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奇女傳 第九回 觀音寺喪吾說法 白蓮池九賢賦詩

關燈
費力,水中明月自修持。

     喪吾吟罷,左右僧士無人敢應,一個個形如木偶。

    隻見人衆中走出一個小學生,頭帶青巾,身穿藍衫,年紀不過八九歲,步至禅座下,合掌對那大和尚答道: 未生我兮天為主,既生我兮心為主。

     大道若明不費力,水中明月好精神。

     大和尚聽了,合掌當胸,又高聲吟道: 水中明月好精神,風送波搖萬點星。

     不盡浮雲蔽月色,清池裡面影沉沉。

     小學生不慌不忙,順口答道: 性靜如水慧如月,六欲不生萬念寂。

     浮雲生滅空往來,寥寥太虛無挂礙。

     大和尚又吟道: 龍從火裡出,虎向水中生。

     九葉蓮台上,自度自家人。

     小學生答道: 心中煉性龍火出,性中立命虎水生。

     心花燦爛蓮花生,元神卻是自家人。

     大和尚聽了,口稱:“善哉,善哉!”又吟道: 元神真又真,空寂見無生。

     返我真面目,淨土好安身。

     小學生聽了“返我真面目”這一句,料喪吾識破機關,又見喪吾下了法座,有相遜之意,往外就跑,不知去向,喪吾也退入方丈去了。

    那些看的衆人,都道這個和尚果然有些道行,感得天神下降,不然那有不上十歲的小學生,就能出口成章?一個個疑神見鬼,惟有朱若虛暗笑不止。

    大家進方丈,請大和尚再出說法,不表。

     卻說這小學生,不是别人,就是若虛之孫木蘭女也。

    若虛因他從小聰明,五歲入學,将一十三經讀得透熟。

    他又喜看佛經道典,深通其妙,所以三教宗旨,心傳妙法,一一皆知。

    當日聽了喪吾所雲:上半日是男子聽法,下半日是女子聽法。

    木蘭心中想道:與男子說法,必是盡性至命之理;與女子說法,不過是因果報應。

    私向伯母房中,将哥克念的頭巾、藍衫穿着,俨然一個小相公模樣,竟來觀音寺聽僧說法。

    當時見喪吾連吟二偈無人參解,他就忍耐不住,竟到法座下與喪吾對答。

    比及喪吾下座之時,他卻跑出山門之外,竹林之中,取下頭巾,脫去藍衫,與一班女娘,匆匆而回。

    況且朱家家法,一切内眷足迹不出中門。

    誰人認得?朱若虛雖然曉得,也不肯說明。

    當日見他有如此大才,到也歡喜。

    自此喪吾在觀音寺,與諸賢或登木蘭之峰,探滠源之浦,尋白雲之洞,觀城潭之水,吟詩作賦,講道談經。

    住了半年,才回大悟山。

     過了一年。

    一日,觀音寺池中蓮花開放。

    醉月長老命徒弟搭起一座水閣涼亭,請諸賢來賞蓮花。

    及諸賢畢至,依次而坐,早有侍者焚香烹茗,茶酒并進。

    那湛于飛開口言道:“目今大唐天子明良際會,胡越一家,五谷豐收,三災永息。

    使吾等高歌酣飲,對此光天化日,和風慶雲,花呈其色,鳥奏其音。

    我等各吟蓮花詩一首,以志今日之勝。

    ”衆人皆道:“說得有理。

    ”九賢吟罷,彼此相賞,侍者又茶酒并進,果食重添,直飲到月上三竿,方才散席。

    到了次日,喪吾道:“樂不可極,貧僧欲回大悟養靜,期至九月初八日,我等九人一齊到朱兄府中賀節,列位切不可失信。

    ”九人齊聲道:“謹遵嚴命。

    ”于是九賢各各作禮而散。

    欲知後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