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三月上旬的一天晚上,他們聽見了狐狸的叫聲。
那天沒有下雪,爐火熊熊燃燒着,突然傳來了尖銳的、抽打着冰冷空氣般的響聲,遠處有同樣的聲音回應它。
奧野川的水漲高了,一月份流量為每秒八點三立方米,二月份下降到六點五立方米。
進入三月份後,迅速增長,達到了十二點七立方米。
升他們的流量調查顯示的今年最初的增水數字令人興奮。
不參加調查的人也熱心地傳閱着這些帶有某種香氣的數字。
雪漸漸下得少了。
被深深的沉默包圍的戶外,時而能聽見雪崩的聲音。
升對于豎起兔子般敏感的耳朵來等待即将到來的季節的生活已經不覺得不可思議了。
在城市裡的時候,他思考的未來是非常難解的東西。
他不相信未來也是很自然的。
在這裡,未來是單純的,不相信都很難,那就是春天。
想要攥成團卻從指縫中掉落的雪粒,不知不覺間變得濕潤了,雪團上捏出了指印,看着手掌中的硬團,他們像孩子似的喜不自禁。
這是長久拒絕的東西的最初和解……升和同事們在較為暖和的天氣裡,到戶外去攥雪球,瞄準對面的山毛榉樹投擲着。
打中了樹幹的雪團的白色印記,在黑夜裡也能看見,兩三天都不掉。
陽光日漸溫暖起來了。
一天下午,有人用手指摸了摸朝陽房間的窗玻璃,指尖上感受到了玻璃上的暖氣,他不想自己獨自感受,特意跑到隔壁去告訴别人。
屋檐的滴水還很細。
晴天時,冰淩開始掉水滴,屋檐下面滴出了一個雪坑。
其中兩三個冰淩整個掉下來,就像劍入鞘一樣深深地插入滴出的雪坑之中。
然而這些春天的兆頭,常常被突然下起的雪打斷。
随着春天的臨近,升感到顯子從遠方漸漸走近了。
僅僅是遙遠的一個觀念的東西增加了具體性,面孔逐漸清晰,聲音也聽得見了,仿佛她那微笑即将出現在眼前。
可是這并不是真實的具體性,而是觀念的深化導緻的具體化,是一點點從世界的底部開始收集來、聯結來的,被賦予了生機的那種不可思議的存在。
自從那一拳以來,雖說顯示了升的威力,但他的歉意卻以其他形式表現出來。
他覺得獲得了對濑山行使善意的權力——不是義務。
坐直升飛機回家不成的濑山的可憐相,仿佛又在期待着他做些什麼。
作為新生的友情的證明,升想到的做法多少有些出人意外。
自己難道不該成為濑山發牢騷和拉家常的聽衆嗎?升打算發慈悲,反過來選擇濑山作為至今從未公開過的戀情的聽客。
升長這麼大從來沒有過一次想要向别人傾吐的沖動。
每到夜裡,就變成随心所欲之人的那種生活之所以快樂,就是因為這快樂是他獨有的秘密。
少年時代起就認為被愛是理所當然的他,從沒有體會過他那個年齡特有的吹噓嗜好。
如果像亨利·德·雷尼埃[HenrideRegnier(1864—1936),法國後期象征主義詩人]的箴言所說的那樣,“男人最被女人看輕的是他們不保守情事的秘密這一點”的話,升被所有女人看重也是必然的了。
隻是他保密的天分,是來自他對自己和生活的放任和輕蔑。
他覺得亂麻一樣糾纏在一起的過去的生活細節,沒有什麼值得傾訴的。
他有時也想過,或許将來上了年紀,漸漸無事可做了之後,會精選出一些有看頭的回憶寫成随筆,轟動世間一下。
對佐藤那種見人就想要傾訴内心煩惱的觀念性的暴露癖,升很看不慣,升覺得自己的傾訴将附有特别的價值,他這樣想也難怪。
可是,這種價值判斷的變化,是因為訴說的價值判斷,本屬于他人的判斷,所以,這也說明了以前隻顧及自己對事物的判斷的升,不知何時開始信賴起了别人,甚至是像濑山這種人的判斷了。
他毫不懷疑濑山會高興地聽他講述一切。
當然不能完全說升沒有意識到自己這種天真的心态。
在年輕的意識家的心裡發生了政變,他拼命地想要把内心有意識的活動傾向驅趕到無意識的領域裡去。
“我要向濑山敞開心扉,”青年心裡說,“也許是因為這個告白在我心裡的分量增加到了無論如何要找人聽的程度。
而且我還相信濑山會給予高度評價。
也說不定我的判斷受到了某種強于我的力量的左右。
我盲目地想要訴說的欲望,一定是想讓他人分享這一喜悅。
這樣看來我也許是在戀愛呢。
” 升找到訴說的機會并不難,每星期升都要通過傳達電話收到顯子寄到K町來的明信片,每當這時濑山就豎着耳朵坐旁邊,他也在等妻子的來信。
一封信也等不着的濑山,無聊地跟升打诨。
于是,升笑着邀他到自己屋裡來喝一杯。
升拿出了最後一瓶酒。
螢酒吧的禮物都分給了大家,他自己隻留下兩瓶白蘭地和一瓶科涅克。
每天喝一點兒,剩下的這瓶白蘭地也隻有一半了。
濑山對這一款待表現出非常感激,發揮了未醉之前便佯裝喝醉的酒宴上常客的習性,竭力宣稱被打之後産生的人與人之間的真正的理解,又是自稱“一匹男人”,又是贊美“男人的友情”。
前些日子辯論時的濑山和現在這樣通情達理的濑山之間一點也挂不上鈎,不過,未能坐直升飛機回家而受挫的濑山,至少可以在第三者心裡引起對他的同情。
奇妙的動物性反應使濑山趁着醉酒的勁頭,單刀直入地問起了升本想向他坦白的事。
“那個打電話的女人是誰呀,是螢酒吧的哪個姑娘啊?你的嘴也真夠嚴的,這裡的人都在議論這事,可是誰也猜不出她是個什麼樣的女人。
” 濑山一喝醉臉就紅得發紫,方臉上的三角眼越來越細,仿佛天生一雙從縫隙裡窺視的眼睛。
“不是螢酒吧的姑娘。
” “什麼?不是螢酒吧的姑娘?這麼說你除了螢酒吧外還有女人了?” “螢酒吧的女人就和我的姐妹一樣。
打電話的女人根本不是幹那種行當的。
” “嗬,這可是新鮮事啊,”濑山果然對這個話題極有興趣,“和螢酒吧的女人之間什麼事也沒有?真想不到。
十一月我去的時候,她們讓我向你代問好時,簡直是一副歡欣鼓舞的景象。
當然,我也納悶,她們如果都是你的女人的話,也不可能那麼和睦,那麼興奮了。
” 升從手邊的書裡拿出顯子的第二封來信,遞給濑山。
第一封信不大方便給他看。
“哎喲。
” 濑山用遲鈍的指尖翻來覆去地端詳着信封。
“菊池顯子。
” 他把名字念出了聲,默念了地址。
“這一帶我熟悉。
我有個遠房大伯就住在這附近,那兒可是個幽靜的地方。
離多摩川不遠吧。
” “是啊,就是在多摩川認識的,那天她正在河邊散步。
” “哦,是河裡的精靈吧。
” 濑山就像在酒桌上應酬。
升同意他看信,于是濑山就如同從密封的信封裡拿出“重要卷宗”似的拿出了那封信。
那天沒有下雪,爐火熊熊燃燒着,突然傳來了尖銳的、抽打着冰冷空氣般的響聲,遠處有同樣的聲音回應它。
奧野川的水漲高了,一月份流量為每秒八點三立方米,二月份下降到六點五立方米。
進入三月份後,迅速增長,達到了十二點七立方米。
升他們的流量調查顯示的今年最初的增水數字令人興奮。
不參加調查的人也熱心地傳閱着這些帶有某種香氣的數字。
雪漸漸下得少了。
被深深的沉默包圍的戶外,時而能聽見雪崩的聲音。
升對于豎起兔子般敏感的耳朵來等待即将到來的季節的生活已經不覺得不可思議了。
在城市裡的時候,他思考的未來是非常難解的東西。
他不相信未來也是很自然的。
在這裡,未來是單純的,不相信都很難,那就是春天。
想要攥成團卻從指縫中掉落的雪粒,不知不覺間變得濕潤了,雪團上捏出了指印,看着手掌中的硬團,他們像孩子似的喜不自禁。
這是長久拒絕的東西的最初和解……升和同事們在較為暖和的天氣裡,到戶外去攥雪球,瞄準對面的山毛榉樹投擲着。
打中了樹幹的雪團的白色印記,在黑夜裡也能看見,兩三天都不掉。
陽光日漸溫暖起來了。
一天下午,有人用手指摸了摸朝陽房間的窗玻璃,指尖上感受到了玻璃上的暖氣,他不想自己獨自感受,特意跑到隔壁去告訴别人。
屋檐的滴水還很細。
晴天時,冰淩開始掉水滴,屋檐下面滴出了一個雪坑。
其中兩三個冰淩整個掉下來,就像劍入鞘一樣深深地插入滴出的雪坑之中。
然而這些春天的兆頭,常常被突然下起的雪打斷。
随着春天的臨近,升感到顯子從遠方漸漸走近了。
僅僅是遙遠的一個觀念的東西增加了具體性,面孔逐漸清晰,聲音也聽得見了,仿佛她那微笑即将出現在眼前。
可是這并不是真實的具體性,而是觀念的深化導緻的具體化,是一點點從世界的底部開始收集來、聯結來的,被賦予了生機的那種不可思議的存在。
自從那一拳以來,雖說顯示了升的威力,但他的歉意卻以其他形式表現出來。
他覺得獲得了對濑山行使善意的權力——不是義務。
坐直升飛機回家不成的濑山的可憐相,仿佛又在期待着他做些什麼。
作為新生的友情的證明,升想到的做法多少有些出人意外。
自己難道不該成為濑山發牢騷和拉家常的聽衆嗎?升打算發慈悲,反過來選擇濑山作為至今從未公開過的戀情的聽客。
升長這麼大從來沒有過一次想要向别人傾吐的沖動。
每到夜裡,就變成随心所欲之人的那種生活之所以快樂,就是因為這快樂是他獨有的秘密。
少年時代起就認為被愛是理所當然的他,從沒有體會過他那個年齡特有的吹噓嗜好。
如果像亨利·德·雷尼埃[HenrideRegnier(1864—1936),法國後期象征主義詩人]的箴言所說的那樣,“男人最被女人看輕的是他們不保守情事的秘密這一點”的話,升被所有女人看重也是必然的了。
隻是他保密的天分,是來自他對自己和生活的放任和輕蔑。
他覺得亂麻一樣糾纏在一起的過去的生活細節,沒有什麼值得傾訴的。
他有時也想過,或許将來上了年紀,漸漸無事可做了之後,會精選出一些有看頭的回憶寫成随筆,轟動世間一下。
對佐藤那種見人就想要傾訴内心煩惱的觀念性的暴露癖,升很看不慣,升覺得自己的傾訴将附有特别的價值,他這樣想也難怪。
可是,這種價值判斷的變化,是因為訴說的價值判斷,本屬于他人的判斷,所以,這也說明了以前隻顧及自己對事物的判斷的升,不知何時開始信賴起了别人,甚至是像濑山這種人的判斷了。
他毫不懷疑濑山會高興地聽他講述一切。
當然不能完全說升沒有意識到自己這種天真的心态。
在年輕的意識家的心裡發生了政變,他拼命地想要把内心有意識的活動傾向驅趕到無意識的領域裡去。
“我要向濑山敞開心扉,”青年心裡說,“也許是因為這個告白在我心裡的分量增加到了無論如何要找人聽的程度。
而且我還相信濑山會給予高度評價。
也說不定我的判斷受到了某種強于我的力量的左右。
我盲目地想要訴說的欲望,一定是想讓他人分享這一喜悅。
這樣看來我也許是在戀愛呢。
” 升找到訴說的機會并不難,每星期升都要通過傳達電話收到顯子寄到K町來的明信片,每當這時濑山就豎着耳朵坐旁邊,他也在等妻子的來信。
一封信也等不着的濑山,無聊地跟升打诨。
于是,升笑着邀他到自己屋裡來喝一杯。
升拿出了最後一瓶酒。
螢酒吧的禮物都分給了大家,他自己隻留下兩瓶白蘭地和一瓶科涅克。
每天喝一點兒,剩下的這瓶白蘭地也隻有一半了。
濑山對這一款待表現出非常感激,發揮了未醉之前便佯裝喝醉的酒宴上常客的習性,竭力宣稱被打之後産生的人與人之間的真正的理解,又是自稱“一匹男人”,又是贊美“男人的友情”。
前些日子辯論時的濑山和現在這樣通情達理的濑山之間一點也挂不上鈎,不過,未能坐直升飛機回家而受挫的濑山,至少可以在第三者心裡引起對他的同情。
奇妙的動物性反應使濑山趁着醉酒的勁頭,單刀直入地問起了升本想向他坦白的事。
“那個打電話的女人是誰呀,是螢酒吧的哪個姑娘啊?你的嘴也真夠嚴的,這裡的人都在議論這事,可是誰也猜不出她是個什麼樣的女人。
” 濑山一喝醉臉就紅得發紫,方臉上的三角眼越來越細,仿佛天生一雙從縫隙裡窺視的眼睛。
“不是螢酒吧的姑娘。
” “什麼?不是螢酒吧的姑娘?這麼說你除了螢酒吧外還有女人了?” “螢酒吧的女人就和我的姐妹一樣。
打電話的女人根本不是幹那種行當的。
” “嗬,這可是新鮮事啊,”濑山果然對這個話題極有興趣,“和螢酒吧的女人之間什麼事也沒有?真想不到。
十一月我去的時候,她們讓我向你代問好時,簡直是一副歡欣鼓舞的景象。
當然,我也納悶,她們如果都是你的女人的話,也不可能那麼和睦,那麼興奮了。
” 升從手邊的書裡拿出顯子的第二封來信,遞給濑山。
第一封信不大方便給他看。
“哎喲。
” 濑山用遲鈍的指尖翻來覆去地端詳着信封。
“菊池顯子。
” 他把名字念出了聲,默念了地址。
“這一帶我熟悉。
我有個遠房大伯就住在這附近,那兒可是個幽靜的地方。
離多摩川不遠吧。
” “是啊,就是在多摩川認識的,那天她正在河邊散步。
” “哦,是河裡的精靈吧。
” 濑山就像在酒桌上應酬。
升同意他看信,于是濑山就如同從密封的信封裡拿出“重要卷宗”似的拿出了那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