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關燈
小
中
大
萊德斯均為當時的著名樂師,後者還是一個能幹的治邦者[政治家]。
(48)[施疏]在旁邊的希珀克拉底聽了難免會想起前面蘇格拉底對他說的話:靈魂方面有事情首先得找父親商量。
普羅塔戈拉讓自己充當在場的人的父親,所謂啟蒙,嚴格來講就是哲人教育取代傳統的父教。
(49)[施疏]讓追慕普洛狄科和希琵阿斯的年輕人過來一起聽普羅塔戈拉談話,無異于讓他們換了老師。
(50)[施疏]蘇格拉底與希珀克拉底單獨談話時,希珀克拉底的願望含糊不清。
見普羅塔戈拉後,是蘇格拉底替希珀克拉底表達願望,但蘇格拉底的兩次替代表達的說法不同:對普羅塔戈拉說的是,希珀克拉底想要成為政治上有作為的人,現在對所有人說的是,他想要成為一般意義上的智識人。
于是,普羅塔戈拉一撥人記得的是成為治邦者的問題,希琵阿斯和普洛狄科及其追随者們聽到的是成為智術師的問題。
由于普羅塔戈拉将要回答的是前一個問題,成為治邦者的問題就隐藏在成為智術師的問題之中了。
(51)[施疏]普羅塔戈拉的話是對希珀克拉底說的,希珀克拉底顯然沒有能力與普羅塔戈拉直接展開對話式讨論,接下來必然是普羅塔戈拉對希珀克拉底來一番訓話。
蘇格拉底馬上作出反擊,不讓希珀克拉底處于無力承受的處境,他以挑戰口吻說普羅塔戈拉的回答沒有切題。
(52)公元前5世紀最知名的希臘畫家之一,柏拉圖把他的作品當作繪畫藝術的典範,參見《王制》卷十。
(53)奧達戈拉斯是演奏aulos[箫]的高手,aulos的傳統叫法為&ldquo箫&rdquo,卻是一種簧樂器。
(54)[施疏]如果善謀是用于治國的智慧,那麼,普羅塔戈拉說的其實不是齊家與治國的差别,而是兩種治國方式的差别:以齊家方式治國還是以别的方式治國。
以齊家方式治國即一人當家作主(所謂父權制),延伸到國家就是君主制,相應的治國術就是王政術。
民主政治取消了王權,治國術就變成了&ldquo最有能耐地辦事和說話&rdquo,這叫做&ldquo治邦術&rdquo。
(55)在公元前5世紀的雅典,培養治邦者與培養好公民沒有很明顯的區别,因為當時是民主制,每個成年男性公民都直接參加公民大會。
[施疏]如果普羅塔戈拉把齊家與治國并舉的說法暗含王政術,那麼,在雅典民主政制的處境中,這當然政治不正确。
從而,蘇格拉底的如此說法也許是在幫普羅塔戈拉避開危險,同時提醒他說話要小心。
(56)[施疏]蘇格拉底說雅典人有&ldquo智慧&rdquo,而非說有&ldquo治邦術&rdquo。
這意味着,雅典人并不把治邦術看作是一種技藝,從而是不可傳授的,政治智慧這東西源于雅典人這個政治共同體。
這種說法實際上區分了政治智慧與治邦術。
事實上,如此區分在今天仍然有效。
普羅塔戈拉提出的治邦術可以說就是如今的政治學專業的濫觞,他要培養的是政治學專家。
蘇格拉底的區分意味着,這類專家即便非常熟知政治事務,也不等于他們有政治智慧。
(57)[施疏]門第是貴族政制傳統,财富與此相關。
這意味着,政治智慧需要靠某些條件來供養&mdash&mdash其實,即便在民主政制中,财富也是重要的議政資格要素,哪怕并非法律上規定的要素。
(58)[施疏]這表明雅典民主政制以平等的政治權利為基礎,不存在政治權威。
由于這裡的基本戲劇場景是在對雅典朋友講述,可以設想,蘇格拉底不可能直接說雅典民主政制不好的話。
(59)伯利克勒斯的兩個兒子帕拉洛斯(Paralos)和克山蒂珀斯(Xanthippos)當時都在場&mdash&mdash兩人後來前後相差八天死于公元前429年的瘟疫,當時伯羅奔半島戰争剛剛爆發。
(60)阿裡普弗隆是伯利克勒斯的兄弟。
阿爾喀比亞德的父親死于公元前446年的Coronee戰争,當時阿爾喀比亞德隻有四歲。
他和弟弟克萊尼阿一起被托付給近親伯利克勒斯撫養。
(61)[施疏]按蘇格拉底的說法,伯利克勒斯作為父親不像個父親,不關心自己兒子的品德教育。
換言之,伯利克勒斯在齊家方面沒有表現出政治上的&ldquo卓越&rdquo。
蘇格拉底為什麼要以伯利克勒斯為例?因為普羅塔戈拉是伯利克勒斯的朋友。
這裡暗示的是普羅塔戈拉的觀點與雅典民主政治有某種内在關聯。
(62)參見赫西俄德《勞作與時日》61a-b:&ldquo他讓著名的赫斐斯托盡快揉起/土和水,并加入人的聲音和力量。
&rdquo (63)厄琵米修斯和普羅米修斯是一對天性相反的兄弟:前者笨拙、心不在焉(事後聰明);後者機靈、有遠見(事先思考)。
(64)[施疏]普羅米修斯居然同意了,這不僅表明他的确不是完全聰明,而且自己在天性上還有弱點,這就是心軟,經不起弟弟懇求,明知弟弟比自己聰明不到哪裡去,也讓他單獨幹。
(65)[施疏]厄琵米修斯預見到動物會&ldquo相互毀滅&rdquo,反過來看,他為&ldquo會死的族類&rdquo建立生活秩序或者說立法的原則基于它們的保命。
換言之,在賦予所有動物類似政治的本性時,厄琵米修斯首先考慮的是後來霍布斯的政治哲學提出的著名出發點:人與人像狼,會相互毀滅。
厄琵米修斯這樣做的時候,把人也考慮在内,并沒有區分動物與人。
(66)[施疏]在《會飲》中,蘇格拉底借老師第俄提瑪之口表達過對人的自然性的看法,這就是對&ldquo愛若斯&rdquo喜歡打赤腳、睡覺不蓋被褥的著名描述(203c-d)。
這意味着,&ldquo赤條條沒鞋、沒被褥,連武器也沒有&rdquo的愛欲才是人的自然本性。
蘇格拉底與其他古希臘哲人在人性觀上的差别,不在于人的自然性還是城邦性,而在于人的自然性的根基是理智還是愛欲,由此可引出政治哲學的差異。
(67)赫斐斯托斯與雅典娜是諸神中的一對兄妹,分别掌握火的技藝和紡織技藝。
(68)關于普羅米修斯盜火的說法,普羅塔戈拉與赫西俄德(《神譜》522-616;《勞作與時日》50以下)和埃斯庫羅斯的說法(《被縛的普羅米修斯》109)都不同,甚至與柏拉圖《治邦者》(274c)中客人的說法也不同。
[施疏]如果比較一下普羅塔戈拉講的神話與其他柏拉圖筆下的神話,可以發現,普羅塔戈拉沒有聲稱自己依據任何傳統,這意味着這個神話[故事]是他自己的聰明才智的發明創造&mdash&mdash唯有在322a處用了&ldquo據說&rdquo,而這個地方并非關鍵之處,毋甯說,這裡唯一的&ldquo據說&rdquo反倒凸顯出整個神話都不是&ldquo據說&rdquo。
智術師普洛狄科講赫拉克勒斯在十字路口的選擇這一著名故事時,也沒有訴諸傳統(見色諾芬,《回憶蘇格拉底》卷二第一章)。
智術師們講故事與蘇格拉底講神話[故事]的區别之一在于是否假托傳統。
普羅塔戈拉在這裡不動聲色地用了傳統的關于普羅米修斯的故事,卻不認為自己講的這個故事需要傳統的支撐。
他感覺自己戰勝了古代,戰勝了傳統,而且自信地覺得,他能夠迷倒所有人。
(69)[施疏]兩次說到赫斐斯托斯和雅典娜掌握的技藝時,都提到&ldquo火&rdquo,或者說兩次都明确提到赫斐斯托斯的技藝,雅典娜的技藝究竟是什麼卻始終語焉不詳。
看來,雅典娜的技藝應該比鐵匠技藝要複雜些,等級要高些。
雅典娜掌握的技藝是紡織術,亦即女人的技藝,但雅典娜也是戰争女神&mdash&mdash在柏拉圖的《治邦者》中,政治術被比作紡織術,而戰争術顯然是最高的政治術。
普羅塔戈拉對雅典娜掌握的技藝含糊其辭,意味着普羅米修斯還搞不懂這門技藝。
(70)[施疏]&ldquo這個神&rdquo是加冠詞的單數,&ldquo這個世人&rdquo用的也是單數,同樣加了冠詞。
這意味着分有神性命份的不是人類,而是某個世人。
由于人類還沒有獲得宙斯擁有的命份,這個單數的&ldquo神&rdquo同樣不可能指宙斯。
普羅塔戈拉表面上說,人擁有的技藝是普羅米修斯&ldquo偷來&rdquo的,實際上說,這技藝是從某個單數的神那兒得來的。
普羅塔戈拉在這裡開了一個漂亮的玩笑:借說普羅米修斯的&ldquo偷竊&rdquo,自己卻偷偷在神話中引入了一個确定的神,以至于我們得說,真正的偷兒在這裡是普羅塔戈拉&mdash&mdash馬基雅維利的命題更為簡潔:人為了生活,被迫要行竊。
(71)[施疏]按此說法,&ldquo創建城邦&rdquo不是人類生活一開始就有的,或者說人天生不是政治性的&mdash&mdash近代的霍布斯、盧梭跟随的是普羅塔戈拉的主張。
如果從純粹哲學的觀點出發,就應該同意普羅塔戈拉(比較《王制》卷二369b以下)。
人并非天生是政治性的,人的政治性歸因于一種約定,這種觀點一般被說成是典型智術師的看法。
在這裡,普羅塔戈拉以講神話的方式把哲人的真實看法講了出來。
(72)[施疏]建立城邦的目的是為了&ldquo保存自己&rdquo,這是一種非常強有力的意願性動機,如此動機與聚居的基本社會性不同。
無論柏拉圖筆下的蘇格拉底還是亞裡士多德,都從聚居的基本社會性開始探讨城邦的起源。
所謂基本的社會性指,社會性是人與生俱來的東西,屬于人的生活本身的天然性質,與生活得好或壞是兩回事&mdash&mdash生活得好或壞,才指涉人生活的動機,因為這涉及生活的主觀願望,可以有選擇。
&ldquo保存自己&rdquo屬于這樣的動機,而且是最低的動機,因為人活着不僅僅是為了活着。
社會性則是人的生活無從選擇的前提,或者說,人在任何條件下都是社會生物,即便人生活在散居或孤寂之中。
按普羅塔戈拉在這裡的說法,人是先有動機(保命),後有聚居,從而,社會性(或者說人的政治性的源頭)的出現是有條件的,是受到強暴動物威脅的結果。
言下之意,如果沒有這樣的威脅,人就不會過上聚居生活&mdash&mdash這就與柏拉圖的蘇格拉底和亞裡士多德的出發點不同了。
(73)[施疏]普羅塔戈拉口中的宙斯實際上給出了兩個相互矛盾的命令:讓所有人分有羞恥和正義的政治德性,同時又要求定立嚴厲的懲戒性法律。
事實上,&ldquo羞恥和正義&rdquo很難真正成為城邦秩序必不可少的條件。
宙斯的這一立法依據的是一種必要性:如果不定立這樣的酷法,就不會有政治德性,或者說就不會有城邦民,城邦也就沒法建立,人就沒法自保。
(74)[施疏]普羅塔戈拉起初明确說,他要講的是一個神話[故事],但我們不可忘記,實際上并非普羅塔戈拉直接在說,而是蘇格拉底在轉述。
通過這個虛拟的故事,柏拉圖讓我們看到袒露出來的普羅塔戈拉的靈魂:這個靈魂對技藝入迷,他的愛欲指向才智本身,而且大膽勇為。
普羅塔戈拉講的這個神話[故事]涉及的是人類共同體的生活方式(政治生活),神話涉及的是人類很難擁有知識的事情&mdash&mdash人類共同體的生活方式恰恰不屬于這類事情,我們的祖先已經擁有了這方面的知識,并通過獨特的形式傳給了我們,這就是古老的神話[故事]。
普羅塔戈拉重新講人的政治生活誕生的神話[故事],意在重新給人的政治生活方式下定義,從而具有啟蒙性質&mdash&mdash所謂啟蒙,在這位智術師那裡,其含義就是:讓人懂得自己可以變得像諸神那樣有能耐。
(75)[施疏]普羅塔戈拉無異于承認自己講的[神話]故事并不成功,需要換一種說法。
普羅塔戈拉随即發表了一通演說式的長篇大論,如此長度的說辭在柏拉圖作品中并不多見。
(76)[施疏]普羅塔戈拉特别說明不再講神話[故事],無異于暗示前面剛剛講過的一段實際上是神話[故事]。
盡管他說過是論證,但故事也可以用來論證。
柏拉圖筆下的神話,未必一定是講故事。
他的意思是:我現在才開始正兒八經來對付你蘇格拉底提出的問題,先前說的都是對付孩子們的說法。
我們必須緊緊抓住柏拉圖所設計的戲劇性場景:蘇格拉底在向普羅塔戈拉表達自己的困惑時,以雅典民主為例,既給普羅塔戈拉出了難題,又是在警告他現在就在雅典。
普羅塔戈拉的戲劇處境因此是:既要回答蘇格拉底以雅典民主為例出的難題,又不能打開窗戶說亮話。
在受到蘇格拉底的警告後,普羅塔戈拉不敢明說雅典民主要不得,隻好用講故事的方式來表達。
普羅塔戈拉心裡清楚,他必須蒙騙潛在的衆人,給他們講故事聽,但他不能用講故事來蒙騙在場的智識人,否則在這些人面前就實在太丢份。
因此,普羅塔戈拉不得不提供兩種不同的說法:說給潛在的聰明人聽的和說給鞋匠一類人聽的。
随後普羅塔戈拉開始了自己的長篇大論的中間段落&mdash&mdash中間段落往往非常有趣。
(77)家丁是貴族家庭陪伴小主人出行的奴隸,并在必要的時候糾正小主人的言行。
(78)這裡省略了&ldquo聽話&rdquo的可能,以便突顯随後&ldquo不聽話&rdquo的嚴重性質。
這種刻意省略是一種修辭,稱為&ldquo緘口不言&rdquo,古代修辭學校經常用到。
(79)指基塔拉琴課。
(80)[施疏]這裡談的教育内容涉及&ldquo言&rdquo和&ldquo行&rdquo兩個方面,普羅塔戈拉先說的是&ldquo言&rdquo的教育,然後再說&ldquo行為端正&rdquo的教育。
可是,正義的舉止首先
(48)[施疏]在旁邊的希珀克拉底聽了難免會想起前面蘇格拉底對他說的話:靈魂方面有事情首先得找父親商量。
普羅塔戈拉讓自己充當在場的人的父親,所謂啟蒙,嚴格來講就是哲人教育取代傳統的父教。
(49)[施疏]讓追慕普洛狄科和希琵阿斯的年輕人過來一起聽普羅塔戈拉談話,無異于讓他們換了老師。
(50)[施疏]蘇格拉底與希珀克拉底單獨談話時,希珀克拉底的願望含糊不清。
見普羅塔戈拉後,是蘇格拉底替希珀克拉底表達願望,但蘇格拉底的兩次替代表達的說法不同:對普羅塔戈拉說的是,希珀克拉底想要成為政治上有作為的人,現在對所有人說的是,他想要成為一般意義上的智識人。
于是,普羅塔戈拉一撥人記得的是成為治邦者的問題,希琵阿斯和普洛狄科及其追随者們聽到的是成為智術師的問題。
由于普羅塔戈拉将要回答的是前一個問題,成為治邦者的問題就隐藏在成為智術師的問題之中了。
(51)[施疏]普羅塔戈拉的話是對希珀克拉底說的,希珀克拉底顯然沒有能力與普羅塔戈拉直接展開對話式讨論,接下來必然是普羅塔戈拉對希珀克拉底來一番訓話。
蘇格拉底馬上作出反擊,不讓希珀克拉底處于無力承受的處境,他以挑戰口吻說普羅塔戈拉的回答沒有切題。
(52)公元前5世紀最知名的希臘畫家之一,柏拉圖把他的作品當作繪畫藝術的典範,參見《王制》卷十。
(53)奧達戈拉斯是演奏aulos[箫]的高手,aulos的傳統叫法為&ldquo箫&rdquo,卻是一種簧樂器。
(54)[施疏]如果善謀是用于治國的智慧,那麼,普羅塔戈拉說的其實不是齊家與治國的差别,而是兩種治國方式的差别:以齊家方式治國還是以别的方式治國。
以齊家方式治國即一人當家作主(所謂父權制),延伸到國家就是君主制,相應的治國術就是王政術。
民主政治取消了王權,治國術就變成了&ldquo最有能耐地辦事和說話&rdquo,這叫做&ldquo治邦術&rdquo。
(55)在公元前5世紀的雅典,培養治邦者與培養好公民沒有很明顯的區别,因為當時是民主制,每個成年男性公民都直接參加公民大會。
[施疏]如果普羅塔戈拉把齊家與治國并舉的說法暗含王政術,那麼,在雅典民主政制的處境中,這當然政治不正确。
從而,蘇格拉底的如此說法也許是在幫普羅塔戈拉避開危險,同時提醒他說話要小心。
(56)[施疏]蘇格拉底說雅典人有&ldquo智慧&rdquo,而非說有&ldquo治邦術&rdquo。
這意味着,雅典人并不把治邦術看作是一種技藝,從而是不可傳授的,政治智慧這東西源于雅典人這個政治共同體。
這種說法實際上區分了政治智慧與治邦術。
事實上,如此區分在今天仍然有效。
普羅塔戈拉提出的治邦術可以說就是如今的政治學專業的濫觞,他要培養的是政治學專家。
蘇格拉底的區分意味着,這類專家即便非常熟知政治事務,也不等于他們有政治智慧。
(57)[施疏]門第是貴族政制傳統,财富與此相關。
這意味着,政治智慧需要靠某些條件來供養&mdash&mdash其實,即便在民主政制中,财富也是重要的議政資格要素,哪怕并非法律上規定的要素。
(58)[施疏]這表明雅典民主政制以平等的政治權利為基礎,不存在政治權威。
由于這裡的基本戲劇場景是在對雅典朋友講述,可以設想,蘇格拉底不可能直接說雅典民主政制不好的話。
(59)伯利克勒斯的兩個兒子帕拉洛斯(Paralos)和克山蒂珀斯(Xanthippos)當時都在場&mdash&mdash兩人後來前後相差八天死于公元前429年的瘟疫,當時伯羅奔半島戰争剛剛爆發。
(60)阿裡普弗隆是伯利克勒斯的兄弟。
阿爾喀比亞德的父親死于公元前446年的Coronee戰争,當時阿爾喀比亞德隻有四歲。
他和弟弟克萊尼阿一起被托付給近親伯利克勒斯撫養。
(61)[施疏]按蘇格拉底的說法,伯利克勒斯作為父親不像個父親,不關心自己兒子的品德教育。
換言之,伯利克勒斯在齊家方面沒有表現出政治上的&ldquo卓越&rdquo。
蘇格拉底為什麼要以伯利克勒斯為例?因為普羅塔戈拉是伯利克勒斯的朋友。
這裡暗示的是普羅塔戈拉的觀點與雅典民主政治有某種内在關聯。
(62)參見赫西俄德《勞作與時日》61a-b:&ldquo他讓著名的赫斐斯托盡快揉起/土和水,并加入人的聲音和力量。
&rdquo (63)厄琵米修斯和普羅米修斯是一對天性相反的兄弟:前者笨拙、心不在焉(事後聰明);後者機靈、有遠見(事先思考)。
(64)[施疏]普羅米修斯居然同意了,這不僅表明他的确不是完全聰明,而且自己在天性上還有弱點,這就是心軟,經不起弟弟懇求,明知弟弟比自己聰明不到哪裡去,也讓他單獨幹。
(65)[施疏]厄琵米修斯預見到動物會&ldquo相互毀滅&rdquo,反過來看,他為&ldquo會死的族類&rdquo建立生活秩序或者說立法的原則基于它們的保命。
換言之,在賦予所有動物類似政治的本性時,厄琵米修斯首先考慮的是後來霍布斯的政治哲學提出的著名出發點:人與人像狼,會相互毀滅。
厄琵米修斯這樣做的時候,把人也考慮在内,并沒有區分動物與人。
(66)[施疏]在《會飲》中,蘇格拉底借老師第俄提瑪之口表達過對人的自然性的看法,這就是對&ldquo愛若斯&rdquo喜歡打赤腳、睡覺不蓋被褥的著名描述(203c-d)。
這意味着,&ldquo赤條條沒鞋、沒被褥,連武器也沒有&rdquo的愛欲才是人的自然本性。
蘇格拉底與其他古希臘哲人在人性觀上的差别,不在于人的自然性還是城邦性,而在于人的自然性的根基是理智還是愛欲,由此可引出政治哲學的差異。
(67)赫斐斯托斯與雅典娜是諸神中的一對兄妹,分别掌握火的技藝和紡織技藝。
(68)關于普羅米修斯盜火的說法,普羅塔戈拉與赫西俄德(《神譜》522-616;《勞作與時日》50以下)和埃斯庫羅斯的說法(《被縛的普羅米修斯》109)都不同,甚至與柏拉圖《治邦者》(274c)中客人的說法也不同。
[施疏]如果比較一下普羅塔戈拉講的神話與其他柏拉圖筆下的神話,可以發現,普羅塔戈拉沒有聲稱自己依據任何傳統,這意味着這個神話[故事]是他自己的聰明才智的發明創造&mdash&mdash唯有在322a處用了&ldquo據說&rdquo,而這個地方并非關鍵之處,毋甯說,這裡唯一的&ldquo據說&rdquo反倒凸顯出整個神話都不是&ldquo據說&rdquo。
智術師普洛狄科講赫拉克勒斯在十字路口的選擇這一著名故事時,也沒有訴諸傳統(見色諾芬,《回憶蘇格拉底》卷二第一章)。
智術師們講故事與蘇格拉底講神話[故事]的區别之一在于是否假托傳統。
普羅塔戈拉在這裡不動聲色地用了傳統的關于普羅米修斯的故事,卻不認為自己講的這個故事需要傳統的支撐。
他感覺自己戰勝了古代,戰勝了傳統,而且自信地覺得,他能夠迷倒所有人。
(69)[施疏]兩次說到赫斐斯托斯和雅典娜掌握的技藝時,都提到&ldquo火&rdquo,或者說兩次都明确提到赫斐斯托斯的技藝,雅典娜的技藝究竟是什麼卻始終語焉不詳。
看來,雅典娜的技藝應該比鐵匠技藝要複雜些,等級要高些。
雅典娜掌握的技藝是紡織術,亦即女人的技藝,但雅典娜也是戰争女神&mdash&mdash在柏拉圖的《治邦者》中,政治術被比作紡織術,而戰争術顯然是最高的政治術。
普羅塔戈拉對雅典娜掌握的技藝含糊其辭,意味着普羅米修斯還搞不懂這門技藝。
(70)[施疏]&ldquo這個神&rdquo是加冠詞的單數,&ldquo這個世人&rdquo用的也是單數,同樣加了冠詞。
這意味着分有神性命份的不是人類,而是某個世人。
由于人類還沒有獲得宙斯擁有的命份,這個單數的&ldquo神&rdquo同樣不可能指宙斯。
普羅塔戈拉表面上說,人擁有的技藝是普羅米修斯&ldquo偷來&rdquo的,實際上說,這技藝是從某個單數的神那兒得來的。
普羅塔戈拉在這裡開了一個漂亮的玩笑:借說普羅米修斯的&ldquo偷竊&rdquo,自己卻偷偷在神話中引入了一個确定的神,以至于我們得說,真正的偷兒在這裡是普羅塔戈拉&mdash&mdash馬基雅維利的命題更為簡潔:人為了生活,被迫要行竊。
(71)[施疏]按此說法,&ldquo創建城邦&rdquo不是人類生活一開始就有的,或者說人天生不是政治性的&mdash&mdash近代的霍布斯、盧梭跟随的是普羅塔戈拉的主張。
如果從純粹哲學的觀點出發,就應該同意普羅塔戈拉(比較《王制》卷二369b以下)。
人并非天生是政治性的,人的政治性歸因于一種約定,這種觀點一般被說成是典型智術師的看法。
在這裡,普羅塔戈拉以講神話的方式把哲人的真實看法講了出來。
(72)[施疏]建立城邦的目的是為了&ldquo保存自己&rdquo,這是一種非常強有力的意願性動機,如此動機與聚居的基本社會性不同。
無論柏拉圖筆下的蘇格拉底還是亞裡士多德,都從聚居的基本社會性開始探讨城邦的起源。
所謂基本的社會性指,社會性是人與生俱來的東西,屬于人的生活本身的天然性質,與生活得好或壞是兩回事&mdash&mdash生活得好或壞,才指涉人生活的動機,因為這涉及生活的主觀願望,可以有選擇。
&ldquo保存自己&rdquo屬于這樣的動機,而且是最低的動機,因為人活着不僅僅是為了活着。
社會性則是人的生活無從選擇的前提,或者說,人在任何條件下都是社會生物,即便人生活在散居或孤寂之中。
按普羅塔戈拉在這裡的說法,人是先有動機(保命),後有聚居,從而,社會性(或者說人的政治性的源頭)的出現是有條件的,是受到強暴動物威脅的結果。
言下之意,如果沒有這樣的威脅,人就不會過上聚居生活&mdash&mdash這就與柏拉圖的蘇格拉底和亞裡士多德的出發點不同了。
(73)[施疏]普羅塔戈拉口中的宙斯實際上給出了兩個相互矛盾的命令:讓所有人分有羞恥和正義的政治德性,同時又要求定立嚴厲的懲戒性法律。
事實上,&ldquo羞恥和正義&rdquo很難真正成為城邦秩序必不可少的條件。
宙斯的這一立法依據的是一種必要性:如果不定立這樣的酷法,就不會有政治德性,或者說就不會有城邦民,城邦也就沒法建立,人就沒法自保。
(74)[施疏]普羅塔戈拉起初明确說,他要講的是一個神話[故事],但我們不可忘記,實際上并非普羅塔戈拉直接在說,而是蘇格拉底在轉述。
通過這個虛拟的故事,柏拉圖讓我們看到袒露出來的普羅塔戈拉的靈魂:這個靈魂對技藝入迷,他的愛欲指向才智本身,而且大膽勇為。
普羅塔戈拉講的這個神話[故事]涉及的是人類共同體的生活方式(政治生活),神話涉及的是人類很難擁有知識的事情&mdash&mdash人類共同體的生活方式恰恰不屬于這類事情,我們的祖先已經擁有了這方面的知識,并通過獨特的形式傳給了我們,這就是古老的神話[故事]。
普羅塔戈拉重新講人的政治生活誕生的神話[故事],意在重新給人的政治生活方式下定義,從而具有啟蒙性質&mdash&mdash所謂啟蒙,在這位智術師那裡,其含義就是:讓人懂得自己可以變得像諸神那樣有能耐。
(75)[施疏]普羅塔戈拉無異于承認自己講的[神話]故事并不成功,需要換一種說法。
普羅塔戈拉随即發表了一通演說式的長篇大論,如此長度的說辭在柏拉圖作品中并不多見。
(76)[施疏]普羅塔戈拉特别說明不再講神話[故事],無異于暗示前面剛剛講過的一段實際上是神話[故事]。
盡管他說過是論證,但故事也可以用來論證。
柏拉圖筆下的神話,未必一定是講故事。
他的意思是:我現在才開始正兒八經來對付你蘇格拉底提出的問題,先前說的都是對付孩子們的說法。
我們必須緊緊抓住柏拉圖所設計的戲劇性場景:蘇格拉底在向普羅塔戈拉表達自己的困惑時,以雅典民主為例,既給普羅塔戈拉出了難題,又是在警告他現在就在雅典。
普羅塔戈拉的戲劇處境因此是:既要回答蘇格拉底以雅典民主為例出的難題,又不能打開窗戶說亮話。
在受到蘇格拉底的警告後,普羅塔戈拉不敢明說雅典民主要不得,隻好用講故事的方式來表達。
普羅塔戈拉心裡清楚,他必須蒙騙潛在的衆人,給他們講故事聽,但他不能用講故事來蒙騙在場的智識人,否則在這些人面前就實在太丢份。
因此,普羅塔戈拉不得不提供兩種不同的說法:說給潛在的聰明人聽的和說給鞋匠一類人聽的。
随後普羅塔戈拉開始了自己的長篇大論的中間段落&mdash&mdash中間段落往往非常有趣。
(77)家丁是貴族家庭陪伴小主人出行的奴隸,并在必要的時候糾正小主人的言行。
(78)這裡省略了&ldquo聽話&rdquo的可能,以便突顯随後&ldquo不聽話&rdquo的嚴重性質。
這種刻意省略是一種修辭,稱為&ldquo緘口不言&rdquo,古代修辭學校經常用到。
(79)指基塔拉琴課。
(80)[施疏]這裡談的教育内容涉及&ldquo言&rdquo和&ldquo行&rdquo兩個方面,普羅塔戈拉先說的是&ldquo言&rdquo的教育,然後再說&ldquo行為端正&rdquo的教育。
可是,正義的舉止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