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金陵老宅
關燈
小
中
大
痕迹。
老楝婆娑,自少待言,山坳的高柳,也格外潇灑;梨花玉蘭,鼠姑石苋,一時數之不盡;幾處亭館,一經高手點綴,自有無限風華。
雪芹對爺爺特别喜歡的外署文酒宴會的西堂,内院萱瑞堂一側的西軒,和整個府院半偏的西園,也是格外感到意味深長,心懷親切。
他當時雖然還不能懂得其中的種種事故,但到他長大一些,能讀懂爺爺的詩卷時,句句引起了他的回憶和感慨。
"讀書過日,學射為郎",--意思是讀書就是最好的生活,不要追求享樂;生為男子,應當習武--是祖訓,也是"家法"(注:所以曹寅也說:"讀書射獵,自無兩妨。
"這除了滿洲舊俗、康熙重視的原因外,和他家始祖魏武帝的"春夏讀書,秋冬射獵"也有關系。
)。
爺爺把年小的子侄都帶到南京同住,一面"命兒讀《豳風》,字字如珠圓"(注:此詩作時較早,此為借用。
),一面"繩量馬道不嵚斜,雁字排栽築水沙;世代暗傷弓力弱,交床側坐撚翎花"(《射堂柳已成行命兒輩習射作三截句寄子猷》)。
兒女們都在這個宅院裡長大,他們嘴裡無法避免地帶上了渡江以南的口音,--這件事雪芹從他爺爺的詩裡也能找到感慨的筆迹。
還有太祖母的形象,也仿佛能在祀竈詩裡看到了:-- 刲羊剝棗竟無文,祈福何勞祝少君; 所願高堂頻健飯,燈前兒女拜成群。
當此流年急景,臘鼓頻催的大年底下-- 楮火連街映遠天,歲行風景倍凄然; 江城爆竹聲何據,一片饧香三十年。
(注:這正是追溯從康熙二年起在此度歲的三十年來之事。
但曹寅作此詩時卻料想不到再過三十年的祭竈日,正是他家慘遭巨變的"命下"之日。
)至于府後的西園,那從爺爺因豐潤族兄來訪而寫的詩句就更能得見它的曆史:--西池曆二紀,仍■短檠火; 薄書與家累,相對無一可; 連枝成漂萍,叢篠冒高笴; 歸與空浩然,南轅計誠左。
今夕良宴會,今夕深可惜; 況從■角遊,弄茲蓮葉碧; 風堂說舊詩,列客展前席; 大樂不再來,為君舉一石。
閑居詠《停雲》,遽若戀微官; 行葦幸勿踐,稅駕良匪難; 寸田日夜耕,狂瀾無時安; 恭承骨肉惠,永奉筆墨歡。
…… 伯氏值數奇(jī),形骸恒放蕩; 仲氏獨賢勞,萬事每用壯; 平生盛涕淚,蒿裡幾凄怆! 勖哉加餐飯,門戶慎屏障。
雪芹到後來才明白,這座西池,對他家來說,并不單是一處"外面好看"的遊玩之地,裡面包含了一部辛酸的家世史,無限的難言之痛(注:這種詩所表達的沉痛的語調,懇恻的感情,所使用的種種字眼,都說明了曹寅是追述家門的事情,骨肉的關系。
但有人非說這是"官場聯宗的習氣",未免太不實事求是了。
)。
他爺爺從一回到這裡來就寫出了"艱難曾足問?先後一沾巾"的痛語,不但是回顧,也是預言了他家的命運。
迨到異日雪芹著書,用特筆隐隐約約點了一點,說:"那日進了石頭城,從他老宅門前經過,……大門前雖冷落無人,隔着圍牆一望,裡面廳殿樓閣,也還都峥嵘軒峻;就是後一帶花園子裡,樹木山石,也還都有蓊蔚洇潤之氣。
"批書人在此即批雲:-- “好,寫出空宅。
” “後字何不直用西字? 恐先生堕淚,故不敢用西字。
”(注:皆見《甲戌本》。
此為暗寫南京織署,與"都中"(北京)的賈府所居之處,已無關涉。
但不少讀者總是把南北異時之事(素材)誤認為一。
而曹雪芹筆下卻未嘗有一絲含混。
) 須知,到雪芹作書、脂硯批書的時候,那老宅果然已就是"空宅"了--因為從乾隆十六年,曹家住過六七十年、誕生了雪芹的這處宅院,變成了乾隆皇帝的"大行宮",長年鎖閉,無得擅入,那"大門外"确實是"冷落無人"了。
老楝婆娑,自少待言,山坳的高柳,也格外潇灑;梨花玉蘭,鼠姑石苋,一時數之不盡;幾處亭館,一經高手點綴,自有無限風華。
雪芹對爺爺特别喜歡的外署文酒宴會的西堂,内院萱瑞堂一側的西軒,和整個府院半偏的西園,也是格外感到意味深長,心懷親切。
他當時雖然還不能懂得其中的種種事故,但到他長大一些,能讀懂爺爺的詩卷時,句句引起了他的回憶和感慨。
"讀書過日,學射為郎",--意思是讀書就是最好的生活,不要追求享樂;生為男子,應當習武--是祖訓,也是"家法"(注:所以曹寅也說:"讀書射獵,自無兩妨。
"這除了滿洲舊俗、康熙重視的原因外,和他家始祖魏武帝的"春夏讀書,秋冬射獵"也有關系。
)。
爺爺把年小的子侄都帶到南京同住,一面"命兒讀《豳風》,字字如珠圓"(注:此詩作時較早,此為借用。
),一面"繩量馬道不嵚斜,雁字排栽築水沙;世代暗傷弓力弱,交床側坐撚翎花"(《射堂柳已成行命兒輩習射作三截句寄子猷》)。
兒女們都在這個宅院裡長大,他們嘴裡無法避免地帶上了渡江以南的口音,--這件事雪芹從他爺爺的詩裡也能找到感慨的筆迹。
還有太祖母的形象,也仿佛能在祀竈詩裡看到了:-- 刲羊剝棗竟無文,祈福何勞祝少君; 所願高堂頻健飯,燈前兒女拜成群。
當此流年急景,臘鼓頻催的大年底下-- 楮火連街映遠天,歲行風景倍凄然; 江城爆竹聲何據,一片饧香三十年。
(注:這正是追溯從康熙二年起在此度歲的三十年來之事。
但曹寅作此詩時卻料想不到再過三十年的祭竈日,正是他家慘遭巨變的"命下"之日。
)至于府後的西園,那從爺爺因豐潤族兄來訪而寫的詩句就更能得見它的曆史:--西池曆二紀,仍■短檠火; 薄書與家累,相對無一可; 連枝成漂萍,叢篠冒高笴; 歸與空浩然,南轅計誠左。
今夕良宴會,今夕深可惜; 況從■角遊,弄茲蓮葉碧; 風堂說舊詩,列客展前席; 大樂不再來,為君舉一石。
閑居詠《停雲》,遽若戀微官; 行葦幸勿踐,稅駕良匪難; 寸田日夜耕,狂瀾無時安; 恭承骨肉惠,永奉筆墨歡。
…… 伯氏值數奇(jī),形骸恒放蕩; 仲氏獨賢勞,萬事每用壯; 平生盛涕淚,蒿裡幾凄怆! 勖哉加餐飯,門戶慎屏障。
雪芹到後來才明白,這座西池,對他家來說,并不單是一處"外面好看"的遊玩之地,裡面包含了一部辛酸的家世史,無限的難言之痛(注:這種詩所表達的沉痛的語調,懇恻的感情,所使用的種種字眼,都說明了曹寅是追述家門的事情,骨肉的關系。
但有人非說這是"官場聯宗的習氣",未免太不實事求是了。
)。
他爺爺從一回到這裡來就寫出了"艱難曾足問?先後一沾巾"的痛語,不但是回顧,也是預言了他家的命運。
迨到異日雪芹著書,用特筆隐隐約約點了一點,說:"那日進了石頭城,從他老宅門前經過,……大門前雖冷落無人,隔着圍牆一望,裡面廳殿樓閣,也還都峥嵘軒峻;就是後一帶花園子裡,樹木山石,也還都有蓊蔚洇潤之氣。
"批書人在此即批雲:-- “好,寫出空宅。
” “後字何不直用西字? 恐先生堕淚,故不敢用西字。
”(注:皆見《甲戌本》。
此為暗寫南京織署,與"都中"(北京)的賈府所居之處,已無關涉。
但不少讀者總是把南北異時之事(素材)誤認為一。
而曹雪芹筆下卻未嘗有一絲含混。
) 須知,到雪芹作書、脂硯批書的時候,那老宅果然已就是"空宅"了--因為從乾隆十六年,曹家住過六七十年、誕生了雪芹的這處宅院,變成了乾隆皇帝的"大行宮",長年鎖閉,無得擅入,那"大門外"确實是"冷落無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