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饑荒與鴉片
關燈
小
中
大
在過去的二十年裡,饑荒、戰争和瘟疫這些改變人口過剩狀況的殘酷方式,一直在中國發揮着作用,而現在鴉片更是雪上加霜地與這三種導緻普遍痛苦的根源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雖然這四者都對人們的生活具有破壞作用,但從結果來看,除了不能确定中國人口是否真的減少了之外,其他種種對道德和倫理的惡劣影響都已經呈現了出來。
如果選擇特定省份和地區的數據,那就很可能得出今天的人口确實比&ldquo共和國&rdquo剛成立時少了的觀點。
但在東北這個相對安定的地區,老百姓強大的生殖能力并沒有受到抑制,人口反而有了巨大的增加,這可能會抵消一些動蕩地區人口減少的後果。
就像中國的人口在和平、富裕和衛生的條件下會不斷膨脹一樣,世界上其他地區在面對不斷增長的人口壓力之時将會發生什麼呢?這真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在中國也許要花上一個世紀甚至更長久的時間,才能讓沿海省份遠離祖先崇拜的制度,從宗教的立場來看,祖先崇拜導緻多子大家庭的産生不僅是令人感到滿意的,而且是不可或缺的。
除了少數例外,中國的統計數據隻不過是或者精明,或者愚蠢的主觀推測而已。
但絕大多數人都能夠接受中國婦女一生平均生育九個孩子的統計結果。
今天中國嬰兒的死亡人數非常多,即使不包括因饑荒和戰争而造成的死亡人數,那裡的死亡率也遠遠高于正常的水平。
但是,一旦那裡的人們實現了和平安定和健全的管理,卻還沒有被教導要舍棄過去多子多福的大家庭觀念,那麼中國的人口出生率必将經曆一個明顯上升的階段,這應當引起世界其他國家的嚴重關切。
由E.P.比克内爾上校領導的美國紅十字會,應胡佛總統的要求對1929年夏天中國的饑荒狀況進行了調查,最後發現,他們幾乎無法分清楚這裡的饑荒究竟是&ldquo由于自然的原因&rdquo還是&ldquo人為的原因&rdquo導緻的,或者是由于二者令人不快的結合。
作為一個國家,中國不是現在才出現了食品供應短缺,而是數十年來一直如此。
作為一個國家,中國在發展現代交通運輸業方面是如此落後,她的那些軍閥無不忙于壟斷或者毀壞由外國資本在中國土地上所進行的建設成果,而在這片廣袤面積的土地上,有些地區正周期性地經曆着食品短缺,以及由此引發的居民不同尋常比例的營養不良,和成千上萬因實實在在地忍饑挨餓而導緻的死亡。
這樣就發生了下列一些荒謬的情況,當一些職業的鼓動家正忙着向美國人民呼籲應當建立一個旨在為甘肅、陝西、四川、山西等地因饑荒而垂死的民衆提供救濟的基金時,中國的東北可能正在大量出口種植在溫帶地區的糧食,華南地區也在通過出口大米而獲利。
針對中國的救援議題差不多總是帶有争議,而最近在理智的政客和受情緒左右的團體之間所進行的争論不僅觀念相左,甚至惡語相向。
一方宣布,世界上其他國家必須為那些受苦受難卻又無法自救的人提供無償的援助。
另一方則堅稱,向那些事實上并沒有遭受食物短缺,而且每年還花費數億銀圓進行内戰的國家送錢或者送食品,簡直是愚蠢透頂的行為,那裡隻不過是軍閥的内戰中斷了鐵路運輸,并使得相當數量的糧食無法運送到缺糧的偏遠地區去。
中國人民通常對那些反複出現、幾乎是接連不斷的饑荒有着一種奇特的超然态度。
也許這隻是本能的反應,因為據估計即使沒有災荒,中國每年仍然有超過200萬的人口死于饑餓。
對于這個普通民衆隻能掙紮地生活在生死線上的國家而言,饑餓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
一位生活在上海的百萬富翁,幾年前曾擔任一個由外國人組織起來、意在緩解甘肅部分地區饑荒的救濟委員會的委員,他所秉持的超然态度,可以說是中國人看待這個問題的典型例子。
這個委員會召開了會議,浏覽了獲得的統計數據,然後決定呼籲美國民衆給予中國人民幾百萬美元的援助。
一位頭腦冷靜的美國人随後提出,如果能展示中國最大的、最富裕的城市裡人們正在做哪些事情來幫助他們的同胞,那麼美國的反應就會更加迅速。
然後,他轉向了中國這位百萬富翁并請他牽頭來做這件事情。
這位富有而文雅的紳士站起來宣布他無
雖然這四者都對人們的生活具有破壞作用,但從結果來看,除了不能确定中國人口是否真的減少了之外,其他種種對道德和倫理的惡劣影響都已經呈現了出來。
如果選擇特定省份和地區的數據,那就很可能得出今天的人口确實比&ldquo共和國&rdquo剛成立時少了的觀點。
但在東北這個相對安定的地區,老百姓強大的生殖能力并沒有受到抑制,人口反而有了巨大的增加,這可能會抵消一些動蕩地區人口減少的後果。
就像中國的人口在和平、富裕和衛生的條件下會不斷膨脹一樣,世界上其他地區在面對不斷增長的人口壓力之時将會發生什麼呢?這真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在中國也許要花上一個世紀甚至更長久的時間,才能讓沿海省份遠離祖先崇拜的制度,從宗教的立場來看,祖先崇拜導緻多子大家庭的産生不僅是令人感到滿意的,而且是不可或缺的。
除了少數例外,中國的統計數據隻不過是或者精明,或者愚蠢的主觀推測而已。
但絕大多數人都能夠接受中國婦女一生平均生育九個孩子的統計結果。
今天中國嬰兒的死亡人數非常多,即使不包括因饑荒和戰争而造成的死亡人數,那裡的死亡率也遠遠高于正常的水平。
但是,一旦那裡的人們實現了和平安定和健全的管理,卻還沒有被教導要舍棄過去多子多福的大家庭觀念,那麼中國的人口出生率必将經曆一個明顯上升的階段,這應當引起世界其他國家的嚴重關切。
由E.P.比克内爾上校領導的美國紅十字會,應胡佛總統的要求對1929年夏天中國的饑荒狀況進行了調查,最後發現,他們幾乎無法分清楚這裡的饑荒究竟是&ldquo由于自然的原因&rdquo還是&ldquo人為的原因&rdquo導緻的,或者是由于二者令人不快的結合。
作為一個國家,中國不是現在才出現了食品供應短缺,而是數十年來一直如此。
作為一個國家,中國在發展現代交通運輸業方面是如此落後,她的那些軍閥無不忙于壟斷或者毀壞由外國資本在中國土地上所進行的建設成果,而在這片廣袤面積的土地上,有些地區正周期性地經曆着食品短缺,以及由此引發的居民不同尋常比例的營養不良,和成千上萬因實實在在地忍饑挨餓而導緻的死亡。
這樣就發生了下列一些荒謬的情況,當一些職業的鼓動家正忙着向美國人民呼籲應當建立一個旨在為甘肅、陝西、四川、山西等地因饑荒而垂死的民衆提供救濟的基金時,中國的東北可能正在大量出口種植在溫帶地區的糧食,華南地區也在通過出口大米而獲利。
針對中國的救援議題差不多總是帶有争議,而最近在理智的政客和受情緒左右的團體之間所進行的争論不僅觀念相左,甚至惡語相向。
一方宣布,世界上其他國家必須為那些受苦受難卻又無法自救的人提供無償的援助。
另一方則堅稱,向那些事實上并沒有遭受食物短缺,而且每年還花費數億銀圓進行内戰的國家送錢或者送食品,簡直是愚蠢透頂的行為,那裡隻不過是軍閥的内戰中斷了鐵路運輸,并使得相當數量的糧食無法運送到缺糧的偏遠地區去。
中國人民通常對那些反複出現、幾乎是接連不斷的饑荒有着一種奇特的超然态度。
也許這隻是本能的反應,因為據估計即使沒有災荒,中國每年仍然有超過200萬的人口死于饑餓。
對于這個普通民衆隻能掙紮地生活在生死線上的國家而言,饑餓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
一位生活在上海的百萬富翁,幾年前曾擔任一個由外國人組織起來、意在緩解甘肅部分地區饑荒的救濟委員會的委員,他所秉持的超然态度,可以說是中國人看待這個問題的典型例子。
這個委員會召開了會議,浏覽了獲得的統計數據,然後決定呼籲美國民衆給予中國人民幾百萬美元的援助。
一位頭腦冷靜的美國人随後提出,如果能展示中國最大的、最富裕的城市裡人們正在做哪些事情來幫助他們的同胞,那麼美國的反應就會更加迅速。
然後,他轉向了中國這位百萬富翁并請他牽頭來做這件事情。
這位富有而文雅的紳士站起來宣布他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