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政治中的非理性推理
關燈
小
中
大
為現成的見解記在人們心裡,而且已經記在心裡了。
所有這一切都适用同一個産生沖動的規律。
近似感覺、近似較古老的進化史上的東西,既會産生一種更有力的沖動,又會産生一個更現成的推論。
當一個新的候選人初次露面向他的選民就像一個老朋友那樣微笑時,他不僅像我在上一章說過的那樣觸動了一種古老而直接的人類感情的本能,而且還産生一個朦胧的意念,似乎他是一個老朋友;他的代理人隻要沒有說過任何足以引起批評和理性注意的事情,甚至可以暗示這一點。
到集會結束時,人們竟會要求為&ldquo親愛的老瓊斯&rdquo三呼萬歲。
[35] 幾年前,G.K.切斯特頓先生從一篇關于美國選舉的雜志文章裡引用了這樣一段話:&ldquo對于美國工人聽衆來說,一個小小的合理的常識往往比長篇大論作用更大。
在上次總統競選中,一個演說者在提出他的論點時,把釘子釘進一塊木闆,結果為他的一方赢得了好幾百張選票。
&rdquo[36]&ldquo合理的常識&rdquo并不是切斯特頓先生認為的那樣把釘釘子作為一種邏輯論據提出來,而在于演說者懂得如何給非邏輯推理增添力量以及願意使用那種知識。
一個生動的聯想一旦形成,就陷入一大堆心理經曆之中,嗣後可能經受發展和變化,與有意識的推理沒有什麼關系。
曾有人告訴我說,當提議在英國發起一場反對将中國合同工輸入南非的運動時,一位重要人物說:&ldquo沒有人會投票贊成。
&rdquo但是運動還是開始了,并且基于這樣一個理性的論點:法令規定的條件等于把一種相當殘酷的奴隸制強加于絕頂聰明的亞洲人。
不過,誰要是留心1905至1906年冬的政治,就必然注意到,廣告牌上畫的中國佬使許多選民頓時激起了一種對黃種人的憎恨。
這種憎恨轉移到了保守黨身上,到1906年大選結束時,工人聽衆前的幻燈片上突然映出一個中國佬的畫像立刻就會引起一陣痛罵巴爾福先生的哄鬧。
不過,在大選後,保守黨記憶中的廣告牌上中國人的臉就逐漸和曾經利用這些臉的自由黨人等同起來。
大選時我曾在一個選區做過工作,我方曾在那裡貼過不少這種招貼畫,結果我方競選失敗了。
一年後,我在同一選區做倫敦郡議會的候選人。
在投票結束前一小時,我以投票日疲勞的不自然的清晰度,在選區委員會辦公室的窗前看到一張大的白臉,同時聽到一個刺耳的聲音吼道:&ldquo你那該死的辮子在哪裡?上次我們把它剪掉了,現在我們要把它繞在你的脖子上,把你勒死!&rdquo 1907年2月郡議會選舉期間,倫敦廣告牌上出現了無數張招貼畫,目的在制造一種信念,即郡議會的進步黨議員是靠詐騙納稅人過活的。
如果如實發表這樣一個聲明,就是訴諸批判性理智,可能會引起争端,甚或打官司。
但是這張招貼是訴諸下意識的推理過程。
招貼上畫着一個顯然代表進步黨的人,用一個粗短的手指指着說(意思相當含糊,以免犯诽謗罪):&ldquo我們要的是你們的錢。
&rdquo這張畫妙在充分利用這樣一個事實:大多數人是按照對于一個被控犯詐騙罪的人的外貌的一連串迅速而無意識的推理來判斷控告的真僞的。
如果從畫中人所戴帽子的形狀、他的表鍊和戒指的式樣、不整齊的牙齒以及紅鼻子來看,分明是個職業性的騙子。
我猜想這是出于一個美國畫家的手筆,他的臉和衣服有點像美國式,這在下意識聯想領域裡進一步向多數目睹者暗示了坦慕尼協會。
這張招貼畫是極其成功的,但是,現在選舉已經結束,它就像中國人的畫像一樣,似乎将繼續發揮一種非理性的移情作用。
人們注意到,一張進步黨主辦的晚報每當要暗示穩健派受不适當的金錢動機的影響,就把這張畫縮小了登在報上。
我本人感到它使我聯想起那個勸鐵路公司和其他人為他出錢的精力充沛的政客,政客本人的儀表可能使人想起英國紳士的最佳傳統。
論述&ldquo群衆心理學&rdquo的作家們曾指出興奮和數量在以非理性推理代替理性推理中的作用。
不過,任何一個阻止一個人充分注意其心理過程的原因都可能産生極端程度的非理性推理。
我認識兩個人,他們有做委員會工作的真正才能,我時常留心觀察兩人中的任何一人在小組委員會上控制同事的方法。
這種方法在下午快過去時最靈,因為那時委員們已經累了,一整天打起精神聽一個發言人滔滔不絕地講一
所有這一切都适用同一個産生沖動的規律。
近似感覺、近似較古老的進化史上的東西,既會産生一種更有力的沖動,又會産生一個更現成的推論。
當一個新的候選人初次露面向他的選民就像一個老朋友那樣微笑時,他不僅像我在上一章說過的那樣觸動了一種古老而直接的人類感情的本能,而且還産生一個朦胧的意念,似乎他是一個老朋友;他的代理人隻要沒有說過任何足以引起批評和理性注意的事情,甚至可以暗示這一點。
到集會結束時,人們竟會要求為&ldquo親愛的老瓊斯&rdquo三呼萬歲。
[35] 幾年前,G.K.切斯特頓先生從一篇關于美國選舉的雜志文章裡引用了這樣一段話:&ldquo對于美國工人聽衆來說,一個小小的合理的常識往往比長篇大論作用更大。
在上次總統競選中,一個演說者在提出他的論點時,把釘子釘進一塊木闆,結果為他的一方赢得了好幾百張選票。
&rdquo[36]&ldquo合理的常識&rdquo并不是切斯特頓先生認為的那樣把釘釘子作為一種邏輯論據提出來,而在于演說者懂得如何給非邏輯推理增添力量以及願意使用那種知識。
一個生動的聯想一旦形成,就陷入一大堆心理經曆之中,嗣後可能經受發展和變化,與有意識的推理沒有什麼關系。
曾有人告訴我說,當提議在英國發起一場反對将中國合同工輸入南非的運動時,一位重要人物說:&ldquo沒有人會投票贊成。
&rdquo但是運動還是開始了,并且基于這樣一個理性的論點:法令規定的條件等于把一種相當殘酷的奴隸制強加于絕頂聰明的亞洲人。
不過,誰要是留心1905至1906年冬的政治,就必然注意到,廣告牌上畫的中國佬使許多選民頓時激起了一種對黃種人的憎恨。
這種憎恨轉移到了保守黨身上,到1906年大選結束時,工人聽衆前的幻燈片上突然映出一個中國佬的畫像立刻就會引起一陣痛罵巴爾福先生的哄鬧。
不過,在大選後,保守黨記憶中的廣告牌上中國人的臉就逐漸和曾經利用這些臉的自由黨人等同起來。
大選時我曾在一個選區做過工作,我方曾在那裡貼過不少這種招貼畫,結果我方競選失敗了。
一年後,我在同一選區做倫敦郡議會的候選人。
在投票結束前一小時,我以投票日疲勞的不自然的清晰度,在選區委員會辦公室的窗前看到一張大的白臉,同時聽到一個刺耳的聲音吼道:&ldquo你那該死的辮子在哪裡?上次我們把它剪掉了,現在我們要把它繞在你的脖子上,把你勒死!&rdquo 1907年2月郡議會選舉期間,倫敦廣告牌上出現了無數張招貼畫,目的在制造一種信念,即郡議會的進步黨議員是靠詐騙納稅人過活的。
如果如實發表這樣一個聲明,就是訴諸批判性理智,可能會引起争端,甚或打官司。
但是這張招貼是訴諸下意識的推理過程。
招貼上畫着一個顯然代表進步黨的人,用一個粗短的手指指着說(意思相當含糊,以免犯诽謗罪):&ldquo我們要的是你們的錢。
&rdquo這張畫妙在充分利用這樣一個事實:大多數人是按照對于一個被控犯詐騙罪的人的外貌的一連串迅速而無意識的推理來判斷控告的真僞的。
如果從畫中人所戴帽子的形狀、他的表鍊和戒指的式樣、不整齊的牙齒以及紅鼻子來看,分明是個職業性的騙子。
我猜想這是出于一個美國畫家的手筆,他的臉和衣服有點像美國式,這在下意識聯想領域裡進一步向多數目睹者暗示了坦慕尼協會。
這張招貼畫是極其成功的,但是,現在選舉已經結束,它就像中國人的畫像一樣,似乎将繼續發揮一種非理性的移情作用。
人們注意到,一張進步黨主辦的晚報每當要暗示穩健派受不适當的金錢動機的影響,就把這張畫縮小了登在報上。
我本人感到它使我聯想起那個勸鐵路公司和其他人為他出錢的精力充沛的政客,政客本人的儀表可能使人想起英國紳士的最佳傳統。
論述&ldquo群衆心理學&rdquo的作家們曾指出興奮和數量在以非理性推理代替理性推理中的作用。
不過,任何一個阻止一個人充分注意其心理過程的原因都可能産生極端程度的非理性推理。
我認識兩個人,他們有做委員會工作的真正才能,我時常留心觀察兩人中的任何一人在小組委員會上控制同事的方法。
這種方法在下午快過去時最靈,因為那時委員們已經累了,一整天打起精神聽一個發言人滔滔不絕地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