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06 梁本紀上第六
關燈
小
中
大
,加遠遊冠,綠綟绶,位在諸王上。
策曰: 上天不造,難锺皇室,世祖以休明早崩,世宗以仁德不嗣。
高宗襲統,宸居弗永,雖夙夜劬勞,而隆平不洽。
嗣君昏暴,書契弗睹,朝權國一柄一,委之群孽,剿戮忠賢,誅殘台輔,含冤抱痛,噍類一靡一馀。
公藉昏明之期,因兆庶之願,爰率群後,翊成中興,宗社之危已固,天人之望允塞,此實公紐我絕綱,大造皇家者也。
永明季年,邊隙大啓,荊河連率,招引戎荒。
公受言本朝,輕兵赴襲,排危冒險,剛柔遞用,坦然一方,還成藩服,此又公之功也。
在昔隆昌,洪基已謝,高宗慮深社稷,将行權道。
公定策帷帳,激揚大節,廢帝立王,謀猷深着,此又公之功也。
建武闡業,厥猷雖遠,戎狄内侵,憑陵關塞,司部危一逼一,淪陷指期。
公總兵外讨,卷甲長骛,焚廬毀帳,胡哭言歸,此又公之功也。
樊、漢阽切,羽書續至。
公星言鞠旅,禀命徂征,拯我邊危,重獲安堵,此又公之功也。
漢南迥弱,咫尺勍寇。
公作藩爰始,因資一靡一托,練兵訓卒,搜狩有序,俾我危城,翻爲強鎮,此又公之功也。
永元紀号,瞻烏已及,雖廢昏有典,而伊、霍難行。
公首建大策,爰立明聖,義踰邑綸,勳高代入,此又公之功也。
文王之風,雖被江、漢,京邑蠢蠢,湮爲洪流。
公投袂萬裡,事惟拯溺,義聲所覃,無思不韪,此又公之功也。
魯城、夏汭,梗據中流,乘山置壘,萦川自固。
公禦此烏集,陵茲地險,費無遺矢,戰未窮兵,踐華之固,相望俱拔,此又公之功也。
惟此群兇,同惡相濟,緣江負險,蟻聚加湖。
桴旝一臨,應時褫潰,此又公之功也。
一奸一孽震皇,複懷舉斧,畜兵九派,用拟勤王。
公棱威直指,勢踰風電,旌旆小臨,全州稽服,此又公之功也。
姑孰沖要,密迩京畿,兇徒熾聚,斷塞津路。
公兵威所震,望旗自駭,此又公之功也。
群豎倡狂,志在借一,豕突淮涘,武騎如雲。
公爰命英勇,因機騁銳,氣冠阪泉,勢踰洹水,此又公之功也。
琅邪、石首,襟帶岨固,新壘、東墉,金湯是埒,憑險作守,兵食兼資,風激電駭,莫不震疊,城複于隍,于是乎在,此又公之功也。
獨夫昏佷,憑城一靡一懼,鼓锺鞺鞜,傲若有馀,狎是邪孽,忌斯冠冕,兇狡因之,将逞孥戮。
公奇謀密運,威略潛回,忠勇之徒,得申厥效,白旗宣室,未之或比,此又公之功也。
公有拯億兆之勳,重之以明德。
爰初厲志,服道儒門,濯纓來仕,清猷映世。
時運艱難,宗社危殆,昆岡已燎,玉石同焚,驅率貔貅,抑揚霆電,義等南巢,功齊牧野。
若夫禹功寂寞,微管誰嗣,拯其将魚,驅其袒發,解茲亂網,理此棼絲,複禮衽席,反樂河海。
永平故事,聞之者歎息,司隸舊章,見之者隕涕,請我人命,還之鬥極,憫憫缙紳,重符戴天之慶,哀哀黔首,複蒙履地之恩,德踰于嵩、岱,功鄰于造物,超哉邈矣,越無得而言焉。
朕又聞之:疇庸命德,建侯作屏,鹹用克固四維,永隆萬葉。
是以二南流化,九伯斯征,王道淳洽,刑厝罔用。
惟公經綸天地,甯濟區夏,道冠乎伊、稷,賞薄于桓、文,豈所以憲章齊、魯,長辔宇宙。
敬惟前烈,朕甚懼焉。
今進授相國,改揚州刺史爲牧,以豫州之梁郡曆一陽一、南徐州之義興、揚州之淮南宣城吳吳興會稽新安東一陽一十郡,封公爲梁公,錫茲白土,苴以白茅,爰定爾邦,用建冢社。
在昔旦、奭,入居保佑,逮于畢、一毛一,亦作卿士,任兼内外,禮實宜之。
今命使持節、兼太尉王亮授相國揚州牧印绶、梁公玺绂;使持節、兼司空王志授梁公茅土,金虎符第一至第五左,竹使符第一至第十左。
相國位冠群後,任總百司,恒典彜數,宜與事革。
其以相國總百揆,去錄尚書之号,上所假節、侍中貂蟬、中書監印、中外都督大司馬印绶、建安公印策,骠騎大将軍如故。
又加公九錫,其敬聽後命: 以公禮律兼修,刑德備舉,哀矜折獄,罔不用情。
是用錫公大辂、戎辂各一,玄牡二驷。
公勞心稼穑,念在人天,丕崇務本,惟谷是寶。
是用錫公兖冕之服,赤舄副焉。
公鎔鈞所被,變風以雅,易俗陶人,載和邦國。
是用錫公軒縣之樂,六佾之舞。
公文德廣覃,義聲遠洽,椎髻髽首,夷歌請吏。
是用錫公朱戶以居。
公揚清抑濁,官方有序,多士聿興,棫樸流詠。
是用錫公納陛以登。
公正色禦下,以身範物,式遏不虞,折沖惟遠。
是用錫公虎贲之士三百人。
公威同夏日,志清一奸一宄,放命圮族,刑茲罔赦。
是用錫公鈇钺各一。
公跨蹑嵩溟,陵厲區宇,譬諸日月,容光必至。
是用錫公彤弓一、彤矢百,盧弓十、盧矢千。
公永言惟孝,至感通神,恭嚴祀典,祭有馀敬。
是用錫金秬鬯一卣,圭瓒副焉。
梁國置丞相以下,一遵舊式。
欽哉,其敬循往策,祗服大禮,對揚天眷,用膺多福,以弘我太祖之休命。
帝固辭,府僚勸進,不許。
二月辛酉,府僚重請曰:“近以朝命蘊策,冒奏丹誠,奉被還令,未蒙虛受,缙紳顒顒,深所未達。
蓋聞受金于府,通人之弘緻,高蹈海隅,匹夫之小節,是以履乘石而周公不以爲疑,贈玉璜而太公不以爲讓。
況世哲繼軌,先德在人,經綸草昧,歎深微管,加以朱方之役,荊河是依,班師振旅,大造王室,雖複累繭救宋,重胝存楚,居今觀古,曾何足雲。
而惑甚盜锺,功疑不賞,皇天後土,不勝其酷。
是以玉馬駿奔,表微子之去,金闆出地,告龍逄之冤。
明公據鞍辍哭,厲三軍之志,獨居掩涕,激義士之心,故能使海若登隻,罄圖效祉,山戎、孤竹,束馬景從,伐罪吊人,一匡靜亂,匪叨天功,實勤濡足。
龜玉不毀,誰之功欤,獨爲君子,将使伊、周何地。
”于是始受相國、梁公之命。
命焚東昏一婬一奢異服六十二種于都街。
齊帝追贈梁公夫人爲梁國妃。
乙醜,南兖州隊主陳文興于宣武城内鑿井,得玉镂骐驎、金镂玉璧、水一精一環各二。
又鳳凰見建康縣桐下裡。
宣德皇後稱美符瑞,歸于相國府。
丙寅,诏梁國依舊選諸要職,悉依天朝之制。
帝上表,以“前代選辟,皆立選簿,請自今選曹,一精一加隐括,依舊立簿,使冠履無爽,名實不違,庶人識涯涘,造請自息。
且聞中間立格,甲族以二十登仕,後門以過立試吏,豈所以弘獎風一流,希向後進。
此實巨蠹,尤宜刊革”。
诏依表施行。
丙戌,诏進梁公爵爲王,以豫州之南谯廬江、江州之尋一陽一、郢州之武昌西一陽一、南徐州之南琅邪南東海晉陵、揚州之臨海永嘉十郡益梁國,并前爲二十郡。
其相國、揚州牧、骠騎大将軍如故。
帝固辭,有诏斷表。
相國左長史王瑩等率百僚敦請。
三月癸巳,受梁王之命。
下令赦國内殊死以下,鳏寡孤獨不能自存者,賜谷五斛,府州所統亦同蠲蕩。
丙午,齊帝命帝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乘金根車,駕六馬,備五時副車,置旄頭雲罕,樂舞八佾,設锺虡宮縣,王妃、王子、王女爵命之号,一如舊儀。
丙辰,齊帝下诏禅位,即安姑孰。
四月辛酉,宣德皇後令曰:“西诏至,帝憲章前代,敬禅神器于梁,明可臨軒,遣使恭授玺绂,未亡人便歸于别宮。
”壬戌,策曰: 咨爾梁王,惟昔邃古之載,肇有生靈,皇雄、大庭之辟,赫胥、尊盧之後,斯并龍圖鳥迹以前,慌惚杳冥之世,固無得而詳焉。
洎乎農、軒、炎、皞之代,放勳、重華之主,莫不以大道君萬姓,公器禦八紘,居之如執朽索,去之若釋重負,一駕汾一陽一,便有窅然之志,暫适箕嶺,即動讓王之心。
故知戴黃屋、服玉玺,非所以示貴稱尊,乘大辂、建旗旗,蓋欲令歸趣有地。
是故忘己而字兆庶,徇物而君四海。
及于菁華内竭,畚橇外勞,則撫茲歸運,惟能是與。
四百告終,有漢所以高揖,黃德既謝,魏氏所以樂推。
爰及晉、宋,亦弘斯典。
我太祖握河受曆,應符啓運,二葉重光,三聖系軌。
嗣君喪德,昏棄紀度,毀紊天綱,雕絕地紐。
是以谷滿川枯,山飛鬼哭,
策曰: 上天不造,難锺皇室,世祖以休明早崩,世宗以仁德不嗣。
高宗襲統,宸居弗永,雖夙夜劬勞,而隆平不洽。
嗣君昏暴,書契弗睹,朝權國一柄一,委之群孽,剿戮忠賢,誅殘台輔,含冤抱痛,噍類一靡一馀。
公藉昏明之期,因兆庶之願,爰率群後,翊成中興,宗社之危已固,天人之望允塞,此實公紐我絕綱,大造皇家者也。
永明季年,邊隙大啓,荊河連率,招引戎荒。
公受言本朝,輕兵赴襲,排危冒險,剛柔遞用,坦然一方,還成藩服,此又公之功也。
在昔隆昌,洪基已謝,高宗慮深社稷,将行權道。
公定策帷帳,激揚大節,廢帝立王,謀猷深着,此又公之功也。
建武闡業,厥猷雖遠,戎狄内侵,憑陵關塞,司部危一逼一,淪陷指期。
公總兵外讨,卷甲長骛,焚廬毀帳,胡哭言歸,此又公之功也。
樊、漢阽切,羽書續至。
公星言鞠旅,禀命徂征,拯我邊危,重獲安堵,此又公之功也。
漢南迥弱,咫尺勍寇。
公作藩爰始,因資一靡一托,練兵訓卒,搜狩有序,俾我危城,翻爲強鎮,此又公之功也。
永元紀号,瞻烏已及,雖廢昏有典,而伊、霍難行。
公首建大策,爰立明聖,義踰邑綸,勳高代入,此又公之功也。
文王之風,雖被江、漢,京邑蠢蠢,湮爲洪流。
公投袂萬裡,事惟拯溺,義聲所覃,無思不韪,此又公之功也。
魯城、夏汭,梗據中流,乘山置壘,萦川自固。
公禦此烏集,陵茲地險,費無遺矢,戰未窮兵,踐華之固,相望俱拔,此又公之功也。
惟此群兇,同惡相濟,緣江負險,蟻聚加湖。
桴旝一臨,應時褫潰,此又公之功也。
一奸一孽震皇,複懷舉斧,畜兵九派,用拟勤王。
公棱威直指,勢踰風電,旌旆小臨,全州稽服,此又公之功也。
姑孰沖要,密迩京畿,兇徒熾聚,斷塞津路。
公兵威所震,望旗自駭,此又公之功也。
群豎倡狂,志在借一,豕突淮涘,武騎如雲。
公爰命英勇,因機騁銳,氣冠阪泉,勢踰洹水,此又公之功也。
琅邪、石首,襟帶岨固,新壘、東墉,金湯是埒,憑險作守,兵食兼資,風激電駭,莫不震疊,城複于隍,于是乎在,此又公之功也。
獨夫昏佷,憑城一靡一懼,鼓锺鞺鞜,傲若有馀,狎是邪孽,忌斯冠冕,兇狡因之,将逞孥戮。
公奇謀密運,威略潛回,忠勇之徒,得申厥效,白旗宣室,未之或比,此又公之功也。
公有拯億兆之勳,重之以明德。
爰初厲志,服道儒門,濯纓來仕,清猷映世。
時運艱難,宗社危殆,昆岡已燎,玉石同焚,驅率貔貅,抑揚霆電,義等南巢,功齊牧野。
若夫禹功寂寞,微管誰嗣,拯其将魚,驅其袒發,解茲亂網,理此棼絲,複禮衽席,反樂河海。
永平故事,聞之者歎息,司隸舊章,見之者隕涕,請我人命,還之鬥極,憫憫缙紳,重符戴天之慶,哀哀黔首,複蒙履地之恩,德踰于嵩、岱,功鄰于造物,超哉邈矣,越無得而言焉。
朕又聞之:疇庸命德,建侯作屏,鹹用克固四維,永隆萬葉。
是以二南流化,九伯斯征,王道淳洽,刑厝罔用。
惟公經綸天地,甯濟區夏,道冠乎伊、稷,賞薄于桓、文,豈所以憲章齊、魯,長辔宇宙。
敬惟前烈,朕甚懼焉。
今進授相國,改揚州刺史爲牧,以豫州之梁郡曆一陽一、南徐州之義興、揚州之淮南宣城吳吳興會稽新安東一陽一十郡,封公爲梁公,錫茲白土,苴以白茅,爰定爾邦,用建冢社。
在昔旦、奭,入居保佑,逮于畢、一毛一,亦作卿士,任兼内外,禮實宜之。
今命使持節、兼太尉王亮授相國揚州牧印绶、梁公玺绂;使持節、兼司空王志授梁公茅土,金虎符第一至第五左,竹使符第一至第十左。
相國位冠群後,任總百司,恒典彜數,宜與事革。
其以相國總百揆,去錄尚書之号,上所假節、侍中貂蟬、中書監印、中外都督大司馬印绶、建安公印策,骠騎大将軍如故。
又加公九錫,其敬聽後命: 以公禮律兼修,刑德備舉,哀矜折獄,罔不用情。
是用錫公大辂、戎辂各一,玄牡二驷。
公勞心稼穑,念在人天,丕崇務本,惟谷是寶。
是用錫公兖冕之服,赤舄副焉。
公鎔鈞所被,變風以雅,易俗陶人,載和邦國。
是用錫公軒縣之樂,六佾之舞。
公文德廣覃,義聲遠洽,椎髻髽首,夷歌請吏。
是用錫公朱戶以居。
公揚清抑濁,官方有序,多士聿興,棫樸流詠。
是用錫公納陛以登。
公正色禦下,以身範物,式遏不虞,折沖惟遠。
是用錫公虎贲之士三百人。
公威同夏日,志清一奸一宄,放命圮族,刑茲罔赦。
是用錫公鈇钺各一。
公跨蹑嵩溟,陵厲區宇,譬諸日月,容光必至。
是用錫公彤弓一、彤矢百,盧弓十、盧矢千。
公永言惟孝,至感通神,恭嚴祀典,祭有馀敬。
是用錫金秬鬯一卣,圭瓒副焉。
梁國置丞相以下,一遵舊式。
欽哉,其敬循往策,祗服大禮,對揚天眷,用膺多福,以弘我太祖之休命。
帝固辭,府僚勸進,不許。
二月辛酉,府僚重請曰:“近以朝命蘊策,冒奏丹誠,奉被還令,未蒙虛受,缙紳顒顒,深所未達。
蓋聞受金于府,通人之弘緻,高蹈海隅,匹夫之小節,是以履乘石而周公不以爲疑,贈玉璜而太公不以爲讓。
況世哲繼軌,先德在人,經綸草昧,歎深微管,加以朱方之役,荊河是依,班師振旅,大造王室,雖複累繭救宋,重胝存楚,居今觀古,曾何足雲。
而惑甚盜锺,功疑不賞,皇天後土,不勝其酷。
是以玉馬駿奔,表微子之去,金闆出地,告龍逄之冤。
明公據鞍辍哭,厲三軍之志,獨居掩涕,激義士之心,故能使海若登隻,罄圖效祉,山戎、孤竹,束馬景從,伐罪吊人,一匡靜亂,匪叨天功,實勤濡足。
龜玉不毀,誰之功欤,獨爲君子,将使伊、周何地。
”于是始受相國、梁公之命。
命焚東昏一婬一奢異服六十二種于都街。
齊帝追贈梁公夫人爲梁國妃。
乙醜,南兖州隊主陳文興于宣武城内鑿井,得玉镂骐驎、金镂玉璧、水一精一環各二。
又鳳凰見建康縣桐下裡。
宣德皇後稱美符瑞,歸于相國府。
丙寅,诏梁國依舊選諸要職,悉依天朝之制。
帝上表,以“前代選辟,皆立選簿,請自今選曹,一精一加隐括,依舊立簿,使冠履無爽,名實不違,庶人識涯涘,造請自息。
且聞中間立格,甲族以二十登仕,後門以過立試吏,豈所以弘獎風一流,希向後進。
此實巨蠹,尤宜刊革”。
诏依表施行。
丙戌,诏進梁公爵爲王,以豫州之南谯廬江、江州之尋一陽一、郢州之武昌西一陽一、南徐州之南琅邪南東海晉陵、揚州之臨海永嘉十郡益梁國,并前爲二十郡。
其相國、揚州牧、骠騎大将軍如故。
帝固辭,有诏斷表。
相國左長史王瑩等率百僚敦請。
三月癸巳,受梁王之命。
下令赦國内殊死以下,鳏寡孤獨不能自存者,賜谷五斛,府州所統亦同蠲蕩。
丙午,齊帝命帝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乘金根車,駕六馬,備五時副車,置旄頭雲罕,樂舞八佾,設锺虡宮縣,王妃、王子、王女爵命之号,一如舊儀。
丙辰,齊帝下诏禅位,即安姑孰。
四月辛酉,宣德皇後令曰:“西诏至,帝憲章前代,敬禅神器于梁,明可臨軒,遣使恭授玺绂,未亡人便歸于别宮。
”壬戌,策曰: 咨爾梁王,惟昔邃古之載,肇有生靈,皇雄、大庭之辟,赫胥、尊盧之後,斯并龍圖鳥迹以前,慌惚杳冥之世,固無得而詳焉。
洎乎農、軒、炎、皞之代,放勳、重華之主,莫不以大道君萬姓,公器禦八紘,居之如執朽索,去之若釋重負,一駕汾一陽一,便有窅然之志,暫适箕嶺,即動讓王之心。
故知戴黃屋、服玉玺,非所以示貴稱尊,乘大辂、建旗旗,蓋欲令歸趣有地。
是故忘己而字兆庶,徇物而君四海。
及于菁華内竭,畚橇外勞,則撫茲歸運,惟能是與。
四百告終,有漢所以高揖,黃德既謝,魏氏所以樂推。
爰及晉、宋,亦弘斯典。
我太祖握河受曆,應符啓運,二葉重光,三聖系軌。
嗣君喪德,昏棄紀度,毀紊天綱,雕絕地紐。
是以谷滿川枯,山飛鬼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