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曆代通載卷第三
關燈
小
中
大
太古諸君(太至極也。
古兆今也。
君主也。
白虎通。
群也。
群下之歸心也) ⊙盤古首君治一萬八千歲(列子曰。
運即盤古也。
北山曰。
天曰高一丈。
地曰厚一丈。
盤古曰。
長一丈。
頭極東。
足極西。
左手極南。
右手極北。
開目為曙。
閉目為夜。
呼為暑。
吸為寒。
吹氣成風雲。
吐氣成雷霆。
四時行焉。
萬物生焉。
八纮九圍之大。
其孰與多。
三皇五紀之。
尊其孰與先。
古今記盤古死後形分物象也) ⊙天皇氏。
一身十三頭。
韋昭曰。
兄弟十三人。
分地治化。
各一萬八千歲。
古今記曰。
天皇一身。
上十三首也。
⊙地皇氏。
一身十一頭。
韋昭曰。
兄弟十一人。
治一萬一千年。
帝王甲子雲。
九千年也。
有雲三皇皆一萬八千年。
⊙人皇氏。
一身九頭。
韋昭曰兄弟九人。
分治九州。
帝王甲子雲。
四千五百年。
人皇六十五代。
四萬五千六百年。
⊙五紀。
五龍紀五姓。
在位二十七萬三千六百年。
時人食葉居巢。
攝提紀七十二姓。
在位六十四萬九千五百二十年。
始分晝夜日時月朔。
月為玉兔蝦蟆。
金烏三足。
出扶桑沒鹹池也。
合熊紀三姓。
在位六萬三千年也。
連迳紀六姓在位六萬九千年。
韋昭曰。
三萬二千年。
叙命紀四姓。
在位四萬年也。
⊙有巢氏。
百代不記年。
禮曰。
昔者先王未有宮室。
冬則茔窟。
夏則居橹巢。
未有火化。
食草木之實鳥獸之肉。
飲血茹毛也。
⊙燧人氏。
鑽木出火。
禮曰。
燔黍擘豚。
注曰。
中古未有釜甑。
擇米脾肉加于燒石之上食矣。
古今記曰。
以木德王。
治八萬年。
大古以還。
四時既序。
晝夜長短。
分至斯興。
書曰。
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
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天體至圓。
周圍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
繞地左旋。
常一日一周而過一度。
日麗天而少遲。
故日行一日亦繞地一周。
而在天為不及一度。
積三百六十五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二百三十五而與天會。
是一歲日行之數也。
月麗天而尤遲。
一日常不及天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
積二十九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四百九十九而與日會。
十二會得全日三百四十八餘分之積。
又五千九百八十八如日法。
九百四十而一得六不盡三百四十八。
通計得日三百五十四九百四十分日之三百四十八。
是一歲月行之數也。
歲有十二月。
月有三十日。
三百六十者。
一藏之常數也。
故日與天會而多五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二百三十五者。
為氣盈月與日會而少五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五百九十二者為朔虛而閏生焉。
故一歲閏率則十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八百二十七。
三歲一閏則三十二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六百單一。
五歲再閏則五十四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三百七十五。
十有九歲七閏則氣朔分齊。
是為一章也。
故三年不置閏。
則春之一月入于夏。
而時漸不定矣。
子之一月入于醜。
而歲漸不成矣。
積之之久至于三失閏。
則春皆入夏。
而時全不定矣。
十二次失閏。
子皆入醜。
歲全不成矣) 三皇(中庸子曰。
皇大也。
内外無為。
以道化民者也) 雷氏曰(上古洪荒起自三皇羲農軒轅) ⊙太昊伏羲氏(風姓。
号太昊。
母曰華胥。
履巨人迹感而生焉。
蛇身人首。
養犧牲以庖廚。
亦曰。
庖犧。
安國首之王。
谥靜民。
則法曰皇)木德都陳留(令兖州小黃縣界)在位。
一百一十年。
始畫八卦。
造書契(以代結繩之制由是文籍生焉)制嫁娶(女适曰嫁男婚曰娶)設網罟以取魚(網羅也。
爾雅鳥[(ㄇ@︿)/古]謂之羅。
魚罟謂之筌。
兔[(ㄇ@︿)/古]謂之置)造二十五弦瑟(長七尺二寸廣一尺八寸)女娲氏(姓風。
伏羲之妹。
能變化萬物也)造笙簧(長四尺。
列管匏中施簧。
大者十九簧小者十三簧。
竿三十七。
簧長四尺二寸。
用竹為之。
形狀參差如鳥羽)煉五色石以補天缺。
斷鳌足以立四極。
在位一百四十年。
共工氏 大庭氏 柏皇氏 中央氏 陸栗氏 骊連氏 [亦-〦+(並-(前-刖))]胥氏 尊盧氏 混沌氏 昊英氏 葛天氏 朱襄氏 陰康氏 無懷氏。
凡一十五代。
通一萬七千七百八十七年。
經史不載。
⊙社神(昔共工氏有子。
曰後土。
能平九州。
祀為社神五土之主。
五土者。
謂山川陂澤丘陵墳衍原隰也。
土遠廣潤封土祀之以報土功。
不知何代配乎後土。
更俟知者) ⊙炎帝神農氏(姜姓。
号炎帝母女登氏。
感神龍而生。
人身牛首。
長于姜水。
因以為姓也)王火德。
都陳遷曲沃。
在位一百四十年。
葬長沙。
易曰。
神農氏。
斲木為耜。
柔木為耒。
始教天下播種五谷。
又嘗百味為本草治醫藥演八卦為六十四。
作市井貨易。
作祭[袖-由+昔]制五弦琴。
象五行也。
自下帝承帝臨魁帝明帝直帝來帝哀帝揄罔。
凡八代。
五百四十年。
⊙(丁亥) 黃帝有熊氏(姓公孫名軒轅。
少典次子。
生而神靈。
弱而能言。
幼而循齊。
長而敦敏。
成而聰明。
榆岡末年諸侯相伐。
帝作弧矢征之。
天下鹹伏。
伏虎貔貙貅之于[土 吳]阪。
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銅頭鐵額。
啖沙吞石。
是山海之精。
以亂天下。
戰于涿鹿之野。
受斬于中帝。
鑄鼎成飛仙。
攀龍去也。
壽二百一十歲。
葬衣冠于橋山)在位一百年。
臣左徹(刻木為相。
率諸侯朝十年行政)造合宮制衣服。
使魯班造舟車(舟遊也。
可以濟水。
車舍也。
可以行居)建屋宇制棺椁以送死。
始有葬禮(禮曰。
天子七日而殡。
七月而葬。
諸侯五日而殡。
五月而葬。
大夫及士庶人。
三日而殡。
三月而葬。
天子墳高三仞。
樹以松。
諸侯半之。
樹以柏。
大夫八尺。
樹以栗。
适士官高四尺。
樹以槐。
庶人無墳。
樹以楊柳)。
作鹹池樂
古兆今也。
君主也。
白虎通。
群也。
群下之歸心也) ⊙盤古首君治一萬八千歲(列子曰。
運即盤古也。
北山曰。
天曰高一丈。
地曰厚一丈。
盤古曰。
長一丈。
頭極東。
足極西。
左手極南。
右手極北。
開目為曙。
閉目為夜。
呼為暑。
吸為寒。
吹氣成風雲。
吐氣成雷霆。
四時行焉。
萬物生焉。
八纮九圍之大。
其孰與多。
三皇五紀之。
尊其孰與先。
古今記盤古死後形分物象也) ⊙天皇氏。
一身十三頭。
韋昭曰。
兄弟十三人。
分地治化。
各一萬八千歲。
古今記曰。
天皇一身。
上十三首也。
⊙地皇氏。
一身十一頭。
韋昭曰。
兄弟十一人。
治一萬一千年。
帝王甲子雲。
九千年也。
有雲三皇皆一萬八千年。
⊙人皇氏。
一身九頭。
韋昭曰兄弟九人。
分治九州。
帝王甲子雲。
四千五百年。
人皇六十五代。
四萬五千六百年。
⊙五紀。
五龍紀五姓。
在位二十七萬三千六百年。
時人食葉居巢。
攝提紀七十二姓。
在位六十四萬九千五百二十年。
始分晝夜日時月朔。
月為玉兔蝦蟆。
金烏三足。
出扶桑沒鹹池也。
合熊紀三姓。
在位六萬三千年也。
連迳紀六姓在位六萬九千年。
韋昭曰。
三萬二千年。
叙命紀四姓。
在位四萬年也。
⊙有巢氏。
百代不記年。
禮曰。
昔者先王未有宮室。
冬則茔窟。
夏則居橹巢。
未有火化。
食草木之實鳥獸之肉。
飲血茹毛也。
⊙燧人氏。
鑽木出火。
禮曰。
燔黍擘豚。
注曰。
中古未有釜甑。
擇米脾肉加于燒石之上食矣。
古今記曰。
以木德王。
治八萬年。
大古以還。
四時既序。
晝夜長短。
分至斯興。
書曰。
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
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天體至圓。
周圍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
繞地左旋。
常一日一周而過一度。
日麗天而少遲。
故日行一日亦繞地一周。
而在天為不及一度。
積三百六十五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二百三十五而與天會。
是一歲日行之數也。
月麗天而尤遲。
一日常不及天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
積二十九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四百九十九而與日會。
十二會得全日三百四十八餘分之積。
又五千九百八十八如日法。
九百四十而一得六不盡三百四十八。
通計得日三百五十四九百四十分日之三百四十八。
是一歲月行之數也。
歲有十二月。
月有三十日。
三百六十者。
一藏之常數也。
故日與天會而多五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二百三十五者。
為氣盈月與日會而少五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五百九十二者為朔虛而閏生焉。
故一歲閏率則十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八百二十七。
三歲一閏則三十二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六百單一。
五歲再閏則五十四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三百七十五。
十有九歲七閏則氣朔分齊。
是為一章也。
故三年不置閏。
則春之一月入于夏。
而時漸不定矣。
子之一月入于醜。
而歲漸不成矣。
積之之久至于三失閏。
則春皆入夏。
而時全不定矣。
十二次失閏。
子皆入醜。
歲全不成矣) 三皇(中庸子曰。
皇大也。
内外無為。
以道化民者也) 雷氏曰(上古洪荒起自三皇羲農軒轅) ⊙太昊伏羲氏(風姓。
号太昊。
母曰華胥。
履巨人迹感而生焉。
蛇身人首。
養犧牲以庖廚。
亦曰。
庖犧。
安國首之王。
谥靜民。
則法曰皇)木德都陳留(令兖州小黃縣界)在位。
一百一十年。
始畫八卦。
造書契(以代結繩之制由是文籍生焉)制嫁娶(女适曰嫁男婚曰娶)設網罟以取魚(網羅也。
爾雅鳥[(ㄇ@︿)/古]謂之羅。
魚罟謂之筌。
兔[(ㄇ@︿)/古]謂之置)造二十五弦瑟(長七尺二寸廣一尺八寸)女娲氏(姓風。
伏羲之妹。
能變化萬物也)造笙簧(長四尺。
列管匏中施簧。
大者十九簧小者十三簧。
竿三十七。
簧長四尺二寸。
用竹為之。
形狀參差如鳥羽)煉五色石以補天缺。
斷鳌足以立四極。
在位一百四十年。
共工氏 大庭氏 柏皇氏 中央氏 陸栗氏 骊連氏 [亦-〦+(並-(前-刖))]胥氏 尊盧氏 混沌氏 昊英氏 葛天氏 朱襄氏 陰康氏 無懷氏。
凡一十五代。
通一萬七千七百八十七年。
經史不載。
⊙社神(昔共工氏有子。
曰後土。
能平九州。
祀為社神五土之主。
五土者。
謂山川陂澤丘陵墳衍原隰也。
土遠廣潤封土祀之以報土功。
不知何代配乎後土。
更俟知者) ⊙炎帝神農氏(姜姓。
号炎帝母女登氏。
感神龍而生。
人身牛首。
長于姜水。
因以為姓也)王火德。
都陳遷曲沃。
在位一百四十年。
葬長沙。
易曰。
神農氏。
斲木為耜。
柔木為耒。
始教天下播種五谷。
又嘗百味為本草治醫藥演八卦為六十四。
作市井貨易。
作祭[袖-由+昔]制五弦琴。
象五行也。
自下帝承帝臨魁帝明帝直帝來帝哀帝揄罔。
凡八代。
五百四十年。
⊙(丁亥) 黃帝有熊氏(姓公孫名軒轅。
少典次子。
生而神靈。
弱而能言。
幼而循齊。
長而敦敏。
成而聰明。
榆岡末年諸侯相伐。
帝作弧矢征之。
天下鹹伏。
伏虎貔貙貅之于[土 吳]阪。
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銅頭鐵額。
啖沙吞石。
是山海之精。
以亂天下。
戰于涿鹿之野。
受斬于中帝。
鑄鼎成飛仙。
攀龍去也。
壽二百一十歲。
葬衣冠于橋山)在位一百年。
臣左徹(刻木為相。
率諸侯朝十年行政)造合宮制衣服。
使魯班造舟車(舟遊也。
可以濟水。
車舍也。
可以行居)建屋宇制棺椁以送死。
始有葬禮(禮曰。
天子七日而殡。
七月而葬。
諸侯五日而殡。
五月而葬。
大夫及士庶人。
三日而殡。
三月而葬。
天子墳高三仞。
樹以松。
諸侯半之。
樹以柏。
大夫八尺。
樹以栗。
适士官高四尺。
樹以槐。
庶人無墳。
樹以楊柳)。
作鹹池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