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06 梁本紀上第六

關燈
三月丙寅朔,日有蝕之。

     夏四月甲寅,初立诏獄。

    诏建康縣置三官,與廷尉三官分掌獄事,号建康爲南獄,廷尉爲北獄。

     五月,置集雅館以招遠學。

     秋七月乙醜,鄧至國遣使朝貢。

     八月辛酉,作東宮。

     九月,臨川王宏軍至洛口,大潰,所亡萬計,宏單騎而歸。

    冬十一月甲子,都下地震,生白一毛一。

    乙醜,以師出淹時,大赦。

    魏人乘勝攻锺離。

     十二月癸卯,司徒謝朏薨。

     六年春三月庚申,隕霜殺草。

    是月,有三象入建邺。

     夏四月壬辰,置左右骁騎、左右遊擊将軍官。

    癸巳,曹景宗、韋叡等破魏師于邵一陽一洲,斬獲萬計。

    己酉,以江州刺史王茂爲尚書右仆射。

    丁巳,以揚州刺史臨川王宏爲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以右光祿大夫沈約爲尚書左仆射。

    五月己巳,置中衛、中權将軍,改骁騎爲雲騎,遊擊爲遊騎。

     秋八月戊子,赦。

    戊戌,都下大水。

     九月乙亥,改閱武堂爲德一陽一堂,聽訟堂爲儀賢堂。

     冬閏十月乙醜,以開府臨川王宏爲司徒,以行太子太傅;尚書左仆射沈約爲尚書令,以行太子少傅;吏部尚書袁昂爲兼尚書右仆射。

    甲申,以左光祿大夫夏侯詳爲左仆射。

     十二月丙辰,左仆射夏侯詳卒。

     七月春正月戊子,以元樹爲恒、朔二州都督,封魏郡王。

    戊戌,诏作神龍、仁獸阙于端門、大司馬門外。

     二月乙卯,新作國門于越城南。

    乙醜,增置鎮衛将軍以下爲十品,以法日數;凡二十四班,以法氣序;不登十品,别有八班,以象八風;又置施外國将軍二十四班,合一百九号。

    庚午,诏于州郡縣置州望、郡宗、鄉豪各一人,專掌搜薦。

    乙亥,以車騎大将軍高麗王高雲爲撫東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

    夏四月乙卯,以皇太子納妃故,赦大辟以下,頒賜朝臣及近侍各有差。

     五月,都下大水。

    戊子,诏蘭陵縣建修二陵周回五裡内居人賜複終身。

    己亥,诏複置宗正、太仆、大匠、鴻胪,又增太府、太舟,仍先爲十二卿,及置朱衣直合将軍官。

     六月辛酉,改陵監爲令。

     秋八月丁巳,皇子繹生,赦大辟以下未結正者。

     九月壬辰,置童子奉車郎。

    癸巳,立皇子績爲南康王。

     冬十月丙寅,以吳興太守張稷爲尚書左仆射。

    丙子,诏大舉北侵。

    丁醜,魏縣瓠鎮主白皁生、豫州刺史胡遜以城内屬。

     是歲,魏永平元年。

     八年春正月辛巳,祀南郊,大赦。

    壬辰,魏鎮東參軍成景隽以宿預城内屬。

     夏四月戊申,以司徒臨川王宏爲司空、揚州刺史,以車騎将軍、領太子詹事王茂即本号開府儀同三司。

     秋七月癸巳,巴陵王蕭寶義薨。

     冬十一月壬寅,立皇子續爲廬陵王。

     九年春正月乙亥,以右光祿大夫王瑩爲尚書令。

    庚寅,新作緣淮塘。

     三月己醜,幸國子學,親臨講肄,賜祭酒以下各有差。

    乙未,诏皇太子及王侯之子,年在從師者,皆入學。

     夏四月丁巳,選尚書五都令史,革用士流。

     六月癸醜,盜殺宣城太守朱僧勇。

     閏六月己醜,宣城盜轉寇吳興,太守蔡撙讨平之。

     冬十二月癸未,幸國子學,策試胄子,賜訓授之司各有差。

     是歲,于阗、林邑國并遣使朝貢。

     十年春正月辛醜,祀南郊,大赦。

    戊申,荊州言驺虞見。

     三月,盜殺東莞、琅邪二郡太守劉晰,以朐山引魏徐州刺史盧昶。

     夏六月,以國子祭酒張充爲尚書右仆射。

     冬十二月,山車見臨城縣。

    振遠将軍馬仙崥大破魏軍,斬馘十餘萬,複朐山城。

     是歲,初作宮城門三重樓及開二道。

    宕昌國遣使朝貢,婆利國貢金席。

     十一年春正月壬辰,诏“自今逋谪之家,及罪應質作,若年有老小,可停将送”。

    加鎮南将軍、江州刺史建安王偉開府儀同三司,司空、揚州刺史臨川王宏進位元太尉,以骠騎将軍王茂爲司空。

     二月戊辰,新昌、濟一陽一二郡野蠶成繭。

     三月丁巳,爲旱故,曲赦揚、徐二州。

    庚申,高麗國遣使朝貢。

    夏四月,百濟、扶南、林邑等國各遣使朝貢。

     秋九月,宕昌國遣使朝貢。

     冬十一月乙未,以吳郡太守袁昂爲兼尚書右仆射。

    己酉,降太尉、揚州刺史臨川王宏爲骠騎将軍、開府同三司之儀。

    癸醜,齊宣德太妃王氏薨。

     是歲,魏延昌元年。

     十二年春正月辛卯,祀南郊,赦大辟罪以下。

     二月辛酉,兼尚書右仆射袁昂即正。

    丙寅,诏“明下遠近,若委骸不葬,或篨衣莫改,量給棺具收斂”。

    辛巳,新作太極殿,改爲十三間,以從閏數。

     閏三月乙醜,特進、中軍将軍沈約卒。

     夏四月,都下大水。

     六月癸巳,新作太廟,增基九尺。

     秋九月,加揚州刺史臨川王宏位元司空,以司空王茂爲骠騎将軍、開府同三司之儀、江州刺史。

     冬十月丁亥,诏曰:“明堂地居卑濕,可量就埤起,以盡誠敬。

    ” 十三年春二月庚辰朔,震于西南,天如裂。

    丁亥,耕藉田,大赦,賜孝悌力田爵一級。

     夏六月,都下訛言有枨枨,取人肝肺及血,以饴天狗。

    百姓大懼,二旬而止。

     秋七月乙亥,立皇子綸爲邵陵王、繹爲湘東王、紀爲武陵王。

     是歲,林邑、扶南、于阗國各遣使朝貢。

    作浮山堰。

     十四年春正月乙巳朔,皇太子冠,大赦,賜爲父後者爵一級,王公以下班赉各有差。

    停遠近上慶禮。

    辛亥,祀南郊,诏班下遠近,博采英異。

    又前以墨刑用代重辟者,除其條。

    丙辰,汝一陰一王劉胤薨。

    丁巳,魏宣武皇帝崩。

     夏四月丁醜,骠騎将軍、開府同三司之儀、江州刺史王茂薨。

     冬十月,浮山堰壞。

     是歲,蠕蠕、狼牙修國各遣使來朝貢。

     十五年春三月戊辰朔,日有蝕之,既。

     夏四月,高麗國遣使朝貢。

     六月庚子,以尚書令王瑩爲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右仆射袁昂爲左仆射,吏部尚書王暕爲右仆射。

     秋八月,蠕蠕、河南國各遣使朝貢。

     九月辛巳,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王瑩薨。

    壬辰,大赦。

     冬十一月,交州刺史李畟斬反者阮宗孝,傳首建邺。

    曲赦交州。

    是歲,魏孝明皇帝熙平元年。

     十六年春正月辛未,祀南郊。

    诏尤貧家勿收今年三調,無田業者,所在量宜賦給;及優蠲産子之家,恤理冤獄,并赈孤老鳏寡不能自存者。

     二月辛亥,耕藉田。

    甲寅,赦罪人。

     三月丙子,敕太醫不得以生類爲藥;公家織官紋錦飾,并斷仙人鳥獸之形,以爲亵一衣,裁翦有乖仁恕。

    于是祈告天地宗廟,以去殺之理,欲被之含識。

    郊廟牲牷,皆代以面,其山川諸祀則否。

    時以宗廟去牲,則爲不複血食,雖公卿異議,朝野喧嚣,竟不從。

     冬十月,宗廟薦羞,始用蔬果。

     是歲,河南、扶南、婆利等國各遣使朝貢。

     十七年春二月癸巳,雍州刺史安成王秀薨。

    甲辰,大赦。

     三月丙寅,改封建安郡王偉爲南平王。

     夏六月乙酉,中軍将軍、中書監臨川王宏以本号行司徒。

     秋八月壬寅,诏“兵驺奴婢,男年六十六,女年六十,免爲編戶”。

     閏八月,幹陀利國遣使朝貢。

     冬十月乙亥,以行司徒臨川王宏即正。

     十一月辛亥,以南平王偉爲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

     是歲,魏神龜元年。

     十八年春正月甲申,以領軍将軍鄱一陽一王恢爲征西将軍、荊州刺史,以荊州刺史始興王憺爲中撫将軍,并開府儀同三司。

    以尚書左仆射袁昂爲尚書令,以右仆射王暕爲左仆射,以太子詹事徐勉爲右仆射。

    辛卯,祀南郊,孝悌力田賜爵一級。

    夏四月丁巳,帝于無礙殿受佛戒,赦罪人。

    秋七月,于阗、扶南國各遣使朝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