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們會是兇手。
事實上,我還在警界服務的時候,心中就有一個秘密。
這個秘密和平吉手記中曾提到過的,住在品川的昌子的前夫有關。
我認為無論警方或民衆,都太疏忽村上谕這個人了。
于是我決定退職之後,一定要對他徹底追查。
戰前,警方辦案時多半對嫌犯徹底追查,然而,對于有頭有臉的人物,卻不敢造次。
以村上的條件看來,如果妻子犯了罪,一定會帶着女兒前來投奔吧。
我帶着警視的名片去品川的村上宅訪問時,他已是隐居于豪華巨宅内的老人了。
他雖然老态龍鐘,表現出八十二歲老人的姿态,眼光卻依然銳利,隐隐可見年輕時的精明。
結果,我大失所望。
不但看不出他涉案的嫌疑,反而被對方教訓了一頓,說我輕視了戰前的調查。
我才知道當年他也已經被徹底調查過了,隻好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當時的輿論界,對于戰前特務機關之說言之鑿鑿,這麼說來,也許我接到的信是真的。
另外,若兇手是平吉手記中的人物之一,那麼,殺害平吉、一枝、阿索德的兇手,也可能各不相同,或者是數人一同作案。
雖然一般人都極力主張應先找出阿索德,不過,我對于阿索德的存在卻始終存疑。
在我所知的例子裡,有些被親族集體謀殺的受害者,他們遭受分屍的原因,可能是殺人者對死者的積怨太深,或為了運屍方便,我想梅澤家的慘案也不例外。
而且由于這件命案共有六名死者,處理起來更加費神。
我雖然不相信阿索德的傳說,不過,如果說那六名少女身上殘缺的部位,真的都被集中在一起了,我也不認為會如謠傳那般地被制成标本,我以為應該會被放在和平吉有淵源的地方,或埋在平吉的墓地附近。
因為,兇手也許是和平吉有關的人,或信奉平吉思想的人,于是為了平吉而犯案。
所以我也曾去平吉的墓地探查,卻發現其四周緊鄰着别人的墓地,而且附近的小路都是水泥地,似乎不太可能埋在那裡。
不過,也可能是埋在墓地附近的空地,隻是我獨自一人很難深入調查,再說真兇也不太可能是平吉思想之信奉者,因為平吉不善于交際,和他交往的人,隻限于在“梅迪西”或“柿木”所認識的少數幾個人。
他比較常去“梅迪西”,至于“柿木”,大約一個月才去一次,所以不算熟客。
雖然他也曾光顧過碑文谷或自由丘一帶的酒店,可是因為他總是一個人坐在角落喝悶酒,所以老闆娘或其他熟客也很少搭理他。
而且,根據偵查一組的調查,平吉在“梅迪西”和“柿木”認識的人,還不到十個。
說也奇怪,“柿木”的老闆娘裡子,居然和個性木讷的平吉十分投契,還為他介紹了幾個志趣相投的客人。
那些人多半是柿木的老主顧,其中一個就是平合手記中曾提到過,經營人偶模特兒工廠的緒方嚴三。
當時,緒方在距酒店不遠的目黑區柿木闆開工廠,雇有十多個工人,在當地有點名氣。
昭和十一年時,他四十六歲,而裡子則是三十多歲的寡婦,也許緒方看上風韻猶存的裡子,所以幾乎每天晚上八點就到“柿木”報到。
平合很欣賞緒方,認識他之後的四、五天,也是每天都去酒店。
他們一起暢談模特兒的事,平吉也到工廠參觀過。
不過,緒方的态度不如平吉熱絡,不管怎麼說,他都不可能對平吉那種荒誕不經的論調産生興趣。
緒方也許是在裡子面前故作姿态,他處處表現出自己是白手起家的大老闆,對于心思細密的藝術家不屑一顧,因此他絕不至于為了平吉而闖下大禍,而平吉也不可能對那種充滿市儈氣的人吐露心聲。
況且,平吉遇害時,他正在工廠趕工,所以他既無動機,又有不在場證明。
一枝被害時,他雖交代不出正确的行蹤,然而,阿索德事件發生時,他卻連日都在工廠或“柿木”出現,故無太大嫌疑。
說到可疑的人物,緒方的職員安川的嫌疑,反而比緒方更大。
平吉到工廠參觀時,緒方曾介紹他們認識,後來,緒方帶安川去柿木喝酒,又遇到平吉。
除此之外,他們是否又有來往,則不得而知。
也許安川會對阿索德産生興趣吧! 平吉被殺的時間裡,由于當時安川和緒方在一起,所以他和緒方一樣沒有動機,也沒有嫌疑。
至于一枝及阿索德事件,他也有不在場證明。
不過,仍然有一部分人也認為有深入調查安川民雄的必要。
當年他二十八歲,後來應召入伍,戰時曾受過傷,現在應該住在京都一帶。
雖然他也是少數仍存活的關系人之一,我卻沒有去找他。
不過我已查出他的地址,有生之年一定要見他一面。
另外一個名叫石橋敏信的畫家,也住在柿木坂,當年三十歲,剛好和我同年。
他家世代經營茶行,是個業餘畫家,巴黎是他最向往的地方,所以他會專程去柿木,一來聽平吉談他在巴黎生活時的種種,二來藉機親近裡子,因此成為柿木的常客。
他現在也還在柿木坂經營茶行,我去訪問時,他談及戰争之事,慶幸自己得以死裡逃生,并且說現在已經不畫畫了,但是有個女兒就讀于美術大學。
因為他剛從向往已久的巴黎回來,所以興匆匆地說着巴黎的種種,并且告訴我:平吉當年提起過的餐廳,現在還在營業,讓他十分感動。
光是這個話題,他就聊了将近一個小時。
他說曾在柿木和平吉交談過幾次,也曾去過平吉的畫室。
但是因為平吉的态度相當冷漠,好像并不歡迎他前往,所以自此保持距離。
平吉是個沉默寡言的人,不過,偶爾也會像中邪似地喋喋不休。
據石橋說,那個時代的藝術家大都是喜怒無常的個性。
“柿木”已經不在了。
裡子自那之後也成了緒方的人,不過緒方是有婦之夫,所以把工廠交給兒子管理,自己則和裡子搬到花小金井。
我和石橋在茶行上面的接待室談得很投機,他個性開朗,胸無城府,實在無法把他和那麼可怕的命案聯想在一起。
他有充分的不在場證明,又缺乏動機。
臨别時,他還一再要我再去看他,态度十分誠懇,當時,我也認真地想再次去找他。
平吉在柿木認識的朋友,隻有上述三人,其中以人偶模特兒工廠工人的安川民雄最可疑。
也許裡子也該被列入嫌犯之一,不過她也有不在場證明,而且和平吉無深仇大很,應該沒有殺人的動機。
其次再談談平吉在富田安江所經營的畫廊咖啡屋“梅迪西”的交遊情形。
這裡可以說是中年藝術家的沙龍,因為安江人緣頗佳,所以常有畫家、雕刻家、模特兒、詩人、劇作家、小說家、電影工作者,在此高談闊論。
平吉雖然經常來此,但是,這裡并不是他心目中的好去處。
平吉不喜歡好辯多話的人,當那些人在座時,他都有意避開,剛好那些劇作家電影工作者都是這類人。
在那幫藝術家之中,平吉欣賞的隻有三個人,最多也隻能勉強算四個。
若要從那些人當中選出最怪的人,那就是雕刻家德田基成。
德田是個恃才敖物的鬼才,他的工作室在三鷹,當年四十多歲,在藝術界頗有名氣。
平吉深深感受到德田的魅力。
如今想起來,平吉之所以産生制作阿索德的念頭,或許多多少少是受到德田的影響。
德田日後也曾被偵查組調查,所以我在偶然的機會裡見過他。
他形容枯槁,夾雜着銀絲的長發亂成一團,任誰看來,都會同意他就是阿索德的創造者。
不過,最後終因證據不足,德田還是被釋放了,其中最大的理由就是他沒有駕駛執照。
隻有我知道兇手根本不需要駕駛執照。
德田的旺盛創作力一直持續到死前為止,位于三鷹的德田工作室,現已經改名為德田基成紀念館,展示德田生前的作品。
昭和四十年正月,我正想去找他時,他卻突然去世了,所以未能和他碰面。
阿索德之事姑且不論,他完全沒有殺害平吉或一枝的動機。
因為他從未去過平吉的畫室,也從未見過一枝。
此外,根據他太太的說法,阿索德事件發生時,他也有不在場的證明。
平吉在梅迪西交到的朋友,還有個叫安部豪三的畫家。
他是平吉的學弟,個性豪爽,和郁郁寡歡地平吉卻成為好友。
昭和十一年時,安部的反戰思想反映于畫作上,因此被憲警視為眼中釘,同行的畫家也對他敬而遠之。
不過,當時他才二十出頭,和平吉的差距太大,所以除了在梅迪西之外,兩人應該不曾碰面,而且他也不曾去過平吉的畫室。
當時他住在吉祥寺一帶,距離目黑的平吉住處相當遠。
安部和津輕出身的作家太宰治同鄉,當時太宰治也住在吉祥寺一帶,據說他倆是很好的朋友。
不過,太宰沒去過梅迪西,所以也沒見過平吉。
安部不但缺少殺人的動機,甚至連梅澤家在哪裡都不知道。
雖然不在場證明不是很清楚。
一組也就不再追查他。
他當時似乎已有妻室,後來入伍随軍到大陸,但是由于他的思想有問題,所以服役時當個二等兵受盡折磨直到戰争結束。
戰後,他和妻子離婚,又娶了年輕女子,一起到南美流浪,昭和三十幾年死在故鄉。
他在藝術界雖小有名氣,成就卻不大。
安部的未亡人現在在西荻窪開一家叫“格列爾”的畫廊。
我去過那裡,裡面挂滿了安部的畫,以及太宰治寫給安部的信。
不過,由于她是戰後才認識安部的,所以對梅澤事件一無所知。
另外一個在梅迪西認識的朋友也是畫家,名叫山田靖。
他和平吉并不很熟,也不因他藝術家的身分,受平吉影響,是個
事實上,我還在警界服務的時候,心中就有一個秘密。
這個秘密和平吉手記中曾提到過的,住在品川的昌子的前夫有關。
我認為無論警方或民衆,都太疏忽村上谕這個人了。
于是我決定退職之後,一定要對他徹底追查。
戰前,警方辦案時多半對嫌犯徹底追查,然而,對于有頭有臉的人物,卻不敢造次。
以村上的條件看來,如果妻子犯了罪,一定會帶着女兒前來投奔吧。
我帶着警視的名片去品川的村上宅訪問時,他已是隐居于豪華巨宅内的老人了。
他雖然老态龍鐘,表現出八十二歲老人的姿态,眼光卻依然銳利,隐隐可見年輕時的精明。
結果,我大失所望。
不但看不出他涉案的嫌疑,反而被對方教訓了一頓,說我輕視了戰前的調查。
我才知道當年他也已經被徹底調查過了,隻好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當時的輿論界,對于戰前特務機關之說言之鑿鑿,這麼說來,也許我接到的信是真的。
另外,若兇手是平吉手記中的人物之一,那麼,殺害平吉、一枝、阿索德的兇手,也可能各不相同,或者是數人一同作案。
雖然一般人都極力主張應先找出阿索德,不過,我對于阿索德的存在卻始終存疑。
在我所知的例子裡,有些被親族集體謀殺的受害者,他們遭受分屍的原因,可能是殺人者對死者的積怨太深,或為了運屍方便,我想梅澤家的慘案也不例外。
而且由于這件命案共有六名死者,處理起來更加費神。
我雖然不相信阿索德的傳說,不過,如果說那六名少女身上殘缺的部位,真的都被集中在一起了,我也不認為會如謠傳那般地被制成标本,我以為應該會被放在和平吉有淵源的地方,或埋在平吉的墓地附近。
因為,兇手也許是和平吉有關的人,或信奉平吉思想的人,于是為了平吉而犯案。
所以我也曾去平吉的墓地探查,卻發現其四周緊鄰着别人的墓地,而且附近的小路都是水泥地,似乎不太可能埋在那裡。
不過,也可能是埋在墓地附近的空地,隻是我獨自一人很難深入調查,再說真兇也不太可能是平吉思想之信奉者,因為平吉不善于交際,和他交往的人,隻限于在“梅迪西”或“柿木”所認識的少數幾個人。
他比較常去“梅迪西”,至于“柿木”,大約一個月才去一次,所以不算熟客。
雖然他也曾光顧過碑文谷或自由丘一帶的酒店,可是因為他總是一個人坐在角落喝悶酒,所以老闆娘或其他熟客也很少搭理他。
而且,根據偵查一組的調查,平吉在“梅迪西”和“柿木”認識的人,還不到十個。
說也奇怪,“柿木”的老闆娘裡子,居然和個性木讷的平吉十分投契,還為他介紹了幾個志趣相投的客人。
那些人多半是柿木的老主顧,其中一個就是平合手記中曾提到過,經營人偶模特兒工廠的緒方嚴三。
當時,緒方在距酒店不遠的目黑區柿木闆開工廠,雇有十多個工人,在當地有點名氣。
昭和十一年時,他四十六歲,而裡子則是三十多歲的寡婦,也許緒方看上風韻猶存的裡子,所以幾乎每天晚上八點就到“柿木”報到。
平合很欣賞緒方,認識他之後的四、五天,也是每天都去酒店。
他們一起暢談模特兒的事,平吉也到工廠參觀過。
不過,緒方的态度不如平吉熱絡,不管怎麼說,他都不可能對平吉那種荒誕不經的論調産生興趣。
緒方也許是在裡子面前故作姿态,他處處表現出自己是白手起家的大老闆,對于心思細密的藝術家不屑一顧,因此他絕不至于為了平吉而闖下大禍,而平吉也不可能對那種充滿市儈氣的人吐露心聲。
況且,平吉遇害時,他正在工廠趕工,所以他既無動機,又有不在場證明。
一枝被害時,他雖交代不出正确的行蹤,然而,阿索德事件發生時,他卻連日都在工廠或“柿木”出現,故無太大嫌疑。
說到可疑的人物,緒方的職員安川的嫌疑,反而比緒方更大。
平吉到工廠參觀時,緒方曾介紹他們認識,後來,緒方帶安川去柿木喝酒,又遇到平吉。
除此之外,他們是否又有來往,則不得而知。
也許安川會對阿索德産生興趣吧! 平吉被殺的時間裡,由于當時安川和緒方在一起,所以他和緒方一樣沒有動機,也沒有嫌疑。
至于一枝及阿索德事件,他也有不在場證明。
不過,仍然有一部分人也認為有深入調查安川民雄的必要。
當年他二十八歲,後來應召入伍,戰時曾受過傷,現在應該住在京都一帶。
雖然他也是少數仍存活的關系人之一,我卻沒有去找他。
不過我已查出他的地址,有生之年一定要見他一面。
另外一個名叫石橋敏信的畫家,也住在柿木坂,當年三十歲,剛好和我同年。
他家世代經營茶行,是個業餘畫家,巴黎是他最向往的地方,所以他會專程去柿木,一來聽平吉談他在巴黎生活時的種種,二來藉機親近裡子,因此成為柿木的常客。
他現在也還在柿木坂經營茶行,我去訪問時,他談及戰争之事,慶幸自己得以死裡逃生,并且說現在已經不畫畫了,但是有個女兒就讀于美術大學。
因為他剛從向往已久的巴黎回來,所以興匆匆地說着巴黎的種種,并且告訴我:平吉當年提起過的餐廳,現在還在營業,讓他十分感動。
光是這個話題,他就聊了将近一個小時。
他說曾在柿木和平吉交談過幾次,也曾去過平吉的畫室。
但是因為平吉的态度相當冷漠,好像并不歡迎他前往,所以自此保持距離。
平吉是個沉默寡言的人,不過,偶爾也會像中邪似地喋喋不休。
據石橋說,那個時代的藝術家大都是喜怒無常的個性。
“柿木”已經不在了。
裡子自那之後也成了緒方的人,不過緒方是有婦之夫,所以把工廠交給兒子管理,自己則和裡子搬到花小金井。
我和石橋在茶行上面的接待室談得很投機,他個性開朗,胸無城府,實在無法把他和那麼可怕的命案聯想在一起。
他有充分的不在場證明,又缺乏動機。
臨别時,他還一再要我再去看他,态度十分誠懇,當時,我也認真地想再次去找他。
平吉在柿木認識的朋友,隻有上述三人,其中以人偶模特兒工廠工人的安川民雄最可疑。
也許裡子也該被列入嫌犯之一,不過她也有不在場證明,而且和平吉無深仇大很,應該沒有殺人的動機。
其次再談談平吉在富田安江所經營的畫廊咖啡屋“梅迪西”的交遊情形。
這裡可以說是中年藝術家的沙龍,因為安江人緣頗佳,所以常有畫家、雕刻家、模特兒、詩人、劇作家、小說家、電影工作者,在此高談闊論。
平吉雖然經常來此,但是,這裡并不是他心目中的好去處。
平吉不喜歡好辯多話的人,當那些人在座時,他都有意避開,剛好那些劇作家電影工作者都是這類人。
在那幫藝術家之中,平吉欣賞的隻有三個人,最多也隻能勉強算四個。
若要從那些人當中選出最怪的人,那就是雕刻家德田基成。
德田是個恃才敖物的鬼才,他的工作室在三鷹,當年四十多歲,在藝術界頗有名氣。
平吉深深感受到德田的魅力。
如今想起來,平吉之所以産生制作阿索德的念頭,或許多多少少是受到德田的影響。
德田日後也曾被偵查組調查,所以我在偶然的機會裡見過他。
他形容枯槁,夾雜着銀絲的長發亂成一團,任誰看來,都會同意他就是阿索德的創造者。
不過,最後終因證據不足,德田還是被釋放了,其中最大的理由就是他沒有駕駛執照。
隻有我知道兇手根本不需要駕駛執照。
德田的旺盛創作力一直持續到死前為止,位于三鷹的德田工作室,現已經改名為德田基成紀念館,展示德田生前的作品。
昭和四十年正月,我正想去找他時,他卻突然去世了,所以未能和他碰面。
阿索德之事姑且不論,他完全沒有殺害平吉或一枝的動機。
因為他從未去過平吉的畫室,也從未見過一枝。
此外,根據他太太的說法,阿索德事件發生時,他也有不在場的證明。
平吉在梅迪西交到的朋友,還有個叫安部豪三的畫家。
他是平吉的學弟,個性豪爽,和郁郁寡歡地平吉卻成為好友。
昭和十一年時,安部的反戰思想反映于畫作上,因此被憲警視為眼中釘,同行的畫家也對他敬而遠之。
不過,當時他才二十出頭,和平吉的差距太大,所以除了在梅迪西之外,兩人應該不曾碰面,而且他也不曾去過平吉的畫室。
當時他住在吉祥寺一帶,距離目黑的平吉住處相當遠。
安部和津輕出身的作家太宰治同鄉,當時太宰治也住在吉祥寺一帶,據說他倆是很好的朋友。
不過,太宰沒去過梅迪西,所以也沒見過平吉。
安部不但缺少殺人的動機,甚至連梅澤家在哪裡都不知道。
雖然不在場證明不是很清楚。
一組也就不再追查他。
他當時似乎已有妻室,後來入伍随軍到大陸,但是由于他的思想有問題,所以服役時當個二等兵受盡折磨直到戰争結束。
戰後,他和妻子離婚,又娶了年輕女子,一起到南美流浪,昭和三十幾年死在故鄉。
他在藝術界雖小有名氣,成就卻不大。
安部的未亡人現在在西荻窪開一家叫“格列爾”的畫廊。
我去過那裡,裡面挂滿了安部的畫,以及太宰治寫給安部的信。
不過,由于她是戰後才認識安部的,所以對梅澤事件一無所知。
另外一個在梅迪西認識的朋友也是畫家,名叫山田靖。
他和平吉并不很熟,也不因他藝術家的身分,受平吉影響,是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