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 最後的悲痛回憶
關燈
小
中
大
以後,她就把他打發走,自己拿起編織的襪子,又在我旁邊坐下來。
我們又談起那些事情來,又哭了一陣,又擦眼抹淚。
我同納塔利娅·薩維什娜的談話每天都要重複;她那沉靜的眼淚和溫和而虔誠的言語,使我得到安慰,使我輕松。
但是,不久以後我們就離别了。
喪禮後三天,我們全家搬到莫斯科,我注定再也見不到她了。
我們到了莫斯科,外祖母才得到這個可怕的消息,她悲痛欲絕。
我們不能去見她,因為她整整一個星期都人事不省;醫生們為她的生命擔憂,尤其是因為她不但不肯服藥,而且不同任何人講話,不睡覺,不吃任何東西。
有時候,她孤單單地坐在房裡的安樂椅上,突然笑起來,随後又幹哭一陣,她抽風,用瘋狂的聲音喊出一些荒謬或者可怕的話。
這是損害了她的健康的第一個巨大的悲哀,這種悲哀使她陷入絕望。
為了自己的不幸她需要把氣出在别人身上,于是就說些吓人的話,異常嚴厲地恐吓什麼人,從椅子上跳起來,迅速地邁着大步在房裡踱來踱去,随後就昏倒在地上。
有一次我到她的房裡去,見她像往常一樣坐在安樂椅上,顯得很平靜;但是,她的眼神使我大吃一驚。
她的眼睛睜得大大的,目光茫然若失,毫無生氣:她直勾勾地凝視着我,然而大概并沒有看見我。
她的嘴唇慢慢露出一絲微笑,她用動人的、溫柔的聲調說:&ldquo到這兒來,我的好孩子;來呀,我的寶貝!&rdquo我以為她是對我說的,于是走近些,但是她并不望着我。
&ldquo啊,要是你知道,我的心肝,我有多麼痛苦,現在你來了我又多麼高興&hellip&hellip&rdquo我明白她是在想象中見到了媽媽,于是我停住了。
&ldquo人家對我說你不在了,&rdquo她接着說,皺皺眉頭,&ldquo簡直是胡說!難道你會死在我前頭嗎?&rdquo于是她又發出可怕的、歇斯底裡的大笑聲來。
隻有會愛得強烈的人們,才能體會到強烈的痛苦;但是,那種對于愛的強烈要求正可以用作她們抵抗悲傷的藥劑,可以治愈他們。
因此,人的精神力量比體力更富于生命力。
悲傷從來也折磨不死人。
過了一個星期,外祖母能哭出來了,好些了。
她清醒以後首先想到的就是我們,她對我們更加慈愛了。
我們一直不離開她的安樂椅;她輕輕地哭泣,談着媽媽的事情,溫存地愛撫我們。
看見外祖母這麼傷心,沒有人會認為她是誇大了她的悲傷,那種悲傷的表現是猛烈而動人的;但是我,不知什麼緣故,卻更同情納塔利娅·薩維什娜,我至今依然确信,沒有人像那個心地純潔、富于感情的人那樣真摯而樸實地愛着媽媽,那麼沉痛地哀悼她。
随着媽媽的逝世,我的幸福的童年也就結束了,開始了一個新的時期&mdash&mdash少年時期;但是由于我對納塔利娅·薩維什娜&mdash&mdash我再也見不到她,她對我的個性和感情的發展和方向有過那麼強有力的好影響&mdash&mdash的回憶是屬于第一個時期的,關于她和她的逝世我想再說幾句。
我們離開以後,後來聽留在鄉下的人們對我講,她因為沒有事幹,感到十分寂寞。
雖然所有的箱子還由她掌管,她不斷地翻箱倒櫃,清理,晾曬,放好;但是她覺得缺少了她從小就習慣的、老爺們的鄉間宅邸裡的那種喧嘩和忙亂。
悲傷,生活方式的改變,沒有事幹,不久就發展成一種在她身上早有苗頭的老年病。
我母親死後整整一年,她就得了水腫病,卧床不起了。
我想,納塔利娅·薩維什娜孤零零地、舉目無親地生活在彼得羅夫斯科耶那空蕩蕩的大房子裡固然很難過,而在那裡死去就會更加難過了。
家裡的人都很敬愛納塔利娅·薩維什娜,但是她同任何人都沒有交情,而且以此自豪。
她認為,以她這種管家的地位,享有主人的信任,掌管着那麼多裝滿各種各樣物品的箱子,如果同任何人有交情,一定會使她徇私,遷就姑息,
我們又談起那些事情來,又哭了一陣,又擦眼抹淚。
我同納塔利娅·薩維什娜的談話每天都要重複;她那沉靜的眼淚和溫和而虔誠的言語,使我得到安慰,使我輕松。
但是,不久以後我們就離别了。
喪禮後三天,我們全家搬到莫斯科,我注定再也見不到她了。
我們到了莫斯科,外祖母才得到這個可怕的消息,她悲痛欲絕。
我們不能去見她,因為她整整一個星期都人事不省;醫生們為她的生命擔憂,尤其是因為她不但不肯服藥,而且不同任何人講話,不睡覺,不吃任何東西。
有時候,她孤單單地坐在房裡的安樂椅上,突然笑起來,随後又幹哭一陣,她抽風,用瘋狂的聲音喊出一些荒謬或者可怕的話。
這是損害了她的健康的第一個巨大的悲哀,這種悲哀使她陷入絕望。
為了自己的不幸她需要把氣出在别人身上,于是就說些吓人的話,異常嚴厲地恐吓什麼人,從椅子上跳起來,迅速地邁着大步在房裡踱來踱去,随後就昏倒在地上。
有一次我到她的房裡去,見她像往常一樣坐在安樂椅上,顯得很平靜;但是,她的眼神使我大吃一驚。
她的眼睛睜得大大的,目光茫然若失,毫無生氣:她直勾勾地凝視着我,然而大概并沒有看見我。
她的嘴唇慢慢露出一絲微笑,她用動人的、溫柔的聲調說:&ldquo到這兒來,我的好孩子;來呀,我的寶貝!&rdquo我以為她是對我說的,于是走近些,但是她并不望着我。
&ldquo啊,要是你知道,我的心肝,我有多麼痛苦,現在你來了我又多麼高興&hellip&hellip&rdquo我明白她是在想象中見到了媽媽,于是我停住了。
&ldquo人家對我說你不在了,&rdquo她接着說,皺皺眉頭,&ldquo簡直是胡說!難道你會死在我前頭嗎?&rdquo于是她又發出可怕的、歇斯底裡的大笑聲來。
隻有會愛得強烈的人們,才能體會到強烈的痛苦;但是,那種對于愛的強烈要求正可以用作她們抵抗悲傷的藥劑,可以治愈他們。
因此,人的精神力量比體力更富于生命力。
悲傷從來也折磨不死人。
過了一個星期,外祖母能哭出來了,好些了。
她清醒以後首先想到的就是我們,她對我們更加慈愛了。
我們一直不離開她的安樂椅;她輕輕地哭泣,談着媽媽的事情,溫存地愛撫我們。
看見外祖母這麼傷心,沒有人會認為她是誇大了她的悲傷,那種悲傷的表現是猛烈而動人的;但是我,不知什麼緣故,卻更同情納塔利娅·薩維什娜,我至今依然确信,沒有人像那個心地純潔、富于感情的人那樣真摯而樸實地愛着媽媽,那麼沉痛地哀悼她。
随着媽媽的逝世,我的幸福的童年也就結束了,開始了一個新的時期&mdash&mdash少年時期;但是由于我對納塔利娅·薩維什娜&mdash&mdash我再也見不到她,她對我的個性和感情的發展和方向有過那麼強有力的好影響&mdash&mdash的回憶是屬于第一個時期的,關于她和她的逝世我想再說幾句。
我們離開以後,後來聽留在鄉下的人們對我講,她因為沒有事幹,感到十分寂寞。
雖然所有的箱子還由她掌管,她不斷地翻箱倒櫃,清理,晾曬,放好;但是她覺得缺少了她從小就習慣的、老爺們的鄉間宅邸裡的那種喧嘩和忙亂。
悲傷,生活方式的改變,沒有事幹,不久就發展成一種在她身上早有苗頭的老年病。
我母親死後整整一年,她就得了水腫病,卧床不起了。
我想,納塔利娅·薩維什娜孤零零地、舉目無親地生活在彼得羅夫斯科耶那空蕩蕩的大房子裡固然很難過,而在那裡死去就會更加難過了。
家裡的人都很敬愛納塔利娅·薩維什娜,但是她同任何人都沒有交情,而且以此自豪。
她認為,以她這種管家的地位,享有主人的信任,掌管着那麼多裝滿各種各樣物品的箱子,如果同任何人有交情,一定會使她徇私,遷就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