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萬九千七百九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七品以綠,八品九品以青。
龍朔三年,改青為碧。
上元元年,令四品服深绯,五品服淺绯,六品服深綠,七品服淺綠,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淺青。
文明元年,八品改為碧。
大和元年,服青碧者,許通服綠,又有賜绯、賜紫及賞借之文。
宋如其制。
【元典章】:至元二十四年閏二月,樞密院咨準中書省钅奇付:來呈軍官服色,未見定到體例,具呈照詳事。
為此,送禮部與太常寺翰林國史院官一同議得,故太保相公老的每商量來奏準,文資官定例三等服色,軍官再行定奪。
今收附諸國數年,所據軍官,拟合依随朝官員,一體制造。
具呈照詳事,都省準呈除外,可照會依例施行。
一公服俱右衽,上得兼下,下不得僭上。
一品紫羅服,大獨科花,直徑五寸。
二品紫羅服,小獨科花,直徑三寸;三呂紫羅服,散答花,謂無枝葉,直徑二寸;四品、五品紫羅服,小雜花,直徑一寸五分;六品、七品绯羅服,小雜花,直徑一寸;八品、九品綠羅服,無紋羅。
提控都吏目公服。
至元九年,中書禮部近據濮州申,本州如遇捧接诏赦,其提領案牍,合無制造公服,乞照詳。
省部議得諸路總管府并散府上中下州所設提領按牍都吏目,俱系未入流品人員,難拟制造公服。
如遇行禮,權拟衣檀合羅窄衫,黑角束帶,舒腳幞頭,呈奉中書省钅奇付,準呈。
仍遍行合屬,依上施行。
禮生公服:至元十年,中書吏禮部,河間路申為定奪禮生公服事。
本部議得各路禮生,不須玄少設,拟合于見設司吏内,不妨委差一名勾當外,據合穿公服。
比及通行定奪以來,權拟穿茶合羅窄衫,舒腳幞頭,黑角束帶,呈奉都堂鈞旨,準呈,送本部行下照會施行。
典史公服,大德七年十月二十一日,江西行省準中書省咨,該來咨江州路瑞昌縣典史範升,照得先準都省咨,未入流品人員,權拟檀合羅窄衫,烏角帶,舒腳幞頭。
即目各處典史,拟于應得都吏目人員内選差,未審合無制造咨請照驗。
準此,送禮部呈,議得,在前司縣典史,路府自行遷調,自今腹裡省部拟注。
其江南者行省定奪,所據公服,雖無通例,卻緣臣下緻敬之儀。
禮合嚴謹,如準制造相應,得此。
都省準拟咨請行下合屬依上施行。
巡檢公服:大德八年六月二十二日,江西省準中書省咨,禮部呈,大名路備開州濮陽縣申,蔔州鎮巡檢甕古亥牒,切見各處典史都吏目制造,檀合羅窄衫,烏角帶,舒腳幞頭。
在前司縣典史、路府自行遷調,自今腹裡省部拟注。
所據公服,雖無通例,卻緣臣下緻敬之儀,理合嚴謹。
都省準拟照得都吏目,即系祗受吏部钅奇付人員,卑職見受都省钅奇付充巡檢,合無一體制造公服相應。
府司看詳,巡檢之名品,系流外之職,所掌從九品印信,專以警捕盜賊,不為不重,合依前例,準令制造相應,然系通例,乞明降,得此。
本部議得腹裡江南巡檢與院務倉庫官,皆受省钅奇,行省钅奇付,吏部钅奇付俱無公服,參詳比依提控案牍都吏目典史例,制造相應。
如蒙準呈,遍行以為通例。
具呈照詳得此。
都省議得,除巡檢公服依準制造外,據院務倉庫等官,近後定奪,咨請依上施行。
大德十年六月,湖廣行省準中書省咨,四川省咨、重慶路備全州儒學申學正塗慶安呈:近蒙州官詣學行香,仰卑學諸儒置備唐巾衤闌帶。
卑職尋思今後春秋釋奠、天壽聖節行禮,諸儒各服唐巾衤闌帶,學正師儒之官,卻以常服列班陪拜,似無旌别,有失觀瞻。
照得吏目巡檢,俱蒙上司定例,制造服色。
學正亦系省府設立人員,合無依上制造。
府司看詳,路府州學正,亦受省钅奇人員,合無與巡檢案牍吏目典史一體制造服色,咨請定奪。
得此。
送據禮部呈,參詳學正、學錄、教谕,系師儒之職,俱受省部钅奇付。
若與諸生同服,似失尊卑之序,合準所申,一體制造相應。
都省準呈施行。
至元十年二月,中書吏禮部承奉中書省判送,大司農禦史中丞兼領待儀司呈:至聖文宣王,用王者之禮樂,禦王者之衣冠,南面當坐。
天子供祠,其于萬世之絕尊,千載之通祀者,莫如吾夫子也。
切見外路官員,提學教授,每遇春秋二丁,不變常服,以供執事,于禮未宜。
及照得漢唐以來,祭文廟享祖稷,無非具公服,執手闆,行諸禮享之禮。
且鄉人傩,孔子猶朝服而立于阼階,況先聖先師,安得不備禮儀者乎?釋老二家,與儒一例。
彼皆黃冠缁衣以别其徒,獨彼孔門衣服混然,無以異于常人者。
自今以往,拟合令執事官員,各依品序穿着公服。
外據陪位諸儒,亦合衣衤闌帶,冠唐巾,以行釋采之禮,似為相應。
批,奉都堂鈞旨,送吏部議得:衣冠所以彰貴賤,表誠敬。
況國家大祀先聖先師,不必援釋老二家之例。
凡預執事官員,及陪位諸儒,自當謹儀禮以行其事。
參詳如準侍儀司
龍朔三年,改青為碧。
上元元年,令四品服深绯,五品服淺绯,六品服深綠,七品服淺綠,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淺青。
文明元年,八品改為碧。
大和元年,服青碧者,許通服綠,又有賜绯、賜紫及賞借之文。
宋如其制。
【元典章】:至元二十四年閏二月,樞密院咨準中書省钅奇付:來呈軍官服色,未見定到體例,具呈照詳事。
為此,送禮部與太常寺翰林國史院官一同議得,故太保相公老的每商量來奏準,文資官定例三等服色,軍官再行定奪。
今收附諸國數年,所據軍官,拟合依随朝官員,一體制造。
具呈照詳事,都省準呈除外,可照會依例施行。
一公服俱右衽,上得兼下,下不得僭上。
一品紫羅服,大獨科花,直徑五寸。
二品紫羅服,小獨科花,直徑三寸;三呂紫羅服,散答花,謂無枝葉,直徑二寸;四品、五品紫羅服,小雜花,直徑一寸五分;六品、七品绯羅服,小雜花,直徑一寸;八品、九品綠羅服,無紋羅。
提控都吏目公服。
至元九年,中書禮部近據濮州申,本州如遇捧接诏赦,其提領案牍,合無制造公服,乞照詳。
省部議得諸路總管府并散府上中下州所設提領按牍都吏目,俱系未入流品人員,難拟制造公服。
如遇行禮,權拟衣檀合羅窄衫,黑角束帶,舒腳幞頭,呈奉中書省钅奇付,準呈。
仍遍行合屬,依上施行。
禮生公服:至元十年,中書吏禮部,河間路申為定奪禮生公服事。
本部議得各路禮生,不須玄少設,拟合于見設司吏内,不妨委差一名勾當外,據合穿公服。
比及通行定奪以來,權拟穿茶合羅窄衫,舒腳幞頭,黑角束帶,呈奉都堂鈞旨,準呈,送本部行下照會施行。
典史公服,大德七年十月二十一日,江西行省準中書省咨,該來咨江州路瑞昌縣典史範升,照得先準都省咨,未入流品人員,權拟檀合羅窄衫,烏角帶,舒腳幞頭。
即目各處典史,拟于應得都吏目人員内選差,未審合無制造咨請照驗。
準此,送禮部呈,議得,在前司縣典史,路府自行遷調,自今腹裡省部拟注。
其江南者行省定奪,所據公服,雖無通例,卻緣臣下緻敬之儀。
禮合嚴謹,如準制造相應,得此。
都省準拟咨請行下合屬依上施行。
巡檢公服:大德八年六月二十二日,江西省準中書省咨,禮部呈,大名路備開州濮陽縣申,蔔州鎮巡檢甕古亥牒,切見各處典史都吏目制造,檀合羅窄衫,烏角帶,舒腳幞頭。
在前司縣典史、路府自行遷調,自今腹裡省部拟注。
所據公服,雖無通例,卻緣臣下緻敬之儀,理合嚴謹。
都省準拟照得都吏目,即系祗受吏部钅奇付人員,卑職見受都省钅奇付充巡檢,合無一體制造公服相應。
府司看詳,巡檢之名品,系流外之職,所掌從九品印信,專以警捕盜賊,不為不重,合依前例,準令制造相應,然系通例,乞明降,得此。
本部議得腹裡江南巡檢與院務倉庫官,皆受省钅奇,行省钅奇付,吏部钅奇付俱無公服,參詳比依提控案牍都吏目典史例,制造相應。
如蒙準呈,遍行以為通例。
具呈照詳得此。
都省議得,除巡檢公服依準制造外,據院務倉庫等官,近後定奪,咨請依上施行。
大德十年六月,湖廣行省準中書省咨,四川省咨、重慶路備全州儒學申學正塗慶安呈:近蒙州官詣學行香,仰卑學諸儒置備唐巾衤闌帶。
卑職尋思今後春秋釋奠、天壽聖節行禮,諸儒各服唐巾衤闌帶,學正師儒之官,卻以常服列班陪拜,似無旌别,有失觀瞻。
照得吏目巡檢,俱蒙上司定例,制造服色。
學正亦系省府設立人員,合無依上制造。
府司看詳,路府州學正,亦受省钅奇人員,合無與巡檢案牍吏目典史一體制造服色,咨請定奪。
得此。
送據禮部呈,參詳學正、學錄、教谕,系師儒之職,俱受省部钅奇付。
若與諸生同服,似失尊卑之序,合準所申,一體制造相應。
都省準呈施行。
至元十年二月,中書吏禮部承奉中書省判送,大司農禦史中丞兼領待儀司呈:至聖文宣王,用王者之禮樂,禦王者之衣冠,南面當坐。
天子供祠,其于萬世之絕尊,千載之通祀者,莫如吾夫子也。
切見外路官員,提學教授,每遇春秋二丁,不變常服,以供執事,于禮未宜。
及照得漢唐以來,祭文廟享祖稷,無非具公服,執手闆,行諸禮享之禮。
且鄉人傩,孔子猶朝服而立于阼階,況先聖先師,安得不備禮儀者乎?釋老二家,與儒一例。
彼皆黃冠缁衣以别其徒,獨彼孔門衣服混然,無以異于常人者。
自今以往,拟合令執事官員,各依品序穿着公服。
外據陪位諸儒,亦合衣衤闌帶,冠唐巾,以行釋采之禮,似為相應。
批,奉都堂鈞旨,送吏部議得:衣冠所以彰貴賤,表誠敬。
況國家大祀先聖先師,不必援釋老二家之例。
凡預執事官員,及陪位諸儒,自當謹儀禮以行其事。
參詳如準侍儀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