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一 祭文、行狀

關燈
祭謝希深文 維年月日,具官修謹以明日祗役于滑,謹用清酌庶羞之奠,緻祭于故副閣舍人謝公之靈。

     嗚呼謝公!性明於誠,履蹈其方。

    其於死生,固已自達,而天下之士所以歎息而不已者,惜時之良。

    況於吾徒,師友之分,情親義篤,其何可忘? 景祐之初,修走于峽,而公在江東,寓書真州,哀其親老,而勉以自強。

    其後二年,再遷漢上,風波霧毒,凡萬二千裡,而會公南陽。

    初來謁公,迎我而笑,與我別久,憐其貌若故而氣揚。

    清風之館,覽秀之涼。

    坐竹林之修蔭,泛水芰之清香。

    及告還邑,得官靈昌。

    走書來報,喜詠於章。

    罷縣無歸,來客公邦。

    歡言未幾,遽問於床。

    不見五日,而入哭其堂。

     嗚呼謝公!年不得中壽,而位止于郎。

    惟其歿也,哭者為之哀,不識者為之相弔,或賻其家,或力其喪。

    嗟夫!為善之效,得此而已,庸何傷!富貴偶也,壽夭數也,奚較其少多而短長!若公之有,言著于文,行著于事,材著于用,既久而愈彰。

    此吾徒可以無大恨,而君子謂公為不亡。

     滑人來迎,修馬當北,而不即去者,以公而彷徨。

    始修將行,期公餞我,今其去也,來奠公觴。

    慈言悲矣,公其聞乎?抑不聞也?徒有淚而浪浪。

    尚饗! 祭吳尚書文 嗚呼公乎!餘將老也,閱世久也,見時之事可喜者少而可悲者多也。

    士少勤其身,以幹祿仕、取名聲,初若可愛慕者眾也。

    既而得其所欲而怠,與迫於利害而遷,求全其節以保其終者,十不一二也。

    其人康強飲食,平居笑言以相歡樂,察其志意,可謂偉然。

    而或離或合,不見幾時,遂至於衰病,與其俯仰旦暮之間忽焉以死者,十常八九也。

     嗚呼公乎!所謂善人君子者,其難得既如彼,而易失又如此也。

    故每失一人,未嘗不谘嗟殞泣,至於失聲而長號也。

    惟公材謀足以居大臣,文學足以名後世,宜在朝廷以講國論。

    而久留于外,宜享壽考以為人望。

    而遽雲長逝,此搢紳大夫所以聚弔于家,而交朋故舊莫不走哭于位,豈惟老病之人獨易感而多涕也。

    尚饗! 祭資政範公文 嗚呼公乎!學古居今,持方入員。

    丘、軻之艱,其道則然。

    公曰彼惡,謂公好訐;公曰彼善,謂公樹朋。

    公所勇為,謂公躁進;公有退讓,謂公近名。

    讒人之言,其何可聽!先事而斥,羣議眾排。

    有事而思,讐仇謂材。

    毀不吾傷,譽不吾喜。

    進退有儀,夷行險止。

     嗚呼公乎!舉世之善,誰非公徒?讒人豈多,公志不舒?善不勝惡,豈其然乎?成難毀易,理又然歟? 嗚呼公乎!欲壞其棟,先摧桷榱;傾巢破鷇,披折傍枝。

    害一損百,人誰不罹?誰為讜論,是不仁哉! 嗚呼公乎!易名謚行,君子之榮。

    生也何毀,歿也何稱?好死惡生,殆非人情。

    豈其生有所嫉,而死無所爭?自公雲亡,謗不待辯。

    愈久愈明,由今可見。

    始屈終伸,公其無恨。

    寫懷平生,寓此薄奠。

     祭尹師魯文 嗟乎師魯!辯足以窮萬物,而不能當一獄吏;志可以狹四海,而無所措其一身。

    窮山之崖,野水之濱,猿猱之窟,麋鹿之群,猶不容於其間兮,遂即萬鬼而為鄰。

     嗟乎師魯!世之惡子之多,未必若愛子者之眾。

    而其窮而至此兮,得非命在乎天而不在乎人!方其奔顛斥逐,困厄艱屯,舉世皆冤,而語言未嘗以自及;以窮至死,而妻子不見其悲忻。

    用舍進退,屈伸語默。

    夫何能然?乃學之力。

    至其握手為訣,隱幾待終,顏色不變,笑言從容。

    死生之間,既已能通於性命;憂患之至,宜其不累於心胸。

    自子雲逝,善人宜哀,子能自達,予又何悲?惟其師友之益、平生之舊,情之難忘,言不可究。

     嗟乎師魯!自古有死,皆歸無物。

    惟聖與賢,雖埋不沒。

    尤於文章,焯若星日。

    子之所為,後世師法。

    雖嗣子尚幼,未足以付予;而世人藏之,庶可無於墜失。

    子於眾人,最愛予文。

    寓辭千裡,侑此一樽。

    冀以尉子,聞乎不聞?尚享! 祭蘇子美文 哀哀子美,命止斯耶?小人之幸,君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