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那麼,這個二十五年來一直自稱夏爾·米尼翁的自由黨人,現在要管他叫伯爵先生喽!……這世道是往哪兒變喲!”
雖然莫黛斯特的父母和朋友都守口如瓶,可是人家都把她看成是諾曼底最富有的繼承人。
而且到了這時,人人的眼睛都發現了她的長處。
德·埃魯維爾公爵先生的姑母和姐姐在巴耶,當着客廳裡全體客人的面,一口咬定夏爾·米尼翁先生就是有權享受他的貴族頭銜和伯爵的家徽,這頭銜和家徽最初是米尼翁紅衣主教受封得來的。
為了表示對他感恩戴德,便将紅衣主教長袍的流蘇和主教的帽子作為家徽的底座和支架。
這位姑母和姐姐以前從維勒幹家那邊依稀瞧見過德·拉巴斯蒂小姐,現在她們突然對這個家道中落的家族的家長異常關切起來了。
“要是德·拉巴斯蒂小姐既富有又漂亮,”年輕公爵的姑母說道,“那大概要算是這外省最理想的人家了。
再說,這一位至少是貴族吧!” 這最後一句話是針對維勒幹家說的。
從前這家人家曾經屈尊前往維勒幹家求婚,雙方卻沒有談成。
就是這些小事,引出我們這一幕家庭戲劇的另一個人物。
當然這是違背亞裡斯多德和賀拉斯的規律的。
不過這個姗姗來遲的人物,其肖像及傳記,文字不多,不會使我們行文冗長。
公爵先生在這裡不會比他在曆史書上所占的位置更大。
德·埃魯維爾公爵先生大人,是諾曼底最後一任省長夫妻的老來子,一七九六年流亡國外期間生于維也納。
現任公爵的父親是位老元帥,一八一四年與國王一起回到國内,一八一九年去世,當時尚未能給他的兒子成親,雖然他的兒子那時已經是德·尼沃隆公爵。
父親隻給兒子留下偌大的埃魯維爾城堡、獵場、幾處附屬建築以及一處好不容易贖回的田莊,年收入總共一萬五千法郎。
路易十八授予他國王馬廄總管的頭銜。
到了查理十世治下,他又享受到給貧苦的法蘭西貴族院議員的一萬二千法郎津貼。
對于這樣的家庭來說,國王馬廄總管的薪水和兩萬七千法郎的年收入哪裡夠用呢?當然,在巴黎,年輕公爵可以乘坐國王的車子,在盧浮宮聖托馬斯街王室車馬侍從處有自己的公館。
他的薪水可夠支付他冬天的費用,那兩萬七千法郎用來支付他夏天在諾曼底的費用。
這位大老爺之所以到現在還是光棍,主要是他姑母的過錯,而不是他自己的過錯。
他那位姑母肯定沒讀過拉封丹的寓言。
①埃魯維爾小姐奢望極大,與時代精神背道而馳。
因為你沒有錢,縱令是名門貴族,也很難在法國高等貴族階層中找到富有的女繼承人:高等貴族們的兒子由于财産平均分割而破産,要使兒子們發财緻富,已經有點自顧不暇了,哪裡會有大量财産給女兒呢?要讓年輕的德·埃魯維爾公爵結上一門占便宜的婚姻,本來就非得奉承、巴結大銀行家家族不可,可是埃魯維爾家高傲的小姐惡語傷人,将一個個大銀行家家族都得罪了。
①指拉封丹的寓言《鹭鸶》,講一隻鹭鸶沿河岸徘徊,看到很好的魚,覺得還不到進餐的時候,看到别的魚,又覺得不符合自己的身分,因此都白白地放過去了;到最後餓得發慌,隻好吃一隻蝸牛。
王政複辟的最初幾年裡,從一八一七年到一八二五年,埃魯維爾小姐一面尋求有幾百萬的人家,一面又拒絕了銀行家的女兒蒙日諾小姐。
結果是德·封丹納先生将蒙日諾小姐娶走了。
到末了,由于她的失策,錯過了許多好機會後,她還嫌紐沁根家的财産來路不光彩,不肯成全德·紐沁根夫人想使女兒成為公爵夫人的野心。
國王很想使德·埃魯維爾家族恢複昔日的光彩,幾乎精心安排了這樁婚事,而且在公開場合說德·埃魯維爾小姐的想法荒唐透頂。
就這樣,姑母把她的侄子搞得叫人恥笑,而公爵本人确實也引人發笑。
确實,當人世間偉大的事物消逝的時候,會留下一些殘渣碎屑,拉伯雷稱之為“掉下來的渣渣”,法國貴族如今真叫我們看見許許多多的遺老遺少。
當然,在漫長的曆史中,無論是神職人員還是貴族,都無需自怨自艾。
這光彩奪目的社會上不可缺少的兩大階層,在曆史上都有傑出的代表人物。
可是,不采取公正态度,不在這裡指出這個種族的衰退,就象你們可以從莫爾索伯爵(見《幽谷百合》)那流亡國外的貴族形
而且到了這時,人人的眼睛都發現了她的長處。
德·埃魯維爾公爵先生的姑母和姐姐在巴耶,當着客廳裡全體客人的面,一口咬定夏爾·米尼翁先生就是有權享受他的貴族頭銜和伯爵的家徽,這頭銜和家徽最初是米尼翁紅衣主教受封得來的。
為了表示對他感恩戴德,便将紅衣主教長袍的流蘇和主教的帽子作為家徽的底座和支架。
這位姑母和姐姐以前從維勒幹家那邊依稀瞧見過德·拉巴斯蒂小姐,現在她們突然對這個家道中落的家族的家長異常關切起來了。
“要是德·拉巴斯蒂小姐既富有又漂亮,”年輕公爵的姑母說道,“那大概要算是這外省最理想的人家了。
再說,這一位至少是貴族吧!” 這最後一句話是針對維勒幹家說的。
從前這家人家曾經屈尊前往維勒幹家求婚,雙方卻沒有談成。
就是這些小事,引出我們這一幕家庭戲劇的另一個人物。
當然這是違背亞裡斯多德和賀拉斯的規律的。
不過這個姗姗來遲的人物,其肖像及傳記,文字不多,不會使我們行文冗長。
公爵先生在這裡不會比他在曆史書上所占的位置更大。
德·埃魯維爾公爵先生大人,是諾曼底最後一任省長夫妻的老來子,一七九六年流亡國外期間生于維也納。
現任公爵的父親是位老元帥,一八一四年與國王一起回到國内,一八一九年去世,當時尚未能給他的兒子成親,雖然他的兒子那時已經是德·尼沃隆公爵。
父親隻給兒子留下偌大的埃魯維爾城堡、獵場、幾處附屬建築以及一處好不容易贖回的田莊,年收入總共一萬五千法郎。
路易十八授予他國王馬廄總管的頭銜。
到了查理十世治下,他又享受到給貧苦的法蘭西貴族院議員的一萬二千法郎津貼。
對于這樣的家庭來說,國王馬廄總管的薪水和兩萬七千法郎的年收入哪裡夠用呢?當然,在巴黎,年輕公爵可以乘坐國王的車子,在盧浮宮聖托馬斯街王室車馬侍從處有自己的公館。
他的薪水可夠支付他冬天的費用,那兩萬七千法郎用來支付他夏天在諾曼底的費用。
這位大老爺之所以到現在還是光棍,主要是他姑母的過錯,而不是他自己的過錯。
他那位姑母肯定沒讀過拉封丹的寓言。
①埃魯維爾小姐奢望極大,與時代精神背道而馳。
因為你沒有錢,縱令是名門貴族,也很難在法國高等貴族階層中找到富有的女繼承人:高等貴族們的兒子由于财産平均分割而破産,要使兒子們發财緻富,已經有點自顧不暇了,哪裡會有大量财産給女兒呢?要讓年輕的德·埃魯維爾公爵結上一門占便宜的婚姻,本來就非得奉承、巴結大銀行家家族不可,可是埃魯維爾家高傲的小姐惡語傷人,将一個個大銀行家家族都得罪了。
①指拉封丹的寓言《鹭鸶》,講一隻鹭鸶沿河岸徘徊,看到很好的魚,覺得還不到進餐的時候,看到别的魚,又覺得不符合自己的身分,因此都白白地放過去了;到最後餓得發慌,隻好吃一隻蝸牛。
王政複辟的最初幾年裡,從一八一七年到一八二五年,埃魯維爾小姐一面尋求有幾百萬的人家,一面又拒絕了銀行家的女兒蒙日諾小姐。
結果是德·封丹納先生将蒙日諾小姐娶走了。
到末了,由于她的失策,錯過了許多好機會後,她還嫌紐沁根家的财産來路不光彩,不肯成全德·紐沁根夫人想使女兒成為公爵夫人的野心。
國王很想使德·埃魯維爾家族恢複昔日的光彩,幾乎精心安排了這樁婚事,而且在公開場合說德·埃魯維爾小姐的想法荒唐透頂。
就這樣,姑母把她的侄子搞得叫人恥笑,而公爵本人确實也引人發笑。
确實,當人世間偉大的事物消逝的時候,會留下一些殘渣碎屑,拉伯雷稱之為“掉下來的渣渣”,法國貴族如今真叫我們看見許許多多的遺老遺少。
當然,在漫長的曆史中,無論是神職人員還是貴族,都無需自怨自艾。
這光彩奪目的社會上不可缺少的兩大階層,在曆史上都有傑出的代表人物。
可是,不采取公正态度,不在這裡指出這個種族的衰退,就象你們可以從莫爾索伯爵(見《幽谷百合》)那流亡國外的貴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