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趙雲槍挑裴元紹 周倉複仇遭三槍
關燈
小
中
大
第十七回趙雲槍挑裴元紹周倉複仇遭三槍
周倉奉命招安兩路人馬,到今朝首先路過卧牛山。
他拾頭一看,見山上&ldquo裴&rdquo字旗高飄,他心裡在想,我是不是先去相見裴大哥。
再一想,暫且不必了,因為山上人多,帶了他們趕去黃河渡口諸多不便,倒不如讓裴大哥在山上多等幾天,我先去廖化處,将他人馬領了回來,在路過卧牛山的時候再上山去招安于他。
因而周倉繞山而過,潑開雙腿直奔黃河渡口而去。
在前幾回書中早已提到過,廖化的巢穴被蔡陽掃一個精光。
周倉所遇到的一小股弟兄隻有五、六百人數,從他們口中知道廖化已經不知去向。
周漢壽想,他不聽主人的說話。
因此沒有辦法去找到他,隻得帶了這班弟兄準備回去,欲順路招安裴元紹。
再說,裴元紹自投奔君侯之後,确實棄邪歸正,一點壞事都不做。
為了一匹戰馬他倒是大動腦筋,準備有馬販路過,出銀兩買一匹良馬,騎往軍中去不愧為關君侯手下的大将。
所以。
他一直命令弟兄下山打聽。
今天弟兄報上山來,對裴元紹說,下面來一個馬販路過此地卧牛山,約有三百多匹馬。
裴元紹問,其中可有好馬?弟兄回答,看來一般是平常,唯有馬販自己騎着的馬看來倒是一匹良馬。
裴元紹說,與我買了下來。
弟兄回答說,這馬販講,一般的馬匹,若然你山上大王要,他送也肯送的。
唯有他胯下的良馬,哪怕金銀再多,他也不賣的。
裴元紹一聽,感到為難,問弟兄們說:&ldquo你們看怎樣?&rdquo 有兩個弟兄回答說:&ldquo既然他好說好話不聽,那沒有什麼客氣,我們就下山去動手搶。
&rdquo 裴元紹說:&ldquo被君侯知道,豈不要前來問罪!&rdquo弟兄回答說:&ldquo因為他不賣,所以我們隻好搶,這是被他逼出來的。
還有一個辦法,将馬搶了下來,我們不管他要不要銀兩,給他一些便可!&rdquo裴元紹畢竟是綠林出身,少有管束。
而且他求馬心切。
但他也想到,馬販一般都有相當的武藝。
因為,做這買賣的人要長途趕路,所遇到的山頭巢穴在路上是很多的,要是他沒有一定的本領,他所有的馬匹豈不要全被搶光?所以裴元紹又問弟兄:&ldquo你們看,這馬販有多大的本領?&rdquo弟兄回答說:&ldquo請你裴将軍放心,來的是一個小小的馬販,身材矮小,象面白書生。
照你将軍的這種身材,壓也要把他壓死。
&rdquo裴元紹信以為真,立即下令帶馬扛錘。
弟兄們帶上了一匹老馬,扛出了一對錘頭。
裴元紹整盔理甲,飛身上馬,雙手接過一對錘頭,帶領弟兄從寨門中殺出。
他在馬上向下一看,見山下果真有着五六十名馬夫,帶着三百多匹馬,為首的一個馬販,确是象一個大孩子一般,渾身武生打扮,手中抱一條一丈二尺長的鼠白爛銀槍,見他胯下一匹馬,渾身毛片雪白,在馬頭之上有着象碗口大小一撮毛片,血噴大紅的顔色,此馬名謂&ldquo鶴頂龍駒&rdquo馬。
豈知這個馬販不是别人,便是《三國》中第一條名槍,此人河北常山人氏,姓趙名雲,字子龍。
趙雲本是公孫瓒手下的一名戰将,如今公孫瓒過世以後,趙子龍名義上出來販馬,實際上他是要找尋劉備因為早在劉備徐州助陶謙的時候,為了曹操攻打徐州,劉備與公孫瓒乃是老友,所以向他借過趙雲,在前《三國》中就有這樣一段書,其書目就叫《借趙雲》。
現在子龍找不到劉備,但是耳聞古城有個&ldquo都大王&rdquo,聽人傳說好象三将軍張飛。
他想,要是真正的三将軍,我象見到劉備一樣,因為他們弟兄早晚要聚會。
因此,帶了這些馬夫與馬匹去往古城,路過這裡卧牛山,誰知道裴元紹不問情由,當他真正是一個小小的馬販。
裴元紹一面飛奔下山,一面對着山下馬上的趙雲高喊:&ldquo呔!小小馬販,留下良馬,放你過去。
若不留下良馬,可知曉本大王的家夥厲害!&rdquo 裴元紹自從投順關将軍以來,命令弟兄們叫他将軍,但是現在為什麼又稱大王呢?因為下山搶馬隻可稱大王!下面的所有馬夫,見到山上強徒殺下來,他們一點都不怕。
因為,知道自己的主人一路上從來無敵,遇到再兇猛的強徒,在他的槍上總是喪命。
所以。
大家不慌不忙地将所有的馬匹扣住,站定了身體,對馬上的趙雲喊道:&ldquo老闆将軍嗳,強徒來了!&rdquo 怎樣稱呼他為&ldquo老闆将軍&rdquo呢?趙雲為了不使别人知道自己的姓名,而且現在又在販馬,這不是老闆嗎?但我是将軍出身。
所以稱為&ldquo老闆将軍&rdquo。
這一點也不錯!這種稱呼。
也隻有趙雲想得出來。
子龍聽說有人前來搶馬,心中明白,剛才喽啰來問過要買我胯下的良馬,我沒有同意,故而現在膽敢前來搶劫。
子龍擡頭一看,見對面馬上強徒身材高大,手拿兩柄短錘,趙雲就明白,在馬上凡是用短家夥的都是武藝高超的,但見他胯下确是騎一匹老馬,心想要是我這匹馬如果被他乘騎了,可稱十全十美。
但是憑你本領高強,趙雲從不懼怕,回答裴元紹說:&ldquo嘿!來者蟊賊聽了,你若要老闆将軍胯下的良馬,槍上領取!&rdquo說罷,就起手中長槍對裴元紹面前一抖,裴元紹感到這馬販子人雖小,膽量倒不小。
這時他的馬匹已經跑到了山腳下,直向趙雲沖去。
子龍且看他來勢兇猛,又見他是短武器,那我應該先下手為強,所以播動手中長槍,隻聽得風聲響亮,槍花四飛,直刺裴元紹的當胸,口中喊一聲:&ldquo蟊賊看槍!&rdquo 裴元紹一看,這馬販兒槍法出奇,出手迅速。
他立即将雙錘一絞,對準趙雲的槍頭上叉了上去,喊一聲:&ldquo馬販兒,你與我且慢!&rdquo說罷,招架了上去,隻聽得&ldquo當當&rdquo之聲,兩柄錘頭一下子很難招架開趙雲的銀槍。
裴元紹感到這馬販兒人小力氣大。
一般說來,我根本不需要用這麼大的力氣,任何武器我都能招架開來。
趙雲也在想着,這個蟊賊倒也本領不小,還能夠将我的長槍叉住。
但是趙雲用足兩臂之力,将長槍在裴元紹的雙錘上使勁地向下逼去。
裴元紹感到這馬販還在那裡加一把力,他哪裡肯幹休,同樣起兩膀使盡全力,準備用雙錘将對方的長槍彈出去,要知道一個人在用力的時候,所有的分量都壓在馬背之上,加上你裴元紹身材魁梧,再如此地使盡全力,對面趙雲所用的力氣,都壓到了裴元紹乘騎的這匹老馬身上,可憐這匹老馬象人一樣早已老弱無用了,怎能擔負得起這樣的重量。
頓時隻聽得&ldquo括&rdquo的一聲,隻見那馬的背梁脊骨已經給裴元紹沉重的身子蹲斷了,馬嘴中噴出了鮮血,四隻馬蹄彎了下去。
在這緊要關頭,戰馬豈能出毛病!裴元紹坐在馬上,他的身體同樣随着馬匹也沉了下去。
本來他的兩柄錘頭叉住了趙雲的長槍,現在他的身體向下沉,兩柄錘頭亦然向下一沉&mdash&mdash原來被他又叉住銀槍上的留情結。
這時,直探進門,被趙雲的長槍一無阻擋地刺了過去。
本來當胸,現在正巧槍尖刺中了裴元紹的咽喉,隻聽得&ldquo嚓&rdquo的一聲,五指開寬的槍頭把裴元紹的喉管都刺了兩段,見他雙錘落地,連人帶馬摔在卧牛山
他拾頭一看,見山上&ldquo裴&rdquo字旗高飄,他心裡在想,我是不是先去相見裴大哥。
再一想,暫且不必了,因為山上人多,帶了他們趕去黃河渡口諸多不便,倒不如讓裴大哥在山上多等幾天,我先去廖化處,将他人馬領了回來,在路過卧牛山的時候再上山去招安于他。
因而周倉繞山而過,潑開雙腿直奔黃河渡口而去。
在前幾回書中早已提到過,廖化的巢穴被蔡陽掃一個精光。
周倉所遇到的一小股弟兄隻有五、六百人數,從他們口中知道廖化已經不知去向。
周漢壽想,他不聽主人的說話。
因此沒有辦法去找到他,隻得帶了這班弟兄準備回去,欲順路招安裴元紹。
再說,裴元紹自投奔君侯之後,确實棄邪歸正,一點壞事都不做。
為了一匹戰馬他倒是大動腦筋,準備有馬販路過,出銀兩買一匹良馬,騎往軍中去不愧為關君侯手下的大将。
所以。
他一直命令弟兄下山打聽。
今天弟兄報上山來,對裴元紹說,下面來一個馬販路過此地卧牛山,約有三百多匹馬。
裴元紹問,其中可有好馬?弟兄回答,看來一般是平常,唯有馬販自己騎着的馬看來倒是一匹良馬。
裴元紹說,與我買了下來。
弟兄回答說,這馬販講,一般的馬匹,若然你山上大王要,他送也肯送的。
唯有他胯下的良馬,哪怕金銀再多,他也不賣的。
裴元紹一聽,感到為難,問弟兄們說:&ldquo你們看怎樣?&rdquo 有兩個弟兄回答說:&ldquo既然他好說好話不聽,那沒有什麼客氣,我們就下山去動手搶。
&rdquo 裴元紹說:&ldquo被君侯知道,豈不要前來問罪!&rdquo弟兄回答說:&ldquo因為他不賣,所以我們隻好搶,這是被他逼出來的。
還有一個辦法,将馬搶了下來,我們不管他要不要銀兩,給他一些便可!&rdquo裴元紹畢竟是綠林出身,少有管束。
而且他求馬心切。
但他也想到,馬販一般都有相當的武藝。
因為,做這買賣的人要長途趕路,所遇到的山頭巢穴在路上是很多的,要是他沒有一定的本領,他所有的馬匹豈不要全被搶光?所以裴元紹又問弟兄:&ldquo你們看,這馬販有多大的本領?&rdquo弟兄回答說:&ldquo請你裴将軍放心,來的是一個小小的馬販,身材矮小,象面白書生。
照你将軍的這種身材,壓也要把他壓死。
&rdquo裴元紹信以為真,立即下令帶馬扛錘。
弟兄們帶上了一匹老馬,扛出了一對錘頭。
裴元紹整盔理甲,飛身上馬,雙手接過一對錘頭,帶領弟兄從寨門中殺出。
他在馬上向下一看,見山下果真有着五六十名馬夫,帶着三百多匹馬,為首的一個馬販,确是象一個大孩子一般,渾身武生打扮,手中抱一條一丈二尺長的鼠白爛銀槍,見他胯下一匹馬,渾身毛片雪白,在馬頭之上有着象碗口大小一撮毛片,血噴大紅的顔色,此馬名謂&ldquo鶴頂龍駒&rdquo馬。
豈知這個馬販不是别人,便是《三國》中第一條名槍,此人河北常山人氏,姓趙名雲,字子龍。
趙雲本是公孫瓒手下的一名戰将,如今公孫瓒過世以後,趙子龍名義上出來販馬,實際上他是要找尋劉備因為早在劉備徐州助陶謙的時候,為了曹操攻打徐州,劉備與公孫瓒乃是老友,所以向他借過趙雲,在前《三國》中就有這樣一段書,其書目就叫《借趙雲》。
現在子龍找不到劉備,但是耳聞古城有個&ldquo都大王&rdquo,聽人傳說好象三将軍張飛。
他想,要是真正的三将軍,我象見到劉備一樣,因為他們弟兄早晚要聚會。
因此,帶了這些馬夫與馬匹去往古城,路過這裡卧牛山,誰知道裴元紹不問情由,當他真正是一個小小的馬販。
裴元紹一面飛奔下山,一面對着山下馬上的趙雲高喊:&ldquo呔!小小馬販,留下良馬,放你過去。
若不留下良馬,可知曉本大王的家夥厲害!&rdquo 裴元紹自從投順關将軍以來,命令弟兄們叫他将軍,但是現在為什麼又稱大王呢?因為下山搶馬隻可稱大王!下面的所有馬夫,見到山上強徒殺下來,他們一點都不怕。
因為,知道自己的主人一路上從來無敵,遇到再兇猛的強徒,在他的槍上總是喪命。
所以。
大家不慌不忙地将所有的馬匹扣住,站定了身體,對馬上的趙雲喊道:&ldquo老闆将軍嗳,強徒來了!&rdquo 怎樣稱呼他為&ldquo老闆将軍&rdquo呢?趙雲為了不使别人知道自己的姓名,而且現在又在販馬,這不是老闆嗎?但我是将軍出身。
所以稱為&ldquo老闆将軍&rdquo。
這一點也不錯!這種稱呼。
也隻有趙雲想得出來。
子龍聽說有人前來搶馬,心中明白,剛才喽啰來問過要買我胯下的良馬,我沒有同意,故而現在膽敢前來搶劫。
子龍擡頭一看,見對面馬上強徒身材高大,手拿兩柄短錘,趙雲就明白,在馬上凡是用短家夥的都是武藝高超的,但見他胯下确是騎一匹老馬,心想要是我這匹馬如果被他乘騎了,可稱十全十美。
但是憑你本領高強,趙雲從不懼怕,回答裴元紹說:&ldquo嘿!來者蟊賊聽了,你若要老闆将軍胯下的良馬,槍上領取!&rdquo說罷,就起手中長槍對裴元紹面前一抖,裴元紹感到這馬販子人雖小,膽量倒不小。
這時他的馬匹已經跑到了山腳下,直向趙雲沖去。
子龍且看他來勢兇猛,又見他是短武器,那我應該先下手為強,所以播動手中長槍,隻聽得風聲響亮,槍花四飛,直刺裴元紹的當胸,口中喊一聲:&ldquo蟊賊看槍!&rdquo 裴元紹一看,這馬販兒槍法出奇,出手迅速。
他立即将雙錘一絞,對準趙雲的槍頭上叉了上去,喊一聲:&ldquo馬販兒,你與我且慢!&rdquo說罷,招架了上去,隻聽得&ldquo當當&rdquo之聲,兩柄錘頭一下子很難招架開趙雲的銀槍。
裴元紹感到這馬販兒人小力氣大。
一般說來,我根本不需要用這麼大的力氣,任何武器我都能招架開來。
趙雲也在想着,這個蟊賊倒也本領不小,還能夠将我的長槍叉住。
但是趙雲用足兩臂之力,将長槍在裴元紹的雙錘上使勁地向下逼去。
裴元紹感到這馬販還在那裡加一把力,他哪裡肯幹休,同樣起兩膀使盡全力,準備用雙錘将對方的長槍彈出去,要知道一個人在用力的時候,所有的分量都壓在馬背之上,加上你裴元紹身材魁梧,再如此地使盡全力,對面趙雲所用的力氣,都壓到了裴元紹乘騎的這匹老馬身上,可憐這匹老馬象人一樣早已老弱無用了,怎能擔負得起這樣的重量。
頓時隻聽得&ldquo括&rdquo的一聲,隻見那馬的背梁脊骨已經給裴元紹沉重的身子蹲斷了,馬嘴中噴出了鮮血,四隻馬蹄彎了下去。
在這緊要關頭,戰馬豈能出毛病!裴元紹坐在馬上,他的身體同樣随着馬匹也沉了下去。
本來他的兩柄錘頭叉住了趙雲的長槍,現在他的身體向下沉,兩柄錘頭亦然向下一沉&mdash&mdash原來被他又叉住銀槍上的留情結。
這時,直探進門,被趙雲的長槍一無阻擋地刺了過去。
本來當胸,現在正巧槍尖刺中了裴元紹的咽喉,隻聽得&ldquo嚓&rdquo的一聲,五指開寬的槍頭把裴元紹的喉管都刺了兩段,見他雙錘落地,連人帶馬摔在卧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