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關燈
臨近晚上,費烈拉司令和吉姆政委來了。

    外面,濃霧飛動,屋裡大家圍在火爐和兩位旅部來人旁邊,這兩位給大家遞煙直到煙盒空了。

    兩人說話很少,費烈拉很粗壯,棕色胡子,戴着阿爾卑斯帽,眼睛明亮、冷漠,總是半睜着眼偷看。

    吉姆瘦高個,長臉紅潤,輕輕地咬着胡子。

     費烈拉是一位工人,出生在山裡,表情冷漠,思路敏捷,現在聽大家講話,發出同意的微笑,但也堅持自己的主張:全旅部隊如何布陣,如何分配重武器,何時使用迫擊炮。

    對他來說,遊擊戰争必須像機器一樣準确、完美。

    這是在工廠裡培養出來的革命抱負。

    把它運用在了如指掌的山區,充分施展自己的聰明才智。

     吉姆是一位大學生,對前因後果要求明确肯定,合乎邏輯,腦子裡充滿疑問。

    對人類有極大的興趣,因此,他學醫,因為知道一切事物的解釋都存在于細胞的運動中,而不在哲學的範疇中。

    将來要做腦科醫生,一位精神病科醫生對人是不熱情的,因為看人的時候總是盯着不動,好像要看出入家的思想的根源。

    突然,提出些問題,而這些問題又漫無邊際,問人家的童年,或别的事情。

    然後,在人後面,是各階級前進的大機器,它由每天的行為舉止來推動。

    其他舉止會燒掉而留下痕迹:這就是曆史。

    一切都應該合乎邏輯,人們應了解一切,在曆史中和在頭腦中一樣。

    在這個和那個之間有一個跳躍,一個盲區,這裡集體理性以可怕的偏離和未想到的聯系把它變成個人理性。

    吉姆政委每天背着那支乏味的斯坦槍在各個支隊裡轉,與政委們、指揮員們交談,研究每個人,分析這個或那個人的立場,把每個問題分成幾個因素,A,B,C……要求一切都要清楚,在他身上和在别人身上一樣,一切都要清楚。

     現在,戰士們圍在費烈拉和吉姆周圍,打聽有關戰争的新聞。

    離前線遠的,離前線近的,還有他們自己戰鬥的新聞。

    費烈拉說對盟軍不應該有任何期望,認為遊擊隊單獨幹也能戰勝敵人。

    然後,通報當天的大新聞:一支德國縱隊正向山谷前進,掃蕩整個山區:德國人知道他們營地的地點,要把這些地區變成焦土。

    拂曉全旅都要埋伏在各個山頭,其他旅也來支援。

    德國人必将遭到槍林彈雨的伏擊,撤退回營。

     這時,戰士們行動起來,摩拳擦掌,慷慨激昂,在他們看來,戰鬥已經開始。

    表情嚴肅堅強,叮叮當當拿起自己的武器。

     “德國人是看到火光才來的。

    我們早就知道了。

    ”一個戰士說。

    德利托在稍遠一點站着,光線照着他垂下的眼睛。

     “大火,當然也是因為大火,但還有别的原因。

    ”吉姆說,慢慢吸了一口煙。

    其他人一言不發,德利托隻是擡擡眼睛。

     “我們有一個人叛變了。

    ”吉姆說。

    這時氣氛變得異常緊張,像風吹進骨頭一樣,一種寒冷潮濕的背叛氣氛,營房裡每次聽到這種消息都是這種氣氛。

     “是誰?” “佩萊。

    他到黑色旅那裡去了。

    他一個人去的,沒抓到他。

    他讓人處死了我們在獄中的四位同志。

    他幫助審訊我們被抓的每個人,告發每個人。

    ” 這種消息使人有一種盲目的失望,妨礙人們去思考。

    幾天前,佩萊還和他們在一起,還說:你們聽着,我們要打擊!那次有點怪,在他們後面沒聽到他着涼感冒的呼吸,但他仇恨第二天戰鬥中要用的機槍。

    現在,佩萊在下面敵人的禁區内,戴着有頭顱徽記的黑帽子,佩帶漂亮的新式武器,再也不用怕掃蕩了,總是憤怒地閃動着涼感冒的小紅眼睛,舔着口幹舌燥的嘴唇。

    這是對他們,對他昨天的同志們的憤怒。

    這種憤怒沒有仇恨或積怨,就像同志們玩以死打賭一樣。

     突然,皮恩想到自己的手槍。

    佩萊熟悉溝周圍的所有小路,好把姑娘帶到那裡。

    可能他也找到了那支手槍,現在挂在他的黑色旅制服上,抹上油铮亮,像他帶的武器那樣。

    或者是另外一碼事,他編造說熟悉蜘蛛築巢的地方,是為了去城裡,背叛自己同志,受贈獲得新式的德國武器,那些武器射擊時幾乎無聲。

     “現在應該殺了他。

    ”同志們說。

    好像同意他命該如此,也可能眼下更願意他第二天又回到他們中間來,帶着新式武器繼續在那個悲傷的遊戲中和他們交替着或做戰友或做敵人進行戰鬥。

     “紅狼已經下山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