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盟
關燈
小
中
大
一個人或者一個集團在明白了自己的争鬥對手之後尚不可以立即攻擊,應該把這種對立關系放在社會生活的大範圍内考察,努力去捕捉和發現敵人方面的内外矛盾,以此為依據去尋找盟友,建立同盟,向共同的敵人作鬥争。例如,劉備聯合孫權共同對付曹操;王允聯絡呂布除滅董卓;董承聯絡王子服、馬騰、劉備、吉平等暗中反曹等等,大體均屬這種情況。由于社會生活和個人情況的複雜性,在自己為主要敵人的,在他人可能為次要敵人,在自己為長遠對手的,在他人可能為暫時對手,這就決定了聯盟的複雜多樣性。高明的領導人總是把長遠的目标放在心裡,而全力抓住眼前的目标,以眼前的目标為中心,建立起最大範圍的同盟關系,以最少的自身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
組成聯盟和保持聯盟的條件是:第一,締結各方有共同的敵人;第二,聯盟的形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參加者的利益要求;第三,聯盟内部的沖突達不到使聯盟破裂的限度;第四,參與者在聯盟活動中的所失不超過其所得。前兩條說的是聯盟的組成條件;後兩條說的是聯盟的保持條件。
劉備和孫權所以能結成同盟,根本原因在于曹操大兵壓境,他們隻有聯合,才能維護自身的利益。劉備占有該屬孫權的荊州卻一再推說“借用”,孔明最終主動還掉長沙、江夏、桂陽三地,分割荊州就是為了緩和聯盟内部的沖突,并讓盟軍在聯盟中得大于失,目的是要繼續維護這個聯盟。後來,孫權偷襲荊州、斬殺關羽,劉備大舉伐吳,聯盟維持的兩個條件均喪失,聯盟自然瓦解。但終是共同敵人的存在和共同利益的驅使,雙方後來又恢複了聯盟關系。十八路諸侯所以能組成聯盟,是由于董卓作為共同敵人的存在,他們隻有聯合行動,才能與董卓争天下。而董卓未克,就四散解體,首先是由于袁術坑害孫堅,使孫堅在聯盟活動中損失過大,還由于董卓移駕長安時各路諸侯的内部紛争加劇。
根據不同的标準,可以把聯盟從形式上分為長期聯盟與臨時聯盟、緊密聯盟與松散聯盟、集團聯盟與個人聯盟、政治聯盟與非政治聯盟、公開聯盟與秘密聯盟、簽名聯盟與口頭聯盟等等。每一聯盟可以被劃入不同的種類。考察一個聯盟,并不需要指出它的全部屬性,而隻要分析其中主要點、突出點就夠了。一種聯盟是長期的還是臨時的,決定于作為其結盟紐帶的是參與者的長遠目标還是近期目标。以近期目标為聯系紐帶的聯盟,必定是臨時聯盟;以長遠目标為紐帶的聯盟,自然是長期聯盟。一種聯盟是緊密的還是松散的,主要決定于參與者目标的距離程度、聯盟向心力的大小程度以及外部敵人的威脅程度。參與者的目标越是接近,聯盟核心越是堅強,外部敵人的威脅越大,這個聯盟就越緊密;反之,聯盟就越松散。一種聯盟是采取公開的形式還是采取秘密的形式,取決于聯盟參加者是否擺脫了共同敵人的控制和威脅,取決于聯盟相對力量的大小,如果組成聯盟的分子處于共同敵人的控制之中,而他們尚無足夠的力量與其相對抗,那一般就采取秘密的形式;反之,聯盟分子不受敵人控制,他們有較大的力量與敵人對抗,那就采取公開的形式。簽名式聯盟缺少保密性,一紙簽名到手,整個聯盟暴露,曹操在董承家發現了簽名盟書,于是知道了這個集團的全部人物,最終徹底粉碎了這個秘密聯盟。但簽名聯盟對參與者有較大的外在約束力,魏國大将鐘會奪取蜀國,進駐成都後,欲反叛司馬昭,他威逼手下将官簽名畫押,與他一起配合行動,就是想要利用簽名聯盟的約束力。
組成聯盟和保持聯盟的條件是:第一,締結各方有共同的敵人;第二,聯盟的形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參加者的利益要求;第三,聯盟内部的沖突達不到使聯盟破裂的限度;第四,參與者在聯盟活動中的所失不超過其所得。前兩條說的是聯盟的組成條件;後兩條說的是聯盟的保持條件。
劉備和孫權所以能結成同盟,根本原因在于曹操大兵壓境,他們隻有聯合,才能維護自身的利益。劉備占有該屬孫權的荊州卻一再推說“借用”,孔明最終主動還掉長沙、江夏、桂陽三地,分割荊州就是為了緩和聯盟内部的沖突,并讓盟軍在聯盟中得大于失,目的是要繼續維護這個聯盟。後來,孫權偷襲荊州、斬殺關羽,劉備大舉伐吳,聯盟維持的兩個條件均喪失,聯盟自然瓦解。但終是共同敵人的存在和共同利益的驅使,雙方後來又恢複了聯盟關系。十八路諸侯所以能組成聯盟,是由于董卓作為共同敵人的存在,他們隻有聯合行動,才能與董卓争天下。而董卓未克,就四散解體,首先是由于袁術坑害孫堅,使孫堅在聯盟活動中損失過大,還由于董卓移駕長安時各路諸侯的内部紛争加劇。
根據不同的标準,可以把聯盟從形式上分為長期聯盟與臨時聯盟、緊密聯盟與松散聯盟、集團聯盟與個人聯盟、政治聯盟與非政治聯盟、公開聯盟與秘密聯盟、簽名聯盟與口頭聯盟等等。每一聯盟可以被劃入不同的種類。考察一個聯盟,并不需要指出它的全部屬性,而隻要分析其中主要點、突出點就夠了。一種聯盟是長期的還是臨時的,決定于作為其結盟紐帶的是參與者的長遠目标還是近期目标。以近期目标為聯系紐帶的聯盟,必定是臨時聯盟;以長遠目标為紐帶的聯盟,自然是長期聯盟。一種聯盟是緊密的還是松散的,主要決定于參與者目标的距離程度、聯盟向心力的大小程度以及外部敵人的威脅程度。參與者的目标越是接近,聯盟核心越是堅強,外部敵人的威脅越大,這個聯盟就越緊密;反之,聯盟就越松散。一種聯盟是采取公開的形式還是采取秘密的形式,取決于聯盟參加者是否擺脫了共同敵人的控制和威脅,取決于聯盟相對力量的大小,如果組成聯盟的分子處于共同敵人的控制之中,而他們尚無足夠的力量與其相對抗,那一般就采取秘密的形式;反之,聯盟分子不受敵人控制,他們有較大的力量與敵人對抗,那就采取公開的形式。簽名式聯盟缺少保密性,一紙簽名到手,整個聯盟暴露,曹操在董承家發現了簽名盟書,于是知道了這個集團的全部人物,最終徹底粉碎了這個秘密聯盟。但簽名聯盟對參與者有較大的外在約束力,魏國大将鐘會奪取蜀國,進駐成都後,欲反叛司馬昭,他威逼手下将官簽名畫押,與他一起配合行動,就是想要利用簽名聯盟的約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