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關燈
水,也知道旅客的目的地,态度很關照。

     梁秉俊頭也不回地說:“我提前下車了。

    謝謝你。

    ” 這是高速公路的一個休息營地。

    梁秉俊走到絡腮胡子面前說:“我有一個親戚,得了重病。

    我很想到您說的那個大夫家裡求醫。

    您能告訴我他的地址嗎?” 絡腮胡子打量了他一眼說:“那位大夫姓夏。

    我告訴你他家在哪兒,可是他不一定在家,經常叫外國人給請走。

    你知道,中國的好東西,從八國聯軍那會開始,就保不住,常常就叫外國拿走了……” 梁秉俊謝過絡腮胡子。

     地址是一個中等城市。

     一座商号樓,破敗如廢墟。

    你很難想象在這裡住着一位神醫。

    梁秉俊雖說見多識廣,知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的古訓,也對在如此很瑣的地方,能生活着一位曠世神醫,表示存疑。

     走廊堆滿雜物,隻能側身而過。

    粱秉俊不禁想,要是失火或是地震,這座房屋的人,誰也跑不掉。

    依着門牌找到一扇禁閉的防盜門。

    他按響了門鈴,許久許久沒有人呼應。

    他不洩氣,過了一會,又開始下一輪操作。

    然後,休息一下,繼續……為什麼要在無聲無息的情形下,不斷地勞而無功地按門鈴呢?梁秉俊是因為絕望。

    人在絕望的時候,會下意識地做很沒意義的事情。

     在他馬上就要放棄的時候,門開了。

    一張光潔無須近乎女人面孔的老年男人,出現在防盜門後,嘿嘿笑着說:“你這個人,真有恒心啊。

    按了這麼半天,你就沒想到這裡根本就沒人嗎?” 梁秉俊憑着偵探的敏感,确認他就是夏大夫。

    他恭恭敬敬地鞠躬道:“夏大夫,我想到了裡面可能沒人。

    可是我還得按下去,因為找到您,是我女兒惟一的希望。

    ” 夏大夫聽了此話,兩眼放光道:“這麼說,你女兒快死了?” 梁秉使真恨不得如地上陣口唾沫,居然有這樣的大夫! 雖說夏早早不是自己的女兒,也沒有人這麼說話的阿。

    但他顧不得計較夏大夫的講話風格,連連說:“是。

    是……快不行了……” “好!快不行了,好。

    好吧,那你就進來吧。

    我最怕就是那些小來小去的病,煩人。

    有病就得像個有病的樣,讓人治起來也痛快。

    ”夏大夫算是用這種奇怪的考核方式,認可了梁秉俊的求醫資格,打開鐵門,放他過去。

     梁秉俊心裡苦笑道:看來這個大夫,也夠天真的了。

    他對來客進行的測驗,實在和安全沒關系。

     若是誰想打劫他,輕而易舉就可騙開鐵門附。

    又一想,也許吉人自有無助,或者說,他修有金剛不壞之體,或是有上好的刀槍紅傷之藥,因此無懼,也說不定啊。

     進得門,梁秉俊慶幸自己身材較薄,且距上頓吃飯時間已很遙遠,因為窄窄的門廳裡被瓶瓶罐罐占據了大半,入室的人,隻有盡量将肚皮細向脊椎骨方向,才得以通過。

    梁秉俊不由得想;若是一個胖子得了病,怎樣求醫呢?單是進門這一關,就得被淘汰。

    但是馬上他就想通了,因為夏大夫隻看臨終的病人,熬到那時候,基本都是皮包骨了。

    若是急病,根本趕不到夏大夫這座封閉嚴實的鐵門前,也早就來不及了。

     客廳裡,從地面到空間,也是擺滿了瓶瓶罐罐。

    到處都是肮髒的玻璃器皿反射出的友光,好像到了早已廢棄的上個世紀的中學實驗室。

    而且沒有醫療機構常見的白色,也沒有醫院裡無所不在的來蘇水氣味。

    當然了,醫生的家不必布置得如同醫院,但是這也和想象中的神醫相距太遠。

    好在梁秉俊形形色色的騙子見得多了,雖然失望,臉上的神色還算安然。

    惟一能表達出好客氣氛的是,在靠牆的床下,有兩隻破沙發對面擺着,中間橫着一隻茶幾。

    茶幾上面有一隻小小的茶壺,小到隻夠一個人獨斟獨飲。

     “說吧。

    誰病了?你女兒?你女兒多大了?”夏大夫倒是不啰嗦,開門見山。

     “十二歲……得的是……”梁秉俊剛想細說,夏大夫打斷了他的話,說:“嘻嘻,你才多大啊? 怎麼就有了一個十二歲的孩子?是替别人問的吧?再不就是娶了大齡女子,她抱來了一個油瓶? 那你一個做後父的,是不是也關心太多?她親媽幹什麼去了?“‘梁秉俊這個氣啊,這算哪路郎中?講話連點最基本的禮貌都不懂,他怎麼不配點治神經症的藥,先給自己灌上一大碗,别這麼胡說八道!但另一面,梁秉俊又不得不佩服這個看起來像太監一般的醫生,有着超人的敏感和判斷力。

    在某些方面,他的思維近似一個優秀的偵探。

    隻是,偵探不到必要的時刻,他所想的,深深地埋藏在心,但此位夏大夫,嘴巴好像連着腦屏幕,腦子裡想到什麼,舌頭就同聲傳譯出來,故而他隻能這般窮困潦倒。

    您看到過哪個大人物,是想到什麼說什麼呢? 梁秉俊浮想聯翩,在電光石火的瞬間,做出了以上的種種判斷。

    可當務之急是夏大夫在相距不到一尺的距離内,虎視眈眈地看着他,等着回答。

    梁秉俊想,我一向長得老成,如今在外面奔波,一臉的滄桑,他也是胡亂一猜,索性來個甯死不屈。

    便咬着牙說:“我就是給自己的女兒尋醫問藥。

    我是早戀早婚,還有未婚先孕,都趕一塊堆了。

     夏大夫看來信了梁秉俊的話,或者說是不信,也沒有情緒再做追究。

    反正他通過這種談話,知道了來者對病人的感情和了解,都是第一等的,這就足夠了。

     “哪兒不好啊?”夏大夫接着問。

     梁秉俊又犯了遲疑說病名,本不是什麼難事,但這陣子求醫問藥的經曆,讓他長了心眼。

    當着中醫,您最好不說西醫的病名,更别提病人作過手術什麼的經曆,大夫不愛聽。

    覺得你不相信中醫,得了病,都一窩蜂地先看西醫,到了死馬當活馬醫的時候,才找到中醫。

    沒有人願意把自己當成給死馬看病的大夫。

    可你要是看西醫,那他們更不樂意聽你看中醫的經曆了,門戶之見更是猛烈。

    鬧得看病也好似女性的貝節,有個“處女診”,你得從一而終,要是半路上改換門庭,就得受歧視,意味着你求醫心不誠。

    他做醫家的,就可以奚落你,諷刺你,也可以禮尚往來地對你模棱兩可不專一。

     面前這位夏大夫,你判斷不出他是中醫還是西醫。

    看他這到不修邊幅不請世故的模樣,好似一位桀骜不馴的中醫。

    但屋裡明顯屬于現代醫學的燒杯和玻璃器皿,又強烈地提示他有西學的背景…… 難啊。

    看來,押一寶吧。

     梁秉俊說:“病在腎脾。

    說是腎水幹涸,脾不養血,肝胃不合……” 夏大夫揮揮手說:“我聽不懂。

    ” 完了,你遇到了一位西醫,他很生氣。

    你趕緊改換門庭吧。

     “啊,那是這樣的。

    骨髓的造血機能受到嚴重損壞,全血細胞減少,各個系統……” 夏大夫又揮揮手說:“我聽不懂。

    ” 梁秉俊火了。

    他通常是不會被激怒的,因為他總是公事公辦,那是工作。

    你可以為工作投入時間和精力,但你不能為工作技人感情。

    因為人的感情是經不起磨損的,你剛開始感情充沛,你的工作就做得好,你的感情淡泊了,你的工作質量就受風化。

    這樣對待工作是不公平的。

    工作要求穩定和高質,要求守恒,那你就不要按人感情,隻是以一種永不磨損的意志和責任對待即可。

    但梁秉使這一次的工作,由于雇主的侍殊——他的母親,由于當事人的特殊——他的“女兒”,他就不合時宜地滲透了感情。

     梁秉俊說:“中醫的診斷你不聽,西醫的診斷你也不聽。

     那你聽什麼?你算得哪門子大夫?!江湖騙子吧! 夏大夫一點也不惱說:“罵得好啊。

    我本來就不是中醫,也不是西醫。

    我就是江湖之人,但我治得了病,救得了命。

    我問你,你答非所問,還在這裡犯橫。

    我也就是看你孩子有病,急火攻心,不和你計較。

    要不然啊,您就走好了吧。

    ” 梁秉俊決定不和他啰嗦,還是直奔主題。

    說:“我怎麼答非所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