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06 梁本紀上第六
關燈
小
中
大
七廟已危,人神無主。
惟王體茲上哲,明聖在躬,端冕而協邕熙,推鋒而拯塗炭,武功與日車并運,文教與鵬翼齊舉。
固以幽顯宅心,讴訟斯屬;豈徒桴鼓播地,卿雲叢天而已哉。
至于晝睹争明,夜飛枉矢,除舊之征必顯,更姓之符允集。
今便仰祗幹象,俯從人願,敬禅神器,授帝位于爾躬。
大祚告窮,天祿永終。
于戲,王允執其中,式遵前典,以副昊天之望,禋上帝而臨億兆,格文祖而膺大業,以傳無疆之祚,豈不盛與。
并命玺書,遣兼太保、中書監、兼尚書令王亮,兼太尉、中書令王志奉皇帝玺绂,受終之禮,一依唐、虞故事。
帝抗表陳讓,表不獲通。
于是齊百官豫章王元琳等八百一十九人,及梁台侍中範雲等一百一十七人,并上表勸進,帝謙讓不受。
是日,太史令蔣道秀陳天文符谶六十四條,事并明着,群臣重表固請,乃從之。
天監元年夏四月丙寅,皇帝即位于南郊,設壇柴燎告天曰:皇帝臣衍,敢用玄牡,昭告于皇皇後帝。
齊氏以曆運斯既,否終則亨,欽若天應,以命于衍。
夫任是司牧,惟能是授,天命不于常,帝王非一族,唐謝虞受,漢替魏升,爰及晉、宋,憲章在昔,鹹以君德馭四海,元功子萬姓,故能大庇甿黎,光宅區宇。
齊代雲季,世主昏兇,狡焉群慝,是崇是長,肆厥一奸一回暴亂,以播虐于我有邦,俾九服八荒之内,連率嶽牧之君,蹶角頓颡,匡救無術。
衍投袂星言,推鋒萬裡,厲其挂冠之情,用拯兆庶之切,遂因時來,宰司邦國,濟物康世,實有厥勞。
而晷緯呈祥,川嶽效祉,代終之符既顯,革運之期已萃,殊俗百蠻,重譯獻款,人神遠迩,罔不和會。
于是群公卿士,鹹緻厥誠,并以皇幹降命,難以謙拒。
衍自惟匪德,辭不獲遂,仰迫上玄之眷,俯惟億兆之心,宸極不可久曠,人神不可乏主,遂藉樂推,膺此嘉祚。
以茲寡薄,臨馭萬方,顧求夙志,永言祗惕。
敬簡元辰,恭茲大禮,升壇受禅,告類上帝,克播休祉,以弘盛烈,式傳厥後,用永保于我有梁,惟明靈是飨。
禮畢,有诏放觀。
乃備法駕還建康宮,臨太極前殿,大赦,改元,賜人爵二級,文武位二等;鳏寡孤獨不能自存者,人谷五斛;逋布、口錢、宿責勿複收;其犯鄉論清議、贓汙一婬一盜,一皆蕩滌,洗除前注,與之更始。
封齊帝爲巴陵王,全食一郡,載天子旌旗,乘五時副車,行齊正朔,郊祀天地,禮樂制度,皆用齊典。
以齊宣德皇後爲齊文帝妃,齊帝後王氏爲巴陵王妃,齊代王侯封爵,悉皆降省,其效着艱難者,别有後命。
惟宋汝一陰一王不在除例。
劫賊馀口沒在台府者,悉皆蠲放。
諸流徙之家,并聽還本。
以兼尚書令王亮爲尚書令,兼尚書右仆射沈約爲尚書仆射。
封皇弟中護軍宏爲臨川王,南徐州刺史秀爲安成王,雍州刺史偉爲建安王,左衛将軍恢爲鄱一陽一王,荊州刺史憺爲始興王。
自郡王以下,列爵爲縣六等。
皇弟、皇子封郡王,二千戶;王之庶子爲縣侯,五百戶,謂之諸侯;功臣爵邑無定科。
鳳凰集南蘭陵。
丁卯,诏凡後宮、樂府、西解、暴室諸如此例被幽一逼一者,一皆放遣。
若衰老不能自存者,官給廪食。
戊辰,遺巴陵王錢二百萬,絹布各千疋,綿二千斤。
車騎将軍高麗王高雲進号車騎大将軍,鎮東大将軍百濟王馀太進号征東大将軍,鎮東大将軍倭王武進号征東大将軍。
己巳,巴陵王殂于姑孰,追諡爲齊和帝,終禮一依故事。
庚午,诏分遣内侍,周省四方,觀政聽謠,訪賢舉滞。
其有田野不辟,獄訟無章,忘公徇私,侵漁是務者,悉随事以聞。
若懷寶迷邦,蘊奇待價,蓄響藏真,不求聞達,各依名騰奏,罔或遺隐。
又诏曰:“金作贖刑,有聞自昔,入缣以免,施于中代。
永言叔季,偷薄成風,嬰愆入罪,厥塗匪一。
死者不可複生,刑者無因自反,由此而望滋實,庸可緻乎。
可依周、漢舊典,有罪入贖,外詳爲條格,以時奏聞。
”辛未,以新除謝沐公蕭寶義爲巴陵王,以奉齊祀。
複南蘭陵武進縣,依前代之科。
征新除相國軍谘祭酒謝朏爲侍中、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
改南東海爲蘭陵郡,土斷南徐州諸僑郡縣。
癸酉,诏“于公車府謗木、肺石傍各置一函。
若肉食莫言,山阿欲有橫議,投謗木函。
若從我江、漢,功在可策,犀兕徒弊,龍蛇方縣;次身才高妙,擯壓莫通,懷傅、呂之術,抱屈、賈之歎,其理有皦然,受困包匦;夫大政侵小,豪門陵賤,百姓已窮,九重莫達,若欲自申,并可投肺石函”。
甲戌,诏斷遠近上慶禮。
閏月丁酉,以行宕昌王梁彌邕爲安西将軍、河涼二州刺史,正封宕昌王。
壬寅,诏以憲綱日弛,漸以爲俗,令端右以風聞奏事,依元熙舊制。
有司奏,追尊皇考爲文皇帝,廟号太祖,皇妣張氏爲獻皇後,陵曰建陵,郗氏爲德皇後,陵曰修陵。
五月乙亥夜,盜入南北掖,燒神武門、總章觀,害衛尉卿張弘策。
戊子,江州刺史陳伯之舉兵反。
以領軍将軍王茂爲征南将軍、江州刺史,率衆讨之。
六月庚戌,封北秦州刺史楊紹先爲武都王。
是月陳伯之奔魏,江州平。
前益州刺史劉季連據成都反。
秋七月丁巳朔,日有蝕之。
八月戊戌,置建康三官。
癸卯,鸾鳥見樂遊苑。
乙巳,平北将軍、西涼州刺史象舒彭進号安西将軍,封鄧至王。
丁未,命中書監王瑩等八人參定律令。
诏尚書郎依昔奏事。
交州獻能歌鹦鹉,诏不納。
林邑、幹陀利國各遣使朝貢。
冬十一月己未,立小廟。
甲子,立皇子統爲皇太子,賜天下爲父後者爵一級。
十二月,大雪,深三尺。
是歲大旱,米鬥五千,人多餓死。
二年春正月乙卯,以尚書仆射沈約爲左仆射,吏部尚書範雲爲右仆射。
辛酉,祀南郊,降死罪以下囚。
庚辰,以仇池公楊靈珍爲北梁州刺史,封仇池王。
夏四月癸卯,尚書删定郎蔡法度上梁律二十卷,令三十卷,科四十卷。
五月,尚書右仆射範雲卒。
乙醜,益州刺史鄧元起克成都,曲赦益州。
六月丁亥,以新除左光祿大夫謝朏爲司徒、尚書令。
甲午,以中書監王瑩爲尚書右仆射。
是夏,多疠疫。
秋七月,扶南、龜茲、中天竺國各遣使朝貢。
冬十月,皇子綱生,降都下死罪以下囚。
十一月乙卯,雷電,大雨,晦。
三年春正月癸醜,以尚書右仆射王瑩爲左仆射,太子詹事柳惔爲右仆射。
二月,魏克梁州。
三月,隕霜殺草。
夏五月丁巳,以扶南王憍陳如闍耶跋摩爲安南将軍。
六月丙子,诏分遣使巡察州部,視人冤酷。
癸未,大赦。
秋七月甲子,立皇子綜爲豫章王。
八月,魏克司州。
九月壬子,以河南王世子伏連籌爲鎮西将軍、西秦河二州刺史,封河南王。
北天竺國遣使朝貢。
冬十一月甲子,诏除贖罪科。
是歲,魏正始元年。
四年春正月癸卯,诏“自今九流常選,年未三十,不通一經,不得解褐;若有才同甘、顔,勿限年次”。
置五經博士各一人。
有司奏:吳令唐傭鑄盤龍火爐、翔鳳硯蓋。
诏禁锢終身。
丙午,省鳳凰銜書伎。
戊申,诏“往代多命宮人帷爆觀禋郊之禮,非所以仰虔蒼昊,自今停止”。
辛亥,祀南郊,大赦。
二月,初置胄子律博士。
壬午,遣衛尉卿楊公則率宿衛兵塞洛口。
壬辰,交州刺史李凱據州反,長史李畟讨平之,曲赦交州。
是月立建興苑于秣陵建興裡。
夏四月丁巳,以行宕昌王梁彌博爲安西将軍、河涼二州刺史,正封宕昌王。
六月庚戌,立孔子廟。
冬十月,使中軍将軍、揚州刺史臨川王宏都督北讨諸軍事侵魏。
以興師費用,王公以下各上國租及田谷以助軍資。
是歲大穰,米斛三十。
五年春正月丁卯朔,诏“凡諸郡國舊族邦内無在朝位者,選辟搜括,使郡有一人”。
乙亥,起前司徒謝朏爲中書監、司徒。
甲申,立皇子綱爲晉安王。
惟王體茲上哲,明聖在躬,端冕而協邕熙,推鋒而拯塗炭,武功與日車并運,文教與鵬翼齊舉。
固以幽顯宅心,讴訟斯屬;豈徒桴鼓播地,卿雲叢天而已哉。
至于晝睹争明,夜飛枉矢,除舊之征必顯,更姓之符允集。
今便仰祗幹象,俯從人願,敬禅神器,授帝位于爾躬。
大祚告窮,天祿永終。
于戲,王允執其中,式遵前典,以副昊天之望,禋上帝而臨億兆,格文祖而膺大業,以傳無疆之祚,豈不盛與。
并命玺書,遣兼太保、中書監、兼尚書令王亮,兼太尉、中書令王志奉皇帝玺绂,受終之禮,一依唐、虞故事。
帝抗表陳讓,表不獲通。
于是齊百官豫章王元琳等八百一十九人,及梁台侍中範雲等一百一十七人,并上表勸進,帝謙讓不受。
是日,太史令蔣道秀陳天文符谶六十四條,事并明着,群臣重表固請,乃從之。
天監元年夏四月丙寅,皇帝即位于南郊,設壇柴燎告天曰:皇帝臣衍,敢用玄牡,昭告于皇皇後帝。
齊氏以曆運斯既,否終則亨,欽若天應,以命于衍。
夫任是司牧,惟能是授,天命不于常,帝王非一族,唐謝虞受,漢替魏升,爰及晉、宋,憲章在昔,鹹以君德馭四海,元功子萬姓,故能大庇甿黎,光宅區宇。
齊代雲季,世主昏兇,狡焉群慝,是崇是長,肆厥一奸一回暴亂,以播虐于我有邦,俾九服八荒之内,連率嶽牧之君,蹶角頓颡,匡救無術。
衍投袂星言,推鋒萬裡,厲其挂冠之情,用拯兆庶之切,遂因時來,宰司邦國,濟物康世,實有厥勞。
而晷緯呈祥,川嶽效祉,代終之符既顯,革運之期已萃,殊俗百蠻,重譯獻款,人神遠迩,罔不和會。
于是群公卿士,鹹緻厥誠,并以皇幹降命,難以謙拒。
衍自惟匪德,辭不獲遂,仰迫上玄之眷,俯惟億兆之心,宸極不可久曠,人神不可乏主,遂藉樂推,膺此嘉祚。
以茲寡薄,臨馭萬方,顧求夙志,永言祗惕。
敬簡元辰,恭茲大禮,升壇受禅,告類上帝,克播休祉,以弘盛烈,式傳厥後,用永保于我有梁,惟明靈是飨。
禮畢,有诏放觀。
乃備法駕還建康宮,臨太極前殿,大赦,改元,賜人爵二級,文武位二等;鳏寡孤獨不能自存者,人谷五斛;逋布、口錢、宿責勿複收;其犯鄉論清議、贓汙一婬一盜,一皆蕩滌,洗除前注,與之更始。
封齊帝爲巴陵王,全食一郡,載天子旌旗,乘五時副車,行齊正朔,郊祀天地,禮樂制度,皆用齊典。
以齊宣德皇後爲齊文帝妃,齊帝後王氏爲巴陵王妃,齊代王侯封爵,悉皆降省,其效着艱難者,别有後命。
惟宋汝一陰一王不在除例。
劫賊馀口沒在台府者,悉皆蠲放。
諸流徙之家,并聽還本。
以兼尚書令王亮爲尚書令,兼尚書右仆射沈約爲尚書仆射。
封皇弟中護軍宏爲臨川王,南徐州刺史秀爲安成王,雍州刺史偉爲建安王,左衛将軍恢爲鄱一陽一王,荊州刺史憺爲始興王。
自郡王以下,列爵爲縣六等。
皇弟、皇子封郡王,二千戶;王之庶子爲縣侯,五百戶,謂之諸侯;功臣爵邑無定科。
鳳凰集南蘭陵。
丁卯,诏凡後宮、樂府、西解、暴室諸如此例被幽一逼一者,一皆放遣。
若衰老不能自存者,官給廪食。
戊辰,遺巴陵王錢二百萬,絹布各千疋,綿二千斤。
車騎将軍高麗王高雲進号車騎大将軍,鎮東大将軍百濟王馀太進号征東大将軍,鎮東大将軍倭王武進号征東大将軍。
己巳,巴陵王殂于姑孰,追諡爲齊和帝,終禮一依故事。
庚午,诏分遣内侍,周省四方,觀政聽謠,訪賢舉滞。
其有田野不辟,獄訟無章,忘公徇私,侵漁是務者,悉随事以聞。
若懷寶迷邦,蘊奇待價,蓄響藏真,不求聞達,各依名騰奏,罔或遺隐。
又诏曰:“金作贖刑,有聞自昔,入缣以免,施于中代。
永言叔季,偷薄成風,嬰愆入罪,厥塗匪一。
死者不可複生,刑者無因自反,由此而望滋實,庸可緻乎。
可依周、漢舊典,有罪入贖,外詳爲條格,以時奏聞。
”辛未,以新除謝沐公蕭寶義爲巴陵王,以奉齊祀。
複南蘭陵武進縣,依前代之科。
征新除相國軍谘祭酒謝朏爲侍中、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
改南東海爲蘭陵郡,土斷南徐州諸僑郡縣。
癸酉,诏“于公車府謗木、肺石傍各置一函。
若肉食莫言,山阿欲有橫議,投謗木函。
若從我江、漢,功在可策,犀兕徒弊,龍蛇方縣;次身才高妙,擯壓莫通,懷傅、呂之術,抱屈、賈之歎,其理有皦然,受困包匦;夫大政侵小,豪門陵賤,百姓已窮,九重莫達,若欲自申,并可投肺石函”。
甲戌,诏斷遠近上慶禮。
閏月丁酉,以行宕昌王梁彌邕爲安西将軍、河涼二州刺史,正封宕昌王。
壬寅,诏以憲綱日弛,漸以爲俗,令端右以風聞奏事,依元熙舊制。
有司奏,追尊皇考爲文皇帝,廟号太祖,皇妣張氏爲獻皇後,陵曰建陵,郗氏爲德皇後,陵曰修陵。
五月乙亥夜,盜入南北掖,燒神武門、總章觀,害衛尉卿張弘策。
戊子,江州刺史陳伯之舉兵反。
以領軍将軍王茂爲征南将軍、江州刺史,率衆讨之。
六月庚戌,封北秦州刺史楊紹先爲武都王。
是月陳伯之奔魏,江州平。
前益州刺史劉季連據成都反。
秋七月丁巳朔,日有蝕之。
八月戊戌,置建康三官。
癸卯,鸾鳥見樂遊苑。
乙巳,平北将軍、西涼州刺史象舒彭進号安西将軍,封鄧至王。
丁未,命中書監王瑩等八人參定律令。
诏尚書郎依昔奏事。
交州獻能歌鹦鹉,诏不納。
林邑、幹陀利國各遣使朝貢。
冬十一月己未,立小廟。
甲子,立皇子統爲皇太子,賜天下爲父後者爵一級。
十二月,大雪,深三尺。
是歲大旱,米鬥五千,人多餓死。
二年春正月乙卯,以尚書仆射沈約爲左仆射,吏部尚書範雲爲右仆射。
辛酉,祀南郊,降死罪以下囚。
庚辰,以仇池公楊靈珍爲北梁州刺史,封仇池王。
夏四月癸卯,尚書删定郎蔡法度上梁律二十卷,令三十卷,科四十卷。
五月,尚書右仆射範雲卒。
乙醜,益州刺史鄧元起克成都,曲赦益州。
六月丁亥,以新除左光祿大夫謝朏爲司徒、尚書令。
甲午,以中書監王瑩爲尚書右仆射。
是夏,多疠疫。
秋七月,扶南、龜茲、中天竺國各遣使朝貢。
冬十月,皇子綱生,降都下死罪以下囚。
十一月乙卯,雷電,大雨,晦。
三年春正月癸醜,以尚書右仆射王瑩爲左仆射,太子詹事柳惔爲右仆射。
二月,魏克梁州。
三月,隕霜殺草。
夏五月丁巳,以扶南王憍陳如闍耶跋摩爲安南将軍。
六月丙子,诏分遣使巡察州部,視人冤酷。
癸未,大赦。
秋七月甲子,立皇子綜爲豫章王。
八月,魏克司州。
九月壬子,以河南王世子伏連籌爲鎮西将軍、西秦河二州刺史,封河南王。
北天竺國遣使朝貢。
冬十一月甲子,诏除贖罪科。
是歲,魏正始元年。
四年春正月癸卯,诏“自今九流常選,年未三十,不通一經,不得解褐;若有才同甘、顔,勿限年次”。
置五經博士各一人。
有司奏:吳令唐傭鑄盤龍火爐、翔鳳硯蓋。
诏禁锢終身。
丙午,省鳳凰銜書伎。
戊申,诏“往代多命宮人帷爆觀禋郊之禮,非所以仰虔蒼昊,自今停止”。
辛亥,祀南郊,大赦。
二月,初置胄子律博士。
壬午,遣衛尉卿楊公則率宿衛兵塞洛口。
壬辰,交州刺史李凱據州反,長史李畟讨平之,曲赦交州。
是月立建興苑于秣陵建興裡。
夏四月丁巳,以行宕昌王梁彌博爲安西将軍、河涼二州刺史,正封宕昌王。
六月庚戌,立孔子廟。
冬十月,使中軍将軍、揚州刺史臨川王宏都督北讨諸軍事侵魏。
以興師費用,王公以下各上國租及田谷以助軍資。
是歲大穰,米斛三十。
五年春正月丁卯朔,诏“凡諸郡國舊族邦内無在朝位者,選辟搜括,使郡有一人”。
乙亥,起前司徒謝朏爲中書監、司徒。
甲申,立皇子綱爲晉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