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關燈
方。

    不輕他首。

    所作遊步與衆超異。

    智度無極首頂有法王。

    權方便首普現衆生平等之行。

    化人民首誘進衆生悉使普安。

    修諸如來法教之首。

    常奉三寶令不斷絕。

    是為菩薩所有十頭。

     菩薩眼有十事。

    何謂為十,則以肉眼皆見諸色。

    又以天眼普見衆生心意所念。

    以智慧眼觀黎庶根。

    複以法眼皆見諸法之所歸趣。

    佛正覺眼悉見如來諸十種力。

    以聖慧眼見除一切諸非法事。

    以光明眼演佛威燿普有所照。

    以導利眼捐棄一切貢高自大。

    以無為眼所睹無礙。

    一切智眼。

    普見十方一切法門。

    是為菩薩十事眼也。

     菩薩耳有十事。

    何謂為十。

    聞嗟歎德斷諸結著。

    若聞謗毀除諸所受。

    若聞聲聞緣覺之事。

    不以喜悅亦不志求。

    若聞嗟歎菩薩之行歡悅無量。

    閉塞地獄餓鬼畜生假使生貧八難厄者,為興大哀。

    聞生天上人中安處。

    知皆無常志慕大道。

    若聞谘嗟諸佛功勳。

    益加精進具足此業。

    若複得聞諸度無極及與四恩菩薩法藏一切精修。

    皆能通達備悉是事。

    佛子。

    當知諸菩薩衆。

    十方世界諸佛所宣義理之業。

    諸開士等。

    皆悉聞之。

    諸所可聽。

    解無所有。

    又其菩薩。

    耳所聞法。

    悉等一定。

    從初發意。

    至於道常坐佛樹下。

    得成為佛。

    開化衆生。

    未曾懈廢。

    是為菩薩十事耳也。

     菩薩鼻有十事。

    何謂為十。

    若遇美香不以識樂。

    若遭臭穢不以患厭。

    等察香臭不以殊特。

    觀諸香臭悉無所有。

    衣服卧具。

    禮節香臭。

    淫怒癡事。

    皆以等心。

    入此衆生。

    其諸大藏。

    樹木衆香。

    鹹悉觀之。

    知無有香。

    下無擇獄。

    盡於上界三十三天。

    其中所有一切名香。

    佥無所著。

    悉說本末。

    得聽聲聞戒禁博聞。

    布施智慧道法之香。

    慕一切智。

    心未曾變。

    假使得蒙諸菩薩行,則以修智如來等地。

    若具如來境界慧香。

    不斷菩薩上妙道行。

    是為菩薩十清淨香菩薩舌有十事。

    何謂為十。

    口演無盡衆生之行。

    班宣無量諸經典教。

    谘嗟無限諸佛功勳。

    歌歎無窮滅度辯才。

    頌說無際大乘之業。

    其口言辭。

    遍十方空。

    其大光明。

    照諸佛土。

    口所說言皆使衆生。

    各各得解。

    其辭與同口所宣者,十方諸佛。

    鹹共歎之。

    一切衆魔。

    及外雠敵。

    塵勞生死。

    悉自然除。

    至寂無為。

    是為菩薩。

    所說口舌。

     菩薩軀有十事。

    何謂為十。

    謂受人身,則以人言而開化之。

    亦複訓導諸非人形。

    地獄餓鬼畜生。

    令随律教。

    生在天身。

    又複教授諸天人像欲行天人及無色天。

    有在學者則以學地。

    而誘進之。

    向無學身。

    為現羅漢無所著事。

    在緣覺軀為導緣覺所當奉律。

    在菩薩形則為顯示大乘之業。

    如來至真。

    其慧無限。

    随時說現。

    見諸自大。

    以權方便。

    而發起之。

    法身無漏。

    悉無所有。

    普現諸身。

    是為菩薩十身菩薩有十意行。

    何謂為十。

    念於本宿命一切所行。

    衆德之本。

    建立其意。

    常奉要義。

    心所入者常志佛道。

    極至原際。

    愍衆生身。

    念無煩擾斷衆塵勞其意顯曜。

    不與客塵而俱合同。

    念擇善行。

    察之随時。

    而無所犯。

    谛觀罪福。

    不造殃釁。

    思諸德根。

    諸根寂定。

    制不放逸。

    其志澹泊。

    求佛定意。

    是為菩薩十意之行菩薩行步有十事。

    何謂為十。

    好詣法會。

    聽受經義所詣無聲。

    亦無陰蔽。

    不懷淫怒愚癡恐懼。

    心常專惟。

    有講法者,皆為衆生。

    至於欲界。

    開化黎庶。

    若至色界及無色界。

    以像定意。

    尋便回還。

    普現五道。

    訓誨群黎。

    以神通慧。

    遍諸佛土。

    見諸如來。

    稽首問訊。

    所可遊步。

    悉為法施。

    由是之故。

    得大智慧。

    現入泥洌不斷生死。

    周旋所度。

    具諸佛法。

    未曾休廢諸菩薩行。

    是為菩薩十事遊行。

    菩薩住此。

    無遊不遊。

    因斯普至諸如來行。

    獨出十方。

     菩薩有十處。

    何謂為十。

    處菩薩心。

    未曾忘之。

    住度無極所可修業。

    不以飽滿。

    聚集法衆。

    通達智慧。

    止於閑居。

    緻大禅定。

    順一切智。

    德知止足。

    賢聖寂靜。

    住無衆想。

    亦無希望。

    奉行法處。

    不遠正義。

    禮歸如來,則能具足。

    諸佛正覺。

    威儀禮節。

    出神通處。

    備悉大慧。

    逮法忍者,滿所授慧。

    坐道場處。

    至力無畏。

    充滿一切諸佛之法。

    是為菩薩十處。

     菩薩有十坐。

    何謂為十。

    其福得至轉輪王座修於十德。

    不失天上。

    世間人處得四天王,以佛尊法。

    授諸天下。

    逮為天帝。

    超越衆庶。

    梵天自在。

    欲攝他心。

    亦得由己。

    緻師子座。

    興顯法衆。

    得正法座。

    逮成總持力。

    普照一切。

    其志堅強。

    所建正願。

    靡不周遍。

    通達十方。

    以大慈座。

    瞋恚懷結。

    令得悅顔。

    以大哀座。

    忍諸苦惱。

    不以為患。

    坐金剛座。

    降伏衆魔諸外怨敵。

    是為十座。

     菩薩卧寐有十事。

    何謂為十。

    謂止寂然。

    身心澹泊。

    宿於獨處。

    思惟順義。

    不失其時。

    頓於正定。

    身心靜默。

    處於梵天。

    能悅己彼。

    善修其業。

    然於後世。

    不懷惱熱。

    志平等行。

    不懷瞋恚。

    住於道行。

    解達善友。

    善微妙居。

    勸助德本。

    皆得一切義理之源。

    悉能究竟。

    成就道教。

    不利财業。

    乃是往宿。

    所修德行。

    是為菩薩十事卧寐。

     菩薩室有十事。

    何謂為十。

    無極慈室。

    等心衆生。

    以大哀行不輕未學。

    以大喜行除諸不歡。

    和顔悅色。

    行大護處。

    等於有為。

    及無所有。

    諸度無極。

    道心為首。

    具足空行。

    曉了随時。

    為無相行。

    不住寂滅。

    為無願行。

    所生至誠。

    意安詳行。

    備悉忍辱。

    等諸法行。

    逮得受決。

    是為菩薩十事室也。

     菩薩遊居有十事。

    何謂為十。

    其意遊居。

    具四意止。

    所行遊居。

    了法所趣。

    其意所在。

    唯樂諸佛。

    諸度無極。

    備一切智。

    修四恩行。

    開化衆生。

    遊在生死。

    興於德本。

    集衆黎庶。

    不習諸鬧。

    随其所樂。

    而度脫之。

    顯神通行。

    開悟衆生。

    解殊特根。

    善權方便。

    智度無極。

    為衆說法。

    遊至道常達諸通慧。

    備菩薩行。

    行不斷絕。

    是為菩薩十事遊居。

     說是語時。

    三千大千世界。

    為大震動。

    十方菩薩。

    皆來贊詠。

    戴諸天華。

    如須彌山皆散佛上。

    莫不歡然。

    諸天龍神。

    悉來奉敬。

    箜篌樂器。

    不鼓自鳴。

    婦女珠環。

    皆自作聲。

    飛鳥禽獸。

    皆共?鳥?鳥。

    盲者得視。

    聾者得聽。

    跛者行走■者得平。

    屈者申舒。

    狂者得正。

    尫者強劍疾者瘳除。

    衆會鹹踴。

    深自欣慶宿命祿厚緻此光明。

    無央數人得無從生發大道意。

    功德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