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針鋒相對
關燈
小
中
大
荊州,藏龍卧虎,有出色才幹和能力的人才并不少,而在這些人中間,最為出名的就是樊城侯,章陵太守蒯越。
在派遣蔡瑁擔任漢陽主将之後,劉表又馬不停蹄将蒯越從章陵任上調回,擔負運送供給糧草辎重的重任。
這一天,蒯越正在書房内瞧着地圖上沔水的那一條彎彎曲曲的黑線犯愁,前一天晚上的大雪不僅覆蓋了從襄陽到沔陽的一段道路,而且驟降的天氣使得沔水更加不利于通行。
“蒯公,門外有一個叫諸葛亮的年輕人求見。
”一名親兵推開書房的門,向正全神貫注看着荊州地圖的蒯越說道,一邊說着一邊遞過一封書信。
蒯越一怔,以諸葛這個姓作為家族象征的據蒯越知道荊州隻有一家,那就是琅琊諸葛一族,去年,族兄蒯祺娶了諸葛家的二女為妻,這個諸葛亮好象就是蒯祺的妻弟。
諸葛一族在諸葛玄死後,老的老,小的小,就如許多流亡到荊州的北方士族一樣,精英喪盡之後,不可避免的會走上沒落的道路,諸葛亮這個時候來見自己,大概是希望借助與蒯氏的這一點姻親關系謀個職位。
待拆開書信,果不其然是族兄蒯祺的筆迹,蒯越看過,淡淡吩咐道:“去叫他進來。
”。
“孔明見過蒯公!”門外腳步聲清晰的傳來,顯出這個人的性情沉穩,并不驚慌。
蒯越聞聲擡頭,隻見一個年輕人鎮定自若的立在門口,清秀無塵的臉上帶着一絲微笑,神情更是不卑不亢。
“聽說你在襄陽書院就學,怎麼今日跑到沔陽來了!”蒯越問道。
諸葛亮道:“我被襄陽書院除名了,這一次到沔陽來來,是希望能在蒯公軍中謀個職位。
” 蒯越一愣,聽到諸葛亮很平淡的說出被襄陽書院除名的“不光彩”之事,他不禁開始佩服起這個年輕人的修養來,才十七歲,在這樣的年紀就有這一份難得的鎮定,很不容易。
“你得罪了宋忠?”蒯越問道。
熟悉襄陽情況的蒯越與司馬徽、黃承彥交好,雖然久在章陵任上,于書院事務并不多過問,但書院中兩派的對立蒯越還是略知一二。
諸葛亮沒有去申辯,隻答道:“還望蒯公收留。
” 蒯越考慮了一下,道:“正好,我身邊随軍參謀留在章陵了,你就暫補這個缺吧。
” “是!”諸葛亮應道。
随軍參謀的職責就是在第一時間将收集到的各種情報加以分析判斷,然後及時上報給主将定奪,在這個位置上必須具有敏銳的反應能力和一定的文字功底,以諸葛亮的能力,當可勝任這一職務。
對于蒯越的安排,諸葛亮表現得很是平靜,這個結果事先他就已預料到。
“蒯公,亮有一句話相告,不知當不當講!”諸葛亮向蒯越一揖後,略一沉吟,說道。
“有話直言無妨!”蒯越道。
諸葛亮頓了頓,清了清嗓子說道:“亮為蒯公計,從漢陽至襄陽這一路約七百餘裡,路途漫長,丘陵山地起伏,若敵出偏師襲我糧道,則蒯公失職之禍即至,前方五萬大軍也将處于不利境地矣!” 蒯越臉色一變,諸葛亮的話正說中他的心事,蒯越部全部加起來也不過三千人,又多分散在沿沔水這一線,倘若被高寵軍攻擊,那真是防不勝防。
“你先下去吧,這件事我自有主張。
”蒯越說道。
蒯越雖然知道諸葛亮的話有道理,但他也有他的顧慮。
蒯越是蒯氏家族的主心骨,他和兄長蒯良曾幫助劉表一舉傳檄平定了當時紛亂四起的荊州,也從而一舉奠定了自己在劉表身邊第一謀士的地位,這些年來,蒯越為劉表積極獻計獻策,并積極推行有利于流民安置、人才招攬的一系列措施,荊州能為今天的繁榮,蒯越在其中功不可沒。
但這兩年來,蒯越的地位受到了蔡瑁的挑戰,蔡瑁不僅在荊南問題上與蒯越觀點相反,而且在涉及到兩個家族利益的官員安排、賦稅征收、田地墾荒等事務上,蒯、蔡兩族都是勢同水火。
同為襄陽豪族的蒯、蔡兩家也曾同心協力過,但那是在七、八
在派遣蔡瑁擔任漢陽主将之後,劉表又馬不停蹄将蒯越從章陵任上調回,擔負運送供給糧草辎重的重任。
這一天,蒯越正在書房内瞧着地圖上沔水的那一條彎彎曲曲的黑線犯愁,前一天晚上的大雪不僅覆蓋了從襄陽到沔陽的一段道路,而且驟降的天氣使得沔水更加不利于通行。
“蒯公,門外有一個叫諸葛亮的年輕人求見。
”一名親兵推開書房的門,向正全神貫注看着荊州地圖的蒯越說道,一邊說着一邊遞過一封書信。
蒯越一怔,以諸葛這個姓作為家族象征的據蒯越知道荊州隻有一家,那就是琅琊諸葛一族,去年,族兄蒯祺娶了諸葛家的二女為妻,這個諸葛亮好象就是蒯祺的妻弟。
諸葛一族在諸葛玄死後,老的老,小的小,就如許多流亡到荊州的北方士族一樣,精英喪盡之後,不可避免的會走上沒落的道路,諸葛亮這個時候來見自己,大概是希望借助與蒯氏的這一點姻親關系謀個職位。
待拆開書信,果不其然是族兄蒯祺的筆迹,蒯越看過,淡淡吩咐道:“去叫他進來。
”。
“孔明見過蒯公!”門外腳步聲清晰的傳來,顯出這個人的性情沉穩,并不驚慌。
蒯越聞聲擡頭,隻見一個年輕人鎮定自若的立在門口,清秀無塵的臉上帶着一絲微笑,神情更是不卑不亢。
“聽說你在襄陽書院就學,怎麼今日跑到沔陽來了!”蒯越問道。
諸葛亮道:“我被襄陽書院除名了,這一次到沔陽來來,是希望能在蒯公軍中謀個職位。
” 蒯越一愣,聽到諸葛亮很平淡的說出被襄陽書院除名的“不光彩”之事,他不禁開始佩服起這個年輕人的修養來,才十七歲,在這樣的年紀就有這一份難得的鎮定,很不容易。
“你得罪了宋忠?”蒯越問道。
熟悉襄陽情況的蒯越與司馬徽、黃承彥交好,雖然久在章陵任上,于書院事務并不多過問,但書院中兩派的對立蒯越還是略知一二。
諸葛亮沒有去申辯,隻答道:“還望蒯公收留。
” 蒯越考慮了一下,道:“正好,我身邊随軍參謀留在章陵了,你就暫補這個缺吧。
” “是!”諸葛亮應道。
随軍參謀的職責就是在第一時間将收集到的各種情報加以分析判斷,然後及時上報給主将定奪,在這個位置上必須具有敏銳的反應能力和一定的文字功底,以諸葛亮的能力,當可勝任這一職務。
對于蒯越的安排,諸葛亮表現得很是平靜,這個結果事先他就已預料到。
“蒯公,亮有一句話相告,不知當不當講!”諸葛亮向蒯越一揖後,略一沉吟,說道。
“有話直言無妨!”蒯越道。
諸葛亮頓了頓,清了清嗓子說道:“亮為蒯公計,從漢陽至襄陽這一路約七百餘裡,路途漫長,丘陵山地起伏,若敵出偏師襲我糧道,則蒯公失職之禍即至,前方五萬大軍也将處于不利境地矣!” 蒯越臉色一變,諸葛亮的話正說中他的心事,蒯越部全部加起來也不過三千人,又多分散在沿沔水這一線,倘若被高寵軍攻擊,那真是防不勝防。
“你先下去吧,這件事我自有主張。
”蒯越說道。
蒯越雖然知道諸葛亮的話有道理,但他也有他的顧慮。
蒯越是蒯氏家族的主心骨,他和兄長蒯良曾幫助劉表一舉傳檄平定了當時紛亂四起的荊州,也從而一舉奠定了自己在劉表身邊第一謀士的地位,這些年來,蒯越為劉表積極獻計獻策,并積極推行有利于流民安置、人才招攬的一系列措施,荊州能為今天的繁榮,蒯越在其中功不可沒。
但這兩年來,蒯越的地位受到了蔡瑁的挑戰,蔡瑁不僅在荊南問題上與蒯越觀點相反,而且在涉及到兩個家族利益的官員安排、賦稅征收、田地墾荒等事務上,蒯、蔡兩族都是勢同水火。
同為襄陽豪族的蒯、蔡兩家也曾同心協力過,但那是在七、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