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回 廢帝遣将追公主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廢帝聽得馮道所奏,遂大驚慌,便差梁剛、伍亮選五百精壯人馬,無分晝夜,務要趕上拿回。
二将領命去了。
廢帝忿怒轉加,深恨公主,差人書報三關。
廖武曰:“陛下雖有沖天之忿,臣料梁剛、伍亮必追公主不來。
公主自幼曾習武事,嚴毅剛正,衆皆懼之,她既然有心上三關,那追趕将士,若見公主,決然不敢下手。
”廢帝大怒,掣所佩劍,喚慕容遷、朱弘昭聽令:“汝二人将這口劍去取公主頭來,違令者斬之!” 二人随後點一千馬軍趕來。
卻說公主加鞭縱辔,催趱而行。
來到定嘉界口,望見背後塵頭起處,衆軍報道:“追兵至矣!”宇文渙慌問公主曰:“追兵已至,如之奈何?”公主曰:“衆軍先行,吾當斷後。
” 于是,麾衆人推車直出,卷其車帷,自喝梁剛、伍亮曰:“汝二人欲造反耶?”梁、伍二将,慌忙下馬,盡棄軍器,俯伏車前,訴曰:“安敢造反?為奉主上敕旨,領兵請公主還宮。
” 公主怒曰:“汝二匹夫、果欲造反!朝廷不曾虧負于汝,石驸馬是我夫主,把守三關,我已奏過主上,還願已畢,許我上三關見夫,又不是私奔,你兩個于山僻去處,引着軍馬追至,意欲劫我财物耶?”梁剛、伍亮喏喏連聲,口稱:“不敢。
請公主息怒,不幹小将之事,乃是朝廷之命。
”公主叱曰:“朝廷殺得你,偏我殺你不得!”把二将千匹夫,萬匹夫,罵不住口。
喝令推車前進。
二人自思我等本是臣下之臣,如何敢抗公主言語,隻得把軍士喝開,放她過去。
才去不上五六裡,隻見背後慕容遷、朱弘昭趕到。
梁剛、伍亮把卻才言語說了一遍,慕容遷、朱弘昭二将曰:“你放差了!我二人奉朝廷旨意,特來追捉她。
”四将合兵一處趕來。
卻說公主,才脫得此難,正行之間,背後喊聲又起,軍馬紛紛趕來。
宇文渙又告公主曰:“後面追兵複來,如之奈何?”公主曰:“衆人先行,我自擋住後路。
”于是,五百騎縱馬先行,宇文渙上馬,立于車旁。
四将追至,見了公主,隻得下馬,叉手而立。
公主曰:“汝二人來此何幹?”二将答曰:“奉主上敕旨,特來請公主還宮!”公主正色罵曰:“都是你這夥匹夫,間謀我兄妹不睦。
我已奏過主上,賽願尋夫,又不是私奔,今日誰敢阻擋,你四人倚仗兵威,特來中途害我乎?” 正話間,隻見前面一聲炮響,山林内一隊生力軍殺出,為首一員大将,乃北平人也,姓趙名瑩。
四将見有準備,回馬便走,趙瑩領兵趕來,殺得唐兵大敗,四散奔走。
原來唐兵被石敬瑭預先埋伏,趙瑩一支軍馬在此接應,一擊而散,喪折甚多。
趙瑩收兵,護着公主與宮娥車馬,齊上三關去訖。
卻說石敬瑭接見永甯公主,夫婦不勝欣喜。
當日便命趙瑩為先鋒,劉知遠為副将,反下三關。
大軍依期而進,又有契丹主差将慕容韬引兵相助,于是,水陸并進,聲勢浩大。
前軍已至陝界,潼關下張雄、韓虎正坐,報河東三關石敬瑭索戰。
張雄與韓虎商議退敵之策。
韓虎說:“下官去見陣一遭!”披挂上馬,領兵出關。
問:“來将何人?”敬瑭曰
二将領命去了。
廢帝忿怒轉加,深恨公主,差人書報三關。
廖武曰:“陛下雖有沖天之忿,臣料梁剛、伍亮必追公主不來。
公主自幼曾習武事,嚴毅剛正,衆皆懼之,她既然有心上三關,那追趕将士,若見公主,決然不敢下手。
”廢帝大怒,掣所佩劍,喚慕容遷、朱弘昭聽令:“汝二人将這口劍去取公主頭來,違令者斬之!” 二人随後點一千馬軍趕來。
卻說公主加鞭縱辔,催趱而行。
來到定嘉界口,望見背後塵頭起處,衆軍報道:“追兵至矣!”宇文渙慌問公主曰:“追兵已至,如之奈何?”公主曰:“衆軍先行,吾當斷後。
” 于是,麾衆人推車直出,卷其車帷,自喝梁剛、伍亮曰:“汝二人欲造反耶?”梁、伍二将,慌忙下馬,盡棄軍器,俯伏車前,訴曰:“安敢造反?為奉主上敕旨,領兵請公主還宮。
” 公主怒曰:“汝二匹夫、果欲造反!朝廷不曾虧負于汝,石驸馬是我夫主,把守三關,我已奏過主上,還願已畢,許我上三關見夫,又不是私奔,你兩個于山僻去處,引着軍馬追至,意欲劫我财物耶?”梁剛、伍亮喏喏連聲,口稱:“不敢。
請公主息怒,不幹小将之事,乃是朝廷之命。
”公主叱曰:“朝廷殺得你,偏我殺你不得!”把二将千匹夫,萬匹夫,罵不住口。
喝令推車前進。
二人自思我等本是臣下之臣,如何敢抗公主言語,隻得把軍士喝開,放她過去。
才去不上五六裡,隻見背後慕容遷、朱弘昭趕到。
梁剛、伍亮把卻才言語說了一遍,慕容遷、朱弘昭二将曰:“你放差了!我二人奉朝廷旨意,特來追捉她。
”四将合兵一處趕來。
卻說公主,才脫得此難,正行之間,背後喊聲又起,軍馬紛紛趕來。
宇文渙又告公主曰:“後面追兵複來,如之奈何?”公主曰:“衆人先行,我自擋住後路。
”于是,五百騎縱馬先行,宇文渙上馬,立于車旁。
四将追至,見了公主,隻得下馬,叉手而立。
公主曰:“汝二人來此何幹?”二将答曰:“奉主上敕旨,特來請公主還宮!”公主正色罵曰:“都是你這夥匹夫,間謀我兄妹不睦。
我已奏過主上,賽願尋夫,又不是私奔,今日誰敢阻擋,你四人倚仗兵威,特來中途害我乎?” 正話間,隻見前面一聲炮響,山林内一隊生力軍殺出,為首一員大将,乃北平人也,姓趙名瑩。
四将見有準備,回馬便走,趙瑩領兵趕來,殺得唐兵大敗,四散奔走。
原來唐兵被石敬瑭預先埋伏,趙瑩一支軍馬在此接應,一擊而散,喪折甚多。
趙瑩收兵,護着公主與宮娥車馬,齊上三關去訖。
卻說石敬瑭接見永甯公主,夫婦不勝欣喜。
當日便命趙瑩為先鋒,劉知遠為副将,反下三關。
大軍依期而進,又有契丹主差将慕容韬引兵相助,于是,水陸并進,聲勢浩大。
前軍已至陝界,潼關下張雄、韓虎正坐,報河東三關石敬瑭索戰。
張雄與韓虎商議退敵之策。
韓虎說:“下官去見陣一遭!”披挂上馬,領兵出關。
問:“來将何人?”敬瑭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