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前翰林院檢讨加詹事府贊善銜六合徐鼒譔
列傳第三十
李定國(白文選)劉文秀
李定國(白文選)劉文秀
李定國字鴻遠,延安人。
與孫可望、艾能奇、劉文秀同為獻賊義子,賜張姓。
獻賊性喜殺,亂蜀時立賞格:凡部卒日得男壯手二百雙者授把總,女倍之、童稚不計;官以次進階。
寅出酉還,以為常。
可望輩遂皆至将軍。
歲丙戌(一六四六),我大清兵戮獻賊于西充之鳳凰坡;定國時僞稱撫南将軍,與可望、能奇、文秀及僞都督白文選、馮雙禮等招集殘寇,由重慶南竄。
明年丁亥(一六四七)春,破遵義,入貴州。
可望赴雲南救沙定洲之亂,令定國分兵襲臨安。
臨安為沙部李阿楚駐守,拒戰甚力。
定國穴地置炮,崩其城;阿楚赴火死,城中士民悉被屠。
遂圍晉甯及昆陽、呈貢、歸化,晉甯知州冷陽春、呈貢知縣夏祖訓等俱死之。
江川知縣周柔強率兵拒于撫仙湖,戰敗,一軍盡殲。
迤東諸郡屠戮之慘,不亞于蜀也。
時永曆帝立肇慶,诏令不及至滇,可望乃妄自尊;還至黔中自稱平東王,定國等亦皆自名為王。
置四王府,盡撤昆陽、呈貢二城磚石為之。
可望謀竊大号,然定國、能奇輩猶侪視之;定國尤倔強,遇事相抗。
可望思所以示威,與文秀密為計;于己醜(一六四九)春以演武,當場縛定國,聲其罪,杖之百。
已複相抱哭,令取沙定洲自贖。
定國心憾之,念兄事久,未可造次發難;辄領所部馳至普洱讨定洲,圍以木城,絕其水道。
閱五旬,諸蠻懼,降者相續,乃擒定洲及其屬數百人以出;回至省,剝其皮,号令通衢。
黔國公沐天波來,具禮謝雪不共雠;凡滇人之撄沙毒者,鹹稱快焉。
定國既并蠻部,聲勢益強;可望遂無以為制,獨霸之念于是乎沮。
會聞粵東有君,乃具表奉朔求封爵;孫、李之隙自此始。
永曆帝初封定國為侯,尋進公。
壬辰(一六五二)春,上居安龍;我大清遣定南王孔有德統師南伐。
有德分重兵駐柳州為聲援,己以七百騎趨河池州入黔。
可望請以定國出楚,征鹵将軍馮雙禮副之,率步騎八萬出楚;連複沅、靖,殺我總兵楊國勳。
進攻湖南,我續順公沈永忠棄寶慶,退保湘潭。
定國時駐兵武岡,偵知桂林空虛,乃分遣西勝營張勝、鐵騎右營郭有名率精兵由西延大埠頭便道趨嚴關,而令雙禮率前軍都督高存恩、鐵騎前營王會、武安營陳國能、天威營高文貴、坐營靳統武合兵先進;敗王師于驿湖,斬骁将李四,進薄全州。
定國自率右軍都督王之邦、金吾營劉之講、左協營吳子聖、武英營廖魚、标騎左營蔔甯合兵繼進,途接驿湖之報,慮全州之衆奔逸、并力于桂林也,傳令全州傅城者無急攻;令未至而全州已下,乃令己軍過全州者急過毋入,雙禮諸軍亦出城合進。
時張勝、郭有名已至嚴關,與定國軍相距十裡;約曰:『敵至,則舉炮傳警』!薄暮聞炮,諸軍欲赴之;定國曰:『無庸』!俟之寂然;蓋有德遣救全州之兵,見明兵已營關上,旋退去也。
明日,王師至關下;勝傳炮,定國令諸軍蓐食傳麾。
甫交鋒,象偾歸,定國斬馭象者;諸軍奮勇前進,象亦突陣。
王師大奔,死亡不可勝計;天大雷雨,橫屍遍野。
追及于大榕江;有德急入桂林,定國晝夜環攻。
七月癸酉(初四日),克之,有德自殺;叛将陳邦博及其子曾禹、祖秘希、孔承先、孫龍、孫延世、曾盛、董英、袁道光等被執,并伏誅。
庚辰(十一日)取永州,殺我守将紀國相、鄧胤昌、姚傑等數十人,進複梧州。
十一月辛巳(十三日),克衡州。
我大清命敬謹親王尼堪督師進讨,遇于衡州城下,大戰竟日;定國不能支,敗走。
尼堪乘勝逐北,遇伏殁于陣;定國收兵屯武岡。
方捷書發自桂林也,其人窮日夜易馬而奔。
既至貴陽,直入殿墀,下馬卧地不能起;灌以湯藥乃蘇,探懷中,出捷書。
于是大宴三日;可望題請封定國為西甯郡王兼行軍都招讨、馮雙禮為興國侯,遣檢讨方于宣、中書楊惺光赍敕犒軍,行有日矣。
而諸軍之入楚也,獨可望之護軍稱「駕前軍」者,不發;駕前軍者固選鋒,聞桂林之捷,生妒心曰:『北兵本易殺,我輩獨不得一當』!又定國多取金帛,上所鹵獲惟孔有德金印、金冊、人■〈艹浸〉數捆,官庫财物估價僅盈萬。
馮雙禮以是不服,密啟可望,言『定國專後,恐難制』!諸往來使命者又多增飾喜怒,謂『定國聞郡王封,滋不悅;曰:「封賞出自天子,奈何以王封王」』!于是可望益忌之。
而是時定國軍威壯盛,不複可制;可望忿甚。
已聞衡州之敗,遣使召赴沅州議事;說者曰:『此僞遊雲夢計耳』!龔彜亦緻書定國曰:『來必不免』!定國因止不行;率所部走廣西,涕泣謂其下曰:『不幸少陷軍中,備嘗險阻!思立尺寸功,匡扶王室,垂名
與孫可望、艾能奇、劉文秀同為獻賊義子,賜張姓。
獻賊性喜殺,亂蜀時立賞格:凡部卒日得男壯手二百雙者授把總,女倍之、童稚不計;官以次進階。
寅出酉還,以為常。
可望輩遂皆至将軍。
歲丙戌(一六四六),我大清兵戮獻賊于西充之鳳凰坡;定國時僞稱撫南将軍,與可望、能奇、文秀及僞都督白文選、馮雙禮等招集殘寇,由重慶南竄。
明年丁亥(一六四七)春,破遵義,入貴州。
可望赴雲南救沙定洲之亂,令定國分兵襲臨安。
臨安為沙部李阿楚駐守,拒戰甚力。
定國穴地置炮,崩其城;阿楚赴火死,城中士民悉被屠。
遂圍晉甯及昆陽、呈貢、歸化,晉甯知州冷陽春、呈貢知縣夏祖訓等俱死之。
江川知縣周柔強率兵拒于撫仙湖,戰敗,一軍盡殲。
迤東諸郡屠戮之慘,不亞于蜀也。
時永曆帝立肇慶,诏令不及至滇,可望乃妄自尊;還至黔中自稱平東王,定國等亦皆自名為王。
置四王府,盡撤昆陽、呈貢二城磚石為之。
可望謀竊大号,然定國、能奇輩猶侪視之;定國尤倔強,遇事相抗。
可望思所以示威,與文秀密為計;于己醜(一六四九)春以演武,當場縛定國,聲其罪,杖之百。
已複相抱哭,令取沙定洲自贖。
定國心憾之,念兄事久,未可造次發難;辄領所部馳至普洱讨定洲,圍以木城,絕其水道。
閱五旬,諸蠻懼,降者相續,乃擒定洲及其屬數百人以出;回至省,剝其皮,号令通衢。
黔國公沐天波來,具禮謝雪不共雠;凡滇人之撄沙毒者,鹹稱快焉。
定國既并蠻部,聲勢益強;可望遂無以為制,獨霸之念于是乎沮。
會聞粵東有君,乃具表奉朔求封爵;孫、李之隙自此始。
永曆帝初封定國為侯,尋進公。
壬辰(一六五二)春,上居安龍;我大清遣定南王孔有德統師南伐。
有德分重兵駐柳州為聲援,己以七百騎趨河池州入黔。
可望請以定國出楚,征鹵将軍馮雙禮副之,率步騎八萬出楚;連複沅、靖,殺我總兵楊國勳。
進攻湖南,我續順公沈永忠棄寶慶,退保湘潭。
定國時駐兵武岡,偵知桂林空虛,乃分遣西勝營張勝、鐵騎右營郭有名率精兵由西延大埠頭便道趨嚴關,而令雙禮率前軍都督高存恩、鐵騎前營王會、武安營陳國能、天威營高文貴、坐營靳統武合兵先進;敗王師于驿湖,斬骁将李四,進薄全州。
定國自率右軍都督王之邦、金吾營劉之講、左協營吳子聖、武英營廖魚、标騎左營蔔甯合兵繼進,途接驿湖之報,慮全州之衆奔逸、并力于桂林也,傳令全州傅城者無急攻;令未至而全州已下,乃令己軍過全州者急過毋入,雙禮諸軍亦出城合進。
時張勝、郭有名已至嚴關,與定國軍相距十裡;約曰:『敵至,則舉炮傳警』!薄暮聞炮,諸軍欲赴之;定國曰:『無庸』!俟之寂然;蓋有德遣救全州之兵,見明兵已營關上,旋退去也。
明日,王師至關下;勝傳炮,定國令諸軍蓐食傳麾。
甫交鋒,象偾歸,定國斬馭象者;諸軍奮勇前進,象亦突陣。
王師大奔,死亡不可勝計;天大雷雨,橫屍遍野。
追及于大榕江;有德急入桂林,定國晝夜環攻。
七月癸酉(初四日),克之,有德自殺;叛将陳邦博及其子曾禹、祖秘希、孔承先、孫龍、孫延世、曾盛、董英、袁道光等被執,并伏誅。
庚辰(十一日)取永州,殺我守将紀國相、鄧胤昌、姚傑等數十人,進複梧州。
十一月辛巳(十三日),克衡州。
我大清命敬謹親王尼堪督師進讨,遇于衡州城下,大戰竟日;定國不能支,敗走。
尼堪乘勝逐北,遇伏殁于陣;定國收兵屯武岡。
方捷書發自桂林也,其人窮日夜易馬而奔。
既至貴陽,直入殿墀,下馬卧地不能起;灌以湯藥乃蘇,探懷中,出捷書。
于是大宴三日;可望題請封定國為西甯郡王兼行軍都招讨、馮雙禮為興國侯,遣檢讨方于宣、中書楊惺光赍敕犒軍,行有日矣。
而諸軍之入楚也,獨可望之護軍稱「駕前軍」者,不發;駕前軍者固選鋒,聞桂林之捷,生妒心曰:『北兵本易殺,我輩獨不得一當』!又定國多取金帛,上所鹵獲惟孔有德金印、金冊、人■〈艹浸〉數捆,官庫财物估價僅盈萬。
馮雙禮以是不服,密啟可望,言『定國專後,恐難制』!諸往來使命者又多增飾喜怒,謂『定國聞郡王封,滋不悅;曰:「封賞出自天子,奈何以王封王」』!于是可望益忌之。
而是時定國軍威壯盛,不複可制;可望忿甚。
已聞衡州之敗,遣使召赴沅州議事;說者曰:『此僞遊雲夢計耳』!龔彜亦緻書定國曰:『來必不免』!定國因止不行;率所部走廣西,涕泣謂其下曰:『不幸少陷軍中,備嘗險阻!思立尺寸功,匡扶王室,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