别襄陽人氏姓文名聘,人稱&ldquo金槍将&rdquo,是劉表手下一位忠實的大将,今天見到趙雲,兩人一見如故,談起了槍法,真是話得投機。
兩人雖然彼此沒有說明,無形中已成了莫逆之交。
可是,就在這種場合裡,有一個人悶着吃酒,并不說話。
他便是劉表的郎舅,荊襄的水陸大都督名叫蔡瑁。
這個家夥,仗着姐姐蔡氏的淫威掌握了兵權。
因為劉表前妻陳氏生下一子名叫劉琦,如今蔡氏也生下一子,名叫劉琮,弟兄尚稱和睦。
倒是這蔡氏從中作鬼,她靠着略有三分姿色以及劉表對她的寵愛,常常想要殺害長子劉琦。
因此,今日蔡瑁見到劉備來到,更為妒忌。
但是,劉表對待劉備,卻象同胞手足一般。
他對劉備說:&ldquo賢弟,不嫌愚兄怠慢的話,在此荊州你我無分彼此!&rdquo 劉備:&ldquo多蒙兄王錯愛,小弟暫且寄身一下荊州。
&rdquo 就這樣,弟兄談談說說,一方面劉表命手下打掃公館,安置劉備等人住了下來。
當夜,蔡瑁進見劉表,對老大王說:&ldquo劉備在過去先從呂布,後去曹操處,近日投奔袁紹,結果一言殺呂布,又叛了曹操,再反了袁紹,此人反複無常。
我看他此來荊州不懷好意,日後必有并吞荊襄之心,還是早日叫他離開荊州。
&rdquo 劉表:&ldquo我弟玄德,一向忠心漢室,非呂布、曹操、袁紹所能容之。
此番來荊州,與以往完全不同,你不可對他怠慢!&rdquo 蔡瑁感到劉表對劉備此來荊州,一無防備之心。
他要想同老大王繼續說明劉備的來意。
劉表繼續回答他說:&ldquo我主見已定,你不必多言,與我退了出去!&rdquo 蔡瑁暗中向姐姐蔡氏講明劉備此人不可久留荊州,我對老大王再三勸說,大王卻不聽。
蔡氏就命兄弟蔡瑁在暗中一有機會,就将劉備處死。
正巧,在劉備來到荊州的一月,有人報來向老大主說,江夏太守被黃巾強徒殺害,城關被蟊賊占領。
蔡瑁在旁聽到這個消息,就向劉表說:&rdquo老大王。
江夏郡是個要地,怎麼能夠被強徒占領。
照本都督看來,二主公劉皇叔,他常要為你老大王效力,這是一個機會。
他手下人材也很多,何不請他帶兵前往江夏剿匪,想必二主公定然願意帶兵前往。
&rdquo 蔡瑁想乘此機會把劉備等人送到黃巾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