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關燈
小
中
大
撐開花傘,說:“奶奶的,電燈泡搗蒜,一錘子買賣了!”說完他便躍出窗口,像一隻成熟的帶葉果實,箭矢般落下去。
我把半截身體探出窗口,頭暈眼花的我驚恐地喊叫着:“司馬糧——馬糧——”司馬糧不理我,管自下落,花傘盛開,奪目驚心。
樓下的閑人們仰起臉,欣賞着奇景。
鴿哨滿天,鴿糞落人洞開的秀口。
沙棗花委屈的身體像一條小死狗,攤在水泥地面上。
司馬糧落在樓下一棵法桐肥大的樹冠上,傘挂枝頭如大花朵,人從枝杈縫中漏出,砸在修剪得如斯大林胡須一樣整齊的冬青樹叢上。
樹叢如綠色淤泥般濺開。
閑人們驚呼着圍攏上來。
司馬糧卻沒事人一樣從樹叢中鑽出來,拍打拍打屁股,對着樓上招了招手。
他的臉五彩缤紛,像我們童年時的教堂彩玻璃。
“馬糧啊……”我熱淚盈眶地喊着。
司馬糧分撥開圍上來的人群,走到門庭前,招來一輛杏黃色的出租車,拉開車門鑽進去。
身穿紫紅号衣的門童笨拙地追趕上去。
出租車屁股後噴着黑煙,靈巧地拐出彎道,鑽進了大街上的車流,在大街兩邊呈現着暴發戶氣派、破落戶氣派、小家子氣派的鱗次栉比的建築物矯揉造作的注視下、狗仗權勢的咋呼中、搔首弄姿的醜态裡,突然消逝了。
我擡起頭來,長舒了一口氣,猶如一場大夢初醒。
陽光燦爛,照耀着大欄市醉醺醺、懶洋洋、充滿着希望又遍布着陷阱的迷狂市廛。
在城市的邊緣,母親的七層寶塔金光閃爍。
母親有氣無力地說:“兒啊,陪娘去次教堂吧,這是最後一次了……” 我背着左眼僅存一點光感的母親,用了整整五個小時,才拐彎抹角地,在茂腔劇團演員宿舍後邊那條被化學染料廠洩出來的污水浸紫了的小胡同裡,找到了重新恢複的教堂。
教堂設在幾間古舊的平房裡,沒有半點巍峨和莊嚴,全是簡陋與樸素。
教堂門前和小胡同兩側,擺滿了纏着花花綠綠塑料布的自行車。
一個胖頭大臉的慈祥老婦,坐在門口,好像一個檢票員,又好像一個為某種秘密活動望風的忠實坐探。
老婦人對我們友好地點點頭,放我們進去。
院子裡坐滿了人,屋子裡人更多。
一個蒼老的牧師,用含糊的口齒講經。
一縷陽光斜射在高高的講台上。
陽光中,他那兩隻幹枯的手,像經過特殊處理的标本。
聽衆有老人,有兒童,占半數以上的是年輕的女人們。
她們都坐在小闆凳上,膝蓋上平放着展開的《聖經》,手裡拿着筆,在書上做着記号。
一個和母親熟識的女長老,找來兩個小凳子,安排我們娘倆靠牆根坐下。
我們頭上是一株老槐樹龐大的冠,槐花盛開,團團簇簇,猶如瑞雪。
悶香撲鼻,令人窒息。
粗糙的槐樹幹上,挂着一個破舊的喇叭,擴大着講經牧師的聲音。
喇叭咝啦咝啦地響,不知是老牧師的喘息還是喇叭的喘息。
我們靜坐聽講。
老牧師嘶啞地說着,我雖然看不到他的臉,但我猜到了他的嘴角上一定挂着兩朵白色的泡沫。
“人們呐,你們要與人為善,哪怕他是你的仇敵。
就像主教導的那樣,‘若遇見你仇敵的牛或驢迷了路,總要牽回來交給他。
若看見恨你的人的驢壓卧在重馱之下,不可走開,務要和驢主一同擡開重馱。
’” “人們呐,你們勿貪口腹之欲,就像主教導的那樣,不要吃‘雕、狗頭雕、紅頭雕、鹞鷹、小鷹與其類;烏鴉與其類;鴕鳥、夜鷹、魚鷹、鷹與其類;鸬鹚、貓頭鷹、角鸱、鹈鹕、秃雕、鹳、鹭鸶與其類;戴勝鳥與蝙蝠。
’那些破戒條的,已經受到了懲罰。
“人們呐,你們要忍耐,就像主教導的那樣,‘有人打你左臉,就把右臉也伸過去。
’無論碰到什麼樣的不平事,也不要口出怨言,如果你遭了罪,就是你命中該遭此罪。
即便饑餓你的胃,疾病你的身,也不要出怨言。
今生受苦,來世得福。
你得咬着牙活下去。
主耶稣不喜歡自殺的人,他們的靈魂将不得救贖。
“人們呐,不可貪圖錢财,錢财是老虎,養虎者必被虎傷。
” “人們呐,不可貪戀女色。
女人是刮骨的鋼刀,貪色者就是用鋼刀刮自己的骨。
” “人們呐,你們要戰戰兢兢,不要忘記那洪水,那天火。
要永遠地想着耶和華尊榮的名字。
以馬内利,阿門!” 阿門!聽經的人齊聲呼号,許多女人的眼睛潮濕着。
講經台側,響起了喑啞的風琴聲。
唱詩班領唱,聽經的人跟唱聖歌。
會唱的大聲唱,不會唱的跟着哼哼:“審判大日要來,那日就要來,不知何時那日就要來。
到那時聖徒、罪人必要分列左右隊。
此日要來,你有否預備?有否預備審判大日來?有否預備,審判日必來。
阿門!” 講經結束了。
教徒們收拾起《聖經》,有的站起來打哈欠伸懶腰,有的坐在那兒喃喃低語。
一個留着大分頭、滿臉粉刺的小夥子,嘴裡叼着煙卷,一隻腳踩着小凳子,彎着腰,用一張十元面值的人民币,擦拭着皮鞋上的塵土。
一個形同乞丐的老頭,怔怔地盯着小夥子的手。
一個年輕漂亮的少婦,把《聖經》裝進絲線編織的精緻書包,同時看了看箍在白藕般胳膊上的小金表。
她長發披肩,口唇腥紅,手指上套着光芒四射的鑽戒。
一個肩膀寬厚、面相憨樸的軍人,把一張面
我把半截身體探出窗口,頭暈眼花的我驚恐地喊叫着:“司馬糧——馬糧——”司馬糧不理我,管自下落,花傘盛開,奪目驚心。
樓下的閑人們仰起臉,欣賞着奇景。
鴿哨滿天,鴿糞落人洞開的秀口。
沙棗花委屈的身體像一條小死狗,攤在水泥地面上。
司馬糧落在樓下一棵法桐肥大的樹冠上,傘挂枝頭如大花朵,人從枝杈縫中漏出,砸在修剪得如斯大林胡須一樣整齊的冬青樹叢上。
樹叢如綠色淤泥般濺開。
閑人們驚呼着圍攏上來。
司馬糧卻沒事人一樣從樹叢中鑽出來,拍打拍打屁股,對着樓上招了招手。
他的臉五彩缤紛,像我們童年時的教堂彩玻璃。
“馬糧啊……”我熱淚盈眶地喊着。
司馬糧分撥開圍上來的人群,走到門庭前,招來一輛杏黃色的出租車,拉開車門鑽進去。
身穿紫紅号衣的門童笨拙地追趕上去。
出租車屁股後噴着黑煙,靈巧地拐出彎道,鑽進了大街上的車流,在大街兩邊呈現着暴發戶氣派、破落戶氣派、小家子氣派的鱗次栉比的建築物矯揉造作的注視下、狗仗權勢的咋呼中、搔首弄姿的醜态裡,突然消逝了。
我擡起頭來,長舒了一口氣,猶如一場大夢初醒。
陽光燦爛,照耀着大欄市醉醺醺、懶洋洋、充滿着希望又遍布着陷阱的迷狂市廛。
在城市的邊緣,母親的七層寶塔金光閃爍。
母親有氣無力地說:“兒啊,陪娘去次教堂吧,這是最後一次了……” 我背着左眼僅存一點光感的母親,用了整整五個小時,才拐彎抹角地,在茂腔劇團演員宿舍後邊那條被化學染料廠洩出來的污水浸紫了的小胡同裡,找到了重新恢複的教堂。
教堂設在幾間古舊的平房裡,沒有半點巍峨和莊嚴,全是簡陋與樸素。
教堂門前和小胡同兩側,擺滿了纏着花花綠綠塑料布的自行車。
一個胖頭大臉的慈祥老婦,坐在門口,好像一個檢票員,又好像一個為某種秘密活動望風的忠實坐探。
老婦人對我們友好地點點頭,放我們進去。
院子裡坐滿了人,屋子裡人更多。
一個蒼老的牧師,用含糊的口齒講經。
一縷陽光斜射在高高的講台上。
陽光中,他那兩隻幹枯的手,像經過特殊處理的标本。
聽衆有老人,有兒童,占半數以上的是年輕的女人們。
她們都坐在小闆凳上,膝蓋上平放着展開的《聖經》,手裡拿着筆,在書上做着記号。
一個和母親熟識的女長老,找來兩個小凳子,安排我們娘倆靠牆根坐下。
我們頭上是一株老槐樹龐大的冠,槐花盛開,團團簇簇,猶如瑞雪。
悶香撲鼻,令人窒息。
粗糙的槐樹幹上,挂着一個破舊的喇叭,擴大着講經牧師的聲音。
喇叭咝啦咝啦地響,不知是老牧師的喘息還是喇叭的喘息。
我們靜坐聽講。
老牧師嘶啞地說着,我雖然看不到他的臉,但我猜到了他的嘴角上一定挂着兩朵白色的泡沫。
“人們呐,你們要與人為善,哪怕他是你的仇敵。
就像主教導的那樣,‘若遇見你仇敵的牛或驢迷了路,總要牽回來交給他。
若看見恨你的人的驢壓卧在重馱之下,不可走開,務要和驢主一同擡開重馱。
’” “人們呐,你們勿貪口腹之欲,就像主教導的那樣,不要吃‘雕、狗頭雕、紅頭雕、鹞鷹、小鷹與其類;烏鴉與其類;鴕鳥、夜鷹、魚鷹、鷹與其類;鸬鹚、貓頭鷹、角鸱、鹈鹕、秃雕、鹳、鹭鸶與其類;戴勝鳥與蝙蝠。
’那些破戒條的,已經受到了懲罰。
“人們呐,你們要忍耐,就像主教導的那樣,‘有人打你左臉,就把右臉也伸過去。
’無論碰到什麼樣的不平事,也不要口出怨言,如果你遭了罪,就是你命中該遭此罪。
即便饑餓你的胃,疾病你的身,也不要出怨言。
今生受苦,來世得福。
你得咬着牙活下去。
主耶稣不喜歡自殺的人,他們的靈魂将不得救贖。
“人們呐,不可貪圖錢财,錢财是老虎,養虎者必被虎傷。
” “人們呐,不可貪戀女色。
女人是刮骨的鋼刀,貪色者就是用鋼刀刮自己的骨。
” “人們呐,你們要戰戰兢兢,不要忘記那洪水,那天火。
要永遠地想着耶和華尊榮的名字。
以馬内利,阿門!” 阿門!聽經的人齊聲呼号,許多女人的眼睛潮濕着。
講經台側,響起了喑啞的風琴聲。
唱詩班領唱,聽經的人跟唱聖歌。
會唱的大聲唱,不會唱的跟着哼哼:“審判大日要來,那日就要來,不知何時那日就要來。
到那時聖徒、罪人必要分列左右隊。
此日要來,你有否預備?有否預備審判大日來?有否預備,審判日必來。
阿門!” 講經結束了。
教徒們收拾起《聖經》,有的站起來打哈欠伸懶腰,有的坐在那兒喃喃低語。
一個留着大分頭、滿臉粉刺的小夥子,嘴裡叼着煙卷,一隻腳踩着小凳子,彎着腰,用一張十元面值的人民币,擦拭着皮鞋上的塵土。
一個形同乞丐的老頭,怔怔地盯着小夥子的手。
一個年輕漂亮的少婦,把《聖經》裝進絲線編織的精緻書包,同時看了看箍在白藕般胳膊上的小金表。
她長發披肩,口唇腥紅,手指上套着光芒四射的鑽戒。
一個肩膀寬厚、面相憨樸的軍人,把一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