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宗孝明帝紀

關燈
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崔光任司徒公。

    蕭衍義州刺史文僧明率領部下歸附朝廷。

    五月十四日,南荊州刺史桓叔興自安昌南叛。

    十八日,烏苌國派使者來朝。

    閏月初九,居密、波斯國都派使者前來朝拜納貢。

    六月初三,高昌國派使者朝貢。

    二十七日,勿吉國派使者朝貢。

     秋七月十七日,肅宗下诏書曰:“時雨未降,禾苗形損,是我的過錯,朕日夜擔心憂懼,雖然勉力祭天招應,但至今仍無反應。

    有關部門可修按舊典,快做以下六件事:監獄中被冤枉的人火速斷決;衆官曠職,據情嚴處;鳏獨困窮,宜加撫恤;役賦煩民,全加減省;賢良谠直,按時升進;貪官污吏,即地罷免,怨男曠女,務令偶配。

    希望克惡懲違,消除災害。

    ”八月初二,伏羅國派使者朝貢。

    蠕蠕後主郁久闾侯匿伐前來投奔懷朔鎮。

     十一月初一,高昌國派使者朝貢。

    十四日,衛大将軍,儀同三司皇甫集去世。

    十二月初九,肅宗下诏讓司徒崔光、安豐王元延明等議定服禮章法。

    十五日,因東益、南秦氐族人造反,帝诏讓中軍将軍、河間王元琛讨伐他們,失利。

     正光三年(522)春正月十八日,皇帝在藉田中象征性地耕田,以勵農稼。

     夏季四月十九日,任命高車國主覆羅伊匐為鎮西将軍、西海郡開國公、高車王。

    六月初六,肅宗下诏說:“朕以幼年,早登皇基,但不能上奉天靈,感應和氣,以緻炎旱連年,甘雨未降,百禾枯焦,晚種未下,将成災年,秋熟無望。

    這都是我的過錯,因此朕憂懼震懷。

    今可依舊分派有關部門,馳奔祈祝山嶽及諸山川百神能興起雲雨的,務盡虔誠整肅,一定要讓蒼天感應降雨,玉帛牲品,有求必給。

    上下群官,躬身自責,斷理冤獄,停止土木工程,減膳撤懸,禁止屠殺。

    ” 秋七月初九,波斯、不漢、龜茲等國派使者前來朝貢。

     冬十月八日,吐谷渾國派使者前來朝貢。

    十一月二十二日,皇帝到臨丘處理戰事。

    二十五日,肅宗下诏曰:“治體正處明時,前王茂軌,考定律曆,是曆代通常的規律。

    先朝各代,每每對此慨然而歎。

    到神龜年間,朝廷始命儒官改創疏漏的律曆,回度易憲,才讓律曆與天象合拍。

    而今皇天應人,陽春将開,萬物初萌,應變耳目,這是所謂魏雖舊邦,律曆維新的做法。

    現可頒布宣明内外,名叫《正光曆》。

    又加此是改曆後的首節嘉辰,獲展祝祀,神人交和,情理和合幽顯,朕思考這與億兆百姓共維此新,可大赦天下。

    ”十二月十六日,以左光祿大夫皇甫度為儀同三司。

    二十七日,任命車騎大将軍、尚書右仆射元欽為儀同三司,太保、京兆王元繼為太傅,司徒崔光為太保。

    二十九日,因為牧守妄立碑頌,動不動建造寺塔;第宅豐偉奢侈,店肆商販橫行。

    下诏中尉嚴加糾摘威風,見到法規不允的事即行糾奏。

    七品、六品,俸祿足以代耕,也不能聽其經營店鋪,在城市中争利。

     正光四年(523)春二月初七,肅宗追封已故鹹陽王元禧為敷城王,京兆王元愉為臨洮王,清河王元怿為範陽王,以禮加葬。

    (三月)二十三日,河間王元琛、章武王元融,都因貪污的罪名被削爵除名。

    二十五日,因柔然主阿那環率衆侵犯邊境,朝廷派尚書左丞元孚兼任尚書,為此道行台,持節撫慰他們。

    蠕蠕後主侯匿伐到京師朝見。

    宕昌國派使者前來朝貢。

    司空劉騰逝世。

     夏季四月,阿那環俘獲元孚,驅兵掠搶魏畜牧後北逃。

    二十三日,肅宗诏骠騎大将軍、尚書令李崇,中軍将軍、兼尚書右仆射元纂率領十萬騎兵讨伐蠕蠕,出塞三千餘裡,追不上敵人以後回師。

     秋七月二十七日,肅宗下诏曰:“尊貴之人,年齡即是标志之一,崇奉高年的人,是先代通訓。

    所以方叙以元老處于尊位,充國因自強不息而被朝廷挽留。

    雖然說七十退休,明于典故,然而因以德尚壯,允許他繼續在官。

    而今衆官之中,或年近退休,按禮當退。

    但是他們少年時朝廷用其才力,老了就擱置一邊,朕念其舊時勤勉,實在不忍心。

    或在朝為官,未當外任;或因私事停官,常受考級。

    這樣的人,雖然已年滿七十,聽任其治民,以終常限。

    或有新解郡縣之職,或外佐始停,已滿七十,又求重新任職的,吏部可依令不予上報。

    這中間有高名俊德、老成的長者,灼然顯達、為時人所知曉的,不拘于此例。

    如若才非秀異,現任朝廷官員,依律令應當解職,可給本官半祿,以終養其身。

    以使辭官于朝的長者,也不對還歸鄉闾的人懷怨而終了餘生。

    ” 八月十一日,肅宗下诏曰:“狂暴之徒肆意施暴,淩欺竊取北方,雖然皇魏軍威不斷,賊徒震懾逃走,但是暴徒所經之地,當地多遭禍患,每每念此,朕心中切痛異常。

    可令北道行台,派使巡視檢察北方,遭到寇掠的地方,饑餒無糧的,厚加赈恤,務必救濟。

    ”十四日,肅宗下诏書曰:“朕以不才,登上皇極,借光祖宗之基,身處王公之上,每每晝思夜想,考慮康撫百姓。

    最近以來雨旱失時,星運錯纟比,政理失和,神靈變異,想到這些,朕憂心忡忡。

    宜诏示百司各勤其職,那些鳏寡窮疾冤滞不申的人,一并加以撫惜。

    像那些孝子順孫,廉潔貞節,忠心耿耿、才學超群、獨行于世的,都要向上反映,朕将親自考察,加以提拔任命。

    ”二十日追複已故範陽王元怿為清河王。

    九月十七日,庫莫奚國派使者前來朝拜納貢。

    肅宗下诏讓侍中、太尉、汝南王元悅入居門下省,與丞相、高陽王元雍一起議決尚書們所奏的事情。

     冬十一月十一日,趙郡王元谧逝世。

    十二日,太保崔光去世。

    十二月,蕭衍派将侵犯邊疆,肅宗下诏讓假南将軍崔延伯率兵讨伐。

    任命太尉、汝南王元悅為太保。

    徐州刺史、北海王元颢因貪污事發被削去官職。

     正光五年(524)正月二十日,肅宗在南郊舉行祭祀活動。

    閏二月初九,口厭哒達國派使者前來朝貢。

     三月,沃野鎮人破落汗拔陵聚衆造反,殺死鎮守将領,号稱真王元年。

    肅宗下诏讓臨淮王元..為鎮軍将軍,假鎮北将軍,都督北征諸軍事率兵讨伐。

     夏四月,高平酋長胡琛造反,自稱高平王,攻打鎮池以響應拔陵。

    别将盧祖謙打敗了他,胡琛北逃。

     五月,臨淮王元..在五原戰敗,被朝廷削去官爵。

    二十三日,肅宗下诏,命尚書令李崇為大都督,率廣陽王元淵等人讨伐北方敵人。

     六月,秦城人莫折太提據城反叛,自稱秦王,殺死刺史李彥。

    肅宗下诏讓刺史元志率部讨伐。

    南秦州人孫掩、張長命、韓祖香據城反叛,殺死刺史崔遊以響應莫折太提。

    太提派城民蔔朝襲擊高平,殺死鎮将赫連略、行台高元榮。

    太提不久死,子莫折念生代之而立,僭稱天子,建年号為天建,設立百官。

    十八日,朝廷大赦天下。

     秋季,七月初六,肅宗诏命吏部尚書元修義兼任尚書仆射,為西道行台,率領衆将西讨。

    初十,複河間王元琛、臨淮王元..本封。

     都督崔暹在白道失利,大都督李崇率部還駐平城,因其帳中長史祖瑩截獲吞沒軍用物資被免除官爵。

    二十八日,念生派其都督楊伯年、樊元、張朗人攻打仇鸠、河池兩個戍鎮,東益州刺史魏子建派将領尹祥、黎叔和打敗他們,砍下樊元首級,斬殺敵人一千多人。

     這個月,涼州禁衛軍将領于菩提、呼延雄綁起刺史宗穎,據城反叛。

     莫折念生派其兄高陽王莫折天生率兵下隴向東侵犯。

     八月十六日,元志在隴東大敗,退守岐州。

    十九日,肅宗下诏曰:“嘉貴賞勞,是聖明之主的常德;恩及舊績,是警示後人的常規。

    太祖道武皇帝順應天期,撥亂返正,大造華夏;世祖太武皇帝繼承洪緒,光大王業,親率六師,掃清惡穢;諸州城鎮人,充當士卒,南征北戰,戎馬倥偬,備受勞苦。

    等到顯祖獻文皇帝,自北向南,淮海一帶百姓歸誠大義,因此他分劃強族,派将鎮守方鎮。

    高祖孝文皇帝,遠遵盤庚,将遷都嵩山洛水之間,思求遏抑北疆,開拓南境,選任良家豪傑,增加北守力量,北戎所托,實倚此輩。

    先帝因他們忠心不二,方加酬勞賜錫,逢宛、郢烽火煙起,朐、泗告警,軍旗頻動,連年動兵,這種恩寵方才停止。

    到了今天,怨怒反叛興起,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此。

    朕妄承皇統,安撫統治天下,調應天時,施布惠政,謀求廣播恩澤,現在應追述這些人前番恩忠,追嘉其功。

    各州鎮俘虜,隻要原來不是犯罪發配的犯人。

    都免其為平民,鎮改為州,依舊時稱号。

    這些人世代習于戰伐,大多是剛勁勇猛之徒,今天既然受到甄選拔任,應思報效國家。

    可間歇開拔前去征讨沙隴。

    當讓人齊心協力,奮勇當先,這樣,妖黨狂醜之人,必可被蕩除殆盡。

    士卒沖鋒陷陣,立下戰功的,自依常式嘉賞。

    ”二十日,南秀容牧子于乞真反叛,殺害太仆卿陸延。

    别将爾朱榮讨伐平定了叛亂。

     二十一日,莫折念生派都督寶雙攻打盤頭郡。

    東益州刺史魏子建派将領窦念祖讨伐他。

    斬殺寶雙,擒獲斬殺一千多人。

     九月二十九日,肅宗下诏命尚書左仆射,齊王蕭寶夤為西道行台、大都督,率領征西将軍、都督崔延伯,又下诏恢複撫軍将軍、北海王元颢官職、爵位,命其為都督,一起率領衆将向西讨伐。

    二十八日,肅宗駕臨明堂,為蕭寶夤等餞行。

     這個月,蕭衍派将裴邃、虞鴻襲據壽春外城,刺史長孫稚擊退了他們,裴邃退居黎漿。

    肅宗下诏讓河間王元琛統兵支授長孫稚。

    蕭衍又派将領軍侵犯淮揚,肅宗下诏讓秘書監、安樂王元鑒率軍讨伐他們。

    吐谷渾主伏連籌率兵讨伐涼州叛軍,于菩提棄城逃走,伏連籌追上殺了他,城民趙天安又推舉宋穎為刺史。

     冬十月,營州城人趙安定、就德興據城反叛,逮捕了刺史李仲遵。

    城民王惡兒殺了趙安定歸降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