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關燈
韬匿,就所居鳳池園,構一椽曰船庵,鍵關謝人事,終日焚香讀書,澆花洗竹,一家如在深山中。

    一童子應門,客至受柬門隙,無貴賤一不報。

    中間省視京邸者再,往返數千裡,亦不見一客。

    俗所用署名小紅箋,擯不具者二十餘年。

    中歲以後,長齋禮佛,究心内典。

    生平不為術數之學,而自言夢辄驗,仿東坡《夢齋》,作正續《三十六夢龛圖》。

    弟曾瑩舉京兆,從子祖蔭捷南宮,鹹預知次第不爽。

    壬子春,趣工治義井,鑿新渫舊,凡四五十區,人莫測也。

    無何,秋八月不雨,至冬十有一月,城中擔水值百錢,遠近賴以得飲,始大異之。

    殆佛家所謂習虛靜而成通照耶?抑吾儒所謂至誠之道,可以前知耶?見馮桂芬撰墓志。

    又石埭楊仁山生平耽悅内典,寓江甯碑亭巷有年,專以刻經為事。

    辛亥八月十八日,置酒集親朋鬯飲。

    談次,屢示話别之意,皆以為暮年人常态也。

    翌日,竟無疾而逝。

    其屬纩之時,即革命起事之時,亦雲異矣。

     閻文介性喜樸質。

    管戶部日,吾邑謝春谷官主事,雲南司主稿,兼北檔房。

    一日,文介謂謝曰:“取名何必用華字,謝固别有奧援者。

    ”從容對曰:“中堂以華字為嫌,然則取名當用夷字耶?中堂異日若奉命轉文華殿,抑亦拜命焉?否耶?”文介默然,未嘗以為牾也。

    某司員工于揣摩,故用舊憲書,夾名片置袖中,于堂見時,誤墜于地。

    文介問攜此何為,則對曰:“買一護書,需京錢數千,為節費計,以此代之。

    ”文介獎藉有加,自後屢予烏布。

    相傳其撫晉時,屬吏中有以衣冠華整及帶時辰表名列彈章者,官無大小,皆着布袍褂。

    有知縣某,獨綢袍緞褂,文介大不謂然,亟以崇儉去奢誡之,詞色俱厲。

    某鞠躬對曰:“卑職非敢不儉也,近來布袍褂,未易購求。

    有之,價亦絕巨,以購者衆也。

    卑職貧寒弗克辦,綢緞者,屬舊有,故用之。

    ”文介亦無以難也。

    嗟乎,其在于今,華服帶表之風,亦已古矣。

    采采西人之衣服,熒熒寶石之約指,不知文介見之,又将何如。

     慧由靜生,一切不學而能。

    釋敬安,字寄禅,楚人,農家子。

    幼誓出家,然指求法,精進甚苦。

    初識字無多,未幾,忽通曉經論,尤工吟詠,以《白梅》詩得名,詩十首,錄其六雲: 一覺繁華夢,惟留澹泊身。

    意中微有雪,花外欲無春。

     冷入孤禅境,清于遺世人。

    卻從煙水際,獨自養其真。

     而我賞真趣,孤芳隻自持。

    澹然于冷處,卓爾見高枝。

     能使諸塵淨,都緣一白奇。

    含情笑松柏,但保後凋姿。

     寒雪一以霁,浮塵了不生。

    偶從溪上過,忽見竹邊明。

     花冷方能潔,香多不損清。

    誰堪宣淨理,應感道人情。

     了與人境絕,寒山也自榮。

    孤煙澹将夕,微月照還明。

     空際若無影,香中如有情。

    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絕壑無尋處,高寒是我家。

    苦吟終見骨,冷抱尚嫌花。

     白業宜熏習,清芬底用誇。

    卻憐林處士,隻解詠橫斜。

     人間春似海,寂寞愛山家。

    孤嶼淡相倚,高枝寒更花。

     本來無色相,何處着橫斜。

    不識東風意,尋春路轉差。

     詩境清空沖穆,非不食人間煙火不辦。

    有《八指頭陀詩集》二冊刻行,其它作亦稱是。

    王湘绮為之序,以賈島、姚合比之,非溢美也。

    惜乎行間字裡,間有某中丞、某尚書、某布政、某考功,為明鏡之塵埃耳。

     沈文肅夫人,林文忠之女也。

    鹹豐丙辰,文肅守廣信,時發逆楊輔青連陷貴溪等縣,郡城危在旦夕。

    文肅适赴河口勸捐,歸恐無及,夫人刺臂血作書,乞援于饒總兵廷選。

    饒得書,星夜馳赴,甫抵郡而文肅亦歸,城賴以全。

    向來閨媛工詩詞者夥矣,能文者不數遘。

    夫人此書,尤為義正詞嚴,不能有二之作,亟錄之。

    “将軍漳江戰績,啧啧人口,裡曲婦孺,莫不知海内有饒公矣。

    此将軍以援師得名于天下者也。

    此間太守,聞吉安失守之信,預備城守,偕廉侍郎往河口拜饷招募。

    但為勢已迫,招募恐無及;縱倉卒得募而返,驅市人而戰之,尤為難也。

    頃來探報,知昨日貴溪失守,人心皇皇,吏民鋪戶,遷徙一空,署中童仆,紛紛告去。

    死守之義不足以責此輩,隻得聽之,氏則倚劍與井為命而已。

    太守明早歸郡,夫婦二人荷國厚恩,不得藉手以報,徒死負咎,将軍聞之,能無心恻乎?将軍以浙軍駐玉山,固浙防也。

    廣信為玉山屏蔽,賊得廣信,乘勝以抵玉山,孫吳不能為謀,贲育不能為守,衢嚴一帶,恐不可問。

    全廣信即以保玉山,不待智者辨之,浙省大吏不能以越境咎将軍也。

    先宮保文忠公奉诏出師,中道赍志,至今以為心痛。

    今得死此,為厲殺賊,在天之靈,實式憑之。

    鄉間士民,不喻其心,以輿來迎,赴封禁山避賊,指劍與井示之,皆泣而去。

    太守明晨得饷歸後,當再專牍奉迓。

    得拔隊确音,當執爨以犒前部,敢對使幾拜,為七邑生靈請命。

    昔睢陽嬰城,許遠亦以不朽。

    太守忠肝鐵石,固将軍所不吝與同傳者也。

    否則賀蘭之師,千秋同恨,惟将軍擇利而行之。

    刺血陳書,願聞明命。

    ”雲雲。

    光緒甲申,江西撫臣潘霨奏請以夫人附祀廣信府文肅專祠,報功也。

     同治、光緒間,寶文靖當國,有内閣中書蘇州人吳鋆,因與文靖同名,改名均金。

    适其婿某捷禮闱,得内閣中書,無名氏撰聯雲:“女婿頭銜新内翰,丈人腰斬老中堂。

    ”相傳以為笑。

     道光朝,風尚柳誠懸書法,時稱翰林院為柳衙,南書房為深柳讀書堂,清秘堂為萬柳堂。

    當時士夫猶稍知名節為重。

    迨同治朝,則專取光圓。

    光緒朝,尤競尚姿媚,而風骨日見銷沉。

    仕途為之波靡,勿謂藝事罔關風會也。

     清太廟在午門内,廟内樹木陰森,曆二百數十年。

    不惟禁止翦伐,即損其一枝一葉,亦有罪。

    樹上栖鴉,亦托芘蕃育,為數以萬億計,日飼以肉若幹。

    有成例:凡鴉晨出暮歸,必在開城之後、閉城之前,由禁門内經過,絕無飛越城垣之上者。

    餘嘗目驗之,信然。

    自辛亥已還,未知鴉類亦革命否耳。

     桑有寄生,葡萄、枇杷有寄生,皆入藥。

    吾廣右興安、全州一帶有紅蘭,寄生古松樹上,開時香聞數裡,奇矣。

    此植物類之寄生也。

    鳗乃寄生烏鳢鬣上,春深有細蟲即鳗,稍能遊泳即脫去,銀魚亦蚬蚌口上寄生,此動物類之寄生也。

     德宗某年谒東陵,帶二山羊回京,不知何所用也,以牧養之處問禦前太監。

    某監以社稷壇對,謂地方空曠,且多青草。

    時福相為内務府大臣,以羊付之,福唯唯遵旨,牽羊至壇,交九品壇官德某。

    德毅然曰:“社稷壇何地,乃可牧羊乎?有上谕否?”福以僅奉玉音對。

    德不受,福無以難之,遂置羊他所,羊旋斃。

    後有旨索羊,福辄購二頭以進。

    此壇官殊可傳,惜其名記憶不全矣。

     光緒中葉,内監李蓮英怙寵滋甚。

    儀鸾殿側有鬥室,為大臣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