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21 列傳第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憂,居喪至孝。
服阕,發落略盡,殆不立冠帽。
舉秀才,爲骠騎法曹,羸瘠不堪受命。
雅好博古,善老、莊,不尚繁華。
工草隸,善鼓琴,亭然獨立,不交當世。
沛國劉瓛聞風而悅,上書薦之。
爲着作佐郎,遷司空祭酒,謝病不與公卿遊。
齊高帝謂王儉曰:“卿從可謂朝隐。
”答曰:“臣從非敢妄同高人,直是一愛一閑多病耳。
”經贈儉詩雲:“汝家在市門,我家在南郭;汝家饒賓侶,我家多鳥雀。
”儉時聲高一代,賓客填門,僧佑不爲之屈,時人嘉之。
稍遷晉安王文學,而陳郡袁利爲友,時人以爲妙選。
齊武帝數閱武,僧佑獻講武賦,王儉借觀不與。
竟陵王子良聞其工琴,于座取琴進之,不從命。
永明末,爲太子中舍人,在直屬疾,不待對人辄去。
中丞沈約彈之雲:“肆情運氣,不顧朝典,揚眉闊步,直辔高驅。
”坐贖論。
時何點、王思遠之徒請交,并不降意。
自天子至于侯伯,未嘗與一人遊。
卒于黃門郎。
子籍。
籍字文海,仕齊爲餘杭令,政化如神,善于擿伏,自下莫能欺也。
一性一頗不儉,俄然爲百姓所訟。
又爲錢唐縣,下車布政,鹹謂數十年來未之有也。
籍好學,有才氣,爲詩慕謝靈運。
至其合也,殆無愧色。
時人鹹謂康樂之有王籍,如仲尼之有丘明,老聃之有嚴周。
梁天監中,爲輕車湘東王谘議參軍,随府會稽郡。
至若邪溪賦詩雲:“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劉孺見之,擊節不能已已。
以公事免。
及爲中散大夫,彌忽忽不樂,乃至徒行市道,不擇交遊。
有時塗中見相識,辄以笠傘安面。
後爲作唐侯相,小邑寡事,彌不樂,不理縣事。
人有訟者,鞭而遣之。
未幾而卒。
籍又甚工草書,筆勢遒放,蓋孔琳之流亞也。
湘東王集其文爲十卷雲。
瞻字思範,弘從孫也。
祖柳字休季,位光祿大夫、東亭侯。
父猷字世倫,位侍中、光祿大夫。
瞻年六歲從師,時有伎經門過,同業皆出觀,瞻獨不視,習業如初。
從父僧達聞而異之,謂其父猷曰:“大宗不衰,寄之此子。
”年十二居父憂,以孝聞。
服阕,襲封東亭侯。
後頗好逸遊,爲闾裡患,以輕薄稱。
及長,折節修士一操一,涉獵書記,善碁工射。
曆位骠騎将軍王晏長史。
晏誅,出爲晉陵太守。
潔己爲政,妻子不免饑寒,時号廉平。
王敬則作亂,瞻赴都,敬則經晉陵郡,人多附之。
敬則敗,台軍讨賊一黨一,瞻言愚人易動,不足窮法。
齊明帝從之。
所全萬數。
遷禦史中丞。
梁台建,爲侍中、吏部尚書。
一性一率亮,居選部,所舉多行其意。
頗嗜酒,每飲或彌日,而一精一神朗贍,不廢簿領。
梁武每稱瞻有三術:射、棋、酒也。
卒,諡康侯。
子長玄早卒。
弘四弟:虞、柳、孺、昙首。
虞字休仲,位廷尉卿。
虞子深字景度,有美名,位新安太守。
柳、孺事列于前,昙首别卷。
沖字長深,弘玄孫也。
祖僧衍,位侍中。
父茂璋字胤光,仕梁位給事黃門侍郎。
沖母,梁武帝妹新安公主,卒于齊世。
武帝深锺一愛一沖,賜爵東安亭侯。
累遷侍中,南郡太守。
習于法令,政号平理,雖無赫赫之譽,久而見思。
曉音樂,習歌舞,善與人交,貴遊之中,聲名籍甚。
侯景之亂,元帝承制,沖求解南郡讓王僧辯,并獻女伎十人,以助軍賞。
侯景平,授丹一陽一尹。
魏平江陵,敬帝爲太宰承制,以沖爲左長史。
紹泰中,累遷左光祿大夫、尚書左仆射、開府儀同三司,給扶。
陳武帝受禅,領太子少傅,加特進、左光祿大夫,領丹一陽一尹,參撰律令。
帝以沖前代舊臣,特申長幼之敬。
文帝即位,益加尊重,嘗從幸司空徐度宅,宴筵之上,賜以幾。
光大元年薨,年七十六,贈司空,諡曰元簡。
沖有子三十人,并緻通官;第十二子瑒。
瑒字子瑛,沈靜有器局,美風儀。
梁元帝時,位太子中庶子。
陳武帝入輔,以爲司徒左長史。
文帝即位,累遷太子中庶子、散騎常侍、侍中。
父沖嘗爲瑒辭領中庶子,文帝顧沖曰:“所以久留瑒于承華,正欲使太子微有瑒風法耳。
” 宣帝即位,曆中書令,吏部尚書。
瑒一性一寬和,務清靜,無所抑揚。
遷尚書左仆射,加侍中,參選事。
瑒居家笃睦,每歲時饋遺,遍及近親。
敦誘諸弟,禀其規訓。
卒,贈特進,諡曰光子。
瑒弟瑜字子珪,亦知名。
美容儀。
年三十,官至侍中。
永定元年使齊,以陳郡袁憲爲副。
齊以王琳故,囚之。
齊文宣每行,載死囚以從,齊人呼曰供禦囚。
每佗怒,則召殺之。
瑜及憲并危殆者數矣,齊仆射楊遵彥每救護之。
天嘉二年還朝,複爲侍中。
卒,諡曰貞子。
論曰:語雲“不有君子,其能國乎”。
晉自中原沸騰,介居江左,以一隅之地,抗衡上國,年移三百,蓋有憑焉。
其初諺雲:“王與馬,共天下。
”蓋王氏人倫之盛,實始是矣。
及夫休元弟兄,并舉棟梁之任,下逮世嗣,無虧文雅之風。
其所以簪纓不替,豈徒然也。
僧達倡狂成一性一,元長躁競不止。
服阕,發落略盡,殆不立冠帽。
舉秀才,爲骠騎法曹,羸瘠不堪受命。
雅好博古,善老、莊,不尚繁華。
工草隸,善鼓琴,亭然獨立,不交當世。
沛國劉瓛聞風而悅,上書薦之。
爲着作佐郎,遷司空祭酒,謝病不與公卿遊。
齊高帝謂王儉曰:“卿從可謂朝隐。
”答曰:“臣從非敢妄同高人,直是一愛一閑多病耳。
”經贈儉詩雲:“汝家在市門,我家在南郭;汝家饒賓侶,我家多鳥雀。
”儉時聲高一代,賓客填門,僧佑不爲之屈,時人嘉之。
稍遷晉安王文學,而陳郡袁利爲友,時人以爲妙選。
齊武帝數閱武,僧佑獻講武賦,王儉借觀不與。
竟陵王子良聞其工琴,于座取琴進之,不從命。
永明末,爲太子中舍人,在直屬疾,不待對人辄去。
中丞沈約彈之雲:“肆情運氣,不顧朝典,揚眉闊步,直辔高驅。
”坐贖論。
時何點、王思遠之徒請交,并不降意。
自天子至于侯伯,未嘗與一人遊。
卒于黃門郎。
子籍。
籍字文海,仕齊爲餘杭令,政化如神,善于擿伏,自下莫能欺也。
一性一頗不儉,俄然爲百姓所訟。
又爲錢唐縣,下車布政,鹹謂數十年來未之有也。
籍好學,有才氣,爲詩慕謝靈運。
至其合也,殆無愧色。
時人鹹謂康樂之有王籍,如仲尼之有丘明,老聃之有嚴周。
梁天監中,爲輕車湘東王谘議參軍,随府會稽郡。
至若邪溪賦詩雲:“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劉孺見之,擊節不能已已。
以公事免。
及爲中散大夫,彌忽忽不樂,乃至徒行市道,不擇交遊。
有時塗中見相識,辄以笠傘安面。
後爲作唐侯相,小邑寡事,彌不樂,不理縣事。
人有訟者,鞭而遣之。
未幾而卒。
籍又甚工草書,筆勢遒放,蓋孔琳之流亞也。
湘東王集其文爲十卷雲。
瞻字思範,弘從孫也。
祖柳字休季,位光祿大夫、東亭侯。
父猷字世倫,位侍中、光祿大夫。
瞻年六歲從師,時有伎經門過,同業皆出觀,瞻獨不視,習業如初。
從父僧達聞而異之,謂其父猷曰:“大宗不衰,寄之此子。
”年十二居父憂,以孝聞。
服阕,襲封東亭侯。
後頗好逸遊,爲闾裡患,以輕薄稱。
及長,折節修士一操一,涉獵書記,善碁工射。
曆位骠騎将軍王晏長史。
晏誅,出爲晉陵太守。
潔己爲政,妻子不免饑寒,時号廉平。
王敬則作亂,瞻赴都,敬則經晉陵郡,人多附之。
敬則敗,台軍讨賊一黨一,瞻言愚人易動,不足窮法。
齊明帝從之。
所全萬數。
遷禦史中丞。
梁台建,爲侍中、吏部尚書。
一性一率亮,居選部,所舉多行其意。
頗嗜酒,每飲或彌日,而一精一神朗贍,不廢簿領。
梁武每稱瞻有三術:射、棋、酒也。
卒,諡康侯。
子長玄早卒。
弘四弟:虞、柳、孺、昙首。
虞字休仲,位廷尉卿。
虞子深字景度,有美名,位新安太守。
柳、孺事列于前,昙首别卷。
沖字長深,弘玄孫也。
祖僧衍,位侍中。
父茂璋字胤光,仕梁位給事黃門侍郎。
沖母,梁武帝妹新安公主,卒于齊世。
武帝深锺一愛一沖,賜爵東安亭侯。
累遷侍中,南郡太守。
習于法令,政号平理,雖無赫赫之譽,久而見思。
曉音樂,習歌舞,善與人交,貴遊之中,聲名籍甚。
侯景之亂,元帝承制,沖求解南郡讓王僧辯,并獻女伎十人,以助軍賞。
侯景平,授丹一陽一尹。
魏平江陵,敬帝爲太宰承制,以沖爲左長史。
紹泰中,累遷左光祿大夫、尚書左仆射、開府儀同三司,給扶。
陳武帝受禅,領太子少傅,加特進、左光祿大夫,領丹一陽一尹,參撰律令。
帝以沖前代舊臣,特申長幼之敬。
文帝即位,益加尊重,嘗從幸司空徐度宅,宴筵之上,賜以幾。
光大元年薨,年七十六,贈司空,諡曰元簡。
沖有子三十人,并緻通官;第十二子瑒。
瑒字子瑛,沈靜有器局,美風儀。
梁元帝時,位太子中庶子。
陳武帝入輔,以爲司徒左長史。
文帝即位,累遷太子中庶子、散騎常侍、侍中。
父沖嘗爲瑒辭領中庶子,文帝顧沖曰:“所以久留瑒于承華,正欲使太子微有瑒風法耳。
” 宣帝即位,曆中書令,吏部尚書。
瑒一性一寬和,務清靜,無所抑揚。
遷尚書左仆射,加侍中,參選事。
瑒居家笃睦,每歲時饋遺,遍及近親。
敦誘諸弟,禀其規訓。
卒,贈特進,諡曰光子。
瑒弟瑜字子珪,亦知名。
美容儀。
年三十,官至侍中。
永定元年使齊,以陳郡袁憲爲副。
齊以王琳故,囚之。
齊文宣每行,載死囚以從,齊人呼曰供禦囚。
每佗怒,則召殺之。
瑜及憲并危殆者數矣,齊仆射楊遵彥每救護之。
天嘉二年還朝,複爲侍中。
卒,諡曰貞子。
論曰:語雲“不有君子,其能國乎”。
晉自中原沸騰,介居江左,以一隅之地,抗衡上國,年移三百,蓋有憑焉。
其初諺雲:“王與馬,共天下。
”蓋王氏人倫之盛,實始是矣。
及夫休元弟兄,并舉棟梁之任,下逮世嗣,無虧文雅之風。
其所以簪纓不替,豈徒然也。
僧達倡狂成一性一,元長躁競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