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宗孝明帝紀

關燈
等巡撫安慰百姓,開倉濟民。

    初九,勿吉國貢奉眓矢。

    初十,因光州饑荒凋弊,派使者救濟。

    二十七日,帝下诏曰:“北方京都是皇業根本,帝業基礎,南遷已經兩代,那裡仍有皇族居住。

    朕樂故懷本,不能自拔,如舊都中有仍未遷居的,全都聽任他們停住那裡,安居樂業。

    但如有精通才藝,應于時求的人,自當為國征選,不在其列。

    周代王室子孫,漢代劉氏家族,遍布海内,都大規模繁衍,哪裡還拘泥于東南西北,相距千裡之遙呢?”十一月初七,蕭衍政權的平西将軍、巴州刺史牟漢寵派使者前來請求投降。

    十二月二十日,蠕蠕國派使者前來納貢。

     神龜元年(518)春正月初八,下诏任命氐族酋長楊定為陰平王。

    十一日,以特進、江陽王元繼為骠騎大将軍、儀同三司。

    十七日,肅宗下诏說:“朕年少即位,政道未康,百姓的疾苦,沒來得及撫恤,為此朕日夜矜念感慨,深挂于心,眷顧百齡之人,悼懷治域六極。

    京郊百歲以上的人賜給大郡闆,九十歲以上的賜給小郡闆,八十歲以上的賜給中縣闆,七十歲以上賜給小縣闆;各州百姓,百歲以上的賜給小郡闆,九十歲以上賜給上縣闆,八十歲以上的給中縣闆;鳏寡孤獨不能自存自養的,賜給粟五斛、帛二匹。

    ”二十日,下诏說供官府雜役的戶民冒入官員隊伍的,擔任現職的人必須有五個人擔保,無人擔保的便奪官還役。

    二十九日,加授特進、汝南王元悅為儀同三司。

    秦州羌民造反。

    幽州發生大饑荒,老百姓餓死者有三千七百九十九人,肅宗下诏讓刺史趙邕開倉濟民。

    二月二十二日,口厭哒、高麗、勿吉、吐谷渾、宕昌、疏勒、久末..、末久半等國,都派使者前來朝貢。

    二十三日,帝下诏因神龜表瑞,大赦天下,更改年号。

    東益州氐族造反。

    蠕蠕國派使者前來朝貢。

    三月初五,任命尚書右仆射于忠為儀同三司。

    二十五日,儀同三司、尚書右仆射于忠逝世。

    南秦州氐族反叛,朝廷派龍骧将軍崔襲持節撫慰他們。

    吐谷渾國派遣使者前來朝貢。

     夏四月十一日,司徒胡國珍逝世。

    十八日江陽王元繼改封為京兆王。

    二十五日,舍摩國派使者朝獻。

    五月,高麗、高車、高昌等國都派使者來朝貢。

    從正月開始一直到六月初七,幹旱才随着喜雨降臨而消解。

     秋七月,河州百姓卻鐵匆聚衆造反,自稱水池王。

    诏命行台源子恭前去讨伐。

    閏月十五日,吐谷渾國派使者朝貢。

    二十一日,開放恒州銀山之禁,與老百姓共享。

    二十四日,波斯、疏勒、烏苌、龜茲等國都派使者前來朝貢。

    八月初一,帝下诏曰:“朕年少登基,未谙政道,皇太後重孝在身,便開始料理萬機。

    所以獄案沉埋,百姓冤弊,朕念刑律繁雜,想從輕從簡發落,京城中被囚禁的,除了死刑以外的都可減刑一等。

    ”初五,肅宗下诏說:“近年以來,戰事頻繁,甚至喪期未滿的,都被奪哀從役。

    這樣一來,無限的哀痛無法表達,撫養之恩無法回報,這不是所謂的崇揚孝敬之道的做法。

    從今以後,即使是金革戰事興起,也不能征召那些正處喪期的人。

    ”十七日,勿吉國派使者前來朝貢。

    鐵匆人馬相繼投降到源子恭麾下。

    九月初一,任右光祿大夫劉騰為衛将軍、儀同三司。

    二十六日,皇太後高氏在瑤光寺逝世。

    冬十月十五日以尼姑逝世的禮節葬在北邙。

     十二月二十日,帝下诏說:“生民有歸,下歸神州,京邑隐赈,丁口億萬,貴賤無憑,沒有固定所屬,作為百姓父母,尤宜存養撫恤。

    今劃乾脯山以西,拟為九原。

    ” 二年(519)正月初七,肅宗下诏說:“朕年幼愚昧,繼承寶位,日夜憂心,如涉淵海。

    幸賴皇太後慈愛仁心,誨教不斷。

    自臨朝登極,将近六年,天平地成,四海甯安。

    天道高遠,巍巍扁明,但卻至今抑郁自處,沒有稱号,這不是崇奉坤元地道、允贊協理億兆黎民所應有的。

    應按照過去舊典,诏告宇内,以符合億萬百姓的願望。

    ”這個月,改葬文昭皇太後高氏。

    二月十五日,齊郡王元..去世。

    二十日,羽林軍一千多人燒死征西将軍張彜的弟弟,打傷張彜,燒死他的兒子始均。

    吐谷渾、宕昌國派使者前來朝貢。

    二十五日,大赦天下。

    二十七日,帝下诏征求直言,凡有上書的聽其密封直奏皇上。

    三月初三,帝下诏說:“農耕月份,甘雨未下,谷粟未收,三麥枯焦。

    朕德行未感于天,歎惋懼恐并生于懷。

    可明示内外,在過去的祝禱地點,舉行祭天儀式。

    官府察獄理冤,掩埋露骨。

    冀、瀛二州境内,以往屢經寇賊強暴,死者很多,白骨橫道,可令專人負責收葬。

    其他像赈窮恤寡。

    救病存老,依照以前方式,務必要周到詳備。

    ”三月初五,喜雨大降。

     夏四月十六日,口厭哒國派使者朝貢。

    五月二十日,任命司空、任城王元澄為司徒,骠騎大将軍、儀同三司、京兆王元繼為司空。

     秋八月十四日,禦史中尉、東平王元匡因犯事被削除官爵。

    二十六日任命左光祿大夫皇甫集為征西将軍、儀同三司。

    九月十四日,皇太後駕臨崧高山;十七日,還歸宮中。

    瀛州百姓劉宣明謀反,事情敗露後被殺。

     冬十一月初十,蠕蠕莫緣梁賀侯豆率領男女七百人前來歸降。

    十二月初八,司徒、任城王元澄逝世。

    十五日,大赦天下。

    皇帝下诏去除繁多婬雜的祭祀活動,焚燒衆雜神像及神位。

     這一年,高麗王高雲死,以其世子繼承其王國。

     正光元年(520)春季正月初十,皇帝下诏說:“建國治民,立教為本,尊師重道,此典自舊時沿襲下來。

    明年二月,節和氣潤,祭奠孔子、顔淵,正是時節。

    有關部門可預先修繕國學,圖飾聖賢,設置官員,準備祭品,選擇吉日實施此事。

    ” 夏四月十三日,帝下诏讓尚書長孫稚巡撫北境,觀察風俗。

    五月初九,肅宗下诏說:“朕德行寡薄,運獲寶座,雖然是未明求衣,終日擔心憂懼,但暗昧多缺,炎旱成災,這都與我的責任分不開,以緻我寝食盡忘。

    而今刑獄繁多,囹圄仍積,應廣施仁惠,以濟萬民。

    有關官員可察糾囚徒,務必申直枉濫。

    ”二十一日,肅宗下诏說:“祛災招運,以修明政治為本,百姓是神主,實應置之首位。

    刺史郡守縣令與朕一起共同治理天下,應該哀矜于懷,切勿自喜,視民怵惕如傷。

    何況今天炎旱曆時,萬民凋弊,而我們卻不撫慰體恤窮困冤屈,按理決斷衆獄。

    可嚴令州郡官員,妥善安撫百姓,務必盡心盡智,還要決事果斷迅速,一定要使事情公允,人神共甯,那些個不便于百姓的賦役,都要報上來,以便減除。

    ” 秋七月初四,侍中元叉、中侍中劉騰奉迎肅宗到前殿,謊稱皇太後旨意說:“魏有天下,吉星高照。

    高祖孝文皇帝,以英明神聖的馭天之才,遷徙都城定下江山。

    世宗宣武皇帝,以聰明睿智,承繼帝業,拓展安定海内,但鴻勳未半,早早登仙。

    這樣車未同軌,書未同文,大賊勢頭尚旺。

    幼主稚弱,早登皇基,無法擔當起統治天下的重任,朕因此順從群臣所請,臨朝總攬朝政。

    帝年歲漸長,朕長久以來思謀退居,所以去年殷勤再三,陳述此意,百官群僚、内外衆人都已明朕懷。

    但大家的意思,卻讓朕再勤于政,于是朕便努力于政,直到現在。

    從今年春天以來,舊病又發,藥石加治,未能見好,夏天以來,屢屢發作,所以不堪日理萬機、巨細兼顧。

    帝年歲已長,學識齊備,日複一日,人君的素質已經具備,足以撫治萬邦,妥善和諧地治理各種事物。

    朕當續起前志,退居别宮,遠思複子理政、身自明避之義,以自安養,實在希望衆臣為百姓着想,深鑒此理。

    如這樣,那就會上下安順,天地清晏,魏道宏大,人神慶悅,不是件很好的事嗎?”于是把皇太後幽禁在北宮,殺了太傅、領太尉、清河王元怿,總領禁衛部隊,在殿中處理政務。

    十九日,肅宗加皇帝禮服,大赦天下,改年号,内外百官晉升官位一級。

    八月十三日,相州刺史、中山王元熙起兵欲誅殺元叉、劉騰,未果被殺。

    九月十三日,蠕蠕國主阿那瑰前來投奔。

    二十七日,任命太師高陽王元雍為丞相,加授後部羽葆、鼓吹、班劍四十人。

     冬十月十五日,以骠騎大将軍、儀同三司、汝南王元悅為太尉公。

     十一月二十九日,肅宗下诏說:“蠕蠕世代雄居北方,在大漠中自成一統與華夏上國鄰近相通,已經一百多年。

    自神鼎南底,世代相傳,以至今天,虔誠的貢獻雖時有違背,但邊境平安,他們全心向魏,款款忠純。

    現在其主阿那瑰遭逢劫難,國家分裂,親衆離析,他萬裡遠馳,投奔我朝。

    悲同申、伍,忠孝足嘉。

    我朝應為其興複國之師,以嘉其繼絕之舉,應以賓禮待他,期望其立功,恢複其地,大啟河嶽,可封他為朔方郡開國公、蠕蠕主,食邑一千戶,賜給衣帽,加以禮車,賞給儀仗、護衛,例同親蕃。

    ”十二月十三日,肅宗下诏說:“蠕蠕主阿那瑰,遭逢寇亂,遠來投庇,其邦分崩離析,猶無定主,而他深懷歸願、憂心切痛。

    啟訴情切,其情哀哀。

    扶持複興滅亡的政權,體恤敗者,自古以來即為通典。

    可派國使前後三人,與阿那瑰一道;并明令懷朔都督,領精銳騎兵二千人,親自率領,把阿那瑰送至其領土邊境,令其見機行事。

    如蠕蠕迎候,應賜車馬物品之類,務必要禮遇優厚隆重,禮餞而返;如不接受,聽任其還歸宮阙。

    阿那瑰的行裝資給,交給尚書辦理。

    ”二十二日,任命司空、京兆王元繼為司徒公。

     正光二年(521),南秦州氐族造反。

    二月十二日,假光祿大夫邴虬以撫軍将軍率部讨伐。

    二十五日,肅宗車駕駕臨國子學,講《孝經》。

    三月初二,肅宗幸臨國子學祭祀孔子,以顔淵配祭。

    二十四日,右衛将軍奚康生在禁宮内準備殺元叉,不果,被元叉矯诏害死。

     夏四月初三,司徒京兆王元繼進位太保。

    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