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回 廢帝遣将追公主

關燈
:“吾乃河東節度使、鎮守三關、兼天下兵馬大元帥石敬瑭!發兵要上長安,伐無道昏君,下馬歸順,免爾一死。

    ”韓虎大怒,拍馬挺槍便刺,比手三合,被石敬瑭一槍截下馬而死。

    砍軍一半,衆将乘勢殺上潼關。

     張雄聽得韓虎失手,尋一匹快馬,跑上長安,進朝陽殿,望駕叩頭奏曰:“三關反了,石敬瑭人馬已到潼關!韓虎戰死,搶了潼關,大軍随後即到長安!”帝聞奏大驚!問左右文武官曰:“敬瑭反入長安,何以退之?”諸将皆默然,忽一少年将軍,突然而出曰:“臣願領兵活擒敬瑭!”衆聞之大驚。

    此人非别,乃高思繼長子高行周是也。

    廢帝曰:“奈爾年幼,必得一人副之,方可前往。

    ”忽又一将進曰:“臣願同破石敬瑭!”衆視之,乃紹陵人也,姓郝名守敬。

    廢帝大喜,即點兵五萬,命二将出師。

    就拜高行周為行兵總管,郝守敬為副總管,即日進兵。

    哨馬回報:“敬瑭之兵,前隊已到武陵下寨,行周亦催兵前到武陵,前後分作二寨。

    當日諸将謂石敬瑭曰:“唐朝遣高行周、郝守敬為将,紮住武陵界口,請室将發兵拒敵。

    ”敬瑭怒曰:“量此乳臭孩子,豈能為将,與我交戰?”趙瑩曰:“既廢帝命孩子為将,某請擒之!”敬瑭曰:“汝可用心,為我擒來。

    ”趙瑩拜辭欲行。

    劉知遠曰:“既趙先鋒要去出陣,小将亦願同行。

    ”敬瑭許之。

    二将即日領兵前進不提。

     卻說高行周探知敬瑭之兵至近,遂拔二寨之兵齊起,列于武陵山下。

    敬瑭之兵出馬,漫山塞野,金鼓喧天,兩陣對圓。

     高行周引郝守敬并副将李超出馬,立于陣前,遙望對陣中,擁出一隊紅旗,于中兩員上将,銀盔銀甲,駿馬紅袍,左邊趙瑩,持開山月斧;右手劉知遠,手挺安漢刀。

    兩匹馬左右馳驟,知遠揚聲大罵曰:“高行周豎子,死限臨頭,尤敢拒敵天兵耶?”行周亦罵曰:“量汝敬瑭,乃匈奴鼠輩,你不過一牧馬餓夫,如何擅敢反下三關,加兵于此,自送其死耶?”知遠大怒,躍馬輪刀,直取行周,行周挺槍來迎,二人戰上五十餘合,不分勝負。

    趙瑩挺槍躍馬,便來夾攻。

    行周敗走,趙劉二将,殺入唐兵陣中,敬瑭與柴研,驅兵掩擊,郝守敬躍馬當先,揮刀來迎,正遇敬瑭,未及一合,被敬瑭刺于馬下。

    李超見刺死守敬,忿怒愈加,躍馬來迎,又被敬瑭槍挑落馬。

    當日,敬瑭在陣,往來沖突,如入無人之境。

    敬瑭軍馬大至,殺得唐兵死者無算。

     此時高行周折了二将,勢孤力窮,落慌逃去。

     卻說趙、劉二将,請敬瑭商議雲:“如今高行周兵敗将亡,可乘虛劫寨,則唐兵銳氣盡挫,不敢複來拒敵矣!”知遠曰:“高行周雖然折了許多兵将,南軍甚衆,請俟明日用計擒之。

    ”次日,高行周又引軍來與知遠交戰,戰上一百餘合,知遠詐敗,行周後面趕來,被知遠用拖刀計斬之。

    石敬瑭鞭梢一指,大勢人馬,一齊掩殺,各路埋伏軍馬,同時殺進,各要争功,無不以一當百,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若知後事,且看後面如何分解。

     卓吾子評: 高行周少年性氣,未及深通韬略,因而中知遠之謀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