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曆代通載卷第二十五

關燈
道道分明。

    無量清高稱道情。

    攜錫若登故國路。

    莫愁諸處不聞聲。

    又有偈曰。

    一缽千家飯。

    孤身萬裡遊。

    青目睹人少。

    問路白雲頭。

    梁貞明二年丙子三月師将示滅。

    于嶽林寺東廊下端坐磐石而說偈曰。

    彌勒真彌勒。

    分身千百億。

    時時示時人。

    時人自不識。

    偈畢安然而化。

    其後他州有人見師亦負布袋而行。

    于是四衆競圖其像。

    今嶽林寺大殿東堂全身見存。

     (丁醜) 漢龑(初名岩隐之庶子。

    生于外舍。

    身長七尺。

    承父襲封南海王。

    是年建國。

    号越。

    二年更号漢。

    壽五十四卒。

    立三十一年。

    龑者蓋采周易飛龍在天之義爾) (戊寅) 蜀衍(字化源。

    建之第十一子。

    母曰徐賢妃。

    以寵得立為太子。

    建亡即位。

    荒淫自恣。

    委政宦者。

    改大光。

    立六年。

    唐郭崇韬伐之) (庚辰) 吳溥(蜜第四子。

    立不改号。

    治十七年。

    壽二十八。

    南唐升滅之) (辛巳) 改龍德。

     (癸未) 上聞李嗣源兵至。

    令皇甫麟殺己。

    嗣源兵入城國亡。

     右朱梁二主共一十七年(晉李存勖滅之) (廿四) 後唐(姓李氏王土德。

    都汴洛起太原)雷氏曰(唐武克用莊明闵末四主十五) 武皇帝克用(世号朱耶。

    出于突厥後。

    自号沙陀。

    以朱耶為姓。

    烈考朱耶赤心。

    以徐州功大。

    懿宗賜姓李氏。

    俾定天下。

    莊宗即位。

    天祐五年薨。

    葬陵雁門界) 莊宗存勖(太祖嫡子。

    母曹後。

    帝英武善戰。

    滅梁代之。

    自梁祖二年立。

    至同光三年。

    四十三歲崩。

    葬河南雍陵)改同光。

     (甲申) 朝廷封李茂貞為秦王○高季興為南平王。

     (廿五) 魏府興化存獎禅師。

    诏入内庭。

    帝問禅要。

    禦賜馬一疋。

    不慣墜馬傷足。

    至次年示疾。

    帝一日謂師曰。

    朕收大梁得一顆無價明珠。

    未有人酬價。

    師曰。

    請陛下珠看。

    帝以手展開襆頭腳。

    師曰。

    君王之寶誰敢酬價。

    師化後。

    敕谥廣濟大師。

    塔曰通濟。

    師嘗問僧。

    什麼處來。

    曰崔禅處來。

    師曰。

    将得崔禅喝來否。

    曰不将得來。

    師曰。

    恁麼即不從崔禅來。

    僧便喝。

    師遂打。

    師示衆曰。

    我隻聞長廊下也喝。

    後架裡也喝。

    諸子汝莫盲喝亂喝。

    直饒喝得興化向半天裡。

    住卻撲下來氣欲絕。

    待興化蘇息起來。

    向汝道未在。

    何故。

    我未曾向紫羅帳裡撒真珠與汝諸人。

    虛空裡亂喝作什麼。

    師勘克賓。

    語具傳燈。

     (乙酉) 朝廷遣周德威執劉守光至雁門(令存霸刺心血祭祖已斬之于市) 吳溥(于石頭城上。

    建清涼寺。

    請悟空住持) 前蜀(改鹹康來降。

    敕孟知祥鎮蜀。

    前蜀二主。

    共三十五年) 錢镠封吳越國王(仍請署群臣百官诏許之) 閩延翰(字子逸。

    審知長子。

    同光四年莊宗遇弑。

    建國稱王。

    禀唐正朔。

    立一年) (廿六 丙戌) 改天成。

    明宗嗣源立(世本夷狄無姓。

    父電為雁門步将生子邈佶烈。

    太祖克用養為子。

    姓李名嗣源。

    初帝至邺都。

    軍俄大噪曰。

    請令公帝河北石敬瑭康義誠勸進嗣源。

    乃令安重誨移激會兵。

    軍勢大盛。

    嗣源據大梁。

    時從馬直都指麾。

    使郭從謙。

    不知睦王存人已死。

    欲奉之作亂莊宗中流失殂于縫霄殿庑下。

    善友斂庑下樂器。

    覆莊屍焚之。

    及嗣源即位。

    拾莊宗骨。

    石殡之。

    時年已六十矣。

    每夕宮中焚香告天。

    願早生聖人為生民主。

    在位八年。

    後為臣朱弘昭等殺之。

    葬徽陵) 閩鏻(先名延鈴。

    審知次子。

    初延禀與鏻謀殺翰。

    禀推鏻立之。

    禀還建州。

    臨決别雲。

    善繼先志。

    無煩老兄重來。

    至長興二年。

    與鏻擊不勝。

    為鏻殺之。

    鏻好事鬼神。

    道士劉守元以左道惑之。

    建寶皇後宮居焉。

    後帝為李仿殺之)改元天寶。

     (丁亥) 遼主德光名耀屈之(姓劉氏。

    阿保機第二子。

    誕于大部落東牙帳。

    未時黑雲覆帳。

    火光照耀。

    有聲如雷。

    及長雄傑有大志。

    精騎射平奚渤海二國。

    治廿一年。

    于所居大部落。

    建天雄寺。

    有契丹太祖像存焉。

    大赦。

    改元天顯) (己醜) 荊從誨(字遵聖。

    興之長子。

    立二十一年。

    壽五十八) (庚寅) 改長興。

    秦王李茂貞入朝。

    去建國之制。

     楚希聲(字若讷。

    殷次子。

    判内外諸軍事。

    殷卒。

    立之三年) (壬辰) 楚希範(字子矩。

    殷之第四子。

    兄弟十人。

    嫡子希振。

    最長仁賢其聲範同母而生。

    聲母袁氏。

    色美得寵而先立。

    振棄官為道士。

    聲卒絕立。

    改年應順。

    立十五年。

    壽四十九) 孟知祥(是年封為蜀王)○初令雕九經印闆(馮道監造) 栴檀瑞像自下。

    二十一年複在江南。

     (廿七) 福州長慶惠棱禅師示寂。

    杭之鹽官人。

    姓孫氏。

    幼歲禀性淳淡。

    年十三于蘇州通玄寺出家登戒。

    曆參禅肆。

    唐乾符五年入閩中。

    谒西院訪靈雲。

    尚有凝滞。

    乃之雪峰。

    因問。

    從上諸聖傳受一路。

    請垂指示。

    峰默然。

    師設禮而退。

    峰莞爾而笑。

    異日雪峰謂師曰。

    我尋常向師僧道。

    南山有一條鼈鼻蛇。

    汝諸人好看取。

    對曰。

    今日大有人喪身失命。

    峰然之。

    師入方丈參。

    雪峰曰。

    是什麼。

    師曰。

    今日天晴好普請。

    自此酬問未嘗爽于玄旨。

    乃述頌曰。

    萬象之中獨露身。

    唯人自肯乃方親。

    昔時謬向途中覓。

    今日看如火裡冰。

    師來往雪峰二十九載。

    至天祐三年。

    受泉州刺史王延彬請。

    住招慶。

    後閩帥請居長樂府之西院。

    奏額曰長慶。

    号超覺大師。

    上堂良久謂衆曰。

    還有人相悉麼。

    若不相悉欺謾兄弟去。

    隻今有什麼事。

    莫要窒塞也無。

    複是誰家屋裡事。

    不肯當荷更待何時。

    若是利根參學。

    不到這裡來。

    會麼。

    如今有一般行腳人。

    耳裡總滿也假饒收拾底還當諸人行腳事麼。

    廣說具如傳燈錄。

    師兩處開法。

    徒衆一千五百。

    化行閩越二十七載。

    後唐長興三年壬辰五月十七日歸寂。

    壽七十有九。

    臘六十。

     (癸巳) 吳越錢傳[璀-山+六](字文寶。

    錢镠長子。

    從父征伐而有大功。

    為群臣請立九年) 閩改龍啟。

     闵帝存厚(明帝第六子。

    帝疾笃。

    秦王從榮作亂。

    孟漢瓊斬之。

    十一月诏征宋王存厚。

    一名從厚。

    入權天雄軍府事。

    帝殂。

    秘喪六日。

    群臣自邺迎之。

    即位于柩前。

    甲午改元應順。

    帝從朱弘昭等言。

    徙潞王存珂鎮河東王。

    不受命。

    命兵讨之。

    王整衆而東。

    帝奔魏州至衛依刺史玉弘贽。

    潞王入谒。

    太後命王即位。

    廢闵為鄂王。

    遣弘贽子殿直。

    亦往鸩帝。

    帝不飲。

    巒缢殺之。

    後追谥闵帝。

    在位五月) (甲午) 四月改清泰。

    末帝存珂(明宗養子。

    本鎮州平山人。

    姓王氏。

    家世微賤。

    母曰魏氏。

    明宗為騎将。

    過平山掠得有子阿三。

    已年十餘歲。

    明養為己子。

    号存珂。

    長能騎射。

    封潞王。

    即位二年。

    為石敬瑭外結契丹主攻之。

    帝舉室自焚。

    壽五十一。

    在位二年) ○蜀孟知祥(字寶胤。

    姓孟氏。

    荊州龍岡人。

    祖察秉昭義節旄。

    父巘磁州刺史。

    其母王氏。

    夢日月生于太原。

    後事唐封為蜀王。

    明宗崩。

    祥乃立國号蜀。

    改年明德。

    立一年。

    六月有疾。

    遂付于昶監國) (廿八) 是年二月功德司奏。

    每年帝誕節諸州府。

    奏薦僧尼欲立講經科禅定科持念科文章議論科以試其能不。

    帝從奏(出系年錄) (乙未) 許王(明宗幼子。

    為契丹立之。

    不逾月王遇害) 蜀昶(知祥第三子。

    初名贊。

    祥卒昶立。

    不改号。

    治三十一年○雷氏曰知祥後蜀二主四一) (廿九) 石晉(姓石氏王金德)雷氏曰(晉高敬瑭少帝丹主二姓三主一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