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宗孝莊帝紀
關燈
小
中
大
世子爾朱菩提為使持節、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
十三日,劃冀州的長樂、相州的南趙、定州的博陵、滄州的浮陽、平州的遼西、燕州的上谷、幽州的漁陽七郡,每郡萬戶給爾朱榮,晉封太原王爾朱榮為太原國王。
十四日,又加封爾朱榮為太師。
十五日,以侍中、鎮南将軍、太原郡開國公于晖兼尚書左仆射,為行台,與齊獻武王一起讨伐羊侃。
十七日,太師、江陽王元繼逝世。
十八日,命膠東縣開國侯李侃希恢複其祖爵南郡王。
這個月,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李叔仁在濰水讨伐邢杲,失利還師。
大都督費穆大破蕭衍軍,擒獲其将曹義宗,檻車送往京城。
蕭衍以北海王元颢為魏主,年号孝基,入據南兖州的钅至城。
十一月初五,以無上王世子元韶為彭城王,陳留王之子元寬為陳留王,元寬弟元剛為浮陽王,剛弟質為林慮王。
初十,齊獻武王、行台于晖,與徐、兖行台崔孝芬、大都督刁宣在瑕丘大破羊侃,羊侃奔投蕭衍。
兖州平定。
二十五日,以上黨王元天穆為大将軍、開府,世襲并州刺史。
封前将軍、太中大夫元凝為東安王。
十二月十七日,帝下诏讓行台于晖回師讨伐邢杲,軍駐曆下。
這一年,葛榮餘黨韓樓又據幽州反叛。
永安二年(529)春季正月初二,于晖所部都督彭樂率領二千餘騎北投韓樓。
于晖班師而回。
二月初一,帝下诏讓衆禁衛官兵從戎有功以及受傷的,赴朝論功。
十二日,尊奉皇父為文穆皇帝,廟号肅祖。
皇母為文穆皇後。
燕州民王慶祖在上黨聚衆造反,自稱為王。
柱國大将軍爾朱榮讨伐并擒獲了他。
二十日,帝诏散騎常侍濟陰王元晖業兼任行台尚書,率都督李德龍、丘大千鎮守梁國。
三月十一日,帝诏大将軍、上黨王元天穆與齊獻武王讨伐邢杲。
夏四月初二,将肅祖文穆皇帝及文穆皇後的神主牌位遷入太廟。
朝廷内外官員普加一級。
在京畿實行特赦,犯有死罪及罪當流放的人減刑一等,罪為徒刑以下的免罪。
十九日,下诏太原王爾朱榮以下将士普加二級。
二十日,上黨王元天穆、齊獻武王在齊州濟南大破邢杲,邢杲投降,押送京城,斬于都市。
元颢攻陷考城,俘獲行台元晖業、都督丘大千。
五月初一,元颢攻克梁國。
初六,任命撫軍将軍、前徐州刺史楊昱為使持節、鎮東将軍、東南道大都督,率衆鎮守荥陽;尚書仆射爾朱世隆鎮守虎牢;侍中爾朱世承鎮守萫鳤。
初十,下诏說凡以私家馬匹甲仗從軍入伍者從優授官。
十一日,帝又下诏按讨伐葛榮時的辦法招募軍士。
十三日,又下诏命任職人員及百姓奉獻馬匹,優遇條件不等。
十四日,京城内外戒嚴。
二十二日,元颢攻陷荥陽,俘獲楊昱。
爾朱世隆放棄虎牢關逃回。
二十三日,孝莊帝北巡。
二十四日,抵達河内。
二十五日,元颢進入洛陽。
二十六日,孝莊帝封城陽縣開國公元祉為平原王,安昌縣開國侯元鸷為華山王,并加儀同三司。
二十七日,行台崔孝芬、大都督刁宣大破元颢後軍都督侯暄于梁國,斬殺侯暄,俘虜其部卒三千人。
以侍中、車騎将軍、尚書右仆射爾朱世隆為使持節、行台仆射、本将軍、相州刺史,鎮守邺城,見機行事。
又诏賜上黨郡百歲以下九十以上的人三品郡闆,八十以上的四品郡闆,七十以上的五品郡闆。
太原王爾朱榮在長子會合皇帝車駕,即日返師。
上黨王元天穆北渡黃河,在河内與孝莊帝會合。
六月初九,儀同三司費穆被元颢害死。
二十二日,元颢攻取河内郡,斬太守元襲、都督宗正珍孫。
秋七月初七,都督爾朱兆、賀拔勝從硖石夜渡黃河,破元颢之子元寇受以及安豐王元延明軍馬,元颢敗逃。
二十日,皇帝入居華林園,升禦座大廈門,大赦天下。
以使持節、車騎将軍、都督、颍川郡開國公爾朱兆為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
下诏因前朝論功勳的诏書多數妄為竊冒,應盡數焚毀丢棄,如是功勞卓著知名當時,另加獎賞褒升。
少數民族及邊境酋長據城歸降,有功而勳績未嘉獎的,不在诏令焚斷之列,北來軍士以及随駕文武,在馬渚立義者,普加五級;黃河以北執事官員,加二級;在黃河以南立義以及迎駕之官,加上中途跟随者,加二級。
二十二日,以柱國大将軍、太原王爾朱榮為天柱大将軍,加賜前後部羽葆、鼓吹。
二十三日,臨颍縣士兵江豐殺了元颢,首級送至京城。
二十四日,以大将軍、上黨王元天穆為太宰,司徒公、城陽王元徽為大司馬、太尉公。
二十五日,在都亭設宴犒勞天柱大将軍爾朱榮、上黨王元天穆以及從北邊來的督将,以宮人三百人、缯錦雜采等綢緞數萬匹作為賞賜各人,所賜不等。
又有諸州郡派使者奉表到行宮的,一律加升一大階。
二十七日,俘獲元颢的弟弟元顼,斬于都市。
下诏凡是元
十三日,劃冀州的長樂、相州的南趙、定州的博陵、滄州的浮陽、平州的遼西、燕州的上谷、幽州的漁陽七郡,每郡萬戶給爾朱榮,晉封太原王爾朱榮為太原國王。
十四日,又加封爾朱榮為太師。
十五日,以侍中、鎮南将軍、太原郡開國公于晖兼尚書左仆射,為行台,與齊獻武王一起讨伐羊侃。
十七日,太師、江陽王元繼逝世。
十八日,命膠東縣開國侯李侃希恢複其祖爵南郡王。
這個月,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李叔仁在濰水讨伐邢杲,失利還師。
大都督費穆大破蕭衍軍,擒獲其将曹義宗,檻車送往京城。
蕭衍以北海王元颢為魏主,年号孝基,入據南兖州的钅至城。
十一月初五,以無上王世子元韶為彭城王,陳留王之子元寬為陳留王,元寬弟元剛為浮陽王,剛弟質為林慮王。
初十,齊獻武王、行台于晖,與徐、兖行台崔孝芬、大都督刁宣在瑕丘大破羊侃,羊侃奔投蕭衍。
兖州平定。
二十五日,以上黨王元天穆為大将軍、開府,世襲并州刺史。
封前将軍、太中大夫元凝為東安王。
十二月十七日,帝下诏讓行台于晖回師讨伐邢杲,軍駐曆下。
這一年,葛榮餘黨韓樓又據幽州反叛。
永安二年(529)春季正月初二,于晖所部都督彭樂率領二千餘騎北投韓樓。
于晖班師而回。
二月初一,帝下诏讓衆禁衛官兵從戎有功以及受傷的,赴朝論功。
十二日,尊奉皇父為文穆皇帝,廟号肅祖。
皇母為文穆皇後。
燕州民王慶祖在上黨聚衆造反,自稱為王。
柱國大将軍爾朱榮讨伐并擒獲了他。
二十日,帝诏散騎常侍濟陰王元晖業兼任行台尚書,率都督李德龍、丘大千鎮守梁國。
三月十一日,帝诏大将軍、上黨王元天穆與齊獻武王讨伐邢杲。
夏四月初二,将肅祖文穆皇帝及文穆皇後的神主牌位遷入太廟。
朝廷内外官員普加一級。
在京畿實行特赦,犯有死罪及罪當流放的人減刑一等,罪為徒刑以下的免罪。
十九日,下诏太原王爾朱榮以下将士普加二級。
二十日,上黨王元天穆、齊獻武王在齊州濟南大破邢杲,邢杲投降,押送京城,斬于都市。
元颢攻陷考城,俘獲行台元晖業、都督丘大千。
五月初一,元颢攻克梁國。
初六,任命撫軍将軍、前徐州刺史楊昱為使持節、鎮東将軍、東南道大都督,率衆鎮守荥陽;尚書仆射爾朱世隆鎮守虎牢;侍中爾朱世承鎮守萫鳤。
初十,下诏說凡以私家馬匹甲仗從軍入伍者從優授官。
十一日,帝又下诏按讨伐葛榮時的辦法招募軍士。
十三日,又下诏命任職人員及百姓奉獻馬匹,優遇條件不等。
十四日,京城内外戒嚴。
二十二日,元颢攻陷荥陽,俘獲楊昱。
爾朱世隆放棄虎牢關逃回。
二十三日,孝莊帝北巡。
二十四日,抵達河内。
二十五日,元颢進入洛陽。
二十六日,孝莊帝封城陽縣開國公元祉為平原王,安昌縣開國侯元鸷為華山王,并加儀同三司。
二十七日,行台崔孝芬、大都督刁宣大破元颢後軍都督侯暄于梁國,斬殺侯暄,俘虜其部卒三千人。
以侍中、車騎将軍、尚書右仆射爾朱世隆為使持節、行台仆射、本将軍、相州刺史,鎮守邺城,見機行事。
又诏賜上黨郡百歲以下九十以上的人三品郡闆,八十以上的四品郡闆,七十以上的五品郡闆。
太原王爾朱榮在長子會合皇帝車駕,即日返師。
上黨王元天穆北渡黃河,在河内與孝莊帝會合。
六月初九,儀同三司費穆被元颢害死。
二十二日,元颢攻取河内郡,斬太守元襲、都督宗正珍孫。
秋七月初七,都督爾朱兆、賀拔勝從硖石夜渡黃河,破元颢之子元寇受以及安豐王元延明軍馬,元颢敗逃。
二十日,皇帝入居華林園,升禦座大廈門,大赦天下。
以使持節、車騎将軍、都督、颍川郡開國公爾朱兆為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
下诏因前朝論功勳的诏書多數妄為竊冒,應盡數焚毀丢棄,如是功勞卓著知名當時,另加獎賞褒升。
少數民族及邊境酋長據城歸降,有功而勳績未嘉獎的,不在诏令焚斷之列,北來軍士以及随駕文武,在馬渚立義者,普加五級;黃河以北執事官員,加二級;在黃河以南立義以及迎駕之官,加上中途跟随者,加二級。
二十二日,以柱國大将軍、太原王爾朱榮為天柱大将軍,加賜前後部羽葆、鼓吹。
二十三日,臨颍縣士兵江豐殺了元颢,首級送至京城。
二十四日,以大将軍、上黨王元天穆為太宰,司徒公、城陽王元徽為大司馬、太尉公。
二十五日,在都亭設宴犒勞天柱大将軍爾朱榮、上黨王元天穆以及從北邊來的督将,以宮人三百人、缯錦雜采等綢緞數萬匹作為賞賜各人,所賜不等。
又有諸州郡派使者奉表到行宮的,一律加升一大階。
二十七日,俘獲元颢的弟弟元顼,斬于都市。
下诏凡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