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賀傳
關燈
小
中
大
源賀,是自封的河西王秃發亻辱檀之子。
秃發亻辱檀被乞伏熾磐滅亡之後,源賀從樂都前來投奔大魏。
源賀容貌魁偉,儀表堂堂。
世祖向來聽說他的名聲,及至見到他後,非常器重他的機靈巧辯,賜給他西平侯的爵位,加授龍骧将軍。
世祖對源賀說:“你與我淵源相同,因為某種原因才分屬别姓,你現在可以改姓源。
”源賀跟随世祖攻讨叛逆的胡人白龍,又征讨吐京胡,都是在前頭沖鋒陷陣,晉封為平西将軍。
世祖征讨涼州,以源賀為向導。
向他詢問攻擊作戰的計謀,源賀答道:“姑臧城外有四部鮮卑,各自作為姑臧城的外援。
但他們都是我祖父屬下的舊民,我願意到軍前向他們宣揚大魏國的威信,昭示他們禍福所在,他們必然會相率歸降。
外援已經降服,然後再攻打姑臧這座孤城,占領它真是易如反掌。
”世祖說:“很好。
”于是派源賀率領精銳騎兵到各個部落進行招安撫慰,共招降三萬餘部,獲得各種牲畜十餘萬頭。
到了圍攻姑臧的時候,因此而不再擔心有人聲援,能夠集中兵力攻打它。
平定涼州之後,源賀升任征西将軍,爵位進封為西平公。
源賀又随從世祖征伐蠕蠕,攻擊五城、吐京胡,讨伐蓋吳諸賊,都建立了戰功。
源賀被授予散騎常侍之職。
源賀随從皇帝前往長江,充任前鋒大将。
源賀為人英勇果敢,每逢遇到強大的敵軍,都自告奮勇主動出擊。
世祖勸誡他說:“敵軍兇頑,戰事危險,不宜輕舉妄動,你應當精心運籌妥善處置,不要自恃身體強壯武藝高強。
”源賀本來名叫破羌,經過這些戰役,世祖說:“一個人取名字,應該使它符合實際,怎麼能夠随随便便呢。
”就賜給他名為賀。
源賀又被授任為殿中尚書。
南安王拓跋餘被宗愛殺死的時候,源賀統領宮中禁兵,穩固地把守宮禁内外,他同南部尚書陸麗商議決定對策,擁戴高宗為帝。
讓陸麗和劉尼騎馬奔往皇苑中,去奉迎高宗,源賀領兵守衛在宮禁中作為他們的内應。
不久陸麗單騎抱着高宗來到,源賀就打開宮門。
高宗即位,大魏社稷得以安定,源賀立下了汗馬功勞。
轉授征北将軍,加任給事中之職。
憑着在關鍵之時決定對策的功勳,進封爵位為西平王。
高宗即位之後,頒令賞賜文武百官,對源賀說:“朕要大大獎賞有功之臣,你需要什麼可以任意選取,千萬不要謙讓。
”源賀極力辭讓,高宗堅決要他選取,源賀僅僅要了一匹軍馬而已。
當時,官吏斷案多有量刑過度等不當之處,源賀為此向皇帝上書說:“法律規定:凡是陰謀反叛朝廷的人,他的子孫即使被别的宗族收養,也要追回來予以殺戮,這是為了根絕罪人的同類,昭示反叛者大逆不道的罪行;那些犯了搶劫偷盜之罪而應當誅殺的人,他的兄弟子侄在遠方,道路有關隘渡口被阻隔,都不株連問罪。
我私下考慮先朝制定這種法律的用意,是因為他們不是同謀者,又不屬于根絕同類之罪,所以特别定下不予處死的诏令。
如果年齡在十三歲以下,他的家人犯罪是首惡者,其策劃圖謀都與他不相幹,我以為可以免去他的死罪,沒收到縣衙充當苦役就行。
”高宗采納了他的意見。
源賀出任為征南将軍、冀州刺史,改封為隴西王。
源賀向皇帝上書說:“微臣聽說:人最寶貴的,莫過于保全自己的生命;恩德中最厚重的,莫過于寬宥他人的死罪。
然而犯了死罪的人,不能全部都予以寬恕,應當權衡其罪行的輕重,有的是可以憐惜的。
如今北邊有強勁的敵寇經常騷擾,南邊有狡詐的賊人負隅搗亂,那裡的邊疆戰場,還須嚴加防備戍守。
為臣愚見以為隻要不是大逆謀反、蓄意殺人之罪,那些替盜賊窩贓和過失殺人應當處死的人,都可以保全他的性命,将其貶谪充軍戍守邊境。
這樣做既符合斷案的規矩,又使這些人受到保全性命的恩德;服徭役的人家,能夠逐漸蒙受休養生息的好處。
刑罰舉措所達到的感化教育,也許就在于此。
《虞書》上說‘用流放來赦免五刑’,就是這個意思。
微臣蒙受皇上的恩寵十分深重,無以報答,現在将要遠别朝廷,未行之前更增添系戀之情,所以大膽地進上愚昧的意見,還望陛下明察裁斷。
”高宗接受了他的建議。
以後犯了死罪的人,都被免于處死而流放到邊境。
過了許久,高宗對群臣說道:“源賀勸朕寬宥各種死刑,将其貶徙充軍到北邊的各個戍所,從那時到現在,一年之中得以活命的人實在不少,這樣既表明了救濟民生的大理,又對充實邊戍的兵力有好處。
你們侍奉朕
秃發亻辱檀被乞伏熾磐滅亡之後,源賀從樂都前來投奔大魏。
源賀容貌魁偉,儀表堂堂。
世祖向來聽說他的名聲,及至見到他後,非常器重他的機靈巧辯,賜給他西平侯的爵位,加授龍骧将軍。
世祖對源賀說:“你與我淵源相同,因為某種原因才分屬别姓,你現在可以改姓源。
”源賀跟随世祖攻讨叛逆的胡人白龍,又征讨吐京胡,都是在前頭沖鋒陷陣,晉封為平西将軍。
世祖征讨涼州,以源賀為向導。
向他詢問攻擊作戰的計謀,源賀答道:“姑臧城外有四部鮮卑,各自作為姑臧城的外援。
但他們都是我祖父屬下的舊民,我願意到軍前向他們宣揚大魏國的威信,昭示他們禍福所在,他們必然會相率歸降。
外援已經降服,然後再攻打姑臧這座孤城,占領它真是易如反掌。
”世祖說:“很好。
”于是派源賀率領精銳騎兵到各個部落進行招安撫慰,共招降三萬餘部,獲得各種牲畜十餘萬頭。
到了圍攻姑臧的時候,因此而不再擔心有人聲援,能夠集中兵力攻打它。
平定涼州之後,源賀升任征西将軍,爵位進封為西平公。
源賀又随從世祖征伐蠕蠕,攻擊五城、吐京胡,讨伐蓋吳諸賊,都建立了戰功。
源賀被授予散騎常侍之職。
源賀随從皇帝前往長江,充任前鋒大将。
源賀為人英勇果敢,每逢遇到強大的敵軍,都自告奮勇主動出擊。
世祖勸誡他說:“敵軍兇頑,戰事危險,不宜輕舉妄動,你應當精心運籌妥善處置,不要自恃身體強壯武藝高強。
”源賀本來名叫破羌,經過這些戰役,世祖說:“一個人取名字,應該使它符合實際,怎麼能夠随随便便呢。
”就賜給他名為賀。
源賀又被授任為殿中尚書。
南安王拓跋餘被宗愛殺死的時候,源賀統領宮中禁兵,穩固地把守宮禁内外,他同南部尚書陸麗商議決定對策,擁戴高宗為帝。
讓陸麗和劉尼騎馬奔往皇苑中,去奉迎高宗,源賀領兵守衛在宮禁中作為他們的内應。
不久陸麗單騎抱着高宗來到,源賀就打開宮門。
高宗即位,大魏社稷得以安定,源賀立下了汗馬功勞。
轉授征北将軍,加任給事中之職。
憑着在關鍵之時決定對策的功勳,進封爵位為西平王。
高宗即位之後,頒令賞賜文武百官,對源賀說:“朕要大大獎賞有功之臣,你需要什麼可以任意選取,千萬不要謙讓。
”源賀極力辭讓,高宗堅決要他選取,源賀僅僅要了一匹軍馬而已。
當時,官吏斷案多有量刑過度等不當之處,源賀為此向皇帝上書說:“法律規定:凡是陰謀反叛朝廷的人,他的子孫即使被别的宗族收養,也要追回來予以殺戮,這是為了根絕罪人的同類,昭示反叛者大逆不道的罪行;那些犯了搶劫偷盜之罪而應當誅殺的人,他的兄弟子侄在遠方,道路有關隘渡口被阻隔,都不株連問罪。
我私下考慮先朝制定這種法律的用意,是因為他們不是同謀者,又不屬于根絕同類之罪,所以特别定下不予處死的诏令。
如果年齡在十三歲以下,他的家人犯罪是首惡者,其策劃圖謀都與他不相幹,我以為可以免去他的死罪,沒收到縣衙充當苦役就行。
”高宗采納了他的意見。
源賀出任為征南将軍、冀州刺史,改封為隴西王。
源賀向皇帝上書說:“微臣聽說:人最寶貴的,莫過于保全自己的生命;恩德中最厚重的,莫過于寬宥他人的死罪。
然而犯了死罪的人,不能全部都予以寬恕,應當權衡其罪行的輕重,有的是可以憐惜的。
如今北邊有強勁的敵寇經常騷擾,南邊有狡詐的賊人負隅搗亂,那裡的邊疆戰場,還須嚴加防備戍守。
為臣愚見以為隻要不是大逆謀反、蓄意殺人之罪,那些替盜賊窩贓和過失殺人應當處死的人,都可以保全他的性命,将其貶谪充軍戍守邊境。
這樣做既符合斷案的規矩,又使這些人受到保全性命的恩德;服徭役的人家,能夠逐漸蒙受休養生息的好處。
刑罰舉措所達到的感化教育,也許就在于此。
《虞書》上說‘用流放來赦免五刑’,就是這個意思。
微臣蒙受皇上的恩寵十分深重,無以報答,現在将要遠别朝廷,未行之前更增添系戀之情,所以大膽地進上愚昧的意見,還望陛下明察裁斷。
”高宗接受了他的建議。
以後犯了死罪的人,都被免于處死而流放到邊境。
過了許久,高宗對群臣說道:“源賀勸朕寬宥各種死刑,将其貶徙充軍到北邊的各個戍所,從那時到現在,一年之中得以活命的人實在不少,這樣既表明了救濟民生的大理,又對充實邊戍的兵力有好處。
你們侍奉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