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賀傳
關燈
小
中
大
,有什麼好的意見嗎?假如人人都像源賀那樣,朕治理天下又有什麼憂慮呢!回想他那一番忠誠的言辭,所得的益處實在是多啊。
”朝中群臣都說道:“不是忠臣不能進獻這樣的計策,不是聖明的君主不會采納這樣的意見。
” 源賀到了冀州以後,憑着情理來審訊囚犯,盡量減省百姓的徭役。
武邑郡有個奸邪之人石華,狀告僧人道可與源賀圖謀反叛朝廷,有司将此事上奏皇帝。
高宗對群臣說:“源賀忠心耿耿為國效力,朕向你們替他擔保,沒有此事是非常明顯的。
”就令人細緻地加以偵訊檢查,石華果然犯了誣告之罪。
于是高宗派遣使者向源賀傳達诏令說:“你以至忠至誠之心,稱著于先朝,以丹青一樣的光明磊落而蒙受蒼蠅的玷污。
朕立即對此事加以檢查驗證,已将誣告之人處以極刑,所以派人前來宣示朕的旨意。
你應安心于所任的職位,不要因為诽謗之言而影響自己的事情。
”源賀向高宗上書表示感謝,書信奏上皇帝,高宗對左右的大臣說:“就憑源賀這樣忠誠的人,尚且招緻他人誣陷,不如他的人,難道可以不謹慎從事嗎?”當時朝廷考核官員政績的上下等次,源賀名列第一,皇帝賜給他衣馬器物,在全國頒布宣揚他的事迹。
源賀向皇帝上表請求派人代替他的職務,朝廷議論由于源賀很得民心,不予準許。
源賀在冀州任職七年,被征召回朝任太尉。
蠕蠕侵犯邊境,源賀跟随皇帝進行征讨,把蠕蠕打敗。
顯祖打算把皇位傳給京兆王子推,當時源賀正都督諸軍屯駐在漠南,就派人馳往駐地召回源賀。
源賀到來之後,顯祖就令朝中公卿議論傳位之事。
源賀表情嚴肅,堅持認為這樣做不可。
于是就诏令源賀持節把皇帝玺绶傳授給了高祖。
這一年,河西敕勒人叛亂,朝廷派源賀率領部衆前往征讨,降服部族二千餘落,晝夜兼行,追擊賊黨郁朱于等人到達粃罕,大敗敵軍,斬首五千餘級,虜獲男女一萬餘人、各種牲畜三萬餘頭。
接着又追擊統萬、高平、上圭阝反叛的敕勒人到達金城,斬首三千級。
源賀依照古今兵法和古代儒者、年老舊友的言論,簡略地采用最重要的内容,撰寫了《十二陣圖》,把它進獻給皇帝。
顯祖讀了之後十分稱贊。
源賀因年老而請求辭去官職,皇帝不準。
皇帝又令他都督三道諸軍,屯駐在大沙漠之南。
那時,每年秋冬兩季,朝廷都要派遣軍隊三路并出,以防備北邊的敵寇,到第二年春季才班師回朝。
源賀認為這樣做既加重了京都的勞役負擔,又不是守禦邊地的長遠之計,就向朝廷進言:“請求招募各州鎮勇武健壯的人三萬人,免去其徭役賦稅,給予優厚的赈恤,把他們分為三部。
兩個城鎮之間建築一座城,每城設置一萬人,配備強弩十二床,武衛三百乘。
弩一床,配給牛六頭,武衛一乘,配給牛二頭。
多多制造馬槍和各種器械,派武略大将二人前去坐鎮安撫。
冬季講習武藝,春季耕種養殖,一邊戍守一邊耕牧,那樣就能做到兵士不過于辛勞而牲畜有盈餘。
又在白道南邊建立三處倉庫,把附近州鎮的租粟運到那裡以充實倉廪,有了足夠的糧食和足夠的兵員,就可用來防備意外之事,又合适又便當。
不能每年都興師動衆,牽動京師,使朝廷長期有北顧之憂。
”這件事被擱置起來沒有結果。
源賀又向朝廷上書說自己病重,請求辭去官職,直至兩次三次上書,皇帝才予準許。
朝中凡是有大事要商議都要征詢他的意見,又賜給他衣服藥物美味。
太和元年(477)二月,源賀在溫泉療治疾病,高祖、文明太後屢次派使者前去探問消息,派太醫前去給他看病。
源賀病危,回到了京師。
留下遺囑教訓他的幾個兒子說:“我不久前因為年老患病而辭去官職,上天慈愛降恩,爵位将傳給你們。
你們都不要驕傲狂妄,不要荒疏怠慢,不要奢侈越軌,不要嫉妒他人;有疑難要多請教,言語要審慎,行為要恭謹,服飾要适度;要做到抑惡揚善,親賢遠佞;眼睛觀察事物定要求其真實,兩耳聽話一定要求其正确;以忠誠勤勉去侍奉國君,以清廉儉樸來要求自己。
我死之後,殡葬時用普通的衣服和單薄的小弊木,就足以表明你們的一片孝心,殉葬用的葬器之類,一概不要使用。
”太和三年(479)秋天,源賀去世,終年七十三歲。
皇帝追授他為侍中、太尉,追贈隴西王的印绶,規定其谥号為宣,賜給辦理喪事用的雜色絲綢五百匹,以及喪車、命服、各種殉葬的器物,陪葬先帝于金陵。
”朝中群臣都說道:“不是忠臣不能進獻這樣的計策,不是聖明的君主不會采納這樣的意見。
” 源賀到了冀州以後,憑着情理來審訊囚犯,盡量減省百姓的徭役。
武邑郡有個奸邪之人石華,狀告僧人道可與源賀圖謀反叛朝廷,有司将此事上奏皇帝。
高宗對群臣說:“源賀忠心耿耿為國效力,朕向你們替他擔保,沒有此事是非常明顯的。
”就令人細緻地加以偵訊檢查,石華果然犯了誣告之罪。
于是高宗派遣使者向源賀傳達诏令說:“你以至忠至誠之心,稱著于先朝,以丹青一樣的光明磊落而蒙受蒼蠅的玷污。
朕立即對此事加以檢查驗證,已将誣告之人處以極刑,所以派人前來宣示朕的旨意。
你應安心于所任的職位,不要因為诽謗之言而影響自己的事情。
”源賀向高宗上書表示感謝,書信奏上皇帝,高宗對左右的大臣說:“就憑源賀這樣忠誠的人,尚且招緻他人誣陷,不如他的人,難道可以不謹慎從事嗎?”當時朝廷考核官員政績的上下等次,源賀名列第一,皇帝賜給他衣馬器物,在全國頒布宣揚他的事迹。
源賀向皇帝上表請求派人代替他的職務,朝廷議論由于源賀很得民心,不予準許。
源賀在冀州任職七年,被征召回朝任太尉。
蠕蠕侵犯邊境,源賀跟随皇帝進行征讨,把蠕蠕打敗。
顯祖打算把皇位傳給京兆王子推,當時源賀正都督諸軍屯駐在漠南,就派人馳往駐地召回源賀。
源賀到來之後,顯祖就令朝中公卿議論傳位之事。
源賀表情嚴肅,堅持認為這樣做不可。
于是就诏令源賀持節把皇帝玺绶傳授給了高祖。
這一年,河西敕勒人叛亂,朝廷派源賀率領部衆前往征讨,降服部族二千餘落,晝夜兼行,追擊賊黨郁朱于等人到達粃罕,大敗敵軍,斬首五千餘級,虜獲男女一萬餘人、各種牲畜三萬餘頭。
接着又追擊統萬、高平、上圭阝反叛的敕勒人到達金城,斬首三千級。
源賀依照古今兵法和古代儒者、年老舊友的言論,簡略地采用最重要的内容,撰寫了《十二陣圖》,把它進獻給皇帝。
顯祖讀了之後十分稱贊。
源賀因年老而請求辭去官職,皇帝不準。
皇帝又令他都督三道諸軍,屯駐在大沙漠之南。
那時,每年秋冬兩季,朝廷都要派遣軍隊三路并出,以防備北邊的敵寇,到第二年春季才班師回朝。
源賀認為這樣做既加重了京都的勞役負擔,又不是守禦邊地的長遠之計,就向朝廷進言:“請求招募各州鎮勇武健壯的人三萬人,免去其徭役賦稅,給予優厚的赈恤,把他們分為三部。
兩個城鎮之間建築一座城,每城設置一萬人,配備強弩十二床,武衛三百乘。
弩一床,配給牛六頭,武衛一乘,配給牛二頭。
多多制造馬槍和各種器械,派武略大将二人前去坐鎮安撫。
冬季講習武藝,春季耕種養殖,一邊戍守一邊耕牧,那樣就能做到兵士不過于辛勞而牲畜有盈餘。
又在白道南邊建立三處倉庫,把附近州鎮的租粟運到那裡以充實倉廪,有了足夠的糧食和足夠的兵員,就可用來防備意外之事,又合适又便當。
不能每年都興師動衆,牽動京師,使朝廷長期有北顧之憂。
”這件事被擱置起來沒有結果。
源賀又向朝廷上書說自己病重,請求辭去官職,直至兩次三次上書,皇帝才予準許。
朝中凡是有大事要商議都要征詢他的意見,又賜給他衣服藥物美味。
太和元年(477)二月,源賀在溫泉療治疾病,高祖、文明太後屢次派使者前去探問消息,派太醫前去給他看病。
源賀病危,回到了京師。
留下遺囑教訓他的幾個兒子說:“我不久前因為年老患病而辭去官職,上天慈愛降恩,爵位将傳給你們。
你們都不要驕傲狂妄,不要荒疏怠慢,不要奢侈越軌,不要嫉妒他人;有疑難要多請教,言語要審慎,行為要恭謹,服飾要适度;要做到抑惡揚善,親賢遠佞;眼睛觀察事物定要求其真實,兩耳聽話一定要求其正确;以忠誠勤勉去侍奉國君,以清廉儉樸來要求自己。
我死之後,殡葬時用普通的衣服和單薄的小弊木,就足以表明你們的一片孝心,殉葬用的葬器之類,一概不要使用。
”太和三年(479)秋天,源賀去世,終年七十三歲。
皇帝追授他為侍中、太尉,追贈隴西王的印绶,規定其谥号為宣,賜給辦理喪事用的雜色絲綢五百匹,以及喪車、命服、各種殉葬的器物,陪葬先帝于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