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曆代通載卷第三
關燈
小
中
大
。
用天老力牧太山稽為相。
(甲子 一) 風後定甲子(一雲大桡 帝即位三十八年。
始命大桡作甲子。
故以三十八年為第一甲子。
逆推元年得丁亥歲也)容成造曆隸首算數。
問道廣成子。
蒼颉為史。
岐伯辨草木。
俞附定脈經。
伶倫制律呂(以調律呂。
管長九寸以竹為之。
或損或益。
以定五音)置九州(曆帝紀雲。
黃帝有子二十五人。
得姓者十二人。
姬酉祁已滕箴任荀僖始儇休。
分治九州。
謂冀青徐豫雍梁楚揚燕。
從長至幼。
以次封之。
後子孫五帝三王。
并其苗裔。
帝娶大庭氏生二子。
長曰玄枵。
幼曰昌意)凡十八代。
一千五百二十年。
五帝(中庸子曰。
帝者體也。
内心無為而迹涉有為。
以德教化民也。
德象天地曰帝) 雷氏曰(少颛喾唐堯虞舜傳夏) ⊙(甲子 二) 少昊金天氏(姓已。
名摯。
字青陽母曰女節。
有星如虹下流。
感意而生。
被發跣足無冠冕。
黃帝之子壽一百歲)丁卯立。
在位八十四年。
王金德。
都窮桑。
又遷曲阜。
立坊市。
用度作樂置一百二十行。
以鳥紀官。
鳳皇至。
凡十代。
四百九十年。
⊙(甲子 三) 颛顼高陽氏(姓姬。
名颛顼。
黃帝孫。
昌意子。
有星如虹。
女妪感而生。
壽九十八崩。
葬于頓丘書疏載)辛卯立。
在位七十八年。
王水德。
都帝丘(今濮陽縣)作曆以孟春為元。
造平冠冕(廣八寸。
長一尺六寸。
至周始制旒。
前後各十二用藻玉)制三公九。
儀二十四司。
養材任地。
戴時象天。
神人不雜。
萬物有序。
生八才子謂之八凱。
平九黎之亂。
制氣以教化。
潔誠以祭祀。
辨君臣之道。
作五莖之樂(合為五行之根基也)凡八代五百二十年。
⊙(甲子 四) 帝喾高辛氏(姓姬。
名岐。
黃帝曾孫。
玄枵孫。
蟜玄子。
壽一百五歲崩。
葬于宜陽)己酉立。
在位七十九年。
王木德。
都亳(今偃師縣)師赤。
松子置五行官。
以勾芒為木正(少昊之子)祝融為火正(颛顼之子)蓐收為金正(少昊之子)玄冥為水正(亦少昊子)後土為土正(高陽之子)生八才子。
謂之八元。
造铛镬鞞鼓鐘磬埙篪(鼓以皮合木。
擊乃鳴。
鐘範金合土。
似鈴而不圓。
高二尺二寸半。
厚八分。
名懸鐘。
磬前長三律二尺七寸。
後長二律一尺八寸。
名黃鐘。
磬埙燒土為之。
大如雁卵。
銳上平底而有五孔。
白虎通雲。
形如秤錘有六孔。
與周禮少别。
篪以竹為之。
一尺四寸圍三寸。
小者尺二。
上有六孔也)凡九代。
三百五十年(左傳曰。
蒼舒隤敱梼戭大。
臨厖降庭堅仲容叔達。
謂之八凱。
伯奮仲堪叔獻叔豹季仲伯虎仲熊李狸謂之八元也) ⊙(甲子 五) 帝堯陶唐氏(姓伊祁。
名放勳。
黃帝玄孫。
帝喾次子。
娠十四月而生。
眉分八采。
土階茅室)甲辰立。
在位九十八年。
王火德。
都平陽(今晉州)又遷安邑。
通舜為政。
一百一十八年(始丙寅終癸卯舜喪服二年至乙巳。
壽一百八十崩。
葬谷林。
谥翼善傳聖曰堯)号年曰載。
師具英先生。
命羲和曆象日月星辰。
敬授民時。
天降牝羊(名觸邪。
死埋殿右。
生蓂莢草。
高八尺。
月朔生一葉。
至望全十五葉。
望後凋一葉。
至晦凋盡。
有羔名獬豸。
死葬殿左。
生朱草長一丈。
名指佞草)立衡室作圍棋(三百六十路象三十六旬。
教丹朱矣)作大樂章。
嘉禾茂鳳皇來。
有賢人三十二人(未詳名姓)立敢谏鼓洪水九年(命鲧及禹治之)十日并現(命羿射之。
九禽斃于地。
儒說東南有羲和國。
有女名羲和。
生十日浴于海中。
王時十日并現。
羿射之九。
唯一在焉○張羿善射人也。
嘗于西王母處得不死藥。
乃獸芝也。
妻盜食之。
奔入月宮。
名嫦娥。
因此月名蟾蜍。
即田父矣) ⊙(甲子 六) 帝舜有虞氏(姓姚。
名重華。
字都君。
颛顼六代孫。
龍顔大口。
目有重瞳。
年二十以孝聞于天下。
三十登庸南巡。
崩于蒼梧。
壽一百五十矣)王土德。
都蒲阪(今河中府)堯時攝政二十八年。
通治五十年(丙午即真終乙未。
葬九疑山。
谥仁聖惠明曰舜)詠南風詩。
舉十六相(謂八凱八元也)去四兇(左傳曰。
歡兇黃帝子。
不才人也。
掩義隐德。
好行兇暴。
謂之渾敦。
共工少昊。
不才子也。
毀信廢忠崇飾惡言。
謂之窮奇。
鲧颛顼。
不才子也。
傲狠明德。
以亂天常。
謂之禱機三苗。
黃帝之臣缙雲氏不才子。
貪于飲食。
冒于貨利。
謂之饕餮也)。
臣倕造漆器。
使臯陶斷獄定五刑(書曰。
五刑起自舜代。
鄭注。
禮曰。
墨謂刲額涅之以墨。
非事出入。
不以道義者。
以此加之。
劓即去鼻。
革輿服改制度者。
以此加之。
剕乃刖足。
決關渠踰城郭。
以此加之。
宮謂男去其勢女閉幽室。
男女不以禮義交通者。
以此加之。
大辟死罪也。
寇盜劫掠者。
以此加之)作韶樂造總章(韶有九數十一。
堂上樂有六。
謂柷如如漆桶。
方二尺四寸。
深一尺八寸。
中有椎柄。
以此起樂也。
敔如伏虎。
背上為二十四鋤铻。
刻以木長尺許。
法三九陽數之窮。
戛之以止樂也。
琴長三尺六寸。
象三百六十日。
廣六寸。
象六合。
上竅曰池。
下竅曰濱。
前廣後狹。
象尊卑也。
上員下方。
法天地七弦。
煉朱絲為之。
長七尺二寸。
法七十二候。
有說。
周文武王。
足五弦琴成七弦。
大小二弦以合君臣之思矣。
風俗通雲。
琴者樂之統也。
君子禦之不離于身。
非若鐘鼓陳于宮廟列于簨[竺-二+虛]也。
以其大小得中而聲韻和雅。
大不諠嘩而流漫。
小不湮滅而不聞。
足以發人之意氣也。
瑟如前注。
搏拊形如鼓。
以韋為之。
實之以糠。
擊之以節。
樂球玉也。
為磬擊之使鳴也○堂下樂有五。
箫如鳳翼。
編竹為之。
長一尺五寸。
大者二十三管曰凋箫。
小者十六管曰雅箫。
周禮。
有二雅箫。
長一尺四寸。
二十四管
用天老力牧太山稽為相。
(甲子 一) 風後定甲子(一雲大桡 帝即位三十八年。
始命大桡作甲子。
故以三十八年為第一甲子。
逆推元年得丁亥歲也)容成造曆隸首算數。
問道廣成子。
蒼颉為史。
岐伯辨草木。
俞附定脈經。
伶倫制律呂(以調律呂。
管長九寸以竹為之。
或損或益。
以定五音)置九州(曆帝紀雲。
黃帝有子二十五人。
得姓者十二人。
姬酉祁已滕箴任荀僖始儇休。
分治九州。
謂冀青徐豫雍梁楚揚燕。
從長至幼。
以次封之。
後子孫五帝三王。
并其苗裔。
帝娶大庭氏生二子。
長曰玄枵。
幼曰昌意)凡十八代。
一千五百二十年。
五帝(中庸子曰。
帝者體也。
内心無為而迹涉有為。
以德教化民也。
德象天地曰帝) 雷氏曰(少颛喾唐堯虞舜傳夏) ⊙(甲子 二) 少昊金天氏(姓已。
名摯。
字青陽母曰女節。
有星如虹下流。
感意而生。
被發跣足無冠冕。
黃帝之子壽一百歲)丁卯立。
在位八十四年。
王金德。
都窮桑。
又遷曲阜。
立坊市。
用度作樂置一百二十行。
以鳥紀官。
鳳皇至。
凡十代。
四百九十年。
⊙(甲子 三) 颛顼高陽氏(姓姬。
名颛顼。
黃帝孫。
昌意子。
有星如虹。
女妪感而生。
壽九十八崩。
葬于頓丘書疏載)辛卯立。
在位七十八年。
王水德。
都帝丘(今濮陽縣)作曆以孟春為元。
造平冠冕(廣八寸。
長一尺六寸。
至周始制旒。
前後各十二用藻玉)制三公九。
儀二十四司。
養材任地。
戴時象天。
神人不雜。
萬物有序。
生八才子謂之八凱。
平九黎之亂。
制氣以教化。
潔誠以祭祀。
辨君臣之道。
作五莖之樂(合為五行之根基也)凡八代五百二十年。
⊙(甲子 四) 帝喾高辛氏(姓姬。
名岐。
黃帝曾孫。
玄枵孫。
蟜玄子。
壽一百五歲崩。
葬于宜陽)己酉立。
在位七十九年。
王木德。
都亳(今偃師縣)師赤。
松子置五行官。
以勾芒為木正(少昊之子)祝融為火正(颛顼之子)蓐收為金正(少昊之子)玄冥為水正(亦少昊子)後土為土正(高陽之子)生八才子。
謂之八元。
造铛镬鞞鼓鐘磬埙篪(鼓以皮合木。
擊乃鳴。
鐘範金合土。
似鈴而不圓。
高二尺二寸半。
厚八分。
名懸鐘。
磬前長三律二尺七寸。
後長二律一尺八寸。
名黃鐘。
磬埙燒土為之。
大如雁卵。
銳上平底而有五孔。
白虎通雲。
形如秤錘有六孔。
與周禮少别。
篪以竹為之。
一尺四寸圍三寸。
小者尺二。
上有六孔也)凡九代。
三百五十年(左傳曰。
蒼舒隤敱梼戭大。
臨厖降庭堅仲容叔達。
謂之八凱。
伯奮仲堪叔獻叔豹季仲伯虎仲熊李狸謂之八元也) ⊙(甲子 五) 帝堯陶唐氏(姓伊祁。
名放勳。
黃帝玄孫。
帝喾次子。
娠十四月而生。
眉分八采。
土階茅室)甲辰立。
在位九十八年。
王火德。
都平陽(今晉州)又遷安邑。
通舜為政。
一百一十八年(始丙寅終癸卯舜喪服二年至乙巳。
壽一百八十崩。
葬谷林。
谥翼善傳聖曰堯)号年曰載。
師具英先生。
命羲和曆象日月星辰。
敬授民時。
天降牝羊(名觸邪。
死埋殿右。
生蓂莢草。
高八尺。
月朔生一葉。
至望全十五葉。
望後凋一葉。
至晦凋盡。
有羔名獬豸。
死葬殿左。
生朱草長一丈。
名指佞草)立衡室作圍棋(三百六十路象三十六旬。
教丹朱矣)作大樂章。
嘉禾茂鳳皇來。
有賢人三十二人(未詳名姓)立敢谏鼓洪水九年(命鲧及禹治之)十日并現(命羿射之。
九禽斃于地。
儒說東南有羲和國。
有女名羲和。
生十日浴于海中。
王時十日并現。
羿射之九。
唯一在焉○張羿善射人也。
嘗于西王母處得不死藥。
乃獸芝也。
妻盜食之。
奔入月宮。
名嫦娥。
因此月名蟾蜍。
即田父矣) ⊙(甲子 六) 帝舜有虞氏(姓姚。
名重華。
字都君。
颛顼六代孫。
龍顔大口。
目有重瞳。
年二十以孝聞于天下。
三十登庸南巡。
崩于蒼梧。
壽一百五十矣)王土德。
都蒲阪(今河中府)堯時攝政二十八年。
通治五十年(丙午即真終乙未。
葬九疑山。
谥仁聖惠明曰舜)詠南風詩。
舉十六相(謂八凱八元也)去四兇(左傳曰。
歡兇黃帝子。
不才人也。
掩義隐德。
好行兇暴。
謂之渾敦。
共工少昊。
不才子也。
毀信廢忠崇飾惡言。
謂之窮奇。
鲧颛顼。
不才子也。
傲狠明德。
以亂天常。
謂之禱機三苗。
黃帝之臣缙雲氏不才子。
貪于飲食。
冒于貨利。
謂之饕餮也)。
臣倕造漆器。
使臯陶斷獄定五刑(書曰。
五刑起自舜代。
鄭注。
禮曰。
墨謂刲額涅之以墨。
非事出入。
不以道義者。
以此加之。
劓即去鼻。
革輿服改制度者。
以此加之。
剕乃刖足。
決關渠踰城郭。
以此加之。
宮謂男去其勢女閉幽室。
男女不以禮義交通者。
以此加之。
大辟死罪也。
寇盜劫掠者。
以此加之)作韶樂造總章(韶有九數十一。
堂上樂有六。
謂柷如如漆桶。
方二尺四寸。
深一尺八寸。
中有椎柄。
以此起樂也。
敔如伏虎。
背上為二十四鋤铻。
刻以木長尺許。
法三九陽數之窮。
戛之以止樂也。
琴長三尺六寸。
象三百六十日。
廣六寸。
象六合。
上竅曰池。
下竅曰濱。
前廣後狹。
象尊卑也。
上員下方。
法天地七弦。
煉朱絲為之。
長七尺二寸。
法七十二候。
有說。
周文武王。
足五弦琴成七弦。
大小二弦以合君臣之思矣。
風俗通雲。
琴者樂之統也。
君子禦之不離于身。
非若鐘鼓陳于宮廟列于簨[竺-二+虛]也。
以其大小得中而聲韻和雅。
大不諠嘩而流漫。
小不湮滅而不聞。
足以發人之意氣也。
瑟如前注。
搏拊形如鼓。
以韋為之。
實之以糠。
擊之以節。
樂球玉也。
為磬擊之使鳴也○堂下樂有五。
箫如鳳翼。
編竹為之。
長一尺五寸。
大者二十三管曰凋箫。
小者十六管曰雅箫。
周禮。
有二雅箫。
長一尺四寸。
二十四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