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南北美洲和英國自治領(下)

關燈
er"width=129>195159751874127181282306018851879466045602190013080714318904019112893319120291110 對拉丁美洲其他國家如出産硝石和銅的智利、出産金和銀的墨西哥、出産咖啡和橡膠的巴西和出産錫的玻琍維亞,可提出類似的統計數字。

    因此,拉丁美洲已進入世界經濟之中,而這是它以前從未有過的。

    另一方面,這一經濟發展在許多方面是片面的、不健康的。

    大多數拉丁美洲國家隻在一、兩種商品方面發展迅速,而其他經濟仍停滞不前。

    基于土地所有權和勞資關系的半封建的大莊園制度實際上仍未改變,因此,大部分人繼續當散工過着僅能糊口的生活。

    外國經濟滲透并控制了大多數有利可圖的企業,不論是飲路、公用事業還是礦山資産。

    這種經濟發展的好處并不象在美國那樣廣泛傳播,而最為外國和本國的少數地主、商人和特權者所獲得,引起了一直持續到今天的社會沖突和政治動蕩。

     英國自治領同拉丁美洲一樣,英國自治領的經濟發展速度也落後于美國。

    這倒不是因為半封建的社會制度,而是因為自然資源不如美國。

    例如,加拿大确實擁有豐富的資源,但直到20世紀中葉,當航空運輸使這些資源能接近時,當美國較易得到的資源已耗盡時,它們才得到有益的利用。

    而在19世紀,加拿大無法與其繁榮的鄰國競争。

    貧瘠的勞倫琴高原是殖民地發展難以逾越的障礙。

    加拿大沒有與土地肥沃的中西部地區、盛産棉花的南部地區和工業發達的東部地區極相似的地區;而這三個地區各自都能補充和促進其他地區的發展。

    相反,加拿大移居者所面對的是西邊1,50O哩的青苔沼澤地和北邊的北極荒地,這使他們除了穿過邊界進入美國各州外别無他法;他們成群結隊地擁進了美國。

    美國的吸引力非常之大,以緻在1881-1891年的十年中,有100多萬加拿大人穿過邊界進入了美國,盡避當時加拿大的總人口還不到500萬。

    據估計,50年前在加拿大結婚的年輕人,其後代今天有一半生活在美國。

     英國其他自治領具備的天賦有利條件甚至比加拿大更少。

    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南非均位于南半城它們都遠離西歐人口衆多的工業中心。

    佩思離倫敦9,50O哩,開普敦離倫敦6,500哩,而紐約離利物浦隻有3,000哩,因而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另外,這三個自治領的資源都不如美國那麼豐富、多樣。

    連澳大利亞都如此,它的版土同阿拉斯加除外的美國一樣大。

    然而,澳大利亞大部分為幹旱地區,它的河流幾乎不适用于灌溉,而且它缺乏森林、石油礦一床一和賤金屬。

     這些欠缺都是相對于得天獨厚的美國而言的,其實,英國自治領仍擁有可供經濟充分發展的豐富資源。

    在加拿大,1885年建成了第一條橫穿大一陸的鐵路,1915年又敷設了兩條鐵路。

    這些鐵路同大批移民一起加快了阿爾伯達、薩斯喀徹溫和馬尼托巴這三個草原省份的拓居。

    1906年至1911年間,這些省份的人口增加了一倍。

    工業也得到了相當大的發展,尤其是在1878年采取保護貿易主義的"國策"之後。

     在澳大利亞,牧羊業長期以來一直是經濟的主要支柱。

    羊的數目從1820年的2O萬頭猛增到1860年的2000萬頭,到1890年增至1億頭。

    這個國家依靠牧羊業就象美國南部依靠棉花一樣。

    生産的逐步多樣化包括昆士蘭的甘蔗種植和更為重要的金礦開采(19世紀50年代出現了巨大的淘金熱)。

    在1851年到1860年的十年中,澳大利亞生産的黃金占世界黃金産量的39%(而美國占41%);而且,這個國家的人口也從1841年的431000人猛增到1860年的114萬人(而美國1860年的人口是3140萬人)。

     新西蘭同澳大利亞一樣,發展了一種依靠歐洲市場的經濟。

    這種經濟主要集中在牧羊業和一奶一品制造業方面,它出口的多為羊一毛一、牛肉、幹酪和黃油。

     南非的經濟則以1870年在金伯利開始開來的金剛石礦和1886年在威斯沃特斯發現的采金地為基礎。

    另外,到1914年時,煙、糖、茶葉和其他熱帶産品也有少量出口。

     結論至1914年為止的國家時期是南北美洲和英國自治領的經濟迅速發展的時期,但我們不應忘記,這是經濟上歐化的結果。

    正是歐洲,在很大程度上提一供了人力、資本、技術和市場。

    歐洲對獨立國家的貢獻同對仍與母國保持關系的自治領的貢獻一樣大。

    英國的資産階級為建造加拿大的橫穿大一陸的鐵路和發展南非的礦業提一供資金,這也許是不難理解的。

    但是,在沒插英國國旗的國家,英國的資本和商業也同樣非常活躍。

    例如,十三個殖民地在赢得獨立之後,同英國的貿易不是下降,而是急劇上升。

    1765年是獨立戰争爆發前正常貿易的最後一年,在這一年,英國向十三個殖民地出口的貨物價值為1944114英鎊。

    1784年是戰後恢複正常的第一年,在這一年,英國向十三個殖民地出口的貨物價值為3679467英鎊。

    1820年至1830年間,占美國總出口的36%的商品是運往英國,占美國總進口的43%的商品是來自英國。

    19世紀期間,尤其是在敷設鐵路時,歐洲的資本——主要是英國、荷蘭和德國的資本——源源不斷地湧一入美國。

    到1914年時,外國總投資額不少于72億美元。

    在較不發達的拉丁美洲各國,歐洲的投資對民族經濟的控制程度比在美國要大得多。

     四、文化上的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