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感覺沖動
關燈
小
中
大
情感都可以産生身體上的變化而被發洩出來,從而釋放了壓力。
沖動的種類 嚴格來說,感覺沖動僅限于那些伴随着直接情感的沖動。
這些沖動來自我們一般的和特殊的感覺,但是由于它們在性質上擁有很大相似性,所以我們将把它們連起來讨論。
這些沖動是知覺沖動、模仿沖動、觀念沖動和本能沖動,并且我們将特别對本能沖動的表達進行讨論。
(1)一般的感覺沖動 作為一種明确的事實,每一種感覺都是一種沖動。
在知識部分讨論感覺時,我們似乎把感覺當作一種純粹的心理狀态。
其實這隻是感覺活動的一個方面。
感覺也是對刺激的一種反應;它釋放出能量,打亂了有機體的平衡狀态,而且能量必須通過産生某種身體變化而讓它自己發洩出來。
這一點在機體感覺中可以被清楚地看到。
在那裡,感覺表現為欲望,或者是有規律地出現的對有機體外部物質的占有(appropriation)傾向。
感覺器官的這些需要可能是連續的,比如說空氣;也可能是周期性的,比如食物和水;也可能是不規則的,比如說性活動。
但是在所有的情況下,感覺都不會自生自滅,而是作為一種沖動釋放在某種外在物質上。
換句話說,感覺通過表達心理需要,使得感覺之外的事物成為它自身的一部分;并且在特定的情況下,成為它身體自我的一部分。
(2)特殊的感覺沖動 特殊的感覺也是這樣的。
存在一種渴望觸摸身體的感覺、一種渴望聽到聲音的感覺和一種渴望看到光線和色彩的感覺。
手對身體的接觸表現為一種探索身體、&ldquo感受&rdquo身體的沖動。
每一個聲音都是一個刺激,心智可以觀察到它,注意到它的性質、關系等等。
如果聲音是非常歡愉的,那麼心智将有一種使它繼續下去的沖動;而如果聲音是令人厭煩的,那麼心智将切斷聲音來源,或者讓身體遠離聲源。
所以,倘若感覺僅僅隻是純粹的感覺,而不是行為的沖動,那麼知識将不會發生;因為這樣的話,将沒有什麼東西能促使心智通過注意的加強來盯着感覺,也沒有什麼東西能促使心智朝向感覺的性質和關系。
于是自然地,意志也将不會發生,因為根本沒有什麼能促使心智産生各種活動,更沒有什麼促使心智能夠在這個方向而不是那個方向上表現這些活動。
(3)知覺沖動 剛才談到的感覺沖動都直接伴随着情感狀态,而不涉及對物體的識别。
但是,有些沖動卻直接來源于對物體的知覺,而不涉及對行動結果的意識。
我們稱之為知覺沖動。
知覺沖動全都可以歸入一般的沖動,它們總想抓住什麼東西。
在識别一個物體和傾向于伸手抓住它之間似乎存在某種聯系。
我們可以觀察到,這一傾向在嬰兒身上就已經完全發展起來了。
嬰兒不久就伸手去抓任何一個出現在他視線範圍内的東西;這種沖動很輕易就發展為遊戲沖動。
嬰兒抓住物體,并握住它來回移動;嬰兒揮舞着他的胳膊,除了表達他自己的活動之外,不存在任何其他目的。
遊戲沖動是肌肉沖動和物體識别的共同發展,它對于活動的刺激和不斷産生新的活動模式非常重要。
(4)模仿沖動 從知覺沖動中産生,并構成遊戲的大部分素材的沖動,就是模仿或者複制任何可以看到的運動的沖動。
這一點在嬰兒身上同樣是特别明顯的。
這種沖動不僅可在嬰兒的運動中觀察到,還可以在他們與家長的關系中看到。
其實,模仿是嬰兒教育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通過純粹的模仿力量,兒童掌握了大量關于他所處環境的審美特征和道德特征。
同樣地,在催眠者身上也可以清楚地觀察到模仿沖動的力量。
模仿傾向通常是在存在着其他觀念和目的的意識狀态下被檢驗的,而一般情況下,這些觀念和目的與單純地複制外部覺察到的行為這種沖動是不相容的。
但是,當這些觀念和目的被排除在意識範圍之外時&mdash&mdash比如說當一個人處于夢遊狀态時(不管是自然的還是誘發的)&mdash&mdash模仿傾向就獲得了完全的自由,這表現為夢遊者通常會精确地複制出他人向他們做出的每一個動作。
(5)觀念沖動 除了情感和知覺以外,觀念也是一種沖動行為。
在日常生活中,觀念都是相互和諧的,并且因某種行為目的而産生,所以它們算不上所謂真正的沖動。
但是在異常情況下,觀念似乎是獨立于它們的調和與從屬過程的,并且以他們自己的理由而自由運作。
例如在
沖動的種類 嚴格來說,感覺沖動僅限于那些伴随着直接情感的沖動。
這些沖動來自我們一般的和特殊的感覺,但是由于它們在性質上擁有很大相似性,所以我們将把它們連起來讨論。
這些沖動是知覺沖動、模仿沖動、觀念沖動和本能沖動,并且我們将特别對本能沖動的表達進行讨論。
(1)一般的感覺沖動 作為一種明确的事實,每一種感覺都是一種沖動。
在知識部分讨論感覺時,我們似乎把感覺當作一種純粹的心理狀态。
其實這隻是感覺活動的一個方面。
感覺也是對刺激的一種反應;它釋放出能量,打亂了有機體的平衡狀态,而且能量必須通過産生某種身體變化而讓它自己發洩出來。
這一點在機體感覺中可以被清楚地看到。
在那裡,感覺表現為欲望,或者是有規律地出現的對有機體外部物質的占有(appropriation)傾向。
感覺器官的這些需要可能是連續的,比如說空氣;也可能是周期性的,比如食物和水;也可能是不規則的,比如說性活動。
但是在所有的情況下,感覺都不會自生自滅,而是作為一種沖動釋放在某種外在物質上。
換句話說,感覺通過表達心理需要,使得感覺之外的事物成為它自身的一部分;并且在特定的情況下,成為它身體自我的一部分。
(2)特殊的感覺沖動 特殊的感覺也是這樣的。
存在一種渴望觸摸身體的感覺、一種渴望聽到聲音的感覺和一種渴望看到光線和色彩的感覺。
手對身體的接觸表現為一種探索身體、&ldquo感受&rdquo身體的沖動。
每一個聲音都是一個刺激,心智可以觀察到它,注意到它的性質、關系等等。
如果聲音是非常歡愉的,那麼心智将有一種使它繼續下去的沖動;而如果聲音是令人厭煩的,那麼心智将切斷聲音來源,或者讓身體遠離聲源。
所以,倘若感覺僅僅隻是純粹的感覺,而不是行為的沖動,那麼知識将不會發生;因為這樣的話,将沒有什麼東西能促使心智通過注意的加強來盯着感覺,也沒有什麼東西能促使心智朝向感覺的性質和關系。
于是自然地,意志也将不會發生,因為根本沒有什麼能促使心智産生各種活動,更沒有什麼促使心智能夠在這個方向而不是那個方向上表現這些活動。
(3)知覺沖動 剛才談到的感覺沖動都直接伴随着情感狀态,而不涉及對物體的識别。
但是,有些沖動卻直接來源于對物體的知覺,而不涉及對行動結果的意識。
我們稱之為知覺沖動。
知覺沖動全都可以歸入一般的沖動,它們總想抓住什麼東西。
在識别一個物體和傾向于伸手抓住它之間似乎存在某種聯系。
我們可以觀察到,這一傾向在嬰兒身上就已經完全發展起來了。
嬰兒不久就伸手去抓任何一個出現在他視線範圍内的東西;這種沖動很輕易就發展為遊戲沖動。
嬰兒抓住物體,并握住它來回移動;嬰兒揮舞着他的胳膊,除了表達他自己的活動之外,不存在任何其他目的。
遊戲沖動是肌肉沖動和物體識别的共同發展,它對于活動的刺激和不斷産生新的活動模式非常重要。
(4)模仿沖動 從知覺沖動中産生,并構成遊戲的大部分素材的沖動,就是模仿或者複制任何可以看到的運動的沖動。
這一點在嬰兒身上同樣是特别明顯的。
這種沖動不僅可在嬰兒的運動中觀察到,還可以在他們與家長的關系中看到。
其實,模仿是嬰兒教育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通過純粹的模仿力量,兒童掌握了大量關于他所處環境的審美特征和道德特征。
同樣地,在催眠者身上也可以清楚地觀察到模仿沖動的力量。
模仿傾向通常是在存在着其他觀念和目的的意識狀态下被檢驗的,而一般情況下,這些觀念和目的與單純地複制外部覺察到的行為這種沖動是不相容的。
但是,當這些觀念和目的被排除在意識範圍之外時&mdash&mdash比如說當一個人處于夢遊狀态時(不管是自然的還是誘發的)&mdash&mdash模仿傾向就獲得了完全的自由,這表現為夢遊者通常會精确地複制出他人向他們做出的每一個動作。
(5)觀念沖動 除了情感和知覺以外,觀念也是一種沖動行為。
在日常生活中,觀念都是相互和諧的,并且因某種行為目的而産生,所以它們算不上所謂真正的沖動。
但是在異常情況下,觀念似乎是獨立于它們的調和與從屬過程的,并且以他們自己的理由而自由運作。
例如在