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夏大夫說:“我問你哪兒不好,你說不好就是了,說什麼病名?病名是外在的東西,是可以變的。
今天說你是這個病,明天就是那個病。
有什麼準?有準的是病人的感覺。
家裡人經常本末倒置,把别人說的東西,當成了最重要的東西,其實,世上無數的人,就叫誤診給害了。
” 梁秉俊何等聰明之八,立即感到了眼前這位無須大夫的高明之處,刮目相看,态度也謙恭了不少。
這次,不是病人家屬對醫生的那種實用性的恭敬,而是一個行當的高手對另一行當的高手的折服。
他把夏早早的病情逐一描述。
夏大夫聽完之後,雙手抱肘,補充問道:“都用什麼法子治了?” 梁秉俊小心翼翼地報出了正在服的中西藥物,怕夏大夫又火冒三丈。
但夏大夫這一回很平和。
當然了,梁秉俊沒敢說出和血玲珑有關的設想。
嚴格說起來這也和夏早早無關,起碼現在還不曾有任何藥物應用到夏早早身上。
夏大夫聽完之後,大包大攬過:“這病,能治。
” 梁秉俊以為自己聽錯了,或者是夏大夫還在為剛才自己的冒犯而生氣,或者說夏大夫簡直就是一個信口開河的家夥。
他看着夏大夫,半天沒吱聲。
更大夫說:“不相信,是不是?你們這些人,就是怪。
你幹嘛來了,不就是看病來的嗎?我要說不能治,就拼命求我。
我要說能治了,又不相信我。
不請你就走。
”夏大夫說着,起身做送客狀。
梁秉俊慌了。
梁秉俊很少發慌,而且随着年齡的增長,他發慌的機會越來越少了,今天是難得的脆弱。
“不不,我哪能不相信您呢?我隻是……隻是太高興了……” 夏大夫說:“也不必高興得太早。
我隻說能治,至于治得好治不好,這還得看個人的造化了。
” 夏大夫說着,領梁秉俊來到各式各樣的古怪玻璃瓶子面前,然後拿起一疊報紙後手折成早年間包糖果的三角形袋子,就從各個瓶子裡往外國藥粉。
那些藥粉通常是白色的,也有少數呈術黃或是淡藍色。
一遍忙活之後,夏大夫把包成粽子模樣的紙包,約有十幾包,裝進一個巨大的塑料袋裡,送到梁秉俊面前。
梁秉俊悲慘地注意到,這隻塑料袋是黑色的,就是居民樓裡通常裝垃圾的那種袋子。
“這是一個月的藥。
回去,先吃。
一個月之後,再來找我。
當然,我要是不在,那就沒法了。
找我的人很多。
“夏大夫說。
梁秉使遲遲疑疑地接過黑色袋子,說:“怎麼吃呢?” 夏大夫說:“怎麼都行。
也不是人參,講究那麼多。
這藥,早上晚上半夜裡,跟胡椒面似的灑在湯裡,果醬似的抹面包片上,或者幹脆包了馄饨烙了餡餅,都成。
怎麼方便怎麼着來,我好說話。
你要是太嫌麻煩了,就沖了喝,當茶也行。
” 梁秉俊聽得目瞪口呆。
這是藥嗎?整個一個坑蒙拐騙嘛! 藥都應該有特别的味道,對不對?沒味道的,無色無臭的那是毒藥。
就算是沒什麼特别令人苦惱的味道,能做成包子餃子餡嗎?這不是拿着别人的痛苦當戲要嗎? 可是,人在矮檐下,你不得不低頭啊。
梁秉俊忍氣吞聲地問了藥價,交了錢。
剛要走,夏大夫說:“啊呀呀,忘了。
你的女兒是小孩,是不是?那就得再加一點水劑。
”他說着,走到旁邊一個類乎儲藏室樣的小房間,拿出一個小瓶,類似正規醫院的咳嗽糖漿藥瓶,說:“拿去給孩子喝吧。
一瓶,分三十天喝。
多點少點也不要緊。
對了,你還得補交點錢,這藥水可不便宜。
” 梁秉俊乖乖地交錢,接過藥瓶。
他看着那散發着苦杏仁味道的藥水,突然對自己的此行,感到了大荒謬。
你白跑了一趟不要緊,你敢把這種稀奇古怪的藥水和藥面,給那個生命垂危的小姑娘吃嗎?梁秉俊決定要搞明白,不然,這就不單是治不治病的問題,而是對自己智力的大藐視。
大嘲笑。
想到這裡,他不再像一個求醫的家屬那樣,唯唯諾諾,挺直了腰闆,說:“夏先生,我能看看您的行醫資格證明嗎?”他的話,已帶出明顯的挑戰意味,他不再稱呼他為夏大夫,而是叫他“夏先生”。
夏先生并不以為忤逆,笑笑道:“我不是西醫。
沒有畢業證。
” 梁秉俊緊追道:“如果您是中醫,那就師從哪一位大師呢?” 夏先生繼續微笑着說:“我不是中醫。
所以,也并不曾拜在某一位名老中醫名下。
” 梁秉俊說:“那麼,先生是自學成才了?” 夏先生說:“自學倒是有的,隻是成不成才,就不知道了。
” 梁秉俊說:“先生想來還是成才的吧,要不然,這許多的病人登門求醫,先生要是無才,怎麼敢攬這個瓷器活呢?” 夏先生說:“過獎了。
我不是攬的瓷器活,而是别人破罐子破摔的廢物利用。
” 梁秉俊氣得哆嗦,說:“你怎麼能把别人最寶貴的生命,說成是破罐子呢?” 夏先生一點也不着急,說:“這不是我說的,是來人自己說的。
我不是問過你們嗎,病人是不是快死了?你們都磕頭蟲似地說是。
你們要是不說是,我是不敢治的。
我隻能先在要死的病人身上試,若是治好了,就揀回來一條命。
要是治不好,也是一個死,和我何幹呢?” 梁秉俊被駁得啞口無言,但心裡還是極度的不安,說:“您也許有您的道理。
但我隻想看看你的行醫執照。
” 夏先生幹脆地說:“沒有。
” 梁秉俊把黑色垃圾袋甩在地上,說:“無照,你怎能行醫?!” 夏先生說:“我并不是行醫,我沒有收你的診費,隻取了一點藥品的成本費。
再說啦,有執照的醫生,并不一定治得了病,救得了命。
世上,是先有了醫術,然後才有了醫生。
你不要弄颠倒了。
” 梁秉俊想想也是這個理,但他還是很不踏實,不把這些神神鬼鬼的藥末成分鬧明白,他可不敢讓小姑娘吃藥。
“我能知道您的這些藥,都是什麼成分嗎?”他說,做好了被拒絕的準備。
“行啊。
我正想找個人給他講講呢。
”沒想到夏先生一口應承。
于是,兩人重新落座,氣氛比剛才求醫問藥的時候,還和諧一些。
“這些藥,說來很簡單,都是一些化學元素。
具體是什麼,我就不一一告訴你了,一來,這是我的一個小秘密,二來,告訴你,恐怕你也聽不懂。
”夏大夫不是一個善于掩飾的人,這樣即使他懷有善意的時候,嘴角也還是流露着傲慢。
梁秉俊不卑不亢地說:“我的理解力,比您想象得或者能高一些。
” 夏大夫說:“喔,你還挺自信的。
自信了好,我這兒,基本上看到的都是說自己不行的人。
也許是家裡有了病人,人的自尊心都受摧殘。
” 梁秉俊說:“我是家裡有了病人,自尊心更增強了。
” 夏大夫說:“此話怎麼講呢?你告訴告訴我,下回見了那些一臉晦氣的家屬,除了教訓,我也能好聲好氣地開導他們。
” 梁秉俊說:“有了病人,就是多了考驗,多了磨難。
不但自己不能倒,還得輸出力量,花費金錢,投入功夫,這不就值得佩服自己嗎?” 夏大夫說:“好。
說得好。
每一個得病的人後面,都站着他們的家屬,該給他們發獎章。
” 梁秉俊說:“您這麼誇獎我,我很高興。
我有一個請求,不知您是否滿足?” 夏大夫說:“說說看。
我做得到,我高興,我就滿足。
要是我做不到,那就沒啥說的了。
要是我雖能做得到,但我不高興做,那也隻有對不起了。
” 梁秉俊說:“很簡單。
您是一定做得到的。
但您是不是高興,我就不知道了。
” 夏大夫說:“甭繞彎子了。
你直說。
” 梁秉俊把那隻黑色的塑料袋拎出,說:“請您照原樣再配一副藥。
” 夏大夫說:“不會您的這個女兒是雙胞胎,還有一個也得了這病吧?” 梁秉俊說:“可惜我還沒有這種雙份
今天說你是這個病,明天就是那個病。
有什麼準?有準的是病人的感覺。
家裡人經常本末倒置,把别人說的東西,當成了最重要的東西,其實,世上無數的人,就叫誤診給害了。
” 梁秉俊何等聰明之八,立即感到了眼前這位無須大夫的高明之處,刮目相看,态度也謙恭了不少。
這次,不是病人家屬對醫生的那種實用性的恭敬,而是一個行當的高手對另一行當的高手的折服。
他把夏早早的病情逐一描述。
夏大夫聽完之後,雙手抱肘,補充問道:“都用什麼法子治了?” 梁秉俊小心翼翼地報出了正在服的中西藥物,怕夏大夫又火冒三丈。
但夏大夫這一回很平和。
當然了,梁秉俊沒敢說出和血玲珑有關的設想。
嚴格說起來這也和夏早早無關,起碼現在還不曾有任何藥物應用到夏早早身上。
夏大夫聽完之後,大包大攬過:“這病,能治。
” 梁秉俊以為自己聽錯了,或者是夏大夫還在為剛才自己的冒犯而生氣,或者說夏大夫簡直就是一個信口開河的家夥。
他看着夏大夫,半天沒吱聲。
更大夫說:“不相信,是不是?你們這些人,就是怪。
你幹嘛來了,不就是看病來的嗎?我要說不能治,就拼命求我。
我要說能治了,又不相信我。
不請你就走。
”夏大夫說着,起身做送客狀。
梁秉俊慌了。
梁秉俊很少發慌,而且随着年齡的增長,他發慌的機會越來越少了,今天是難得的脆弱。
“不不,我哪能不相信您呢?我隻是……隻是太高興了……” 夏大夫說:“也不必高興得太早。
我隻說能治,至于治得好治不好,這還得看個人的造化了。
” 夏大夫說着,領梁秉俊來到各式各樣的古怪玻璃瓶子面前,然後拿起一疊報紙後手折成早年間包糖果的三角形袋子,就從各個瓶子裡往外國藥粉。
那些藥粉通常是白色的,也有少數呈術黃或是淡藍色。
一遍忙活之後,夏大夫把包成粽子模樣的紙包,約有十幾包,裝進一個巨大的塑料袋裡,送到梁秉俊面前。
梁秉俊悲慘地注意到,這隻塑料袋是黑色的,就是居民樓裡通常裝垃圾的那種袋子。
“這是一個月的藥。
回去,先吃。
一個月之後,再來找我。
當然,我要是不在,那就沒法了。
找我的人很多。
“夏大夫說。
梁秉使遲遲疑疑地接過黑色袋子,說:“怎麼吃呢?” 夏大夫說:“怎麼都行。
也不是人參,講究那麼多。
這藥,早上晚上半夜裡,跟胡椒面似的灑在湯裡,果醬似的抹面包片上,或者幹脆包了馄饨烙了餡餅,都成。
怎麼方便怎麼着來,我好說話。
你要是太嫌麻煩了,就沖了喝,當茶也行。
” 梁秉俊聽得目瞪口呆。
這是藥嗎?整個一個坑蒙拐騙嘛! 藥都應該有特别的味道,對不對?沒味道的,無色無臭的那是毒藥。
就算是沒什麼特别令人苦惱的味道,能做成包子餃子餡嗎?這不是拿着别人的痛苦當戲要嗎? 可是,人在矮檐下,你不得不低頭啊。
梁秉俊忍氣吞聲地問了藥價,交了錢。
剛要走,夏大夫說:“啊呀呀,忘了。
你的女兒是小孩,是不是?那就得再加一點水劑。
”他說着,走到旁邊一個類乎儲藏室樣的小房間,拿出一個小瓶,類似正規醫院的咳嗽糖漿藥瓶,說:“拿去給孩子喝吧。
一瓶,分三十天喝。
多點少點也不要緊。
對了,你還得補交點錢,這藥水可不便宜。
” 梁秉俊乖乖地交錢,接過藥瓶。
他看着那散發着苦杏仁味道的藥水,突然對自己的此行,感到了大荒謬。
你白跑了一趟不要緊,你敢把這種稀奇古怪的藥水和藥面,給那個生命垂危的小姑娘吃嗎?梁秉俊決定要搞明白,不然,這就不單是治不治病的問題,而是對自己智力的大藐視。
大嘲笑。
想到這裡,他不再像一個求醫的家屬那樣,唯唯諾諾,挺直了腰闆,說:“夏先生,我能看看您的行醫資格證明嗎?”他的話,已帶出明顯的挑戰意味,他不再稱呼他為夏大夫,而是叫他“夏先生”。
夏先生并不以為忤逆,笑笑道:“我不是西醫。
沒有畢業證。
” 梁秉俊緊追道:“如果您是中醫,那就師從哪一位大師呢?” 夏先生繼續微笑着說:“我不是中醫。
所以,也并不曾拜在某一位名老中醫名下。
” 梁秉俊說:“那麼,先生是自學成才了?” 夏先生說:“自學倒是有的,隻是成不成才,就不知道了。
” 梁秉俊說:“先生想來還是成才的吧,要不然,這許多的病人登門求醫,先生要是無才,怎麼敢攬這個瓷器活呢?” 夏先生說:“過獎了。
我不是攬的瓷器活,而是别人破罐子破摔的廢物利用。
” 梁秉俊氣得哆嗦,說:“你怎麼能把别人最寶貴的生命,說成是破罐子呢?” 夏先生一點也不着急,說:“這不是我說的,是來人自己說的。
我不是問過你們嗎,病人是不是快死了?你們都磕頭蟲似地說是。
你們要是不說是,我是不敢治的。
我隻能先在要死的病人身上試,若是治好了,就揀回來一條命。
要是治不好,也是一個死,和我何幹呢?” 梁秉俊被駁得啞口無言,但心裡還是極度的不安,說:“您也許有您的道理。
但我隻想看看你的行醫執照。
” 夏先生幹脆地說:“沒有。
” 梁秉俊把黑色垃圾袋甩在地上,說:“無照,你怎能行醫?!” 夏先生說:“我并不是行醫,我沒有收你的診費,隻取了一點藥品的成本費。
再說啦,有執照的醫生,并不一定治得了病,救得了命。
世上,是先有了醫術,然後才有了醫生。
你不要弄颠倒了。
” 梁秉俊想想也是這個理,但他還是很不踏實,不把這些神神鬼鬼的藥末成分鬧明白,他可不敢讓小姑娘吃藥。
“我能知道您的這些藥,都是什麼成分嗎?”他說,做好了被拒絕的準備。
“行啊。
我正想找個人給他講講呢。
”沒想到夏先生一口應承。
于是,兩人重新落座,氣氛比剛才求醫問藥的時候,還和諧一些。
“這些藥,說來很簡單,都是一些化學元素。
具體是什麼,我就不一一告訴你了,一來,這是我的一個小秘密,二來,告訴你,恐怕你也聽不懂。
”夏大夫不是一個善于掩飾的人,這樣即使他懷有善意的時候,嘴角也還是流露着傲慢。
梁秉俊不卑不亢地說:“我的理解力,比您想象得或者能高一些。
” 夏大夫說:“喔,你還挺自信的。
自信了好,我這兒,基本上看到的都是說自己不行的人。
也許是家裡有了病人,人的自尊心都受摧殘。
” 梁秉俊說:“我是家裡有了病人,自尊心更增強了。
” 夏大夫說:“此話怎麼講呢?你告訴告訴我,下回見了那些一臉晦氣的家屬,除了教訓,我也能好聲好氣地開導他們。
” 梁秉俊說:“有了病人,就是多了考驗,多了磨難。
不但自己不能倒,還得輸出力量,花費金錢,投入功夫,這不就值得佩服自己嗎?” 夏大夫說:“好。
說得好。
每一個得病的人後面,都站着他們的家屬,該給他們發獎章。
” 梁秉俊說:“您這麼誇獎我,我很高興。
我有一個請求,不知您是否滿足?” 夏大夫說:“說說看。
我做得到,我高興,我就滿足。
要是我做不到,那就沒啥說的了。
要是我雖能做得到,但我不高興做,那也隻有對不起了。
” 梁秉俊說:“很簡單。
您是一定做得到的。
但您是不是高興,我就不知道了。
” 夏大夫說:“甭繞彎子了。
你直說。
” 梁秉俊把那隻黑色的塑料袋拎出,說:“請您照原樣再配一副藥。
” 夏大夫說:“不會您的這個女兒是雙胞胎,還有一個也得了這病吧?” 梁秉俊說:“可惜我還沒有這種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