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第8節
關燈
小
中
大
老頭兒忽然站了起來,趔趔趄趄地快步向屋子邊上那間發出尿臊臭的廁所走去。
多喝的半公升已在他身上發生了作用。
溫斯頓坐了一、兩分鐘,發呆地看着他的空酒杯,後來也沒有注意到自己的雙腿已把他送到了外面的街上。
他心裡想,最多再過二十年,“革命前的生活是不是比現在好”這個簡單的大問題就會不再需要答複了,事實上,即使現在,這個問題也是無法答複的,因為從那“古代世界”過來的零零星星少數幾個幸存者沒有能力比較兩個不同的時代。
他們隻記得許許多多沒有用處的小事情,比如說,同夥伴吵架、尋找丢失的自行車打氣筒、早已死掉的妹妹腸上的表情,七十年前一天早晨刮風時卷起的塵土;但是所有重要有關的事實卻不在他們的視野範圍以内。
他們就象螞蟻一樣,可以看到小東西,卻看不到大的。
在記憶不到而書面記錄又經竄改僞造的這樣的情況下,黨聲稱它已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你就得相信,因為不存在,也永遠不會存在任何可以測定的比較标準。
這時他的思路忽然中斷。
他停下步來擡頭一看,發現自己是在一條狹窄的街道上,兩旁的住房之間,零零星星有幾家黑黝黝的小鋪子。
他的頭頂上面挂着三個褪了色的鐵球,看上去以前曾經是鍍過金的。
他覺得認識這個地方。
不錯!他又站在買那本日記本的舊貨鋪門口了。
他心中感到一陣恐慌。
當初買那本日記本,本來是件夠冒失的事,他心中曾經發誓再也不到這個地方來。
可是他一走神,就不知不覺地走到這個地方來了。
他開始記日記,原來就是希望以此來提防自己發生這種自殺性的沖動。
他同時注意到,雖然時間已經快到二十一點了,這家鋪子還開着門。
他覺得還是到鋪子裡面去好,這比在外面人行道上徘徊,可以少引起一些人的注意,他就進了門去。
如果有人問他,他滿可以回答他想買刮胡子的刀片。
店主人剛剛點了一盞煤油挂燈,發出一陣不幹淨的然而友好的氣味。
他年約六十,體弱背駝,鼻子很長,眼光溫和,戴着一副厚玻璃眼鏡。
他的頭發幾乎全已發白,但是眉毛仍舊濃黑。
他的眼鏡,他的輕輕的,忙碌的動作,還有他穿的那件敝舊的黑平絨衣服,使他隐隐有一種知識分子的氣味,好象他是一個文人,或者音樂家。
他講話的聲音很輕,好象倒了嗓子似的,他的口音不象普通無産者那麼誇。
“你在外面人行道上的時候,我就認出了你,”他馬上說。
“你就是那位買了那本年輕太太的紀念本子的先生。
那本子真不錯,紙張很美。
以前叫做奶油紙。
唉,我敢說,五十多年來,這種紙張早已不再生産了。
”他的眼光從鏡架上面透過來看溫斯頓。
“你要買什麼東西嗎?還是随便瞧瞧?” “我路過這裡,”溫斯頓含糊地說。
“我隻是進來随便瞧瞧。
我沒有什麼東西一定要買。
” “那末也好,”他說,“因為我想我也滿足不了你的要求。
” 他的軟軟的手做了一個道歉的姿态。
“你也清楚;鋪子全都空了。
我跟你說句老實話,舊貨買賣快要完了,沒有人再有這個需要,也沒有貨。
家俱、瓷器、玻璃器皿——全都慢慢破了。
還有金屬的東西也都回爐燒掉。
我已多年沒有看到黃銅燭台了。
” 實際上,這家小小的鋪子裡到處塞滿了東西,但是幾乎沒有一件東西是有什麼價值的。
鋪子裡陳列的面積有限,四面牆跟都靠着許多積滿塵土的相框畫架。
櫥窗裡放着一盤盤螺母螺釘、舊鑿子、破扡刀、一眼望去就知道已經停了不走的舊手表,還有許許多多沒用的廢品。
隻有在牆角的一個小桌子上放着一些零零星星的東西——漆器鼻煙匣、瑪瑙飾針等等——看上去好象還有什麼引人發生興趣的東西在裡面。
溫斯頓在向桌子漫步過去時,他的眼光給一個圓形光滑的東西吸引住了,那東西在燈光下面發出淡淡的光輝,他把它揀了起來。
那是一塊很厚的玻璃,一面成弧形,一面平滑,幾乎象個半球形。
不論在顔色或者質地上來說,這塊玻璃都顯得特别柔和,好象雨水一般。
在中央,由于弧形的緣故,看上去象放大了一樣,有一個奇怪的粉紅色的蟠曲的東西,使人覺得象朵玫瑰花,又象海葵。
“這是什麼?”溫斯頓很有興趣地問。
“那是珊瑚,”老頭兒說。
“這大概是從印度洋來的。
他們往往把它嵌在玻璃裡。
這至少有一百年了。
看上去還要更久一些。
” “很漂亮的東西,”溫斯頓說。
“确是很漂亮的東西,”對方欣賞地說。
“不過現在很少有人識貨了。
”他咳嗽着。
“如果你要,就算四元錢吧。
我還記得那樣的東西以前可以賣八鎊,而八鎊——唉,我也算不出來,但總是不少錢。
可駛是可靠,竟然又到這家鋪子來。
但是——! 他又想,是啊,他是要再來的。
他要再買一些美麗而沒有實用的小東
多喝的半公升已在他身上發生了作用。
溫斯頓坐了一、兩分鐘,發呆地看着他的空酒杯,後來也沒有注意到自己的雙腿已把他送到了外面的街上。
他心裡想,最多再過二十年,“革命前的生活是不是比現在好”這個簡單的大問題就會不再需要答複了,事實上,即使現在,這個問題也是無法答複的,因為從那“古代世界”過來的零零星星少數幾個幸存者沒有能力比較兩個不同的時代。
他們隻記得許許多多沒有用處的小事情,比如說,同夥伴吵架、尋找丢失的自行車打氣筒、早已死掉的妹妹腸上的表情,七十年前一天早晨刮風時卷起的塵土;但是所有重要有關的事實卻不在他們的視野範圍以内。
他們就象螞蟻一樣,可以看到小東西,卻看不到大的。
在記憶不到而書面記錄又經竄改僞造的這樣的情況下,黨聲稱它已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你就得相信,因為不存在,也永遠不會存在任何可以測定的比較标準。
這時他的思路忽然中斷。
他停下步來擡頭一看,發現自己是在一條狹窄的街道上,兩旁的住房之間,零零星星有幾家黑黝黝的小鋪子。
他的頭頂上面挂着三個褪了色的鐵球,看上去以前曾經是鍍過金的。
他覺得認識這個地方。
不錯!他又站在買那本日記本的舊貨鋪門口了。
他心中感到一陣恐慌。
當初買那本日記本,本來是件夠冒失的事,他心中曾經發誓再也不到這個地方來。
可是他一走神,就不知不覺地走到這個地方來了。
他開始記日記,原來就是希望以此來提防自己發生這種自殺性的沖動。
他同時注意到,雖然時間已經快到二十一點了,這家鋪子還開着門。
他覺得還是到鋪子裡面去好,這比在外面人行道上徘徊,可以少引起一些人的注意,他就進了門去。
如果有人問他,他滿可以回答他想買刮胡子的刀片。
店主人剛剛點了一盞煤油挂燈,發出一陣不幹淨的然而友好的氣味。
他年約六十,體弱背駝,鼻子很長,眼光溫和,戴着一副厚玻璃眼鏡。
他的頭發幾乎全已發白,但是眉毛仍舊濃黑。
他的眼鏡,他的輕輕的,忙碌的動作,還有他穿的那件敝舊的黑平絨衣服,使他隐隐有一種知識分子的氣味,好象他是一個文人,或者音樂家。
他講話的聲音很輕,好象倒了嗓子似的,他的口音不象普通無産者那麼誇。
“你在外面人行道上的時候,我就認出了你,”他馬上說。
“你就是那位買了那本年輕太太的紀念本子的先生。
那本子真不錯,紙張很美。
以前叫做奶油紙。
唉,我敢說,五十多年來,這種紙張早已不再生産了。
”他的眼光從鏡架上面透過來看溫斯頓。
“你要買什麼東西嗎?還是随便瞧瞧?” “我路過這裡,”溫斯頓含糊地說。
“我隻是進來随便瞧瞧。
我沒有什麼東西一定要買。
” “那末也好,”他說,“因為我想我也滿足不了你的要求。
” 他的軟軟的手做了一個道歉的姿态。
“你也清楚;鋪子全都空了。
我跟你說句老實話,舊貨買賣快要完了,沒有人再有這個需要,也沒有貨。
家俱、瓷器、玻璃器皿——全都慢慢破了。
還有金屬的東西也都回爐燒掉。
我已多年沒有看到黃銅燭台了。
” 實際上,這家小小的鋪子裡到處塞滿了東西,但是幾乎沒有一件東西是有什麼價值的。
鋪子裡陳列的面積有限,四面牆跟都靠着許多積滿塵土的相框畫架。
櫥窗裡放着一盤盤螺母螺釘、舊鑿子、破扡刀、一眼望去就知道已經停了不走的舊手表,還有許許多多沒用的廢品。
隻有在牆角的一個小桌子上放着一些零零星星的東西——漆器鼻煙匣、瑪瑙飾針等等——看上去好象還有什麼引人發生興趣的東西在裡面。
溫斯頓在向桌子漫步過去時,他的眼光給一個圓形光滑的東西吸引住了,那東西在燈光下面發出淡淡的光輝,他把它揀了起來。
那是一塊很厚的玻璃,一面成弧形,一面平滑,幾乎象個半球形。
不論在顔色或者質地上來說,這塊玻璃都顯得特别柔和,好象雨水一般。
在中央,由于弧形的緣故,看上去象放大了一樣,有一個奇怪的粉紅色的蟠曲的東西,使人覺得象朵玫瑰花,又象海葵。
“這是什麼?”溫斯頓很有興趣地問。
“那是珊瑚,”老頭兒說。
“這大概是從印度洋來的。
他們往往把它嵌在玻璃裡。
這至少有一百年了。
看上去還要更久一些。
” “很漂亮的東西,”溫斯頓說。
“确是很漂亮的東西,”對方欣賞地說。
“不過現在很少有人識貨了。
”他咳嗽着。
“如果你要,就算四元錢吧。
我還記得那樣的東西以前可以賣八鎊,而八鎊——唉,我也算不出來,但總是不少錢。
可駛是可靠,竟然又到這家鋪子來。
但是——! 他又想,是啊,他是要再來的。
他要再買一些美麗而沒有實用的小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