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16 列傳第六
關燈
小
中
大
也。
六世祖宏,河東太守、綿竹侯,以從叔司徒允之難,棄官北居新興,仍爲新興、雁門太守。
其自序雲爾。
祖牢,仕慕容氏爲上谷太守,随慕容德居青州。
父秀,早卒。
玄谟幼而不群,世父蕤有知人鑒,常笑曰:“此兒氣概高亮,有太尉彥雲之風。
”宋武帝臨徐州,辟爲從事史,與語異之。
少帝末,謝晦爲荊州,請爲南蠻行參軍、武甯太守。
晦敗,以非大帥見原。
元嘉中,補長沙王義欣鎮軍中兵參軍,領汝一陰一太守。
每陳北侵之規,上謂殷景仁曰:“聞王玄谟陳說,使人有封狼居胥意。
” 後爲興安侯義賓輔國司馬、彭城太守。
義賓薨,玄谟上表,以彭城要兼水陸,請以皇子撫臨州政,乃以孝武出鎮。
及大舉北侵,以玄谟爲甯朔将軍。
前鋒入河,受輔國将軍蕭斌節度。
軍至碻磝,玄谟進向滑台,圍城二百馀日。
魏太武自來救之,衆号百萬,鼓鞞動天地。
玄谟之行也,衆力不少,器械一精一嚴,而專仗所見,多行殺戮。
初圍城,城内多茅屋,衆求以火箭燒之。
玄谟曰:“損亡軍實。
”不聽。
城中即撤壞之,一穴一地爲窟室。
及魏救将至,衆請發車爲營,又不從。
将士并懷離怨。
又營貨利,一匹布責人八百梨,以此倍失人心。
及太武軍至,乃夜遁,麾下散亡略盡。
蕭斌将斬之,沈慶之固谏曰:“佛狸威震天下,控弦百萬,豈玄谟所能當。
殺戰将以自弱,非良計也。
”斌乃止。
初,玄谟始将見殺,夢人告曰:“誦觀世音千遍則免。
”玄谟夢中曰:“何可竟也。
”仍見授,既覺誦之,且得千遍。
明日将刑,誦之不辍。
忽傳唱停刑,遣代守碻磝。
江夏王義恭爲征讨都督,以碻磝沙城不可守,召令還。
爲魏軍所追,大破之,流矢中臂。
二十八年正月,還至曆城。
義恭與玄谟書曰:“聞因敗爲成,臂上金創,将非金印之征邪?” 元兇弑立,以玄谟爲冀州刺史。
孝武伐逆,玄谟遣濟南太守垣護之等将兵赴義。
事平,除徐州刺史,加都督。
及南郡王義宣與江州刺史臧質反,朝廷假玄谟輔國将軍,爲前鋒南讨,拜豫州刺史。
質尋至,大破之。
加都督,封曲江縣侯。
中軍司馬劉沖之白孝武,言玄谟在梁山與義宣通謀。
檢雖無實,上意不能明,使有司奏玄谟沒匿所得賊寶物,虛張戰簿,與徐州刺史垣護之并免官。
尋爲甯蠻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
雍土多諸僑寓,玄谟上言所統僑郡無有境土,新舊錯亂,租課不時,宜加并合。
見許。
乃省并郡縣,自此便之。
百姓當時不願屬籍。
其年,玄谟又令九品以上租,使貧富相通,境内莫不嗟怨。
人間訛言玄谟欲反,時柳元景當權,元景弟僧景爲新城太守,以元景之勢,制令雍土南一陽一順一陽一上庸新城諸郡并發兵,欲讨玄谟。
玄谟令内外晏然,以解衆惑,馳啓孝武,具陳本末。
帝知其虛,馳遣主書吳喜公慰撫之。
又答曰:“玄谟啓明白之日,七十老公反欲何求?聊複爲笑,想足以申卿眉頭耳。
”玄谟一性一嚴,未曾妄笑,時人言玄谟眉頭未曾申,故以此見戲。
後爲金紫光祿大夫,領太常。
及建明堂,以本官領起部尚書,又領北選。
孝武狎侮群臣,各有稱目,多須者謂之羊,短長肥瘦皆有比拟。
顔師伯缺齒,号之曰齴,劉秀之儉吝,常呼爲老悭。
黃門侍郎宗靈秀軀體肥壯,拜起艱難,每一集會,辄于坐賜靈秀器服飲食,前後相系,欲其占謝傾踣,以爲歡笑。
又刻木作靈秀父光祿勳叔獻像送其家聽事。
柳元景、垣護之雖并北人,而玄谟獨受老伧之目。
凡諸稱謂,四方書疏亦如之。
嘗爲玄谟作四時詩曰:“菫茹供春膳,粟漿充夏餐,瓟醬調秋菜,白醝解冬寒。
”又一寵一一昆侖奴子名白主,常在左右,令以杖擊群臣。
自柳元景以下皆罹其毒。
玄谟尋遷徐州刺史,加都督。
時北土災馑,乃散私谷十萬斛牛千頭以赈之。
孝武崩,與群公俱被顧命。
時朝政多門,玄谟以嚴直不容,徙青、冀二州刺史,加都督。
少帝誅顔師伯、柳元景等,狂悖滋甚,以領軍征玄谟,子侄鹹勸稱疾。
玄谟曰:“避難苟免,既乖事君之節,且吾荷先朝厚恩,彌不得逡巡。
”及至,屢表谏诤,又流涕請緩刑去殺,以安元元之意。
少帝大怒。
明帝即位,禮遇益崇。
時四方反叛,玄谟領水軍前鋒南讨,以腳疾未差,聽乘輿出入。
尋除車騎将軍、江州刺史,副司徒建安王休仁于赭圻,賜以諸葛亮筩袖铠。
頃之,以爲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領護軍将軍,遷南豫州刺史,加都督。
薨年八十二,諡曰莊公。
子深早卒
六世祖宏,河東太守、綿竹侯,以從叔司徒允之難,棄官北居新興,仍爲新興、雁門太守。
其自序雲爾。
祖牢,仕慕容氏爲上谷太守,随慕容德居青州。
父秀,早卒。
玄谟幼而不群,世父蕤有知人鑒,常笑曰:“此兒氣概高亮,有太尉彥雲之風。
”宋武帝臨徐州,辟爲從事史,與語異之。
少帝末,謝晦爲荊州,請爲南蠻行參軍、武甯太守。
晦敗,以非大帥見原。
元嘉中,補長沙王義欣鎮軍中兵參軍,領汝一陰一太守。
每陳北侵之規,上謂殷景仁曰:“聞王玄谟陳說,使人有封狼居胥意。
” 後爲興安侯義賓輔國司馬、彭城太守。
義賓薨,玄谟上表,以彭城要兼水陸,請以皇子撫臨州政,乃以孝武出鎮。
及大舉北侵,以玄谟爲甯朔将軍。
前鋒入河,受輔國将軍蕭斌節度。
軍至碻磝,玄谟進向滑台,圍城二百馀日。
魏太武自來救之,衆号百萬,鼓鞞動天地。
玄谟之行也,衆力不少,器械一精一嚴,而專仗所見,多行殺戮。
初圍城,城内多茅屋,衆求以火箭燒之。
玄谟曰:“損亡軍實。
”不聽。
城中即撤壞之,一穴一地爲窟室。
及魏救将至,衆請發車爲營,又不從。
将士并懷離怨。
又營貨利,一匹布責人八百梨,以此倍失人心。
及太武軍至,乃夜遁,麾下散亡略盡。
蕭斌将斬之,沈慶之固谏曰:“佛狸威震天下,控弦百萬,豈玄谟所能當。
殺戰将以自弱,非良計也。
”斌乃止。
初,玄谟始将見殺,夢人告曰:“誦觀世音千遍則免。
”玄谟夢中曰:“何可竟也。
”仍見授,既覺誦之,且得千遍。
明日将刑,誦之不辍。
忽傳唱停刑,遣代守碻磝。
江夏王義恭爲征讨都督,以碻磝沙城不可守,召令還。
爲魏軍所追,大破之,流矢中臂。
二十八年正月,還至曆城。
義恭與玄谟書曰:“聞因敗爲成,臂上金創,将非金印之征邪?” 元兇弑立,以玄谟爲冀州刺史。
孝武伐逆,玄谟遣濟南太守垣護之等将兵赴義。
事平,除徐州刺史,加都督。
及南郡王義宣與江州刺史臧質反,朝廷假玄谟輔國将軍,爲前鋒南讨,拜豫州刺史。
質尋至,大破之。
加都督,封曲江縣侯。
中軍司馬劉沖之白孝武,言玄谟在梁山與義宣通謀。
檢雖無實,上意不能明,使有司奏玄谟沒匿所得賊寶物,虛張戰簿,與徐州刺史垣護之并免官。
尋爲甯蠻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
雍土多諸僑寓,玄谟上言所統僑郡無有境土,新舊錯亂,租課不時,宜加并合。
見許。
乃省并郡縣,自此便之。
百姓當時不願屬籍。
其年,玄谟又令九品以上租,使貧富相通,境内莫不嗟怨。
人間訛言玄谟欲反,時柳元景當權,元景弟僧景爲新城太守,以元景之勢,制令雍土南一陽一順一陽一上庸新城諸郡并發兵,欲讨玄谟。
玄谟令内外晏然,以解衆惑,馳啓孝武,具陳本末。
帝知其虛,馳遣主書吳喜公慰撫之。
又答曰:“玄谟啓明白之日,七十老公反欲何求?聊複爲笑,想足以申卿眉頭耳。
”玄谟一性一嚴,未曾妄笑,時人言玄谟眉頭未曾申,故以此見戲。
後爲金紫光祿大夫,領太常。
及建明堂,以本官領起部尚書,又領北選。
孝武狎侮群臣,各有稱目,多須者謂之羊,短長肥瘦皆有比拟。
顔師伯缺齒,号之曰齴,劉秀之儉吝,常呼爲老悭。
黃門侍郎宗靈秀軀體肥壯,拜起艱難,每一集會,辄于坐賜靈秀器服飲食,前後相系,欲其占謝傾踣,以爲歡笑。
又刻木作靈秀父光祿勳叔獻像送其家聽事。
柳元景、垣護之雖并北人,而玄谟獨受老伧之目。
凡諸稱謂,四方書疏亦如之。
嘗爲玄谟作四時詩曰:“菫茹供春膳,粟漿充夏餐,瓟醬調秋菜,白醝解冬寒。
”又一寵一一昆侖奴子名白主,常在左右,令以杖擊群臣。
自柳元景以下皆罹其毒。
玄谟尋遷徐州刺史,加都督。
時北土災馑,乃散私谷十萬斛牛千頭以赈之。
孝武崩,與群公俱被顧命。
時朝政多門,玄谟以嚴直不容,徙青、冀二州刺史,加都督。
少帝誅顔師伯、柳元景等,狂悖滋甚,以領軍征玄谟,子侄鹹勸稱疾。
玄谟曰:“避難苟免,既乖事君之節,且吾荷先朝厚恩,彌不得逡巡。
”及至,屢表谏诤,又流涕請緩刑去殺,以安元元之意。
少帝大怒。
明帝即位,禮遇益崇。
時四方反叛,玄谟領水軍前鋒南讨,以腳疾未差,聽乘輿出入。
尋除車騎将軍、江州刺史,副司徒建安王休仁于赭圻,賜以諸葛亮筩袖铠。
頃之,以爲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領護軍将軍,遷南豫州刺史,加都督。
薨年八十二,諡曰莊公。
子深早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