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财務、軍隊和鐵路
關燈
小
中
大
中國糟糕的财政與其鐵路存在的問題密不可分,作為交通運輸的重要命脈,中國鐵路運營的狀況正以令人震驚的速度惡化。
而鐵路運營的好壞又與遣散中國各派軍閥的部隊緊密相關,因為這些軍閥的大部分收入均來自他們各自控制的鐵路。
為了不停地榨取巨額資金他們不惜将各條鐵道線路分而治之。
南京政府的财政部長,可以說是今天中國政府圈子裡最有能力的人了。
他一再警告中國各派系的領導人,除非他們停止戰争并着手解散其龐大的軍隊,否則将會令中國陷入破産的境地。
但與此同時,戰争卻以令人不安的速度一場接着一場進行着。
财政部長必須進行抉擇:或者繼續為軍事目的而尋找資金,或者退隐江湖,從而讓另一個人承擔起為南京政府維持其統治而尋找必需資金的重任。
在1928年6月上旬,國民黨占領了北京和天津地區,并于6月30日召開了一個全國性的經濟會議。
财政部長在會議上以大無畏的勇氣對時局的基本情況進行了陳述。
中國在1911年的時候擁有軍隊40萬人,到1922年已經擴大到120萬人,而到1928年的時候,除了勉力支撐着必需的84個軍以外,還有18個獨立師和21個獨立旅,總數已經超過200萬人。
要養活如此龐大的武裝力量,根據充足的預算每年軍費開支總額高達6.42億銀圓,但實際的現金支出他估計大約為3.6億銀圓。
财政部長宣布,中國一年的總收入隻有4.5億銀圓,在結清國内外的貸款債務後将隻能剩下3億銀圓。
這樣,在沒有給民生和教育分配任何資金的情況下,政府還面臨着6000萬銀圓的直接财政赤字。
要想改變這種窘迫的境況,除非有一個大幅度削減軍隊并立即執行的一攬子編遣計劃。
1929年1月,在南京舉行了一次編遣會議,除了東北的軍閥是派出代表出席,其他所有的主要軍閥都悉數到場。
在這次會議上,一項将軍隊人數減少到71.5萬人,保留下來的65個師每個師的人數最多不能超過11000名士兵的編遣計劃被各方所接受。
如此規模的武裝力量其軍費預算就可以控制在1.92億銀圓以内。
如果按照這個計劃實施了軍隊的編遣工作,那麼中國可能就獲得了喘息的機會,但是這個計劃的任何一部分都沒有生效執行。
在會議結束還不到兩個月的時候,内戰的烽煙就再次燃起,到1930年3月,中國軍隊的人數估計膨脹到了大約250萬人。
1930年3月初,财政部長發布了南京政府從1928年7月到1929年7月期間的詳細财務報告。
這份報告顯示政府一年的财政總收入為4.3444億銀圓,其中用于軍事開支的就高達2.09536億銀圓,償還債務1.21318億銀圓,隻有很少的餘額可以用于各類雜項賬戶和所有的民事與行政服務開支。
收入表顯示4.3444億銀圓的總收入當中,有1.00144億銀圓來自出售債券、國庫券、貸款和透支。
為了建立中央銀行不得不借入2000萬銀圓的資本以彌補虧空。
部長的這份報告指出,在過去的一年裡南京政府被迫為三場主要的軍事行動提供資金,而在今年的大部分時間裡,除了海關稅收外,它實際上隻控制着中國22個省份中5個省份的收入。
當然,軍費支出的2.09536億銀圓并不包括各省用于軍事目的的巨額支出,也不包括在這個特定年份裡,各派系在内戰中投入的任何一筆錢。
财政部長進而向參加編遣會議的諸位将軍們提出,中國如進一步發生内戰可能面臨風險的警告。
他宣稱:隻有熬過&ldquo饑荒和自我犧牲&rdquo的時期,領袖才有希望把國家帶上發展的正途。
他還說到必須結束以9.5%的利率借入資金的行為。
&ldquo必須認識到,寄希望于國外借款以應對當前的開支困難是極不明智的,至少目前是這樣,因為許多過期的外國債務都沒有得到很好的處理。
&rdquo他說,如果繼續以國家之名借貸将置&ldquo中國未來的金融體系于非常危險的境地&rdquo。
他進而指出,如果任由目前的情況發展下去,不僅不可能實施任何教育或複興的計劃,而且人民也不會再忍受這些額外的稅收負擔。
如今,對于中國有擔保或無擔保的外債和内債的整體情況尚不完全清楚。
據美國凱默爾委員會财政專家的最終估計,其範圍在25億到30.43億銀圓之間。
這個數字或許是基本準确的。
我們也無法設想,如果國家治理得很好,如果稅收及其收益得到了妥善的管理,中國的收入可能會達到多少。
以192
而鐵路運營的好壞又與遣散中國各派軍閥的部隊緊密相關,因為這些軍閥的大部分收入均來自他們各自控制的鐵路。
為了不停地榨取巨額資金他們不惜将各條鐵道線路分而治之。
南京政府的财政部長,可以說是今天中國政府圈子裡最有能力的人了。
他一再警告中國各派系的領導人,除非他們停止戰争并着手解散其龐大的軍隊,否則将會令中國陷入破産的境地。
但與此同時,戰争卻以令人不安的速度一場接着一場進行着。
财政部長必須進行抉擇:或者繼續為軍事目的而尋找資金,或者退隐江湖,從而讓另一個人承擔起為南京政府維持其統治而尋找必需資金的重任。
在1928年6月上旬,國民黨占領了北京和天津地區,并于6月30日召開了一個全國性的經濟會議。
财政部長在會議上以大無畏的勇氣對時局的基本情況進行了陳述。
中國在1911年的時候擁有軍隊40萬人,到1922年已經擴大到120萬人,而到1928年的時候,除了勉力支撐着必需的84個軍以外,還有18個獨立師和21個獨立旅,總數已經超過200萬人。
要養活如此龐大的武裝力量,根據充足的預算每年軍費開支總額高達6.42億銀圓,但實際的現金支出他估計大約為3.6億銀圓。
财政部長宣布,中國一年的總收入隻有4.5億銀圓,在結清國内外的貸款債務後将隻能剩下3億銀圓。
這樣,在沒有給民生和教育分配任何資金的情況下,政府還面臨着6000萬銀圓的直接财政赤字。
要想改變這種窘迫的境況,除非有一個大幅度削減軍隊并立即執行的一攬子編遣計劃。
1929年1月,在南京舉行了一次編遣會議,除了東北的軍閥是派出代表出席,其他所有的主要軍閥都悉數到場。
在這次會議上,一項将軍隊人數減少到71.5萬人,保留下來的65個師每個師的人數最多不能超過11000名士兵的編遣計劃被各方所接受。
如此規模的武裝力量其軍費預算就可以控制在1.92億銀圓以内。
如果按照這個計劃實施了軍隊的編遣工作,那麼中國可能就獲得了喘息的機會,但是這個計劃的任何一部分都沒有生效執行。
在會議結束還不到兩個月的時候,内戰的烽煙就再次燃起,到1930年3月,中國軍隊的人數估計膨脹到了大約250萬人。
1930年3月初,财政部長發布了南京政府從1928年7月到1929年7月期間的詳細财務報告。
這份報告顯示政府一年的财政總收入為4.3444億銀圓,其中用于軍事開支的就高達2.09536億銀圓,償還債務1.21318億銀圓,隻有很少的餘額可以用于各類雜項賬戶和所有的民事與行政服務開支。
收入表顯示4.3444億銀圓的總收入當中,有1.00144億銀圓來自出售債券、國庫券、貸款和透支。
為了建立中央銀行不得不借入2000萬銀圓的資本以彌補虧空。
部長的這份報告指出,在過去的一年裡南京政府被迫為三場主要的軍事行動提供資金,而在今年的大部分時間裡,除了海關稅收外,它實際上隻控制着中國22個省份中5個省份的收入。
當然,軍費支出的2.09536億銀圓并不包括各省用于軍事目的的巨額支出,也不包括在這個特定年份裡,各派系在内戰中投入的任何一筆錢。
财政部長進而向參加編遣會議的諸位将軍們提出,中國如進一步發生内戰可能面臨風險的警告。
他宣稱:隻有熬過&ldquo饑荒和自我犧牲&rdquo的時期,領袖才有希望把國家帶上發展的正途。
他還說到必須結束以9.5%的利率借入資金的行為。
&ldquo必須認識到,寄希望于國外借款以應對當前的開支困難是極不明智的,至少目前是這樣,因為許多過期的外國債務都沒有得到很好的處理。
&rdquo他說,如果繼續以國家之名借貸将置&ldquo中國未來的金融體系于非常危險的境地&rdquo。
他進而指出,如果任由目前的情況發展下去,不僅不可能實施任何教育或複興的計劃,而且人民也不會再忍受這些額外的稅收負擔。
如今,對于中國有擔保或無擔保的外債和内債的整體情況尚不完全清楚。
據美國凱默爾委員會财政專家的最終估計,其範圍在25億到30.43億銀圓之間。
這個數字或許是基本準确的。
我們也無法設想,如果國家治理得很好,如果稅收及其收益得到了妥善的管理,中國的收入可能會達到多少。
以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