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蒸蒸日上
關燈
小
中
大
要是馬超的事。
他想,馬超這個涼州漢子,有什麼了不起?剛剛歸附這麼幾天,就如此聲名顯赫,受到如此重用!關羽披衣而起,走到幾案前,把燈火調亮,拿起了筆,在素絹上給諸葛亮寫了一封信。
“孔明軍師閣下,近有孫中郎來荊州,送達主公賞賜,功微恩厚,受之有愧也。
此間盛傳馬孟起聲名鵲起,倍受寵遇,惜羽與孟起舊非故人,又遠鎮楚地,難以親見其威儀耳。
不知超之人才,可誰與比類?軍師英明,當有以教我。
關羽再拜。
” 寫完了信,關羽的心裡稍為平靜一些了。
孫乾在荊州休息了幾天,便回去了。
關羽命趙累與孫乾同行,帶去了給諸葛亮的信以及給劉備的謝恩文書。
一個多月以後,趙累回來了,帶回了諸葛亮的回信。
關羽迫不及待地把信拆開,隻見諸葛亮寫道: “雲長将軍鑒,大劄收悉。
将軍遠鎮楚地,常念西川,關注全局,實堪嘉許。
前者馬孟起來歸,聲聞遐迩,乃主公之幸也。
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翼德并驅争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
②将軍與孟起精誠協作,共匡偉業,何患曹操之不滅,孫權之不服,漢室之不能興複乎!諸葛亮再拜。
” 關羽看罷書信,心中特别暢快,尤其特别欣賞那句“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
”經常在大庭廣衆之中拿出信來炫耀,有時還在僚屬和賓客中傳閱。
有些喜歡奉承的人,自然免不了要說些“軍師有知人之明”、“馬超怎能與君侯相比”之類的話,但糜芳與士仁、潘等人卻很不以為然。
糜芳說:“孔明軍師知道關雲長有妒人之長,護已之短的毛病,所以才對他這麼說。
軍師為了平衡各方面的關系,常常是煞費苦心的。
” 士仁笑着說:“這位孔明先生也夠滑頭的了!” 初冬的一天,東吳的中司馬諸葛瑾乘坐大船來到江陵。
船上共一百多人,除了諸葛瑾的屬吏之外,都是全副武裝的士兵。
留守在江陵南岸的荊州治中從事潘和南郡太守糜芳招待了諸葛瑾一行人。
諸葛瑾說,他是奉了孫會稽(孫權)之命出使成都的。
因為忽然變了天,江上風高浪急,所以一行人先在這裡避風,等江上風浪稍為平靜之後,再溯江而上。
南郡來了這麼尊貴的賓客,可不是一件小事,潘趕緊派人去江北,向關羽報告。
關羽本來就對東吳心存疑慮,來的又是諸葛瑾這麼敏感的人物,因而對這事非常重視,囑咐主簿廖化好好看管軍營,自己則帶着幾名随從回歸江陵。
來到州廨,在潘的引領下,到館驿來拜見諸葛瑾。
主客稍事寒暄後,關羽仔細端詳着諸葛軍師的這位令兄。
隻見他身材和諸葛亮不相上下,也是一位個子很高的山東大漢,面目清秀,目光銳利,相貌和神韻也和乃弟有相似之處,隻是他的臉很長,不像乃弟那樣勻稱。
關羽為了試探他出使的目的,搭讪着問道:“子瑜将軍此次出使西川,有什麼重要的使命嗎?” 諸葛瑾說:“我們的主公孫會稽聽說你家主公左将軍取得了西川,特命我前去祝賀,并重申孫、劉兩家的同盟之誼,同時順便詢問一下,左将軍是怎麼考慮荊州之事的?” 關羽一聽這話,對諸葛瑾此次出使的目的已經猜到了八九分,但還是佯裝不解地問道:“荊州還有什麼事值得考慮的?” 諸葛瑾說:“本來我是路過這裡,暫時避避風浪的。
需要交涉之事,隻能在見了左将軍之後再和他面談,在這裡沒有透露的必要。
但關将軍既然問及此事,我也不妨簡單地談一談。
關将軍應該還記得當年左将軍是怎樣取得荊州的吧?” “赤壁之戰距今不過才六年,關某也親身參與此役,當然記得了。
那時曹孟德氣焰嚣張,想一舉吞并江南,我孫劉兩家齊心協力,打敗了曹兵。
然後我兩家共同圍困江陵,曹仁遁走,南郡由周公瑾督管,我主公則與令弟孔明軍師、子龍将軍等南征,取得了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四郡,首府設在油江口,改名公安。
” 諸葛瑾插話問道:“那麼這荊州要地江陵,是怎麼劃入你們的管轄範圍的?” “那時荊州共有七個郡,我方掌握了四個郡,你們東吳掌握了一個半郡,曹孟德掌握了一個半郡。
我主公由群下推舉為荊州牧,你們東吳也是承認的。
當時以江陵為中心的南郡南部掌握在你東吳手裡,由周公瑾任南郡太守。
我主公覺得不控制江陵,不足以都督荊州,曾經親自到東吳會見你家主公,要求把江陵一帶劃歸我方管轄。
但因為周公瑾的阻撓沒能實現。
不久周公瑾病故,在魯子敬的建議下,你主公才把這一帶劃歸我方。
這就是我方取得荊州的經過,我是了如指掌的。
” 諸葛瑾聽了關羽的叙述,搖搖頭說:“不,你方才所講的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
” 關羽不解地問:“什麼問題?” 諸葛瑾說:“荊州是你主公從我東吳手中借去的。
” “怎麼借去的?” “當初你們主公沒有一寸土地,被曹操驅趕得狼狽逃竄,我東吳打敗了曹操,取得了荊州的地盤,借給你們以為安身立命之資。
如今左将軍已經取得了益州,有了立國的規模,理應把荊州歸還給我們。
” 到了這個時候,諸葛瑾才完全亮出了出使的目的,果然不出關羽所料,他是來讨還荊州的。
關羽氣憤地說:“荊州原是劉表的地盤,後來又落入了曹操之手,怎麼是你們東吳的基業?我們取得荊州,是浴血奮戰得來的,怎麼能說是從你們東吳手中借來的?如果說是借,那也隻能勉強地說江陵一帶還沾點邊,其它地方便不沾邊了。
難道武陵、長沙、零陵、桂陽四郡不是我們用武力奪來的嗎?” 諸葛瑾說:“什麼話?!當時孫劉結盟,我東吳是盟主,打敗曹兵主要是靠我東吳的力量,因而曹兵遁走之後,荊州自應歸我東吳所有。
我主公因為你們沒有立足之地,才把荊州暫時劃歸給你們,不是借是什麼?現在你關雲長總算承認南郡是你們借的,那很好,就把南郡還給我們好了,你們撤到成都去吧!” “當時你家主公孫會稽把南郡劃歸我們,是形勢使然。
赤壁之戰以後,你們的長江防線并不鞏固,曹孟德兵力強大,經常在東西兩線發動進攻,你們東西難以兼顧,才将南郡劃歸我們鎮守。
這樣,長江中遊到下遊的漫長的防線便鞏固了。
據說,當年曹孟德聽到孫會稽把南郡劃歸我們鎮守的消息時,他正在寫字,吓得手中的筆都落到地上了。
這不是足以說明,這件事對曹孟德有很大的震攝作用嗎! “現在曹孟德對荊州虎視眈眈,在襄樊至合肥這條漫長的地帶集結了重兵,我同盟雙方是應該認真對待的。
荊州已由我方經營多年,現在的江陵城是關某組織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修成的,怎麼能輕易地交給你們!告訴你:子瑜将軍,回去對你家主公言講,隻要我關某一息尚存,你們休想得到我荊州的一寸土地!” 這天的争論,直到很晚才結束,關羽回到自己的府第休息,氣得一夜未能入睡。
第二天起床時,詢問自己身邊的親兵,諸葛瑾一行人在淩晨匆匆地上了船,向西方出發了。
大約過了二十多天的樣子,諸葛瑾的大船返航了。
到了江陵碼頭停頓了一下,同船而來的兵曹掾楊儀下了船以後,大船便匆匆地啟航東歸了,諸葛瑾一行人并沒有上岸停留。
楊儀牽着馬匹下了船之後,又騎馬向江北走了一程,到了關羽的軍營。
關羽一見楊儀,有些喜出望外,用力地在他的背部擊了一拳說:“好你個楊威公!倒是攀龍附風的高手,到了成都就把哥們兒忘了!” 楊儀龇牙裂嘴地說:“打得好疼!君侯,你屈說了我了。
哪裡是我攀龍附風,是主公定要把我留在他的身邊啊。
我又有什麼辦法?” 關羽哈哈大笑說:“那就恕你無罪,坐吧!” 二人坐定以後,士卒獻上茶來,關羽問道:“威公,你此次前來,一定是有重要的事吧?” “此次是奉了主公之命,向君侯通報一下東吳索取荊州的情況的。
” 關羽一聽這話,馬上氣急敗壞地說:“别提了!諸葛子瑜路過江陵,和我談起這件事,差一點沒把我氣死!主公是怎樣答複他的?” “諸葛子瑜向主公提起此事之後,主公和孔明軍師商議了一下,認為所謂借荊州的舊帳,已經很難說得清楚,不必糾纏于借與不借的問題,隻用虛辭敷衍過去算了。
” “主公是用什麼話敷衍諸葛子瑜的?” “主公對他說,我們正要進軍涼州,一旦取得涼州,便把荊州歸還給東吳。
” “諸葛子瑜聽了這話,又怎樣表示的?” “他做為一介使臣,明知道主公是在敷衍,也沒有什麼辦法。
隻是說回去向孫會稽報告而已。
” 關羽拍拍腦袋說:“還是主公和軍師有辦法,不像我這樣,為了辨明所謂借荊州問題的真相,和他磨了那麼多嘴皮子。
可那又有什麼用?真是無聊得很!” 關羽接下來又問:“主公對荊州之事有什麼囑咐?” “主公說,我們奪取了益州,形成了‘跨有荊、益’的局面,孫仲謀對于我們逐漸強大自然是不會甘心的,會覺得對他是個威脅,因而和我們争奪荊州的磨擦會日趨激烈,派諸葛子瑜來索取荊州,不過是一個信号而已。
主公要求君侯必須提高警惕,時刻關注東吳的動向,用全力保全荊州的地盤。
” 關羽慷慨激昂又信心十足地說:“威公,你回去以後,對主公轉達我的話,隻要有我關羽在,荊州是不會有失的!” 晚上,關羽與楊儀同床而眠,交談到深夜,天南地北,無所不談。
當談到諸葛瑾西行之事時,關羽很關注他和諸葛亮接觸時的表現。
楊儀說:“我非常留心他二人相見後的表現,也派人在暗中監視,但始終沒有發現什麼嫌隙。
他們兄弟二人,除了在公務場合會面以外,并無任何私人接觸。
看來二人各保其主,各盡忠誠,都很講原則,都能各自站穩自己的立場。
” 關羽歎口氣說:“我們過去對孔明軍師有很多誤解,看來是過慮了。
但我對他哥哥諸葛子瑜卻沒有什麼好感,他在荊州問題上,簡直是強詞奪理,胡說八道!真氣死我了!當時我真想拔出佩刀,宰了他!但一來考慮他是使臣,二來考慮他是孔明軍師的哥哥,就沒有動手。
” “這就對了,兩國交兵還不斬來使呢,況且孫、劉兩家又是同盟關系。
” “别提這‘同盟’二字,他們東吳哪有一點同盟的樣子?孔明軍師總是告誡我要處理好與東吳的同盟關系,我就不聽這一套!” 他們又談起馬超,關羽得意洋洋地問楊儀說:“你看,我與馬超誰棒?” 楊儀對此一問,正在摸不着頭腦,關羽自問自答地說:“馬超小兒,怎能比得上關某?不過,這可不是我自己在吹牛皮,而是軍師的意思。
不久以前,我給軍師寫了一封信,問馬超可與什麼人相比,你猜軍師在回信中是怎麼說的?” “怎麼說的?” “他說馬超很了不起,是黥布、彭越一流的人才,但也隻能和張翼德并駕齊驅,還比不上我美髯公絕倫逸群啊!” 關羽說完,便開心地大笑起來。
第二天起床後,關羽特意掏出原信給楊儀看,因為不知給人看過多少次,一張帛書已經變得又舊又贓了。
進入十一月後,天氣愈來愈冷了,但荊州的形勢卻是風雲突變,與天氣相反,愈來愈熱了,大有遍地起火,處處冒煙的勢頭。
一個北風呼号,大雪紛飛的日子,在江陵北岸,兩匹快馬在風雪中奔跑着,騎在馬上的兩名軍吏不斷地加鞭打馬,馬氣喘籲籲地在冒着熱汗,騎在馬上的人由于着急與颠簸,也都滿身大汗,身子裡面熱氣騰騰,外面的袍服上卻挂着厚厚的一層雪,到了關羽駐軍的營地才停了下來。
關羽雪天無事,正在大帳中修理自己的馬鞍子,突然接到南來的兩名軍吏的報告:“啟禀君侯,孫權派出一支人馬,占領了長沙郡!” 關羽聞言大驚,急忙問道:“那麼,廖立太守呢?” “已經被趕出郡治臨湘,人家另派了一名太守,接管了郡務。
吳人揚言,‘諸葛子瑜入川索取荊州,劉玄德竟以虛
他想,馬超這個涼州漢子,有什麼了不起?剛剛歸附這麼幾天,就如此聲名顯赫,受到如此重用!關羽披衣而起,走到幾案前,把燈火調亮,拿起了筆,在素絹上給諸葛亮寫了一封信。
“孔明軍師閣下,近有孫中郎來荊州,送達主公賞賜,功微恩厚,受之有愧也。
此間盛傳馬孟起聲名鵲起,倍受寵遇,惜羽與孟起舊非故人,又遠鎮楚地,難以親見其威儀耳。
不知超之人才,可誰與比類?軍師英明,當有以教我。
關羽再拜。
” 寫完了信,關羽的心裡稍為平靜一些了。
孫乾在荊州休息了幾天,便回去了。
關羽命趙累與孫乾同行,帶去了給諸葛亮的信以及給劉備的謝恩文書。
一個多月以後,趙累回來了,帶回了諸葛亮的回信。
關羽迫不及待地把信拆開,隻見諸葛亮寫道: “雲長将軍鑒,大劄收悉。
将軍遠鎮楚地,常念西川,關注全局,實堪嘉許。
前者馬孟起來歸,聲聞遐迩,乃主公之幸也。
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翼德并驅争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
②将軍與孟起精誠協作,共匡偉業,何患曹操之不滅,孫權之不服,漢室之不能興複乎!諸葛亮再拜。
” 關羽看罷書信,心中特别暢快,尤其特别欣賞那句“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
”經常在大庭廣衆之中拿出信來炫耀,有時還在僚屬和賓客中傳閱。
有些喜歡奉承的人,自然免不了要說些“軍師有知人之明”、“馬超怎能與君侯相比”之類的話,但糜芳與士仁、潘等人卻很不以為然。
糜芳說:“孔明軍師知道關雲長有妒人之長,護已之短的毛病,所以才對他這麼說。
軍師為了平衡各方面的關系,常常是煞費苦心的。
” 士仁笑着說:“這位孔明先生也夠滑頭的了!” 初冬的一天,東吳的中司馬諸葛瑾乘坐大船來到江陵。
船上共一百多人,除了諸葛瑾的屬吏之外,都是全副武裝的士兵。
留守在江陵南岸的荊州治中從事潘和南郡太守糜芳招待了諸葛瑾一行人。
諸葛瑾說,他是奉了孫會稽(孫權)之命出使成都的。
因為忽然變了天,江上風高浪急,所以一行人先在這裡避風,等江上風浪稍為平靜之後,再溯江而上。
南郡來了這麼尊貴的賓客,可不是一件小事,潘趕緊派人去江北,向關羽報告。
關羽本來就對東吳心存疑慮,來的又是諸葛瑾這麼敏感的人物,因而對這事非常重視,囑咐主簿廖化好好看管軍營,自己則帶着幾名随從回歸江陵。
來到州廨,在潘的引領下,到館驿來拜見諸葛瑾。
主客稍事寒暄後,關羽仔細端詳着諸葛軍師的這位令兄。
隻見他身材和諸葛亮不相上下,也是一位個子很高的山東大漢,面目清秀,目光銳利,相貌和神韻也和乃弟有相似之處,隻是他的臉很長,不像乃弟那樣勻稱。
關羽為了試探他出使的目的,搭讪着問道:“子瑜将軍此次出使西川,有什麼重要的使命嗎?” 諸葛瑾說:“我們的主公孫會稽聽說你家主公左将軍取得了西川,特命我前去祝賀,并重申孫、劉兩家的同盟之誼,同時順便詢問一下,左将軍是怎麼考慮荊州之事的?” 關羽一聽這話,對諸葛瑾此次出使的目的已經猜到了八九分,但還是佯裝不解地問道:“荊州還有什麼事值得考慮的?” 諸葛瑾說:“本來我是路過這裡,暫時避避風浪的。
需要交涉之事,隻能在見了左将軍之後再和他面談,在這裡沒有透露的必要。
但關将軍既然問及此事,我也不妨簡單地談一談。
關将軍應該還記得當年左将軍是怎樣取得荊州的吧?” “赤壁之戰距今不過才六年,關某也親身參與此役,當然記得了。
那時曹孟德氣焰嚣張,想一舉吞并江南,我孫劉兩家齊心協力,打敗了曹兵。
然後我兩家共同圍困江陵,曹仁遁走,南郡由周公瑾督管,我主公則與令弟孔明軍師、子龍将軍等南征,取得了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四郡,首府設在油江口,改名公安。
” 諸葛瑾插話問道:“那麼這荊州要地江陵,是怎麼劃入你們的管轄範圍的?” “那時荊州共有七個郡,我方掌握了四個郡,你們東吳掌握了一個半郡,曹孟德掌握了一個半郡。
我主公由群下推舉為荊州牧,你們東吳也是承認的。
當時以江陵為中心的南郡南部掌握在你東吳手裡,由周公瑾任南郡太守。
我主公覺得不控制江陵,不足以都督荊州,曾經親自到東吳會見你家主公,要求把江陵一帶劃歸我方管轄。
但因為周公瑾的阻撓沒能實現。
不久周公瑾病故,在魯子敬的建議下,你主公才把這一帶劃歸我方。
這就是我方取得荊州的經過,我是了如指掌的。
” 諸葛瑾聽了關羽的叙述,搖搖頭說:“不,你方才所講的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
” 關羽不解地問:“什麼問題?” 諸葛瑾說:“荊州是你主公從我東吳手中借去的。
” “怎麼借去的?” “當初你們主公沒有一寸土地,被曹操驅趕得狼狽逃竄,我東吳打敗了曹操,取得了荊州的地盤,借給你們以為安身立命之資。
如今左将軍已經取得了益州,有了立國的規模,理應把荊州歸還給我們。
” 到了這個時候,諸葛瑾才完全亮出了出使的目的,果然不出關羽所料,他是來讨還荊州的。
關羽氣憤地說:“荊州原是劉表的地盤,後來又落入了曹操之手,怎麼是你們東吳的基業?我們取得荊州,是浴血奮戰得來的,怎麼能說是從你們東吳手中借來的?如果說是借,那也隻能勉強地說江陵一帶還沾點邊,其它地方便不沾邊了。
難道武陵、長沙、零陵、桂陽四郡不是我們用武力奪來的嗎?” 諸葛瑾說:“什麼話?!當時孫劉結盟,我東吳是盟主,打敗曹兵主要是靠我東吳的力量,因而曹兵遁走之後,荊州自應歸我東吳所有。
我主公因為你們沒有立足之地,才把荊州暫時劃歸給你們,不是借是什麼?現在你關雲長總算承認南郡是你們借的,那很好,就把南郡還給我們好了,你們撤到成都去吧!” “當時你家主公孫會稽把南郡劃歸我們,是形勢使然。
赤壁之戰以後,你們的長江防線并不鞏固,曹孟德兵力強大,經常在東西兩線發動進攻,你們東西難以兼顧,才将南郡劃歸我們鎮守。
這樣,長江中遊到下遊的漫長的防線便鞏固了。
據說,當年曹孟德聽到孫會稽把南郡劃歸我們鎮守的消息時,他正在寫字,吓得手中的筆都落到地上了。
這不是足以說明,這件事對曹孟德有很大的震攝作用嗎! “現在曹孟德對荊州虎視眈眈,在襄樊至合肥這條漫長的地帶集結了重兵,我同盟雙方是應該認真對待的。
荊州已由我方經營多年,現在的江陵城是關某組織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修成的,怎麼能輕易地交給你們!告訴你:子瑜将軍,回去對你家主公言講,隻要我關某一息尚存,你們休想得到我荊州的一寸土地!” 這天的争論,直到很晚才結束,關羽回到自己的府第休息,氣得一夜未能入睡。
第二天起床時,詢問自己身邊的親兵,諸葛瑾一行人在淩晨匆匆地上了船,向西方出發了。
大約過了二十多天的樣子,諸葛瑾的大船返航了。
到了江陵碼頭停頓了一下,同船而來的兵曹掾楊儀下了船以後,大船便匆匆地啟航東歸了,諸葛瑾一行人并沒有上岸停留。
楊儀牽着馬匹下了船之後,又騎馬向江北走了一程,到了關羽的軍營。
關羽一見楊儀,有些喜出望外,用力地在他的背部擊了一拳說:“好你個楊威公!倒是攀龍附風的高手,到了成都就把哥們兒忘了!” 楊儀龇牙裂嘴地說:“打得好疼!君侯,你屈說了我了。
哪裡是我攀龍附風,是主公定要把我留在他的身邊啊。
我又有什麼辦法?” 關羽哈哈大笑說:“那就恕你無罪,坐吧!” 二人坐定以後,士卒獻上茶來,關羽問道:“威公,你此次前來,一定是有重要的事吧?” “此次是奉了主公之命,向君侯通報一下東吳索取荊州的情況的。
” 關羽一聽這話,馬上氣急敗壞地說:“别提了!諸葛子瑜路過江陵,和我談起這件事,差一點沒把我氣死!主公是怎樣答複他的?” “諸葛子瑜向主公提起此事之後,主公和孔明軍師商議了一下,認為所謂借荊州的舊帳,已經很難說得清楚,不必糾纏于借與不借的問題,隻用虛辭敷衍過去算了。
” “主公是用什麼話敷衍諸葛子瑜的?” “主公對他說,我們正要進軍涼州,一旦取得涼州,便把荊州歸還給東吳。
” “諸葛子瑜聽了這話,又怎樣表示的?” “他做為一介使臣,明知道主公是在敷衍,也沒有什麼辦法。
隻是說回去向孫會稽報告而已。
” 關羽拍拍腦袋說:“還是主公和軍師有辦法,不像我這樣,為了辨明所謂借荊州問題的真相,和他磨了那麼多嘴皮子。
可那又有什麼用?真是無聊得很!” 關羽接下來又問:“主公對荊州之事有什麼囑咐?” “主公說,我們奪取了益州,形成了‘跨有荊、益’的局面,孫仲謀對于我們逐漸強大自然是不會甘心的,會覺得對他是個威脅,因而和我們争奪荊州的磨擦會日趨激烈,派諸葛子瑜來索取荊州,不過是一個信号而已。
主公要求君侯必須提高警惕,時刻關注東吳的動向,用全力保全荊州的地盤。
” 關羽慷慨激昂又信心十足地說:“威公,你回去以後,對主公轉達我的話,隻要有我關羽在,荊州是不會有失的!” 晚上,關羽與楊儀同床而眠,交談到深夜,天南地北,無所不談。
當談到諸葛瑾西行之事時,關羽很關注他和諸葛亮接觸時的表現。
楊儀說:“我非常留心他二人相見後的表現,也派人在暗中監視,但始終沒有發現什麼嫌隙。
他們兄弟二人,除了在公務場合會面以外,并無任何私人接觸。
看來二人各保其主,各盡忠誠,都很講原則,都能各自站穩自己的立場。
” 關羽歎口氣說:“我們過去對孔明軍師有很多誤解,看來是過慮了。
但我對他哥哥諸葛子瑜卻沒有什麼好感,他在荊州問題上,簡直是強詞奪理,胡說八道!真氣死我了!當時我真想拔出佩刀,宰了他!但一來考慮他是使臣,二來考慮他是孔明軍師的哥哥,就沒有動手。
” “這就對了,兩國交兵還不斬來使呢,況且孫、劉兩家又是同盟關系。
” “别提這‘同盟’二字,他們東吳哪有一點同盟的樣子?孔明軍師總是告誡我要處理好與東吳的同盟關系,我就不聽這一套!” 他們又談起馬超,關羽得意洋洋地問楊儀說:“你看,我與馬超誰棒?” 楊儀對此一問,正在摸不着頭腦,關羽自問自答地說:“馬超小兒,怎能比得上關某?不過,這可不是我自己在吹牛皮,而是軍師的意思。
不久以前,我給軍師寫了一封信,問馬超可與什麼人相比,你猜軍師在回信中是怎麼說的?” “怎麼說的?” “他說馬超很了不起,是黥布、彭越一流的人才,但也隻能和張翼德并駕齊驅,還比不上我美髯公絕倫逸群啊!” 關羽說完,便開心地大笑起來。
第二天起床後,關羽特意掏出原信給楊儀看,因為不知給人看過多少次,一張帛書已經變得又舊又贓了。
進入十一月後,天氣愈來愈冷了,但荊州的形勢卻是風雲突變,與天氣相反,愈來愈熱了,大有遍地起火,處處冒煙的勢頭。
一個北風呼号,大雪紛飛的日子,在江陵北岸,兩匹快馬在風雪中奔跑着,騎在馬上的兩名軍吏不斷地加鞭打馬,馬氣喘籲籲地在冒着熱汗,騎在馬上的人由于着急與颠簸,也都滿身大汗,身子裡面熱氣騰騰,外面的袍服上卻挂着厚厚的一層雪,到了關羽駐軍的營地才停了下來。
關羽雪天無事,正在大帳中修理自己的馬鞍子,突然接到南來的兩名軍吏的報告:“啟禀君侯,孫權派出一支人馬,占領了長沙郡!” 關羽聞言大驚,急忙問道:“那麼,廖立太守呢?” “已經被趕出郡治臨湘,人家另派了一名太守,接管了郡務。
吳人揚言,‘諸葛子瑜入川索取荊州,劉玄德竟以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