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針鋒相對
關燈
小
中
大
年前,那時荊州刺史王叡被孫堅所殺,境内蘇代、貝羽等賊寇割據,荊州是一片動蕩紛亂的局面,而在荊州安定之後,出于各自家族的利益,蒯、蔡兩家不可避免的走上了對抗的道路。
這一次增兵江夏,劉表命蔡瑁為前軍統帥,督兩路五萬精兵取漢陽,令蒯越為後軍都督,負責糧草辎重的接濟,也許在劉表看來,一下子派上身邊最可信賴的兩個人應該是萬無一失了,但他卻不知道矛盾有時會抵消人的能力。
雖然對劉表的安排心有不滿,蒯越還是接受了任命,領部曲來到沔陽擔負起運送供給五萬大軍糧草的繁瑣之事,冬季正是沔水的枯水期,船隻通行時斷時續,要完全保證前方将士的消耗着實難度很大。
也就是蒯越有這個能力,要是換成旁人,恐怕蔡瑁的兵士有一小半人要餓肚子去打仗。
劉表不是無能之輩,他自然看到了這一點。
諸葛亮聽罷,簡短的向蒯越施禮之後,就随着親兵下去換過衣服,這一次投奔蒯越,他作好了長期随軍的準備,看蒯越的态度,雖然對自己很是賞識,但年輕也注定了蒯越不會一下子重視自己的意見。
竟陵道上,冬日的第一場初雪将沔水流域的這一帶丘陵裝點得分外妖娆,時不時的有風吹來,抖落枝頭積壓的殘雪,頓時化作雪雨紛紛落下,這美景怡人讓匆匆行路的高寵軍卒個個心境大好。
“雪覆路兮伴吾行,旌旗指兮軍威盛!”周瑜輕勒住蹄上裹了厚厚枯草的戰馬,心潮澎湃,起伏難遏。
“都督,那蔡瑁隻顧着在漢陽打得緊,怎麼也不會想到我們會出奇不意,抄了他的後路!”徐盛策馬行在周瑜的身旁,習慣了在舟楫間縱橫的他對于跨下的戰馬還有些生疏,駕禦起來彼多不順。
正說話時,前方一騎飛來,丁奉将刀縛在背後,行近周瑜、徐盛跟前,道:“都督、文響,方才斥候禀報,竟陵城中隻有蔡瑁的辎重部隊不到千人,現在正是進攻的好時候。
” 周瑜神色不動,問道:“沔陽方向是什麼變化?” 丁奉道:“我已命斥候沿沔水視探,目前并沒有發現劉表軍有什麼不尋常的變動。
” “好——,文響、承淵,迅速拿下竟陵,然後繼續沿沔水而上,朝襄陽疾進!”周瑜微微一笑,似是對一切都胸有成竹。
“朝襄陽推進,都督是想以奇兵抄襲劉表的後路?”徐盛道。
周瑜點了點頭,道:“襄陽一帶物産豐饒,是劉表的根本,我等以奇兵側擊襄陽,劉表必然震動,而一旦他倉促回師,則必露破綻,如此則我等再與寵帥前後夾擊,則可一舉大敗劉表軍。
” “都督好計謀,奉當以先鋒擊破阻路之敵!”丁奉興奮的大聲道。
“都督之謀大膽之至,可這樣一來,我偏師入敵境過深,一旦受阻則後續乏力,萬一被劉表識破——。
”徐盛臉上掠過一絲憂慮,屢經大戰的他看到了周瑜這個計劃中蓄含的巨大風險。
周瑜執缰眺望起伏的丘陵,道:“瑜臨行之時,寵帥囑咐于我,為将者,當随機應變,不可僵化應敵,今整個戰場态勢敵衆我寡,若不能出奇不意,則我軍将不可避免陷入與劉表的惡戰中,荊州之天時、地利、人和皆在敵手,我軍所能倚仗者,唯軍心也,所以,當乘新破夏口的這個機會,伺機調動劉表,施以重創之。
” “都督深謀遠慮,非盛所能及也。
今襲襄陽,劉表一旦察覺,必以重兵沿沔水尾追之,盛願領本部為後隊,擔任阻敵之重任。
”徐盛敬服的說道。
“好——,有兩位将軍相佐,瑜心定矣,現在,全軍兵指竟陵!”周瑜信心十足,大聲說道。
戰場上的變化永遠都象一團無法破解的謎,隻要戰事一天不結束,就随時都會有出奇不意的結果出現。
就在周瑜一步步展開對竟陵的攻勢時,沔陽的蒯越也在加緊做着一切可能的準備。
對于諸葛亮的谏議蒯越雖一時沒有表态,但他還是有所警覺,高寵是怎麼樣一個人物,蒯越在長沙之時就領教過了,這一次,他不會再犯輕敵
這一次增兵江夏,劉表命蔡瑁為前軍統帥,督兩路五萬精兵取漢陽,令蒯越為後軍都督,負責糧草辎重的接濟,也許在劉表看來,一下子派上身邊最可信賴的兩個人應該是萬無一失了,但他卻不知道矛盾有時會抵消人的能力。
雖然對劉表的安排心有不滿,蒯越還是接受了任命,領部曲來到沔陽擔負起運送供給五萬大軍糧草的繁瑣之事,冬季正是沔水的枯水期,船隻通行時斷時續,要完全保證前方将士的消耗着實難度很大。
也就是蒯越有這個能力,要是換成旁人,恐怕蔡瑁的兵士有一小半人要餓肚子去打仗。
劉表不是無能之輩,他自然看到了這一點。
諸葛亮聽罷,簡短的向蒯越施禮之後,就随着親兵下去換過衣服,這一次投奔蒯越,他作好了長期随軍的準備,看蒯越的态度,雖然對自己很是賞識,但年輕也注定了蒯越不會一下子重視自己的意見。
竟陵道上,冬日的第一場初雪将沔水流域的這一帶丘陵裝點得分外妖娆,時不時的有風吹來,抖落枝頭積壓的殘雪,頓時化作雪雨紛紛落下,這美景怡人讓匆匆行路的高寵軍卒個個心境大好。
“雪覆路兮伴吾行,旌旗指兮軍威盛!”周瑜輕勒住蹄上裹了厚厚枯草的戰馬,心潮澎湃,起伏難遏。
“都督,那蔡瑁隻顧着在漢陽打得緊,怎麼也不會想到我們會出奇不意,抄了他的後路!”徐盛策馬行在周瑜的身旁,習慣了在舟楫間縱橫的他對于跨下的戰馬還有些生疏,駕禦起來彼多不順。
正說話時,前方一騎飛來,丁奉将刀縛在背後,行近周瑜、徐盛跟前,道:“都督、文響,方才斥候禀報,竟陵城中隻有蔡瑁的辎重部隊不到千人,現在正是進攻的好時候。
” 周瑜神色不動,問道:“沔陽方向是什麼變化?” 丁奉道:“我已命斥候沿沔水視探,目前并沒有發現劉表軍有什麼不尋常的變動。
” “好——,文響、承淵,迅速拿下竟陵,然後繼續沿沔水而上,朝襄陽疾進!”周瑜微微一笑,似是對一切都胸有成竹。
“朝襄陽推進,都督是想以奇兵抄襲劉表的後路?”徐盛道。
周瑜點了點頭,道:“襄陽一帶物産豐饒,是劉表的根本,我等以奇兵側擊襄陽,劉表必然震動,而一旦他倉促回師,則必露破綻,如此則我等再與寵帥前後夾擊,則可一舉大敗劉表軍。
” “都督好計謀,奉當以先鋒擊破阻路之敵!”丁奉興奮的大聲道。
“都督之謀大膽之至,可這樣一來,我偏師入敵境過深,一旦受阻則後續乏力,萬一被劉表識破——。
”徐盛臉上掠過一絲憂慮,屢經大戰的他看到了周瑜這個計劃中蓄含的巨大風險。
周瑜執缰眺望起伏的丘陵,道:“瑜臨行之時,寵帥囑咐于我,為将者,當随機應變,不可僵化應敵,今整個戰場态勢敵衆我寡,若不能出奇不意,則我軍将不可避免陷入與劉表的惡戰中,荊州之天時、地利、人和皆在敵手,我軍所能倚仗者,唯軍心也,所以,當乘新破夏口的這個機會,伺機調動劉表,施以重創之。
” “都督深謀遠慮,非盛所能及也。
今襲襄陽,劉表一旦察覺,必以重兵沿沔水尾追之,盛願領本部為後隊,擔任阻敵之重任。
”徐盛敬服的說道。
“好——,有兩位将軍相佐,瑜心定矣,現在,全軍兵指竟陵!”周瑜信心十足,大聲說道。
戰場上的變化永遠都象一團無法破解的謎,隻要戰事一天不結束,就随時都會有出奇不意的結果出現。
就在周瑜一步步展開對竟陵的攻勢時,沔陽的蒯越也在加緊做着一切可能的準備。
對于諸葛亮的谏議蒯越雖一時沒有表态,但他還是有所警覺,高寵是怎麼樣一個人物,蒯越在長沙之時就領教過了,這一次,他不會再犯輕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