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睿傳

關燈
陸睿,字思弼。

    他的母親張氏,字黃龍,本來是恭宗的宮人,恭宗把她賜給陸麗,生下了陸睿,陸麗死時,陸睿才十多歲,便襲承其父的爵位為撫軍大将軍、平原王。

    陸睿性情沉靜文雅,虛心好學,禮賢下士。

    年齡還未滿二十,時人就以宰輔之才來稱許他。

    陸睿娶了東徐州刺史博陵人崔鑒之女為妻,崔鑒對他所親信的人說:“平原王才能和氣度都不錯,就是他的姓名特别顯得重複。

    ”因為當時高祖還沒有更改他的姓氏。

    陸睿完婚以後從徐州回來,路經邺城,遇見了李彪,對他十分敬重和喜愛,就同他一道到京師,以他作為門客,送給他衣服馬匹和僮仆,待他非常優厚。

    後陸睿為北征都督,任北部長,轉任尚書,加授散騎常侍之職。

     太和八年(484)正月,陸睿與隴西公元琛一道持節為東西二道大使,懲惡揚善,名聲聞于京師。

    同年五月,皇帝诏令賜給陸睿夏服一件。

    後來高祖任陸睿為北征都督,率兵攻擊蠕蠕,大破蠕蠕軍。

    陸睿又遷任侍中、都曹尚書。

    當時蠕蠕部又來侵犯邊塞,高祖令陸睿率騎兵五千人前往征讨,蠕蠕人聞風逃走,陸睿追擊敵軍到大沙漠,生擒其酋帥赤河突等數百人而還。

    朝廷加授他為散騎常侍,遷任尚書左仆射,兼北部尚書。

     太和十六年(492),高祖下诏将貴族的爵位普遍下調一級,因為陸睿的父親陸麗在前朝功勳卓著,封賜陸睿為巨鹿郡開國公,食邑三百戶。

    不久又授任他為使持節、鎮北大将軍,與陽平王元頤一道任都督,都督領軍将軍斛律桓等北征三路諸軍事,以步騎兵十萬征讨蠕蠕。

    高祖給陸睿以下諸将分别賜予衣物布帛。

    高祖親自來到城北,訓誓軍中各将帥。

    又授任陸睿為尚書令、衛将軍。

    陸睿大破蠕蠕而還。

    不久,陸睿因為母親病筆服喪而解除了官職。

    高祖準備對南方進行征伐,又起用陸睿恢複原有官職,改授為征北将軍。

    陸睿堅決辭讓,請求繼續居喪以盡母子之情和孝敬之禮。

    皇帝下诏說:“陸睿還懷有喪母之痛,以緻違背旨意,如今就要大興兵甲,為何一定要推辭而窮盡私願。

    加授其兼任衛尉,可讓有關部門,迅速做好他的開導工作。

    ”後來任命陸睿為使持節、都督恒肆朔三州諸軍事、本将軍、恒州刺史,兼任尚書令。

    高祖大考文武百官,扣除陸睿尚書令俸祿一年。

     太和十九年(495),陸睿給高祖上表說:“臣聽說先于天時行事不能違背天道法則,後于天時行事則應順應時勢的規律。

    如今蕭鸾盜取名義,竊據江南,惡貫滿盈,天與人都抛棄他。

    攻取昏亂之人,實在于今日。

    愚以為長江浩蕩,是他巨大的屏障,可以用德威招撫,難以用武力征服。

    加以南方多霧,暑氣蒸人,軍隊度過夏季,必然多得疾病。

    而且我朝遷都伊始,百事方興,朝廷台省沒有議政的館所,府寺沒有聽政的地方,百官居住之處,無異于旅途驿站,婬雨烈日之下,自然會染上疫病。

    況且征兵與徭役并舉,聖明之君也感困難。

    現在甲胄之士,在外攻擊仇寇;文弱之夫,在内大興土木;運輸和供應的費用,一日耗費千金。

    驅使疲憊的軍隊,讨伐堅城中的虜寇,将憑什麼去取勝呢?陛下去冬舉兵,正是想耀武于江漢,示威于衡湘,經春近夏,理應解除兵甲。

    希望陛下卷旗休兵,為持久之計;建成新都,是重本之固。

    聖上心中應有内患的憂慮,萬民停歇大興土木的勞役,整饬中國的禮制,實施教化于洛浦。

    然後精選有勇有謀的将領,任用威猛剛強的雄才,南取荊湘,占其要府,那麼梁秦以西就會見機而自然降服;安撫振威,回師東向,那麼義陽以東就會聞聲歸附朝廷。

    然後布施仁德的教化以治理近地,廣播深厚的恩德以安撫邊遠,凡事所在都有情理,誰能不考慮奮進!又派有德望的人效其餘力,順流而下,勢不可擋,區區閩瓯之地,敢不稽首歸附!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